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酶对钢铁工人代谢健康型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关联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淼 张生奎 +1 位作者 王利华 袁聚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探讨代谢健康型肥胖(MHO)和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关系,以及肝酶相关异常对此关系的影响,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参加河北钢铁公司职业体检的6868名钢铁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 为探讨代谢健康型肥胖(MHO)和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关系,以及肝酶相关异常对此关系的影响,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参加河北钢铁公司职业体检的6868名钢铁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代谢健康全身肥胖的钢铁工人患HUA的风险增加2.13倍(比值比OR=2.13,95%置信区间CI:1.08~4.21);代谢健康腹型肥胖的钢铁工人患HUA的风险增加2.25倍(OR=2.25,95%CI:1.14~4.45)。在分层分析中,肝酶升高组MHO的钢铁工人HUA患病率显著高于肝酶正常组,不同肥胖表型和肝酶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MHO与HUA的高患病率相关。肝酶升高可能改变MHO和HUA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酶 钢铁工人 代谢健康型肥胖(MHO) 高尿酸血(HUA) 全身肥胖(GO) 腹型肥胖(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娄贤哲 苗同国 +2 位作者 张仕雅 马冬 南月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92-1099,共8页
背景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NBNC-HCC)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脂质代谢异常伴随炎症是NBNC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炎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能是预测NBNC-HCC预后的重要方法。目的 本研究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预测NBNC-HCC患者... 背景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NBNC-HCC)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脂质代谢异常伴随炎症是NBNC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炎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能是预测NBNC-HCC预后的重要方法。目的 本研究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预测NBNC-HC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0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被诊断为NBNC-HCC的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依据MHR值四分位数分为Q1(MHR<0.33,n=28)、Q2(0.33≤MHR<0.66,n=31)、Q3(0.66≤MHR<1.59,n=30)、Q4(MHR≥1.59,n=30)组。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状态、死亡时间等资料,主要观察终点为NBNC-H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绘制限制性立方样图(RCS)评估入院时MHR与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时MHR对NBNC-HCC患者36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NBNC-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NBNC-HCC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 Q1~Q4组患者糖尿病、接受手术比例、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尿素(UREA)、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MHR、MONO、HDL-C预测NBNC-HC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HR(AUC=0.822,95%CI=0.742~0.903,P<0.05)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优于MONO(AUC=0.723,95%CI=0.618~0.828)(Z=4.34,P<0.05)和HDL-C(AUC=0.216,95%CI=0.119~0.313)(Z=2.088,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B~D期、CRP和MHR是NBNC-HCC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ALT、AST后,Q2(OR=1.926,95%CI=1.005~3.689,P=0.015)、Q3(OR=3.418,95%CI=1.774~6.586,P<0.05)、Q4组(OR=7.677,95%CI=3.773~15.621,P<0.05)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CS结果显示,入院时MHR与NBNC-HCC患者预后的死亡风险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总趋势)<0.001,P_(非线性)<0.001),当入院时MHR>0.67时,HR>1,入院时MHR为NBNC-H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发现影响NBNC-HC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BCLC分期(100.0%)、血管侵犯(76.3%)、肝外转移(40.6%)、MHR(39.3%)、CRP(38.7%)、ALBI评分(35.5%)、总胆红素(35.0%)、MONO(34.8%)、NEUT(29.8%)等。Q1~Q4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01)。结论 MHR是NBNC-H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类健康人群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吴梦 郭玉梅 +3 位作者 王可 高伟利 董新燕 田会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健康人群肠道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ARGs)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耐药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应用基于qPCR的TaqMan阵列卡技术检测孕妇、药厂工人和儿童3类人群中常见ARGs的携带情况...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健康人群肠道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ARGs)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耐药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应用基于qPCR的TaqMan阵列卡技术检测孕妇、药厂工人和儿童3类人群中常见ARGs的携带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RGs检出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与孕妇和药厂工人中ARGs检出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P=0.004),儿童ARGs平均检出数量最低为19种,其余两组人群为22种。研究共检测到12大类45种ARGs亚型,其中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性菌素B类(MLSB)、万古霉素类ARGs是肠道ARGs中占比最丰富的类型,硝基咪唑类、多重耐药类和黏菌素类ARGs检出率最低(11.46%,19.79%,20.83%)。tetM、tetS、qnrS、blaTEM和mefA等5种亚型检出率高达100%,未检出nimE。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年龄(β=0.365,P<0.001)与ARGs检出数量呈正相关,食用水产品(β=0.247,P=0.009)的ARGs检出数量高于未食用者。结论 健康人群肠道中ARGs普遍存在且检出率较高,需要加强孕妇、药厂工人和儿童3类人群的ARGs监测及成因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以降低耐药性发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阵列卡 健康人群 耐药基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苞水提物对小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赵娜 王立中 +3 位作者 朱莲英 蔡玉梅 李爽 李成会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6-2065,共10页
【目的】研究栗苞水提物(CBE)对小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期为CBE在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40只4周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正常给予饮水,各试验组小鼠饮... 【目的】研究栗苞水提物(CBE)对小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期为CBE在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40只4周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正常给予饮水,各试验组小鼠饮水中分别添加0.05%、0.10%、0.25%和0.50%CBE。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各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平均日饮水量(ADWI);摘眼球采血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采集心脏、脾脏、胸腺、肾脏、肝脏组织,计算脏器系数,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脾脏组织结构变化并测定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CBE对各组小鼠终末体重、ADG、ADFI、F/G和ADWI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CBE对小鼠心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③0.05%和0.10%CBE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结构无明显病理变化;0.25%和0.50%CBE组小鼠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血窦间隙轻微增宽;脾脏组织结构相对紊乱,白髓区明显萎缩。④0.10%、0.25%和0.50%CBE组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0.05%和0.10%CBE组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0.10%和0.25%CBE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小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变化(P>0.05)。⑤0.10%CBE组小鼠肝脏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0.05%、0.10%和0.25%CBE组小鼠肝脏中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小鼠肝脏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0.10%CBE组小鼠肝脏中CAT活性和T-AOC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饮水中添加0.10%CBE能够提高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且不影响小鼠的生长性能、脏器系数,对肝脏、脾脏组织结构无可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苞水提物 小鼠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功能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与护理差错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齐菲 袁婧 +2 位作者 黄莹 单益霞 金玉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护理差错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承德市2所三级医院共6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护理差错4部分。结果合计发... 目的探讨和分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护理差错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承德市2所三级医院共6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护理差错4部分。结果合计发生护理差错的护理人员为232人次,占37.5%。其中49名护理人员承认发生给药错误,占7.9%;承认处理医嘱错误77人,占12.5%;承认标本留取错误98人,占15.9%,承认护理记录不完善或不正确121人,占19.6%。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参数结果显示,工作负荷对护理差错的影响最大,个人成就感次之,玩世不恭对护理差错影响最小,工作负荷对护理差错的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注意适当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从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护理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杂交手术与孙氏手术短期预后比较研究
6
作者 张云静 孙玥 +2 位作者 苏鹏 赵永波 马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18-2624,2651,共8页
背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SAAD)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ASAAD不同的发病特点有其相应的手术治疗选择。目前,孙氏手术与杂交手术是应用较广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中青年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短期预后研究较少。目的对比分析60岁以下中青... 背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SAAD)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ASAAD不同的发病特点有其相应的手术治疗选择。目前,孙氏手术与杂交手术是应用较广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中青年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短期预后研究较少。目的对比分析60岁以下中青年ASAAD患者行杂交手术与孙氏手术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观察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6例年龄<60岁的ASAAD患者,其中行孙氏手术184例(孙氏手术组),杂交手术82例(杂交手术组),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卡钳值设定为0.03,共获得了78对匹配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后两组均78例,其中男58例、女20例;两组指标除肌钙蛋白I(cTnI)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术中杂交手术组进行冠状动脉/股动脉搭桥术手术(28.2%与11.5%,P=0.009)较孙氏手术组多,最低鼻温[28.0(27.0,28.8)℃与25.5(24.6,28.6)℃,P<0.001]和最低肛温[28.5(27.5,29.5)℃与26.3(26.0,28.6)℃,P<0.001]较孙氏手术组高,乳酸最高值[5.2(1.9,9.9)mmol/L与9.9(4.3,15.1)mmol/L,P<0.001]较孙氏手术组低,红细胞[10.0(6.0,12.0)×10^(9)/L与13.0(8.0,16.5)×10^(9)/L,P=0.004]、冷沉淀[(12.8±2.8)u与(16.4±4.3)u,P<0.001]、血浆[600.0(443.7,800.0)mL与800.0(587.5,1412.5)mL,P=0.011]的输注量较孙氏手术组少。倾向匹配评分后杂交手术组低蛋白血症(33.3%与9.0%,P<0.001)发生率高于孙氏手术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杂交手术组患者30 d院内死亡率低于孙氏手术组(7.7%与25.6%,P=0.030)。结论中青年ASAAD患者行杂交手术后30 d院内死亡率降低,但中风、截瘫与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较孙氏手术多,需个性化的合理选择两种手术方式,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加强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疾病 杂交手术 孙氏手术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孕妇妊娠中晚期及产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邓悦滢 耿雅雯 +6 位作者 彭婷婷 丘峻朝 何丽娟 谢丹 陈姿任 欧阳石 阎升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5-1002,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与健康对照在妊娠中晚期至产后阶段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差异,系统评估HBV感染对孕妇HRQoL的影响。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2023年4月17日~2023年9月25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与健康对照在妊娠中晚期至产后阶段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差异,系统评估HBV感染对孕妇HRQoL的影响。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2023年4月17日~2023年9月25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周为16~24周的孕妇,每入组1例符合条件的乙肝孕妇,同时期匹配年龄、孕期、胎次相同的健康孕妇1例。最后入组70例乙肝孕妇及70例健康孕妇,分别在孕16~24周、孕32周~分娩和产后5~13周3个时间点进行动态随访及HRQoL评估。两组在各时间点的HRQoL评分比较使用t检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识别HRQoL降低的预测因子。结果在3个随访节点上,乙肝孕妇的HRQoL总评分均低于健康孕妇,同时在孕32周~分娩时两组评估得分均处于最低值。具体表现在孕32周~分娩时,乙肝孕妇组在心理分量表总分(74.27±13.43 vs 80.21±12.9,P=0.009)显著低于健康孕妇组;在产后5~13周,乙肝孕妇组在心理分量表总分(76.52±16.19 vs 85.02±6.51,P<0.001)和生理分量表得分(77.17±14.71 vs 83.09±10.1,P=0.009)显著低于健康孕妇组;乙肝病毒感染是孕妇孕晚期及产后的HRQoL降低的独立风险因子,同时自费支付医药、配偶对此次怀孕的中立态度及孕前合并其他疾病也是产后HRQoL较低的独立风险因子(P<0.05)。结论随着孕期负荷的加重,孕妇在孕晚期的HRQoL会出现下降,而乙肝病毒感染负向影响妊娠中晚期及产后HRQoL的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维度。在管理妊娠期的乙肝母亲时,应充分重视其HRQoL,进行及时合理的关怀及干预,有效改善其HR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孕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4通过HMGB1/TGF-β1/Smad通路参与调控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茹茹 韩璐 +3 位作者 何海兰 郝小惠 刘和亮 郭灵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Q-1,100μmol/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甘草甜素(GA)和3μg/ml的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HMGB1)预处理。实验分组为:对照组、TGF-β1组、JQ-1组、JQ-1+TGF-β1组、GA组、GA+TGF-β1组、JQ-1+TGF-β1+rHMGB1组。采用CCK-8法检测JQ-1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H1、ZO-1、Vimentin、α-SMA、BRD4、HMGB1、TGF-β1及Smad2/3、p-Smad2/3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增加,CDH1和ZO-1蛋白表达降低,提示EMT模型构建成功。在该模型中,BRD4、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JQ-1均可抑制MLE-12的细胞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JQ-1和GA均可缓解TGF-β1诱导的EMT的发生,并抑制由TGF-β1引起的HMGB1表达的增加和TGF-β1/Smad2/3通路的激活,而采用rHMGB1上调HMGB1的表达可以减少JQ-1对EMT和TGF-β1/Smad2/3通路的影响。此外,JQ-1和GA均可以有效降低TGF-β1诱导的细胞迁移;而rHMGB1可以缓解JQ-1对细胞迁移速率的抑制作用。结论BRD4可通过影响HMGB1/TGF-β1/Smad2/3信号通路调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过程,且BRD4可能成为抑制肺纤维化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TGF-β1/Smad2/3 上皮间质转化 纤维化 JQ-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缺血性卒中代谢变化及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分析研究
9
作者 王云宇 李亚奇 +3 位作者 赵田 韩丽媛 李永安 钱庆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探索缺血性卒中(IS)患者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变化,筛选可靠的IS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IS患者作为IS组,并招募同期的健康体检者...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探索缺血性卒中(IS)患者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变化,筛选可靠的IS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IS患者作为IS组,并招募同期的健康体检者,经年龄、性别1∶1匹配后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入组时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数及血压等基线资料。采集所有参与者禁食8 h后的清晨空腹血样本,完成相关血液指标检测,包括血糖、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取两组参与者的血清代谢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分离和检测代谢物。将代谢组学分析产生的数据导入Simca-p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无监督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判断代谢组学数据的分离程度及实验稳定性。通过Simca-p软件计算出所有代谢物的变量投影影响(VIP)值,以代谢物的VIP值、IS组与对照组代谢物非参数检验的P值和倍数变化(FC)筛选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为VIP值≥1.0、FC≥2.0或≤0.5、P<0.05。将筛选出的代谢物名称或化学式通过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https://hmdb.ca/)和PubChem数据库(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进行比对,确定代谢物名称及来源,并排除外源性代谢物(药物来源代谢物)。通过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解释的综合网络应用程序MetaboAnalyst 6.0(http://www.metaboanalyst.ca)对差异代谢物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比对后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使用Python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筛选能够有效区分IS患者与对照者的差异代谢物。将上述两种算法共同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纳入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五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典型机器学习方法,将人群样本按照30%的验证比例对诊断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稳定性。结果IS组共纳入患者51例,经年龄、性别1∶1匹配后纳入健康对照者51名。(1)两组血清样本共检测出1255种代谢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964种,负离子模式下291种。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图显示,IS组与对照组间代谢物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IS组在正离子模式下存在260种代谢物表达水平上调和337种代谢物表达水平下调,负离子模式下存在99种代谢物表达水平上调,34种代谢物表达水平下调。(2)在1255种代谢物中筛选出VIP值≥1.0、FC≥2.0或≤0.5且P<0.05的代谢物259种。通过HMDB和PubChem数据库查询并删除药物来源代谢物后,两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存在差异代谢物220种,其中IS组存在表达水平上调的代谢物119种,表达水平下调的代谢物101种;220种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3)将IS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代谢物在MetaboAnalyst 6.0中完成KEGG数据比对后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正、负离子模式下,共有5条IS相关代谢通路失调,其中表达水平上调的通路为三酰甘油从头生物合成、甘油磷酸穿梭和心磷脂生物合成;表达水平下调的通路为胆汁酸生物合成和甲基组氨酸代谢。(4)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组中存在24种显著变化的差异代谢标志物;经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最能够区分IS组与对照组的30种代谢物。通过上述这两种算法的交集,最终获得4种IS代谢标志物,分别为2-((3R)-3-((3R,5S,7S,9S,10S,13R,14S,17R)-3,7-二羟基-10,13-二甲基十六氢-1H-环戊[a]菲-17-基)丁酰胺基)乙烷-1-磺酸(质荷比971.57129)、精氨酸结合胆酸(质荷比587.37921)、紫胶酸A(质荷比576.01093)和NCGC00380235-01_C32H48O9_beta-D-木吡喃苷,3,17-二羟基螺甾-5,25(27)-二烯-1-基(质荷比559.32648)。2-((3R)-3-((3R,5S,7S,9S,10S,13R,14S,17R)-3,7-二羟基-10,13-二甲基十六氢-1H-环戊[a]菲-17-基)丁酰胺基)乙烷-1-磺酸(质荷比971.57129)、精氨酸结合胆酸(质荷比587.37921)、紫胶酸A(质荷比576.01093)表达水平上调,NCGC00380235-01_C32H48O9_beta-D-木吡喃苷,3,17-二羟基螺甾-5,25(27)-二烯-1-基(质荷比559.32648)表达水平下调。经XGBoost算法基于4种代谢标志物联合建立IS诊断模型,其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1.000(95%CI:1.000~1.000),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88(95%CI:0.963~1.000)。结论IS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2-((3R)-3-((3R,5S,7S,9S,10S,13R,14S,17R)-3,7-二羟基-10,13-二甲基十六氢-1H-环戊[a]菲-17-基)丁酰胺基)乙烷-1-磺酸(质荷比971.57129)、精氨酸结合胆酸(质荷比587.37921)、紫胶酸A(质荷比576.01093)和NCGC00380235-01_C32H48O9_beta-D-木吡喃苷,3,17-二羟基螺甾-5,25(27)-二烯-1-基(质荷比559.32648)或为有效识别IS患者的差异代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代谢组学 血清 生物标志物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10
作者 张朝阳 于艳丽 +2 位作者 武杰芸 田炜 徐菁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9-636,共8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FUN14域蛋白1(FUNDC1)Y11和Y18酪氨酸位点突变质粒,探究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全基因合成方法构建的突变质粒转染大鼠心肌H9c2细胞,实验分成... 目的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FUN14域蛋白1(FUNDC1)Y11和Y18酪氨酸位点突变质粒,探究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全基因合成方法构建的突变质粒转染大鼠心肌H9c2细胞,实验分成空质粒组、FUNDC1过表达组、突变Y11组、突变Y18组和突变Y11联合Y18组五组。利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利用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MRE)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FUNDC1、线粒体转运孔蛋白20(TOM20)、内膜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型(COXⅣ)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确定转染效率以及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FUNDC1过表达、Y11、Y18、Y11联合Y18位点突变质粒;质粒转染细胞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GFP荧光广泛表达。与空质粒组相比,FUNDC1过表达、Y11、Y18、Y11联合Y18组FUND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变化。与空质粒组相比,转染Y18、Y11联合18突变质粒的细胞TOM20、COXⅣ的表达水平上升,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减少。结论转染FUNDC1 Y18或Y11联合Y18突变质粒,抑制心肌H9c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基因定点突变 FUNDC1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地碱蓬多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缓解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脂肪肝小鼠肝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思思 秦昌宇 +9 位作者 王永恒 宁嘉文 董子玉 吴磊 马小龙 曹福源 吴乃君 张溪桐 侯丽颖 李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48-358,共11页
目的:研究盐地碱蓬多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 目的:研究盐地碱蓬多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高脂饮食+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盐地碱蓬多糖干预组(HFD+LSS组、HFD+MSS组和HFD+HSS组)和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干预组(HFD+Ato组)。除对照组饲喂小鼠正常维持饲料,其他组均喂食脂肪供能比为60%的高脂纯化饲料。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剂量为1 mg/kg,干预组均每日灌胃给药,连续干预12周。每周称量小鼠体重,12周后检测小鼠脏器指数、外周血及肝脏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qRT-PCR)方法检测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ELISA及qRT-PCR方法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12周实验结束后,与HFD组相比,盐地碱蓬多糖低、中、高干预组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他脏器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脏脂肪蓄积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盐地碱蓬多糖干预组小鼠肝脏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分化群8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6,CD86)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分化群20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6,CD206)和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q RT-PCR检测的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转录组水平与WB检测的蛋白表达水平趋势一致。盐地碱蓬多糖干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升高(P<0.01)。肝脏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IL-10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盐地碱蓬多糖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蓄积及损伤,缓解NAFLD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盐地碱蓬多糖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从而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 巨噬细胞极化 高脂饮食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12
作者 师晓晶 王鑫 +2 位作者 郭建花 赵清冉 王雨涵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6-1332,共7页
目的: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预防性治疗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快速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22—2023年度石家庄市预防性治疗工作各环节涉及的... 目的: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预防性治疗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快速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22—2023年度石家庄市预防性治疗工作各环节涉及的管理人员(30名)和同期常住该市的符合预防性治疗标准的LTBI者(75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其对预防性治疗政策的认知和态度。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使用MAXQDA 22.0软件进行归纳分析,经双人独立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构建LTBI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主题框架,以编码一致性系数评价编码结果的可靠性;分析LTBI者和预防性治疗管理人员在总主题的响应频次差异。结果:深入访谈105名研究对象,最终形成的LTBI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主题框架包括:认知因素(95次)、决策支持(54次)、风险管理(48次)及政策经费(33次)4个总主题,涵盖8个分主题和230个类别。LTBI者和预防性治疗管理人员在总主题中的响应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7,P=0.004)。LTBI者、管理人员对LTBI和预防性治疗相关知识认知不足(46次),LTBI者不能获得有效决策支持(54次),存在治疗管理困难(21次),以及缺乏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33次)直接影响预防性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结论: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健康信念、决策支持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风险管理、政策与经费支持等影响预防性治疗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预防和防护用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ASC9/miR-195-5p/E2F7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郑璇 黄兰香 +4 位作者 崔逸爽 吴亚男 洪紫谦 张梦诗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0,I0013-I0018,共12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ESCC中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实验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9、miR-195-5p和E2F7的表达,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调控关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DMY可以显著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细胞水平验证发现LncRNA CASC9在ESCC中高表达,DMY处理后可通过下调ESCC细胞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miR-195-5p在ESCC中表达下调,而E2F7表达上调。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LncRNA CASC9通过吸附miR-195-5p进而调控E2F7的表达。敲低E2F7可以逆转敲低miR-195-5p对ESCC细胞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而过表达E2F7可逆转过表达miR-195-5p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DMY可通过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抑制ESCC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LncRNA CASC9 miR-195-5p E2F7 食管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和VEGF通路探讨益气解毒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徐文轩 马雷雷 +7 位作者 申明宇 喇孝瑾 张碧溦 王硕 李超 崔鹏 陈震 李继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1-429,共9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联合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格列净组(9 mg/kg)和益...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联合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格列净组(9 mg/kg)和益气解毒通络方低、高剂量组(4.77、9.45 g/kg),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共给药12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血糖变化;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肾脏指数、24 h UP及血清SCr、BUN、TC、TG、HDL-C、LDL-C、ET-1、NOS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和PASM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微血管变化及肾脏纤维化程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GF-β、SMAD2、SMAD3、Col-1、VEGFA、PKC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VEGFA、TGF-β、SMAD 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解毒通络方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指数、血糖、TG、TC、HDL、24 h UP、BUN、SCr、ET-1水平降低(P<0.05,P<0.01),LDL、NOS水平升高(P<0.05,P<0.01);肾组织炎性浸润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足突融合及基底膜增厚现象得到抑制;肾组织TGF-β、SMAD2、SMAD3、VEGFA、PKC、Col-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VEGFA、TGF-β、SMAD 2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益气解毒通络方能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脏指数及肾脏微血管内皮功能指数,抑制肾脏微血管病变及肾脏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SMAD、VEG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通络方 2型糖尿病 肾脏损伤 血管内皮功能 肾脏纤维化 TGF-β/SMAD通路 VEGF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的血浆脂质分子差异
15
作者 吴青霜 戚荣 +4 位作者 郑春潮 孙亚楠 刘和亮 王宏丽 何海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48,共7页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采用脂质组学筛选IPF小鼠血浆中差异脂质代谢物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BLM组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断裂、肺泡壁被破坏;Sirius red染色显示BLM组中小鼠的肺间质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筛选出1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其中11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上调,4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下调,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甘油磷酸酯、甘油磷酸胆碱、类固醇内酯等。结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磷酸乙醇酸磷酸酶(PGP)(18:0/18:0)、PGP(i-12:0/i-24:0)、PGP(i-13:0/a-25:0)以及磷脂酰胆碱(PC)(18:0/14:0)、PC(18:3/16: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和LPC(18:3)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可能在IPF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浆 脂质组学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的关系:一项基于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
16
作者 赵紫淇 刘明月 +9 位作者 王楠 罗政豪 陈新洋 李峥 张尚明珠 张皓若 陈嘉琦 郑一展 张秀军 武建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4148-4158,共11页
背景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使用人格障碍定式访谈诊断的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社区人群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9月—202... 背景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使用人格障碍定式访谈诊断的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社区人群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11月在唐山市开滦区马家沟社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分层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每天手机使用时长、失眠情况、锻炼身体情况、饮酒情况、是否养宠物等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的关系,采用XGBoost模型与SHapley加性解释(SHAP)对变量贡献值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亚组分析探究生活行为因素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89名社区居民,其中患抑郁症312名(14.25%),未患抑郁症1877名(85.75%)。在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每天手机使用时长≥12 h(OR=9.279,95%CI=6.182~13.929)、重度失眠(OR=10.516,95%CI=6.385~17.320)、每个星期至少喝酒1次(OR=2.100,95%CI=1.292~3.412)与抑郁症患病风险升高有关(P<0.05),几乎每天锻炼身体(OR=0.257,95%CI=0.162~0.407)、养宠物(OR=0.632,95%CI=0.475~0.842)与抑郁症患病风险降低有关(P<0.05),并在亚组分析中得出一致结论。XGBoost模型与SHapley加性解释分析得到各变量贡献值分别为失眠情况(SHAP值=0.051)、锻炼身体情况(SHAP值=0.034)、饮酒情况(SHAP值=0.024)、每天手机使用时长(SHAP值=0.018)、是否养宠物(SHAP值=0.013)。结论失眠情况是生活行为因素中对抑郁症影响最重要的变量,其次分别是锻炼身体情况、饮酒情况、每天手机使用时长、是否养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行为因素 抑郁 横断面研究 社区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87388.1靶向PABPC1对食管鳞癌作用机制
17
作者 仲瀚 戈艳蕾 +4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郑璇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降AC087388.1对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细胞中的亚定位。RNA Pull Down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在ESCC细胞中AC087388.1和PABPC1互相作用。进行挽救实验检测AC087388.1靶向PABPC1对ESCC细胞的影响。结果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临床分期正相关,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敲降AC087388.1可抑制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RNA Pull Down-MS实验的结果中选择PABPC1进行后续实验,通过RNA Pull Down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AC087388.1与PABPC1相结合。挽救实验验证过表达AC087388.1可以逆转敲降PABPC1对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AC087388.1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是ESCC进展的危险因素,其通过靶向PABPC1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成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lnc-AC087388.1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转移
18
作者 郑璇 戈艳蕾 +5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崔逸爽 吴亚男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8-898,共11页
目的探讨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Sanger测序和核糖核酸外切酶耐受实验证实circ_0071653的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组织荧光... 目的探讨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Sanger测序和核糖核酸外切酶耐受实验证实circ_0071653的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组织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circ_0071653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和核质分离实验验证circ_0071653和miR-197-3p的亚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T-qPCR实验验证circ_0071653和miR-197-3p的相互作用。此外,CCK-8、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侵袭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评估circ_0071653和miR-197-3p对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circ_0071653为环状RNA,在ESCC细胞和癌组织中高表达,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circ_0071653和miR-197-3p均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数据库预测显示circ_0071653与miR-197-3p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和RT-qPCR实验证实二者结合。此外,敲低circ_0071653可抑制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而下调miR-197-3p的表达可逆转该作用。结论circ_0071653通过靶向miR-197-3p促进ESC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irc_0071653 miR-197-3p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9
作者 胡宇宁 戈艳蕾 +7 位作者 金叶 甘俊清 么伟楠 吴亚男 郑璇 刘子情 苏鑫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1541,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60例LUS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lncRNAGS1-124K5.4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60例LUS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lncRNAGS1-124K5.4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测定人正常肺细胞和LUSC细胞中lncRNAGS1-124K5.4的表达水平,选择lncRNAGS1-124K5.4表达水平高的两种LUSC细胞(NCI-H1703和SK-MES-1)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研究lncRNAGS1-124K5.4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构建敲减lncRNA GS1-124K5.4的LUSC细胞株,采用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敲减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实验和免疫共沉淀检测lncRNAGS1-124K5.4结合蛋白质,并进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构建敲减lncRNA GS1-124K5.4和PRDX6的LUSC细胞株,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1)LUSC患者组织芯片中lncRNA GS1-124K5.4荧光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lncRNA GS1-124K5.4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2)LUSC细胞株NCI-H1703、NCI-H520和SK-MES-1细胞中lncRNA GS1-124K5.4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选择lncRNA GS1-124K5.4表达水平最高的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3)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显示lncRNA GS1-124K5.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4)敲减lncRNA GS1-124K5.4的NCI-H1703和SK-MES-1细胞株,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5)采用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实验和免疫共沉淀检测lncRNAGS1-124K5.4可结合PRDX6蛋白;(6)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过表达lncRNAGS1-124K5.4后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敲减PRDX6后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同时,过表达lncRNAGS1-124K5.4和敲减PRDX6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ncRNA GS1-124K5.4在LUS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控PRDX6蛋白表达而促进LUS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LncRNA GS1-124K5.4 PRDX6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双 范红敏 +1 位作者 肖菲菲 张雪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8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结果,将其分成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4组,并进行随访。结果不同分子...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8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结果,将其分成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4组,并进行随访。结果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Luminal A型相比,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短(P<0.05)。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P<0.05);但实验未能揭示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无病生存期 总生存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