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_(2)O_(3)/AC微波处理烧结烟气协同脱硫脱硝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健雄 石焱 +2 位作者 胡长庆 孟令一 郝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孔隙结构丰富、Mn_(2)O_(3)负载良好的活性炭(Mn_(2)O_(3)/AC),通过微波脱硫脱硝实验探究了Mn_(2)O_(3)/AC在不同温度、氧气含量和水含量条件下对烧结烟气微波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80~420℃区间内,脱硫脱...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孔隙结构丰富、Mn_(2)O_(3)负载良好的活性炭(Mn_(2)O_(3)/AC),通过微波脱硫脱硝实验探究了Mn_(2)O_(3)/AC在不同温度、氧气含量和水含量条件下对烧结烟气微波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80~420℃区间内,脱硫脱硝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高,420℃时脱硫率为98.2%,脱硝率为80.25%,高温下Mn_(2)O_(3)/AC能够维持较高水平的脱硫性能;烧结烟气中的氧和水对脱硫脱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含湿量过大对脱硫不利。Mn_(2)O_(3)/AC能够满足烧结烟气复杂成分微波脱硫脱硝要求,在O_(2)和H_(2)O(g)共存条件下脱硫脱硝率可维持在95%以上。Mn_(2)O_(3)/AC微波脱硫脱硝时不仅生成单质S和N 2,还生成了硫酸盐与硝酸盐等副产物,进而降低了负载活性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浸渍法 Mn_(2)O_(3)/AC 烧结烟气 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分温度对淬火-配分处理碳-硅-锰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连生 张健杨 +2 位作者 田亚强 宋进英 徐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淬火-配分(Q&P)工艺处理碳-硅-锰钢的显微组织,分析了配分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的马氏体组织逐渐从淬火马氏体向回火马氏体转变,抗拉强度降...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淬火-配分(Q&P)工艺处理碳-硅-锰钢的显微组织,分析了配分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的马氏体组织逐渐从淬火马氏体向回火马氏体转变,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当配分温度为420℃时其强塑积达到最大,为23 366.64 MPa·%;试验钢伸长率随配分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配分温度为420℃时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最大,为14.4%,此时伸长率也达到最大,为23%;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拉伸断口纤维区不断变大而放射区不断变小,且纤维区韧窝数量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分温度 淬火-配分钢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波介质处理炼焦烟气中五环多环芳烃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焱 赵鑫 +2 位作者 冯英英 赵莹 郝素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78,80,共4页
五环多环芳烃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属于高环多环芳烃,降解难度高、危害大,其中苯并[a]芘危害性最大,具有很强的致毒性和致癌性。通过竖式电炉模拟制备炼焦烟气,采用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处理的方法,以二氯... 五环多环芳烃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属于高环多环芳烃,降解难度高、危害大,其中苯并[a]芘危害性最大,具有很强的致毒性和致癌性。通过竖式电炉模拟制备炼焦烟气,采用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处理的方法,以二氯甲烷和玻璃纤维对多环芳烃进行收集,通过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炼焦烟气产生的五环多环芳烃,研究了微波-吸波介质处理五环多环芳烃实验时微波温度,以及吸波介质的质量、粒径、种类等实验因素对4种多环芳烃各分量及总量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400℃、碳化硅吸波介质6 g时,总的降解率为72%,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降解率分别为79%、75%、72%和48%,处理效果较好,尤其苯并[a]芘降解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焦化废气 活性炭 碳化硅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吸波介质处理炼焦烟气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鑫 石焱 +2 位作者 冯英英 赵莹 郝素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59-362,共4页
采用竖式电炉模拟制备炼焦烟气,通入微波管式炉,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处理,以二氯甲烷和玻璃纤维对多环芳烃进行收集,采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炼焦废气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和吸波介... 采用竖式电炉模拟制备炼焦烟气,通入微波管式炉,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处理,以二氯甲烷和玻璃纤维对多环芳烃进行收集,采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炼焦废气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和吸波介质对炼焦烟气中多环芳烃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400℃、m=6 g、吸波介质为碳化硅时,处理效果最好,处理效率达49%。可以得出,微波与吸波介质共同作用对炼焦烟气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焦化废气 活性炭 碳化硅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中碳钢热轧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登翠 冯运莉 王晓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8-251,共4页
利用SEM、EBS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碳化物球化、铁素体回复与再结晶以及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热轧后空冷到650℃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当保温时间达到30 min时,大多数铁素体发生了再结晶,且铁素体晶... 利用SEM、EBS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碳化物球化、铁素体回复与再结晶以及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热轧后空冷到650℃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当保温时间达到30 min时,大多数铁素体发生了再结晶,且铁素体晶粒尺寸最为细小,约为7μm。热轧实验钢的试样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高,分别为570 MPa和725 MPa,而伸长率为13%。当热轧试样冷却到650℃进行30min的退火,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降低,分别下降至460 MPa和635 MPa,而伸长率显著增加,达到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退火工艺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性炭协同处理焦化废水中低环多环芳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莹 石焱 +2 位作者 赵鑫 孔征 冯英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为研究对象,木质活性炭和焦油活性炭为吸波介质,采用超声波萃取,考察了不同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对废水中低环PAHs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60℃时,处理效果较好,对低环PAHs和COD去除率分别在40%和... 以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为研究对象,木质活性炭和焦油活性炭为吸波介质,采用超声波萃取,考察了不同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对废水中低环PAHs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60℃时,处理效果较好,对低环PAHs和COD去除率分别在40%和20%左右。与木质活性炭相比,焦油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孔径小,处理效果更佳。对1 L焦化废水,当焦油活性炭质量5 g时,低环PAHs总量去除率为54%,二环PAHs的去除率为51%,而三环四环PAHs的去除率高达100%,COD的去除率高达43%,去除效果最好。因此选择适宜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可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焦化废水 活性炭 低环PAHs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退火时间对含铌低温取向电工钢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锦钰 冯运莉 +1 位作者 段阳会 李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41-12146,共6页
利用OM、SEM、EDS、EBS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二次再结晶中断抽出试样的组织和取向。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保温时间达到5 h时,部分晶粒发生了二次再结晶,随着二次再结晶持续时间的延长,发生二次再结晶晶粒的数量显著增多,达到25 h时基本形成了... 利用OM、SEM、EDS、EBS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二次再结晶中断抽出试样的组织和取向。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保温时间达到5 h时,部分晶粒发生了二次再结晶,随着二次再结晶持续时间的延长,发生二次再结晶晶粒的数量显著增多,达到25 h时基本形成了完全的二次再结晶组织。Goss织构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而{111}〈112〉织构和{411}〈148〉织构含量显著降低,Goss织构含量在退火保温25 h时达到91.1%,其强度达到284.771;抑制剂随高温退火时间的延长逐渐粗化,其对晶界的钉扎逐渐减弱直到完全失去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铌低温取向电工钢 高温退火 二次再结晶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波介质处理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
8
作者 石焱 赵莹 +2 位作者 赵鑫 孔征 冯英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7,共4页
以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作用分析微波加热时间、不同种类和质量的吸波介质对焦化废水中各低环PAHs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间在6~9 min时各低环PAHs去除效果最理想,二环PAHs最高去除率为5... 以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作用分析微波加热时间、不同种类和质量的吸波介质对焦化废水中各低环PAHs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间在6~9 min时各低环PAHs去除效果最理想,二环PAHs最高去除率为59%,三环PAHs去除率为70%。在微波作用下,黑碳化硅作为吸波介质对低环PAHs去除效果最好。黑碳化硅质量为5 g时,低环PAHs总去除率为40%,二环PAHs最高去除率为40%,三环PAHs去除率为50%,四环PAHs质量分数很少,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低环PAHs 去除率 微波 碳化硅 钢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基MoSi2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抗热震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士宪 赵晓萍 +1 位作者 李慧 梁精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采用热浸镀法制备Mo基MoSi_2复合材料,通过对Mo基MoSi_2复合材料的硬度和镀层结合强度的研究,揭示了该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Mo基MoSi_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材料表面镀层和钼基体达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镀... 采用热浸镀法制备Mo基MoSi_2复合材料,通过对Mo基MoSi_2复合材料的硬度和镀层结合强度的研究,揭示了该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Mo基MoSi_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材料表面镀层和钼基体达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镀层与基体具有很高的结合强度;经过多次热冲击实验后,镀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起到保护Mo基体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基MoSi2复合材料 硬度 结合强度 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在CO-H_2-CO_2-N_2气氛下还原粉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野 吕庆 +2 位作者 刘小杰 陈树军 孙艳芹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8,共5页
针对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高炉加湿富氧增加高炉煤气中H2含量,从而减少CO_2排放的生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程序还原炉研究了不同H2含量和不同还原气(CO+H_2)比例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电镜对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微观结构... 针对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高炉加湿富氧增加高炉煤气中H2含量,从而减少CO_2排放的生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程序还原炉研究了不同H2含量和不同还原气(CO+H_2)比例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电镜对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定义了烧结矿的裂纹密度以表征烧结矿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00℃下,随着H2含量由0增加到12%,烧结矿还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烧结矿还原粉化指数RDI+3.15有所升高,从58%增加到62.5%,烧结矿的裂纹密度急剧减小,由105m/m^2减少到23 m/m^2;随着还原气比例(CO+H_2)由20%增加到40%,烧结矿的还原度急剧增加,烧结矿的R+3.15由58.5%减少到54%,烧结矿的裂纹密度急剧增加,从102 m/m^2增加到170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低温还原粉化 裂纹密度 富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 mm×505 mm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朝阳 柴清风 +2 位作者 刘增勋 肖鹏程 朱立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4-79,共6页
基于180 mm×505 mm板坯连铸工艺条件,建立了结晶器三维流场分析数值和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倾角、浸入深度和拉速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速1.1~1.3 m/min时,倾角15°的浸入水口能够满足液面稳... 基于180 mm×505 mm板坯连铸工艺条件,建立了结晶器三维流场分析数值和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倾角、浸入深度和拉速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速1.1~1.3 m/min时,倾角15°的浸入水口能够满足液面稳定要求;当拉速提高到1.3~1.5 m/min时,采用倾角20°水口和浸入深度130~150 mm,能够抑制钢水液面卷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流场 水口倾角 液面卷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小杰 李建鹏 +2 位作者 吕庆 唐琦 张淑会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1-61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在农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脱硫石膏分解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分解温度、反应气氛和催化成分等因素对脱硫石膏分解效果的影响,展望了脱硫石膏的应用前景。指出:寻找脱硫石膏综合利...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在农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脱硫石膏分解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分解温度、反应气氛和催化成分等因素对脱硫石膏分解效果的影响,展望了脱硫石膏的应用前景。指出:寻找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找出适合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的气氛及其分解规律、探索有利于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的条件,是我国脱硫石膏实现循环利用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硫酸钙 综合利用 分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扭转变形对45钢组织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伟 冯运莉 +1 位作者 王晓静 柳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5,85,共4页
采用SEM、TEM研究了45钢高压扭转变形后不同位置的组织和形貌以及扭转圈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扭转变形后,扭转圈数少时,试样中心变形程度较小;远离中心区,半径越大处的变形程度相对较大,细化效果显著。当扭转圈数增加,形... 采用SEM、TEM研究了45钢高压扭转变形后不同位置的组织和形貌以及扭转圈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扭转变形后,扭转圈数少时,试样中心变形程度较小;远离中心区,半径越大处的变形程度相对较大,细化效果显著。当扭转圈数增加,形变区域范围扩大,变形程度增大,珠光体和铁素体内部位错密度增加,铁素体基体被位错分割,亚结构数量增多,渗碳体片层变薄,间距减小,沿扭转方向出现断裂。最终,材料的晶粒细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高压扭转 变形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C精矿粉细磨粒度对球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野 吕庆 +2 位作者 刘小杰 郄亚娜 李建鹏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研究了PMC精矿粒度对球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C矿粉粒度由0.074 mm变细至0.044 mm,球团落下强度由3.90次/0.5 m增大到4.25次/0.5 m,抗压强度由7.42 N/个增大到7.62 N/个,成球率由94.02%下降到87.80%,爆裂温度由460℃降到390℃。当预... 研究了PMC精矿粒度对球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C矿粉粒度由0.074 mm变细至0.044 mm,球团落下强度由3.90次/0.5 m增大到4.25次/0.5 m,抗压强度由7.42 N/个增大到7.62 N/个,成球率由94.02%下降到87.80%,爆裂温度由460℃降到390℃。当预热时间15 min、预热温度925℃、焙烧温度1 300℃、焙烧时间10 min时,PMC0.044精矿粉球团的抗压强度较PMC0.074精矿粉球团的抗压强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矿粉 球团 粒度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2O3对复合铁酸钙润湿性和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长庆 闫龙飞 +2 位作者 张国柱 赵凯 师学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14,共5页
本文以烧结矿最主要粘结相复合铁酸钙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复合铁酸钙物性随MgO/Al_2O_3比值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复合铁酸钙的MgO、Al_2O_3含量研究了不同配比组成的复合铁酸钙的黏度特性和其溶化后与Fe_2O_3间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同一温... 本文以烧结矿最主要粘结相复合铁酸钙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复合铁酸钙物性随MgO/Al_2O_3比值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复合铁酸钙的MgO、Al_2O_3含量研究了不同配比组成的复合铁酸钙的黏度特性和其溶化后与Fe_2O_3间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复合铁酸钙的黏度随MgO/Al_2O_3比值的增大而减小;随MgO/Al_2O_3比值的增大,润湿角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MgO/Al_2O_3=0.66附近取得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酸钙 黏度 润湿性 Mg 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渣纤维负载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宏伟 谷少鹏 +1 位作者 刘志刚 杨立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29-2334,共6页
以高炉渣纤维(BFS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FSF表面负载TiO_2,制备BFSF负载TiO_2(TiO_2/BFSF)光催化材料。利用差热-热重(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元素分析(EDS)等近代测试方法对TiO_2/BFSF的显微结构... 以高炉渣纤维(BFS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FSF表面负载TiO_2,制备BFSF负载TiO_2(TiO_2/BFSF)光催化材料。利用差热-热重(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元素分析(EDS)等近代测试方法对TiO_2/BFSF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模拟印染废水的亚甲基蓝(MB)的降解,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TiO_2溶胶负载3次,煅烧温度为450℃时,TiO_2/BFSF光催化材料表面负载了一层均匀密实的锐钛矿型TiO_2,当紫外光照射180 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2.5%。循环利用TiO_2/BFSF光催化材料4次,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依然能够达到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纤维 TIO2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水淬渣负载铁掺杂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玉柱 韩妩媚 +2 位作者 邢宏伟 杨立荣 刘志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3-225,228,共4页
以高炉水淬渣(WBF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高炉水淬渣负载铁掺杂TiO_2(Fe-TiO_2/WBFS)复合光催化材料。对不同铁离子掺杂量的Fe-TiO_2/WBFS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MB)为降解目标,对制得的Fe-TiO_2/WBFS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活... 以高炉水淬渣(WBF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高炉水淬渣负载铁掺杂TiO_2(Fe-TiO_2/WBFS)复合光催化材料。对不同铁离子掺杂量的Fe-TiO_2/WBFS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MB)为降解目标,对制得的Fe-TiO_2/WBFS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铁离子掺杂量为2%(摩尔百分数)时,其物相组成为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晶型,微观形貌呈多孔状。在太阳光照射180min时,Fe-TiO_2/WBFS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5%,经5次重复利用后,Fe-TiO_2/WBFS光催化降解率仍可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掺杂 高炉水淬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比对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长庆 张国柱 崔利民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3,共5页
本文采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MgO/Al_2O_3比的铁矿粉烧结过程液相生成行为,并且通过试验研究了MgO/Al_2O_3比对含高岭土型和三水铝石型Al_2O_3混合料液相生成特征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液相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Mg... 本文采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MgO/Al_2O_3比的铁矿粉烧结过程液相生成行为,并且通过试验研究了MgO/Al_2O_3比对含高岭土型和三水铝石型Al_2O_3混合料液相生成特征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液相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MgO/Al_2O_3比从0.5增大到1.8,烧结混合料有效液相开始生成温度降低,有效液相生成终止温度略有升高,完全熔化温度区间增加;适宜的MgO/Al_2O_3比,有利于提高烧结液相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Al2O3比 铁矿粉烧结 液相生成特征温度 液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对复合铁酸钙显微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长庆 闫龙飞 +2 位作者 张国柱 赵凯 师学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粘结相为复合铁酸钙,铁酸钙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与显微硬度对烧结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铁含量高的针状铁酸钙有利于改善烧结矿质量。本文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显微硬度实验研究了不同MgO/Al_2O_3比值对复合铁... 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粘结相为复合铁酸钙,铁酸钙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与显微硬度对烧结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铁含量高的针状铁酸钙有利于改善烧结矿质量。本文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显微硬度实验研究了不同MgO/Al_2O_3比值对复合铁酸钙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O/Al_2O_3为0.46~0.83范围内,随MgO/Al_2O_3比值的增大:复合铁酸钙显微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0.6附近取得最大值;复合铁酸钙显微结构先是由块状向柱状、针状转变,再由针状向块状转变的过程,且分布更加均匀;铁元素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其它元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当铁的含量较高时,复合铁酸钙呈现针状结构;当铁的含量较低时,复合铁酸钙为片状、块状或板块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酸钙 MgO/Al2O3 显微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Mo钢冷轧后退火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运莉 赵欣 +1 位作者 马占军 王明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共5页
采用SEM和拉伸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冷轧后的30CrMo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核长大,碳化物颗粒在晶界析出并且粗化,其强度随着晶粒的长大而降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 采用SEM和拉伸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冷轧后的30CrMo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晶粒发生再结晶形核长大,碳化物颗粒在晶界析出并且粗化,其强度随着晶粒的长大而降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铁素体晶粒和碳化物颗粒尺寸增加,强度降低。在650℃保温1 h退火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达到0.56μm,屈服强度达到601 MPa,伸长率19.14%。此外,拉伸断口形貌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退火时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