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幽门螺杆菌IgG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石秋艳 张瑞彪 +2 位作者 张启增 杜志刚 刘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60岁)血管性痴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各40例血清Hp-IgG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检测血...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60岁)血管性痴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各40例血清Hp-IgG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老年血管性痴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p-IgG、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Hp-IgG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除三酰甘油外,余血脂水平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p-IgG和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江 王大力 +2 位作者 张文彦 常莉莎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血糖、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各种生化指标,详细记录个人史、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并分析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s-CRP与年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内皮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内皮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糖、血液黏稠度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其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干预hs-CRP的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大力 陈瑞英 +4 位作者 郑清存 张江 高素玲 赵晓晶 彭延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脂、...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与年龄、性别、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1);脑梗死与血清LP-PLA2、hs-CRP、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显著增高,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脂蛋白类 磷脂酶A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出血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秋艳 李倩 +4 位作者 姜进克 刘超 孙惠芳 何俊芳 张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730,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κBα(IκBα)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干预作用,探讨EPO对出血性脑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κBα(IκBα)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干预作用,探讨EPO对出血性脑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分别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和第7天亚组,每亚组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NF-κB及IκB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出血第6小时后NF-κB及IκBα表达增高,第24小时明显增高,第72小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PO干预后NF-κB表达明显降低,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EPO干预后IκBα表达显著增多,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周围NF-κB及IκBα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抑制NF-κB表达、促进IκBα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炎症反应 核因子KB 抑制因子KBa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斌 吴孟海 +1 位作者 张晋霞 张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1-692,701,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关键酶TH、CHAT、GAD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NIM)进行诱导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免疫... 目的: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关键酶TH、CHAT、GAD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NIM)进行诱导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和!-氨基丁酸(GAB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谷氨酸脱羧酶(GAD)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经NIM诱导后,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1h、5h未见TH、CHAT和GAD阳性表达。1d、5d出现TH、CHAT和GAD阳性表达。②免疫荧光单标结果:诱导后的细胞内有TH、CHAT和GAD表达。免疫荧光双标结果:GAD与TH、CHAT与TH可同时表达于同一个诱导后的细胞内。结论: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分化后的神经细胞具有合成神经递质DA、Ach和GABA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基质细胞 神经细胞 酪氨酸羟化酶 胆碱乙酰转移酶 谷氨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吕宪民 陈丽丽 +4 位作者 曹亦宾 安雅臣 王海英 吕艳华 佟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76-3377,3380,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共30例患者符...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共30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OCSP分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停用所有抗血栓药物,给予肝素钠+替罗非班持续泵入;对照组单独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泵入;采用NIHSS在患者入院时、进展时及治疗后24h、48h、72h、7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价;在治疗后90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定。详细记录用药及随诊期间患者的出血部位及死亡原因。结果入院时及进展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72h及7d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随访,两组患者的mRS评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d内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出血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进展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国顺 尚华 +3 位作者 马利转 张超 王玉兰 李玉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818-2820,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HBsAg、HBeAg、HBVDN...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HBsAg、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6个月时的血清ALT、AS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9、12个月时HBsAg、HBeAg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两组比较HBsAg、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疗效优于单一使用PEG-IFNα-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胸腺肽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前期并发焦虑抑郁31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郭素坤 黎丽 +2 位作者 李海涛 田新良 张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更年期高血压前期并发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并发焦虑、抑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质量、适量运动)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更年期高血压前期并发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并发焦虑、抑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质量、适量运动)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片含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bid,po,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时域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24 h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明显改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高血压前期 焦虑 抑郁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大力 常莉莎 +2 位作者 赵晓晶 张江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58例,男性378例,女性280例,平均年龄(64.03±11.13)岁,按患者脑梗死前是否发生同侧TIA,将其分为无TIA组(536例)和TIA组(122例),...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58例,男性378例,女性280例,平均年龄(64.03±11.13)岁,按患者脑梗死前是否发生同侧TIA,将其分为无TIA组(536例)和TIA组(122例),TIA组又按持续时间分为<5 min组(20例),5~20 min组(68例),21~60 min组(26例)和>60 min组(8例)4个亚组.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后,分析T1A的缺血预适应与TIA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5~20 min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比率较高(82%),Ⅰ级预后(79%),与无TI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1~60 min组、>60 min组和无TIA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较严重,<5 min组Ⅰ级预后(65%),21~60 min组Ⅰ级预后(62%),>60 min组Ⅰ级预后(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IA的缺血预适应与TIA发作持续时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塞 时间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云 刘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损伤不仅是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机制 脑出血 HEMORRHAGE 出血后脑损伤 周围脑组织 占位效应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PTEN表达与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郝礼森 张晓岚 +6 位作者 周智宏 李玉林 麻继臣 安君艳 姚冬梅 房澍名 姜慧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动态表达与在体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40)及假手术组(n=10)。模型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动态表达与在体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40)及假手术组(n=10)。模型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分别于结扎后1、2、3、4周(每个时间点取10只)麻醉后留取肝组织。假手术组大鼠亦于相应时间麻醉后留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α-SMA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在体活化HSC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未见凋亡的HSC。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P<0.01),而活化HSC增多,凋亡HSC也增多。造模1、2、3、4周,大鼠肝组织的HSC凋亡指数(分别为4.57%±0.41%、4.02%±0.48%、3.45%±0.37%、2.88%±0.50%)逐渐减少(P<0.01)。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量与在体HSC的凋亡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结论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下调与在体活化HSC的凋亡减少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ten 肝硬化 胆汁淤积 肝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和缺氧诱导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秋艳 刘超 +6 位作者 姜进克 张瑞彪 李倩 陈灵芝 孙惠芳 丁兆日 何俊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ICH与ICH+rhEPO预处理组,后二者又分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第7、14、21天各9小...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ICH与ICH+rhEPO预处理组,后二者又分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第7、14、21天各9小组;全部152鼠共分为19组,每组8只鼠。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ICH动物模型,rhEPO干预组于ICH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rhEPO。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此后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低,HIF-1α蛋白阳性率较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淑贞 刘金平 +3 位作者 穆云 苏桂新 杜伟 孙续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607-2608,共2页
目的调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检查项目,探索合理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诊断程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收集2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住院治疗患者的实际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 目的调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检查项目,探索合理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诊断程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法收集2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住院治疗患者的实际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统计患者住院时间、检查频率和检查率。结果尿常规检查率为96.15%,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率为65.38%~88.46%;血常规检查率为92.31%~96.15%;血清生物化学检查中,肾功能系列项目检查率与肝脏系列项目、血脂系列项目的检查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合理的诊断流程能够降低患者的临床检查经济负担和提高确诊率,建议实验室检查项目应根据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需要进行分类,划分初次诊断时需要检查的项目和诊断后治疗效果评价时需要检查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费用节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原 魏剑芬 +1 位作者 王亚冰 桓秀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5-636,共2页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胱抑素C水平,观察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胱抑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临...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胱抑素C水平,观察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胱抑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临床白蛋白尿组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胱抑素C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P<0.01)。认为血浆中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与卒中类型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大力 甄志刚 彭延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在不同卒中类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水平与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0例,按照国际TOAST卒中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rteri...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在不同卒中类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水平与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0例,按照国际TOAST卒中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rteriosclerosis,LAA)425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70例、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cardiac embolism,CE)88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卒中(other certain,OC)及原因不明性脑卒中(undetermined etiology,UE)2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并与入院白细胞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组次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组白细胞水平大致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或无缺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白细胞水平可能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且白细胞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白细胞计数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宁胶囊治疗844例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常莉莎 李文娟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78,共1页
头痛一般是指头上部区域的疼痛,即从眼眶至枕下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约4/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有偏头痛的经历,多发生在35岁之前。中医辨证施治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独特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头痛宁胶囊对原发性头痛的患者进行... 头痛一般是指头上部区域的疼痛,即从眼眶至枕下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约4/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有偏头痛的经历,多发生在35岁之前。中医辨证施治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独特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头痛宁胶囊对原发性头痛的患者进行短期的治疗观察,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宁胶囊 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 原发性头痛 中华民族 偏头痛 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乃耀 张江 +1 位作者 王大力 李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及方法,以明确其神经分化潜能。方法将人脐血MSCs体外培养扩增、保存后,取第5代的MSCs分别用维甲酸(RA,RA组)、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RA+BDNF组)诱导方法向...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及方法,以明确其神经分化潜能。方法将人脐血MSCs体外培养扩增、保存后,取第5代的MSCs分别用维甲酸(RA,RA组)、维甲酸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RA+BDNF组)诱导方法向神经样细胞诱导,诱导分化期间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同时设对照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分化剂,比较3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差异。结果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均能诱导细胞发生典型变化,对照组未发现神经样细胞生长。免疫组化法显示3组诱导后均表达nestin、NSE、GFAP,BDNF+RA组的表达量多于RA组。Real-time RT-PCR显示诱导组及对照组均有NSE mRNA、GFAP mRNA表达,但RA组、RA+BDNF组诱导后表达上调(P<0.05),且RA+BDNF组较单纯RA组上调明显(P<0.05)。结论脐血MSCs经两种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均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其中添加BDNF后较单纯应用RA诱导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维甲酸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纤溶变化及低分子肝素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艾进颖 王红阳 +2 位作者 付爱双 刘信荣 喻昌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48,456,共4页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纤溶变化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观察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5只Wistar大鼠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强的松组、低分子肝素和强的松联合用药组、模型组、对照组。应用气管内灌注博莱霉...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纤溶变化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观察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5只Wistar大鼠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强的松组、低分子肝素和强的松联合用药组、模型组、对照组。应用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于第15天开始每天给药(低分子肝素或强的松或联合给药),第28、42、56天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以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表达,加钙法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结果模型组PAI-1表达明显升高、ELT延长(均P<0.05),肺纤维化严重,但PAI-1表达与时间无相关性;LMWH组PAI-1表达持续降低,较强的松组显著,ELT明显缩短(均P<0.05),肺纤维化程度减轻;联合用药组肺纤维化程度减轻、PAI-1表达降低、ELT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大鼠肺纤维化出现PAI-1高表达、ELT延长,纤溶活性下降。而LMWH能减轻大鼠肺纤维化,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与抑制PAI-1表达、缩短ELT,提高纤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纤维蛋白溶解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大力 朱卫香 +1 位作者 张立新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7-627,共1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一个新指标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观察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MMP-9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MMP-9 相关分析 斑块不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钙离子浓度和c-fos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昊 徐爱军 +2 位作者 高俊玲 李海波 赵艳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区[Ca2+]i和c-fos/Fos的变化,探讨慢性应激抑郁症与海马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成年Wistar大鼠8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9)、急性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49),建立慢性强迫游泳... 目的:观察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区[Ca2+]i和c-fos/Fos的变化,探讨慢性应激抑郁症与海马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成年Wistar大鼠8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9)、急性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49),建立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开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马内[Ca2+]i浓度,免疫印迹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os和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1)模型组大鼠相对糖水消耗量、糖水偏好百分比、直立次数和体重增长率均降低(P<0.01,P<0.05);(2)模型组大鼠各个时间点海马神经元[Ca2+]i增高(P<0.01);(3)模型组大鼠海马Fos在应激后(0.5,1,2,4h)表达增强(P<0.01),c-fosmRNA在应激后(0.5,1,2,4h)转录增强(P<0.01)。与急性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Fos蛋白表达高峰提前,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海马[Ca2']i及c-fos/Fos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钙超载 海马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