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繁殖性能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果清 薛尚君 +4 位作者 杨文平 石建中 刘建华 李步高 周忠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0.64头,产活仔数9.85头...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0.64头,产活仔数9.85头,断奶头数9.36头,哺育率达95.03%,初生个体均重1.42 kg,28日龄断奶窝重62.36 kg。除产活仔数外,均极显著高于0世代(P<0.01)。初生和断奶时仔猪均匀度随选育逐代提高,一致性增强。该品系已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 繁殖性能 标记辅助选择 群体继代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生美 薛永常 +2 位作者 贺宝玲 张秀军 张玉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770-15773,共4页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的几种抗肿瘤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选育及组合发酵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存宝 刘海燕 +2 位作者 李明 贾长虹 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97-15399,共3页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m...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组合发酵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汉族青少年指纹纹型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红梅 王明艳 +2 位作者 李明 李超 赵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通过指纹纹型分布,为人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无油墨法采集400例河北汉族青少年的指纹,放大镜下鉴定。结果:斗形纹占49.425%,箕形纹占48.300%,弓形纹占2.275%。弓形纹多见于食指,其次是拇指;箕... 目的:通过指纹纹型分布,为人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无油墨法采集400例河北汉族青少年的指纹,放大镜下鉴定。结果:斗形纹占49.425%,箕形纹占48.300%,弓形纹占2.275%。弓形纹多见于食指,其次是拇指;箕形纹多见于小指,其次是中指;斗形纹多见于环指,其次是拇指。双手十指同纹型的频率为16%。一手五指纹型组合频率为OLw(65%)〉同型组合(26.125%)〉ALO(4.5%)〉ALw(4.375oA)。对应手指纹型组合频率为:w/w(40.95%)〉L/L(38.75%)〉L/W(16.65%)〉A/L(2.5)〉A/A(0.9%)〉A/W(0.25%)。结论:对应手指同型组合频率为80.6%,指纹纹型分布具有对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指纹 汉族 青少年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延军 刘洪梅 +4 位作者 边洪荣 史相国 李树义 张庆波 马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36-13637,共2页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酵母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细胞,分为添加酵母多糖组和不加酵母多糖的对照组,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酵母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细胞,分为添加酵母多糖组和不加酵母多糖的对照组,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观察酵母多糖对T、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酵母多糖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该组IL-2、IFN-γ的含量与酵母多糖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酵母多糖对T、B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效果。[结论]酵母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淋巴细胞 IFN-Γ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玉芬 张秀军 +3 位作者 张文丽 李明 赵杰 亢喜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689-13690,13709,共3页
[目的]分离、鉴定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方法]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优... [目的]分离、鉴定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方法]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优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经鉴定,确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无菌滤液试验表明,鲤鱼细菌性败血症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腹腔注射分离菌菌悬液的鱼在7 d内全部死亡,人工感染试验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且再次感染后又可分离到该菌株。分离提纯的致病菌株产生了β-溶血环,经蛋白酶试验为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同源性为98%。[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基因在初诊Graves'病患者PBMCs中表达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金秀平 李明 +5 位作者 赵杰 马绍杰 贾伟 陈冬 吴乃君 张秀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66.1%,较正常对照者(55.6%)升高;其表达水平(1.01±0.1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52±0.13,P<0.05),且GD患者高T3水平组PDCD5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低T3水平组(P<0.05)。结论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表达升高,可能与GD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 Graves'病 凋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真菌对刺五加苷B和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邢朝斌 熊亚南 +2 位作者 劳凤云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10-12011,共2页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梅河口市刺五加的菌株P116-1a、P109-4、P116-1b和P312-1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刺五加茎、根茎中刺五加苷B、E的含量。[结论]刺五加内生真菌可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刺五加苷B、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刺五加苷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熊亚南 邢朝斌 +2 位作者 吴鹏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347-11348,11396,共3页
采用平板粘插法分离刺五加内生真菌,并对内生真菌的形态进行鉴定,比较不同产地刺五加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5地区刺五加体内共分离出75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2个属及未产孢类群)。
关键词 刺五加 内生真菌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汉族人群ABO血型与指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红梅 韩秀玲 +1 位作者 王明艳 李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对352名正常汉族学生的指纹与血型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用玻片凝血法鉴定血型;无油墨法采集研究对象的指纹,放大镜下鉴定.结果: 尺箕纹型、箕型纹、简单斗型纹和斗型纹的分布频率,小指的桡箕纹分布频率,双手同现10指斗形纹的... 目的:对352名正常汉族学生的指纹与血型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用玻片凝血法鉴定血型;无油墨法采集研究对象的指纹,放大镜下鉴定.结果: 尺箕纹型、箕型纹、简单斗型纹和斗型纹的分布频率,小指的桡箕纹分布频率,双手同现10指斗形纹的频率和5指同为箕型纹的组合在不同血型中的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指纹与血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汉族 ABO血型 指纹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玉芬 张秀军 +3 位作者 李明 赵杰 张文丽 亢喜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00-13201,共2页
[目的]为研制有效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渔场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鲤鱼中分离出2株优势菌,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研究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 [目的]为研制有效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渔场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鲤鱼中分离出2株优势菌,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研究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同源性为99%),发现2株分离菌均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分离到的2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加替沙星等15种抗生素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均耐药,对复方磺胺表现出了菌株差异。[结论]对嗜水气单胞菌敏感的15种抗生素可作为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抑制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娟 郝晓慧 李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0,214,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抑制基因(HSG)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G和VEGF在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HS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8.0%和... 目的探讨增殖抑制基因(HSG)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G和VEGF在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HS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8.0%和38.3%,正常黏膜组到胃癌组HSG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20.0%和68.3%,正常黏膜组到胃癌组的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SG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847,P<0.05)。结论 HSG与VEGF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增殖抑制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RBC及HB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研究了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和红细胞(RBC)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后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上述4种饲料对实验鱼饲养120 ... 研究了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和红细胞(RBC)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后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上述4种饲料对实验鱼饲养120 d后,测定鲤鱼密闭性缺氧浮头时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3个剂量的中药复方Ⅱ实验组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缺氧条件下鲤鱼浮头时间,增加鲤鱼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中药复方Ⅱ能提高鲤鱼耐缺氧能力,并有改善外周血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中药 耐缺氧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压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明艳 韩秀玲 +1 位作者 吴鹏 邢朝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的压片技术。[方法]以刺五加幼苗根尖为试材,通过压片试验研究取材时间、预处理液浓度、预处理时间、固定和保存、解离时间和染色条件对根尖压片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9:30~10:30和13:30...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的压片技术。[方法]以刺五加幼苗根尖为试材,通过压片试验研究取材时间、预处理液浓度、预处理时间、固定和保存、解离时间和染色条件对根尖压片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9:30~10:30和13:30~14:30;用0.10%秋水仙素处理2.5和3.0h的材料的中期和前中期细胞增多;固定根尖2.0~4.0h对后续操作没有显著影响;60℃下解离10min以上根尖的细胞膜破裂较多,解离8min以下的根尖的细胞壁没有破碎,镜下观察细胞呈方形,无膨胀。室温下解离15min以上和12min以下的解离效果都不理想。室温下用1mol/L盐酸解离根尖15rain,然后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染液进行染色,通常染色1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刺五加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染色体 核型 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留学生指纹纹型的分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梅 李明 +1 位作者 陈晶 王明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皮纹是人类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状,皮纹容易观察和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感兴趣,在人类学、遗传学、临床诊断、体育选才和司法鉴定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指纹是皮纹的一部分,专门研究手指末端的纹型,较皮纹学范围局限,但应用范围更... 皮纹是人类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状,皮纹容易观察和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感兴趣,在人类学、遗传学、临床诊断、体育选才和司法鉴定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指纹是皮纹的一部分,专门研究手指末端的纹型,较皮纹学范围局限,但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本院81例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指纹纹型分布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指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分布的差异性,同时为体质人类学和临床诊断学提供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纹型 巴基斯坦 留学生 体质人类学 临床诊断学 皮纹学 遗传性状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ot-IGS快速检测牙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壮春 白云 +6 位作者 陈阳 张文丽 邢朝斌 吴鹏 白崇洲 李金龙 史相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539-1054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斑点免疫金染色诊断方法。[方法]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以胶体金标记羊抗兔IgG,根据棋盘试验,确定Et免疫血清和金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结果]迟钝爱...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斑点免疫金染色诊断方法。[方法]选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以胶体金标记羊抗兔IgG,根据棋盘试验,确定Et免疫血清和金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结果]迟钝爱德华氏菌呈阳性,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腐败希瓦氏菌、产碱普罗威斯登菌、阪崎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均呈阴性。[结论]Dot-IGS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免疫金染色 牙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时间层积处理对刺五加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邢朝斌 沈海龙 +1 位作者 黄剑 范少辉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1,共3页
为了提高刺五加种子的发芽率,将两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种子进行不同温度、时间的促进生理后熟和打破休眠的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处理虽然能够促进种胚个体大小的发育,但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因此和低温处理一样发芽率为0。变温处理使胚长... 为了提高刺五加种子的发芽率,将两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种子进行不同温度、时间的促进生理后熟和打破休眠的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处理虽然能够促进种胚个体大小的发育,但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因此和低温处理一样发芽率为0。变温处理使胚长由最初的0.2mm伸长到3.1mm,发芽率达到12.0%。随促进生理后熟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胚长和发芽率均呈上升态势,处理160d的平均胚长(2.9mm)和发芽率(62.7%)达到了最高。打破休眠处理的时间以60d的平均发芽率为最高(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层积处理 生理后熟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不同品种的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红梅 王明艳 +1 位作者 李玲玉 刘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561-12562,共2页
[目的]确定人工栽培麻黄的适宜播种期,并为麻黄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测定在15、20、25、30、35、40℃下不同品种麻黄种子的萌发率。[结果]中麻黄和草麻黄在1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20%和55%;在20℃下的... [目的]确定人工栽培麻黄的适宜播种期,并为麻黄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测定在15、20、25、30、35、40℃下不同品种麻黄种子的萌发率。[结果]中麻黄和草麻黄在1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20%和55%;在2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25%和61%;在2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57%和65%;在3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63%和50%;在3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5%和21%;在4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和3%。[结论]中麻黄和草麻黄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分别为25~30℃和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中麻黄 草麻黄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Ⅱ对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壮春 史宇平 +6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史相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研究中药复方Ⅱ对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每组20尾。设4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以上4种饲料对实验鱼进行了120 d的饲养... 研究中药复方Ⅱ对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格健康的鲤鱼80尾,平均分成4组,每组20尾。设4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3个基础饲料加中药组(实验组)。3个实验组设了3个中药添加量。用以上4种饲料对实验鱼进行了120 d的饲养后,测定鲤鱼的生长性能、白细胞吞噬功能、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饲料系数(FCR)、饲料转化率(FUE)、相对增重率(RWG)、瞬时增重率(SGR)、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溶菌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均明显增高。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Ⅱ能明显增强鲤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鲤鱼 生长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玉芬 亢喜刚 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389-12390,共2页
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等,并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生物学性状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