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繁殖性能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果清 薛尚君 +4 位作者 杨文平 石建中 刘建华 李步高 周忠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0.64头,产活仔数9.85头...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0.64头,产活仔数9.85头,断奶头数9.36头,哺育率达95.03%,初生个体均重1.42 kg,28日龄断奶窝重62.36 kg。除产活仔数外,均极显著高于0世代(P<0.01)。初生和断奶时仔猪均匀度随选育逐代提高,一致性增强。该品系已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 繁殖性能 标记辅助选择 群体继代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生美 薛永常 +2 位作者 贺宝玲 张秀军 张玉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770-15773,共4页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的几种抗肿瘤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选育及组合发酵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存宝 刘海燕 +2 位作者 李明 贾长虹 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97-15399,共3页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m...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组合发酵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海燕 丁存宝 +1 位作者 贾长虹 张秀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68-69,共2页
近年来几丁质酶在生物防治、医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综述了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筛选 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上ATP驱动泵的结构与功能
5
作者 赵守城 赵沉浮 周程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生物膜 ATP驱动泵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丁香、穿心莲、虎杖、夏枯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 mg/ml;而菌陈、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100 mg/ml;五倍子、地榆、野菊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表现了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迟钝爱德华氏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腹水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25-329,共5页
描述了牙鲆腹水病的症状,经对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所检病例均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独感染。用分离菌做对健康牙鲆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表明,对供试17种抗生素中的氨曲南等15种药物敏感... 描述了牙鲆腹水病的症状,经对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所检病例均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独感染。用分离菌做对健康牙鲆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表明,对供试17种抗生素中的氨曲南等15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耐药,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表现了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腹水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锰对日本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宏伟 曹向可 +1 位作者 钱庆增 王亚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研究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饲料中不同含量的Mn对虾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低氧胁迫下Mn对抗氧化酶的激活效果.结果表明,在投喂Mn的质量分数为150μg/g的饲料后,日本沼虾的超氧阴离子(O2.-)值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 研究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饲料中不同含量的Mn对虾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低氧胁迫下Mn对抗氧化酶的激活效果.结果表明,在投喂Mn的质量分数为150μg/g的饲料后,日本沼虾的超氧阴离子(O2.-)值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升高.Mn对虾体内SOD,CAT和GPX的激活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饲料中Mn的缺乏或过量都使它们的活性受到影响.在低氧胁迫下,饲料中适量的Mn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虾体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延军 刘洪梅 +4 位作者 边洪荣 史相国 李树义 张庆波 马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36-13637,共2页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酵母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细胞,分为添加酵母多糖组和不加酵母多糖的对照组,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酵母多糖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细胞,分为添加酵母多糖组和不加酵母多糖的对照组,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观察酵母多糖对T、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酵母多糖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该组IL-2、IFN-γ的含量与酵母多糖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酵母多糖对T、B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效果。[结论]酵母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淋巴细胞 IFN-Γ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玉芬 亢喜刚 +2 位作者 张文丽 郝东霞 张秀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选取对鲤鱼毒力强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制成灭活疫苗,研究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采用甲醛灭活制备疫苗,分别对鲤鱼进行注射和浸泡试验,测定白细胞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血清、皮肤黏液的抗体效价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 选取对鲤鱼毒力强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制成灭活疫苗,研究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采用甲醛灭活制备疫苗,分别对鲤鱼进行注射和浸泡试验,测定白细胞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血清、皮肤黏液的抗体效价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受免鱼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注射组免疫保护率达90%,其中浸泡组各项略低于注射组。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鲤鱼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细菌性败血症感染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疫苗 鲤鱼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玉芬 张秀军 +3 位作者 张文丽 李明 赵杰 亢喜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689-13690,13709,共3页
[目的]分离、鉴定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方法]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优... [目的]分离、鉴定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方法]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研究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性。[结果]分离到的2株优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经鉴定,确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无菌滤液试验表明,鲤鱼细菌性败血症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腹腔注射分离菌菌悬液的鱼在7 d内全部死亡,人工感染试验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且再次感染后又可分离到该菌株。分离提纯的致病菌株产生了β-溶血环,经蛋白酶试验为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同源性为98%。[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RNA分子与精子发生调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孟雅楠 孟丽军 +2 位作者 宋亚娟 刘美玲 张秀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6,共8页
近来研究发现小RNA(small RNAs)可作为转录后及翻译水平上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调节因子,利用小RNA来阐明调节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小RNA主要分为3类,即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以及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RNA(p... 近来研究发现小RNA(small RNAs)可作为转录后及翻译水平上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调节因子,利用小RNA来阐明调节精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小RNA主要分为3类,即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以及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RNA(piRNA)。在减数分裂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小RNA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利用siRNA体外转染或体内注射来敲低特定基因从而研究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miRNA可能参与精子发生中有丝、减数及后减数分裂阶段的基因表达调节;piRNA主要参与调节雄性生殖细胞减数及后减数分裂的过程,在精子发生中起抑制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s)的作用。文章对小RNAs合成、作用机制、功能及展望等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小RNAs 减数分裂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无菌发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朝斌 王明艳 +2 位作者 沈海龙 白云 赵星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0-32,共3页
为了克服刺五加种子的深休眠特性,我们切开层积处理和未经层积处理的刺五加种子后,培养在添加了0、0.1、0.2、0.5、1.0、2.0 mg/L BA的MS和1/2 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层积处理是刺五加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切去子叶端1/3... 为了克服刺五加种子的深休眠特性,我们切开层积处理和未经层积处理的刺五加种子后,培养在添加了0、0.1、0.2、0.5、1.0、2.0 mg/L BA的MS和1/2 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层积处理是刺五加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切去子叶端1/3后,使培养7、14、21 d的发芽率分别由5.0%、42.5%和72.5%提高到34.0%、69.1%和90.1%。BA显著促进了刺五加种子的萌发。10 g/L蔗糖处理的发芽率显著高于0和30 g/L处理的发芽率。MS和1/2 MS培养基的发芽率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无菌发芽 种子 层积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蛋白质的损伤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源 陈阳 +6 位作者 王卫亮 杨志宏 田玉娜 王玥 田喜凤 卢思奇 赵永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5-998,100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滋养体蛋白质的损伤作用。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设立实验组(DHA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实验组用含双氢青蒿素的...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滋养体蛋白质的损伤作用。方法用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设立实验组(DHA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实验组用含双氢青蒿素的培养基(含LC50=200μg/mL的DHA)培养;对照组培养基不含药物。提取各组虫体总蛋白,经Brad-ford法进行蛋白质定量,样本经2D-电泳和硝酸银染色后,扫描检测凝胶电泳图蛋白点的数量和种类,获取蛋白质点匹配信息,挑选匹配性高的蛋白点,进行质谱(MALDI-TOF MS)分析。结果经双氢青蒿素作用后虫体总蛋白质含量(0.6993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241μg/m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蛋白质二维电泳凝胶图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C组)蛋白点密集,约1253个点,布满整块凝胶,蛋白表达量高(蛋白点颜色深且清晰、明亮);与此相反,实验组(DHA组)蛋白点显著减少,DHA作用6h后约617个点,作用12h后约326个点,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蛋白点颜色浅,不清晰)。其次,正常对照组与双氢青蒿素组的12kDa^30kDa、等电点pI3.0~7.6范围内蛋白点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即实验组该范围内大多数蛋白点完全消失,45kD^60kDa的蛋白点仅剩6个点。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在正常对照组胶图所选的80个匹配良好的蛋白点中,鉴定出6种骨架蛋白(14个点),而实验组(DHA组)蛋白胶图中相对应的蛋白点消失。结论双氢青蒿素对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中包括细胞骨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双向电泳 质谱 骨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基因在初诊Graves'病患者PBMCs中表达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秀平 李明 +5 位作者 赵杰 马绍杰 贾伟 陈冬 吴乃君 张秀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66.1%,较正常对照者(55.6%)升高;其表达水平(1.01±0.1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52±0.13,P<0.05),且GD患者高T3水平组PDCD5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低T3水平组(P<0.05)。结论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表达升高,可能与GD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 Graves'病 凋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真菌对刺五加苷B和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邢朝斌 熊亚南 +2 位作者 劳凤云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10-12011,共2页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梅河口市刺五加的菌株P116-1a、P109-4、P116-1b和P312-1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刺五加茎、根茎中刺五加苷B、E的含量。[结论]刺五加内生真菌可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刺五加苷B、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刺五加苷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熊亚南 邢朝斌 +2 位作者 吴鹏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347-11348,11396,共3页
采用平板粘插法分离刺五加内生真菌,并对内生真菌的形态进行鉴定,比较不同产地刺五加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5地区刺五加体内共分离出75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2个属及未产孢类群)。
关键词 刺五加 内生真菌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玉芬 孟丽军 +3 位作者 张文丽 郝东霞 刘鹏 张秀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7-290,共4页
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药敏试验,研究分离菌的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 从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病鱼或濒死鱼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毒力因子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药敏试验,研究分离菌的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同源性为99%),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且再次感染后又分离到该菌株。2株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等15种药物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均耐药,对复方磺胺表现出菌株差异。对其敏感的15种药物可作为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细菌性败血症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培养条件及灭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玉芬 张秀军 何生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40,共5页
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的大量培养和灭活方法,为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选取毒力较强菌株,按照培养温度、振荡与否、培养基的pH值、加入的营养源等不同条件培养菌液,分别检测其溶血价及OD值;再以不同温度、时间、甲醛浓度... 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的大量培养和灭活方法,为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选取毒力较强菌株,按照培养温度、振荡与否、培养基的pH值、加入的营养源等不同条件培养菌液,分别检测其溶血价及OD值;再以不同温度、时间、甲醛浓度制成疫苗,检验其残菌数、溶血价及抗原性。结果表明,以pH为7.5、φ=1%胰蛋白胨肉汤在28℃、180 r/min振荡培养的菌液最佳;以φ=0.2%甲醛在28℃恒温培养箱灭活12 h的疫苗抗原性最强,无菌检验和安全性检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培养条件 灭活方法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遗传因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瑛琪 孙白云 +4 位作者 戴建军 武守山 张岸平 赵沉浮 宁树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研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asthmabronchial)的关系。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对6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进行了GSTM1和GSTT1基因非缺失(+)和缺失(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研究。... 研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asthmabronchial)的关系。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对6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进行了GSTM1和GSTT1基因非缺失(+)和缺失(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患者GSTM1基因缺失的纯合子(0/0)频率(81 2%)显著升高(χ2=32 46,P<0 001;wχ2=28 75,P<0 001)。对于GSTT1也得到类似资料。而支气管哮喘患者GSTT1基因缺失等位基因(0/0)频率(71 7%)比对照组(11 7%)显著升高(χ2=26 72,P<0 001;wχ2=35 75,P<0 001)。表明GSTM1、GSTT1缺失等位基因纯合性在哮喘患者中是最有特征性的。GSTM10/0、GSTT10/0结合的频率患者组为61 7%,对照组仅为1 7%(χ2=27 3,P<0 001)。提示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有显著性关联,两个基因的突变可以被视为发生支气管哮喘遗传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遗传因子 遗传多态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