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乃耀 张江 +1 位作者 王大力 李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及方法,以明确其神经分化潜能。方法将人脐血MSCs体外培养扩增、保存后,取第5代的MSCs分别用维甲酸(RA,RA组)、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RA+BDNF组)诱导方法向...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及方法,以明确其神经分化潜能。方法将人脐血MSCs体外培养扩增、保存后,取第5代的MSCs分别用维甲酸(RA,RA组)、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RA+BDNF组)诱导方法向神经样细胞诱导,诱导分化期间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时设对照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分化剂,比较3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差异。结果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均能诱导细胞发生典型变化,对照组未发现神经样细胞生长。免疫组化法显示3组诱导后均表达nestin、NSE、GFAP,BDNF+RA组的表达量多于RA组。Real-time RT-PCR显示诱导组及对照组均有NSE mRNA、GFAP mRNA表达,但RA组、RA+BDNF组诱导后表达上调(P<0.05),且RA+BDNF组较单纯RA组上调明显(P<0.05)。结论脐血MSCs经两种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均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其中添加BDNF后较单纯应用RA诱导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维甲酸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与卒中类型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大力 甄志刚 彭延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在不同卒中类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水平与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0例,按照国际TOAST卒中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rteri...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在不同卒中类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水平与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0例,按照国际TOAST卒中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rteriosclerosis,LAA)425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70例、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cardiac embolism,CE)88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卒中(other certain,OC)及原因不明性脑卒中(undetermined etiology,UE)2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并与入院白细胞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组次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大致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或无缺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白细胞水平可能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且白细胞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白细胞计数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卫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Caspase-3和Bcl-xL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乃耀 王大力 +1 位作者 张江 汪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格列卫(STI571)单独应用及其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x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为未用药物处理的K562悬浮培养组;实验1组为单用1μmol/LSTI571... 目的探讨格列卫(STI571)单独应用及其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x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为未用药物处理的K562悬浮培养组;实验1组为单用1μmol/LSTI571处理组,实验2组为1μmol/L STI571与2μmol/L As2O3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562细胞Caspase-3、Bcl-xL mRNA的表达,比较不同条件下Caspase-3、Bcl-xL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实验2组Bcl-xL mRNA的表达减少,且减少程度实验2组>实验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实验2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强,且增强程度实验2组>实验1组(P<0.05)。结论两药联用后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STI571单独应用时增强而Bcl-xL mRNA的表达减弱;影响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xL mRNA的表达,可能为As2O3与STI571联合抗白血病细胞产生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卫 三氧化二砷 K562细胞 CASPASE-3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江 王大力 +2 位作者 张文彦 常莉莎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血糖、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各种生化指标,详细记录个人史、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并分析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s-CRP与年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内皮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内皮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糖、血液黏稠度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其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干预hs-CRP的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大力 陈瑞英 +4 位作者 郑清存 张江 高素玲 赵晓晶 彭延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脂、...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与年龄、性别、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1);脑梗死与血清LP-PLA2、hs-CRP、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显著增高,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脂蛋白类 磷脂酶A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大力 朱卫香 +1 位作者 张立新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7-627,共1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一个新指标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观察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MMP-9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MMP-9 相关分析 斑块不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