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储存介质特点浅析
1
作者 王云珊 薄建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69-1469,共1页
关键词 图像档案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内脏脂肪素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唱丽荣 毕锡娟 周桂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单纯T2DM组、T2DM合并CH...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单纯T2DM组、T2DM合并CH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visfatin水平和胰岛素,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血脂,测量所有观察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结果:单纯T2DM组、T2DM合并CHD组visfati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合并CHD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1);肥胖组高于同组非肥胖组。visfatin水平与Homa-IR、WHR呈独立正相关。结论:T2DM合并CHD患者血清visfatin表达与Homa-IR、WHR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T2DM及合并C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内脂素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HSG、p2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焕然 姜广建 +3 位作者 马小兵 苗丽娟 夏庆安 马立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p21WA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鳞、腺癌)组织中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结果HS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p21WA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鳞、腺癌)组织中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结果HS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0.01、P<0.001);p21WA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P<0.01);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HSG与p21WA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P<0.05);HSG与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P<0.05);p21WAF1与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基因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农药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春香 崔也平 李学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24-228,共5页
选择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4种杀虫剂甲维盐、除尽、铁沙掌和康夫。用它们的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白僵菌菌悬液复配,对甜菜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含农药浓度高的复配剂的杀虫效果好于含低剂量农药的复配剂;且杀虫... 选择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4种杀虫剂甲维盐、除尽、铁沙掌和康夫。用它们的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白僵菌菌悬液复配,对甜菜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含农药浓度高的复配剂的杀虫效果好于含低剂量农药的复配剂;且杀虫效果好的农药,其复配剂的防效也高。在第2天时,含甲维盐和除尽的复配剂校正防效达到了53%~70%,到第10天,校正防效达到了92%以上,其中含甲维盐的复配剂的防效都达到了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化学杀虫剂 生物相容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24周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原 余亮科 +2 位作者 曹克勇 张瑞凤 张羽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目的为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纤欣丸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对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观察治疗24周期间,在第16周、24周末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 目的为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纤欣丸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对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观察治疗24周期间,在第16周、24周末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和肝络欣丸联合应用在降低HBV DNA和ALT水平,提高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结论阿德福韦酯和肝络欣联用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肝络欣丸 E抗原 乙型肝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3与细胞外MMP诱导因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刘岩 袁媛 +2 位作者 马立人 邢朝斌 费乐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乳...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乳腺癌,28例乳腺癌前病变、40例增生性病变、40例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MP-3和EMMPR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种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各20例中MMP-3mRNA、EMMPRIN mRNA的表达,分析各指标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 density,IOD)值。结果:镜下观察可见MMP-3、EMMPRIN及MMP-3mRNA、EMMPRIN mRNA在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均较增生性病变、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强。MMP-3、EMMPRIN及MMP-3mRNA、EMMPRIN mRNA在癌和癌前病变组中的IOD值较增生性病变、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组高(P<0.01),且在后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3、EMMPRIN和MMP-3mRNA、EMMPRIN mRNA在癌和癌前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MMPRIN蛋白在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各病变组中,MMP-3mRNA与EMM-PRIN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但MMP-3和EMMPRIN蛋白的相关性在不同病变中有所不同。结论:MMP-3、EMMPRIN过表达在乳腺癌前病变向癌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EMMPRI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利芬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姚林 王广增 +1 位作者 赵伯阳 耿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研究泡利芬对大鼠的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及脂质过氧化物简称LPO)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微量快速法测定SOD活性,用硫代硫酸钠荧光法测定LPO的最终产物丙二醛含量。泡利芬实验组动物血清及肝脏SOD活... 研究泡利芬对大鼠的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及脂质过氧化物简称LPO)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微量快速法测定SOD活性,用硫代硫酸钠荧光法测定LPO的最终产物丙二醛含量。泡利芬实验组动物血清及肝脏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有显著意义,而LPO含量较对照组下降也有显著性意义。泡利芬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作用,对机体的延年益寿和抗老保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O 对照组 大鼠 血清 肝脏 脂质过氧化 抗老 丙二醛含量 SOD活性 快速法
全文增补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媛 费乐学 +1 位作者 刘岩 邢朝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乳腺癌、28例非典型导管增生、40例普通导管增生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MP-3和EMMP...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乳腺癌、28例非典型导管增生、40例普通导管增生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MP-3和EMMPR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种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各20例中MMP-3mRNA、EMMPRIN mRNA的表达。结果:MMP-3、EMMPRIN及MMP-3mRNA、EMMPRIN mRNA在乳腺癌组织(16.98±1.47,20.42±1.54,12.88±1.34,12.30±1.25)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19.05±1.38,17.38±1.69,13.18±1.34,13.49±1.25)中的IOD值较普通导管增生组织(10.96±1.20,10.23±1.09,10.47±1.12,10.23±1.09)及正常乳腺组织(10.36±1.05,10.22±1.20,10.47±1.14,10.21±1.06)高(P<0.01)。MMP-3、EMMPRIN和MMP-3 mRNA、EMMPRIN mRNA在乳腺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蛋白在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2.55,P<0.05)。结论:MMP-3、EMMPRIN过表达在非典型导管增生向乳腺癌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EMMPRI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质溶解素1 肿瘤转移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