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油田高含水油藏转向压裂用暂堵剂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车航 杨兆中 +1 位作者 李建召 付嫱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华北油田阿尔区块部分油井出现高含水甚至是特高含水,进行简单的重复压裂不仅达不到控水增油效果,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提出采用三段式变配方注入暂堵剂的工艺思路进行调剖。通过实验优选出3种配方体系暂堵剂,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 华北油田阿尔区块部分油井出现高含水甚至是特高含水,进行简单的重复压裂不仅达不到控水增油效果,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提出采用三段式变配方注入暂堵剂的工艺思路进行调剖。通过实验优选出3种配方体系暂堵剂,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考察暂堵剂的抗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实现高强度堵水,满足重复压裂中实现裂缝转向的要求,而且抗冲击实验相比于传统渐进式实验更符合地层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高含水油藏 转向压裂 暂堵剂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冲钻具在华北油田安探1x井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建涛 王东明 +3 位作者 刘蜀平 张彬 盛晨 武正天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了解决深部地层岩性复杂、地层压实程度高、岩石可钻性差等因素导致的单只钻头进尺少、寿命短和机械钻速低等问题,华北油田首次在安探1x井中应用了旋冲钻具。与邻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124%,单只钻头进尺提高了171%,应用结果验证了该... 为了解决深部地层岩性复杂、地层压实程度高、岩石可钻性差等因素导致的单只钻头进尺少、寿命短和机械钻速低等问题,华北油田首次在安探1x井中应用了旋冲钻具。与邻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124%,单只钻头进尺提高了171%,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提速工具在深井中的提速效果和可靠性,实现了深部复杂地层PDC钻头高效应用,节约成本达72万元,为华北油田深部地层提速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冲钻具 深部地层 深井提速 安探1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付平 王冠 +3 位作者 游靖 吴应德 裴亚托 邵忠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8-322,366,共6页
为了明确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和结束后的重点油井产出液中的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进行了连续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样品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物种分布... 为了明确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和结束后的重点油井产出液中的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进行了连续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样品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物种分布非常不均。微生物驱阶段由于不断地向油藏补充营养剂和外源菌,优势菌群以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另希瓦氏菌属、陶厄氏菌属、盐单胞菌和沃林氏菌属等烃降解菌为主,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效果是代谢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重点油井产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平均升高44.23%、表面张力平均降低12.75%。微生物驱结束后由于停止向油藏补充营养物质,菌群种类发生变化,烃降解菌相对丰度下降,厌氧产气菌群相对丰度增加,其中巴18-41井产甲烷菌丰度由0.116%增加到40.77%,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发酵产气,与微生物驱前相比,微生物驱结束60 d后甲烷气体含量增加10.6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菌群演替 宝力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会杰 李建平 +2 位作者 杜爱红 贾永良 谢克俊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1,97-98,共3页
为减少瓜胶压裂液对低渗透、碱敏储层的二次伤害,研制出了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并解决了该压裂液交联时间不易控制、低温破胶困难的技术难题。通过对主要添加剂进行优选,该压裂液以AM/AANa/NaAMPS的共聚物作稠化剂,其分子量为20万... 为减少瓜胶压裂液对低渗透、碱敏储层的二次伤害,研制出了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并解决了该压裂液交联时间不易控制、低温破胶困难的技术难题。通过对主要添加剂进行优选,该压裂液以AM/AANa/NaAMPS的共聚物作稠化剂,其分子量为20万~30万,水溶速度快,现场配液容易,且增稠能力强,在压裂液中的浓度为0.2%~0.6%时即能满足压裂施工要求;用有机锆与醛的复合物作交联剂;针对不同的地层温度,从低温破胶剂DP-2+活化剂、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过硫酸铵中分别选用;最终优选出了低、中、高温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系列配方。该压裂液在华北二连的乌里雅斯太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油井与天然气井压裂改造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碱敏 低分子量聚合物 中性交联 无渣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拉屯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损伤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阳明君 李海涛 +2 位作者 蒋睿 肖凯文 谢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3,共6页
针对尤拉屯气田典型管柱在生产过程中高速气流诱发的振动问题,展开了管柱振动损伤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高产气井带封隔器油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柱进行了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封隔器越远... 针对尤拉屯气田典型管柱在生产过程中高速气流诱发的振动问题,展开了管柱振动损伤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高产气井带封隔器油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柱进行了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封隔器越远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幅值越大。详细地研究了全井段油管柱的轴向应力变化、屈曲损伤和中和点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位置和不同产量下,屈曲管柱与套管柱的接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管柱摩擦磨损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定量的数据。最后对管柱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为管柱振动损伤预防措施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管柱 振动分析 屈曲损伤 摩擦损伤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H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磉礅 米思奇 +3 位作者 游靖 余吉良 胡松青 刘新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2-1200,共9页
采用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构建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酸性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不同碎片区分参数及碎片大小对模型质量的影响,寻找最优HQSAR模型,并对其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选取碎... 采用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构建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酸性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不同碎片区分参数及碎片大小对模型质量的影响,寻找最优HQSAR模型,并对其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选取碎片区分参数为原子类型(A)、化学键类型(B)、连接性(C)、氢原子(H)、手性(Ch)、氢键给体和受体(D&A),碎片大小为1-3建模时,得到的HQSAR模型(r2(非交叉验证系数)=0.996,q2(交叉验证系数)=0.960,SEcv(交叉验证标准误差)=3.709)具有良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及预测能力.根据最优HQSAR模型图设计出的38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理论上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本研究为油气田新型高效缓蚀剂研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缓蚀剂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固井注水泥顶替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建新 冯松林 +3 位作者 李明忠 李冲 曹秀义 王元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表明,注水泥顶替效率低主要是由套管偏心度过大、环空壁面上钻井液滞留层形成和注水泥顶替界面失稳造成的。针对上述三方面问题,调研了目前固井注水泥顶替机理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注水泥... 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表明,注水泥顶替效率低主要是由套管偏心度过大、环空壁面上钻井液滞留层形成和注水泥顶替界面失稳造成的。针对上述三方面问题,调研了目前固井注水泥顶替机理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注水泥顶替机理后续研究的相关目标:建立套管极限偏心度与井斜角、流体流变性能等参数的定量模型,进而指导下套管时扶正器安放设计(尤其是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中);针对环空壁面上钻井液滞留层问题,理论分析其形成条件,确定无滞留层形成时流体性能参数之间满足的定量关系;为保证注水泥顶替界面的稳态,需研究适用于在不同井斜角的偏心环空中两相流体(非牛顿流体)之间顶替界面的理论模型,从而推导实现界面稳态的定量条件。通过对注水泥顶替机理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可为提高顶替效果、改善固井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顶替效率 套管偏心 顶替界面稳定性 钻井液滞留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微生物营养组分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柯从玉 吴刚 +5 位作者 游靖 余吉良 谷溢 朱立国 李青 牟伯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3,117,共4页
基于对宝力格油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过程中产出液的长期跟踪监测发现,从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营养液浓度要远低于对应水井的注入浓度,尤其是葡萄糖的浓度始终检测不到,而且在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微生物数量要比注入井低2个数量级左右。... 基于对宝力格油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过程中产出液的长期跟踪监测发现,从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营养液浓度要远低于对应水井的注入浓度,尤其是葡萄糖的浓度始终检测不到,而且在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微生物数量要比注入井低2个数量级左右。为了弄清楚注入的营养液组分在地层中的运移消耗情况,文章通过室内大型物模驱油实验及现场跟踪监测来深入研究微生物、营养液不同组分及代谢产物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结果发现,注入的葡萄糖在地层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由于代谢很快导致其难以进入到油藏深处,这也是目前制约现场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葡萄糖主要被微生物代谢为有机酸,而葡萄糖及有机酸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影响。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在地层中的吸附相对较小,但磷酸根在地层中的运移速度要比铵根慢,而且在pH较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该研究结果为微驱营养液的优化及注入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营养组分运移 现场监测 物模实验 宝力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工作制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鲍永辉 张公社 +2 位作者 胡军建 张耀 杨康 《中州煤炭》 2016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柱塞气举是解决气井"井底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着工艺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优化是决定气举效果的关键,根据柱塞气举的运动特性,先对柱塞气举工艺原理和周期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再结合间歇开采的... 柱塞气举是解决气井"井底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着工艺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优化是决定气举效果的关键,根据柱塞气举的运动特性,先对柱塞气举工艺原理和周期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再结合间歇开采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把试验后的平均日产气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的目标,在优化约束条件下,建立柱塞气举优化计算程序。通过实际模拟验证,排水采气效果较好,能够为今后的气井柱塞工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底积液 柱塞气举 间歇开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围压-孔压条件下含气煤岩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房平亮 邵黎明 +1 位作者 曾志国 李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8-776,共9页
为研究围压及孔压对含气煤岩本构关系的影响,基于弹性力学及破坏理论,建立了细观非均匀弹脆性模型,利用FEPG数值模拟软件,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含气煤岩体在变围压-孔压条件下的变形及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围压增大时,... 为研究围压及孔压对含气煤岩本构关系的影响,基于弹性力学及破坏理论,建立了细观非均匀弹脆性模型,利用FEPG数值模拟软件,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含气煤岩体在变围压-孔压条件下的变形及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围压增大时,煤岩体由脆性逐渐转呈柔性,且承载能力有所增强,而孔压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将数值模拟结果分别与变围压、变孔压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相符,充分验证了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压 孔压 细观非均匀性 弹脆性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脆性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PDC钻头井底岩屑黏附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修平 邹德永 +3 位作者 李东杰 汤晶 魏玉皓 王伟 《石油机械》 2015年第8期5-10,共6页
为提高页岩气钻井效率、减少钻头泥包,根据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模拟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固相,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捕获,以岩屑颗粒捕获率作为反映泥包可能性的评价参数,结... 为提高页岩气钻井效率、减少钻头泥包,根据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模拟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固相,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捕获,以岩屑颗粒捕获率作为反映泥包可能性的评价参数,结合井底流场结构特点,模拟分析了岩屑输运与黏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井底岩屑输运时沿程存在碰撞与反弹的不规则三维运动,这导致部分岩屑黏附到钻头体表面;对于不同尺寸的岩屑颗粒,各刀翼和排屑槽的岩屑颗粒捕获率Ra呈类似的变化规律,当岩屑粒径为10 mm时Ra最大,当粒径小于1 mm时,Ra较小且变化不大。岩屑容易发生黏附的情况为:流通面积较小处,流场异常复杂、三维特性明显处及存在大面积的涡旋处,涡旋导致流线偏向钻头体。增大排屑槽最小流通面积,提高切削齿附近流速,减小涡旋数量和强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钻头泥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M模型 PDC钻头 泥包 固液两相 岩屑黏附 运输轨迹 排屑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花岗岩侵入体储层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高山 白学敏 +1 位作者 程克军 苏文桓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5年第4期12-16,1,共5页
通常花岗岩坚硬致密,很难形成油气储层,而准噶尔盆地腹部滴南凸起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8井区石炭系花岗岩侵入体中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探明天然气储量496.69×10~8m^3。通过该区内5口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及薄片分析,认为岩石类型... 通常花岗岩坚硬致密,很难形成油气储层,而准噶尔盆地腹部滴南凸起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8井区石炭系花岗岩侵入体中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探明天然气储量496.69×10~8m^3。通过该区内5口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及薄片分析,认为岩石类型为钾长石花岗斑岩,其特征表现出酸性偏碱性,在浅成侵入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原生气孔,埋藏过程中经历了低温蚀变,钾长石普遍发生绿泥石化,蚀变强烈,形成了大量的溶蚀孔洞,后期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众多的网状裂缝,形成了良好的孔隙—裂缝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美丽气田 石炭系 花岗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增产措施效果评价
13
作者 殷代印 李文亮 王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产能低,通过压裂措施与堵水措施相结合,可以实现控制产量递减、减缓含水上升的目的。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未压裂条件下产油量变化,考虑压裂效果叠加,推导出计算压裂增油量的数学公式,该公式能够确定压裂增油量... 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产能低,通过压裂措施与堵水措施相结合,可以实现控制产量递减、减缓含水上升的目的。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未压裂条件下产油量变化,考虑压裂效果叠加,推导出计算压裂增油量的数学公式,该公式能够确定压裂增油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递减的影响;模拟未堵水条件下产液量、产油量变化,计算堵水措施对全区产油量以及含水率的影响。压裂能够减缓当年产量递减,在之后的有效期内加快产量递减;堵水的增油有效期小于降水有效期,在增油有效期内降水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堵水 效果叠加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目标函数大闭环优化控制系统的构建
14
作者 阮岩 程为彬 +1 位作者 吴九辅 刘志英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4期25-27,31,共4页
在中国石化2015年油田注水大调查中,分析了大量注水测试数据,发现了目前油田注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前置宽频高效增压泵的PCP技术,研究PCP系统特性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实现管网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注水目标函数大闭环优化控制... 在中国石化2015年油田注水大调查中,分析了大量注水测试数据,发现了目前油田注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前置宽频高效增压泵的PCP技术,研究PCP系统特性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实现管网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注水目标函数大闭环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注水系统动态优化软件实时采集注水系统状态,通过分析计算,建立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向PCP泵站系统发出控制调节信号,实现压力和流量调节,并通过大系统反馈不断修正,最终使注水系统达到优化运行。应用该系统可显著提升泵效,降低注水单耗,实时掌握管网运行情况,正确地判别整个管网系统配置是否合理,评价改造方案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系统 泵控泵 数值模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聚合物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会杰 崔艳昭 +3 位作者 曹景芝 邱守美 张丽娜 吴友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为了解决压裂液废液处理困难和减少压裂液对地层与环境的污染,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在线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室内对在线聚合物压裂液的稠化剂、交联剂、黏土稳定剂、助排剂进行了研究与优选,对压裂液的溶胀性能、携砂性能、破胶性能、耐温抗... 为了解决压裂液废液处理困难和减少压裂液对地层与环境的污染,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在线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室内对在线聚合物压裂液的稠化剂、交联剂、黏土稳定剂、助排剂进行了研究与优选,对压裂液的溶胀性能、携砂性能、破胶性能、耐温抗剪切以及对地层的伤害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适合地层温度60~120℃在线聚合物压裂液配方。使用该压裂液在华北油田压裂施工4口井,成功率10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压裂施工时将低分子聚合物乳液、多效添加剂与过硫酸铵通过计量泵直接打入混砂车内,与混砂车中的水、支撑剂混合就能完成压裂施工,最高砂比可达50%。这种方式直接将配制和施工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优点是:(1)不用提前配制压裂液,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2)随配随用,使用多少配制多少,不留残液,返排液可用来重新配液,不污染环境;(3)压裂液体系的p H值呈中性,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压裂液 废液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微生物工艺在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小娟 赵丽 +4 位作者 刘松群 安淑凯 贾永良 孟晓强 巨登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3,共2页
华北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一般为沉降+过滤+回注,主要是除去水中的油和悬浮物,只能达到A3水质标准,不能满足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需要,因此优选出特种微生物+膜处理、特种微生物+过滤处理工艺,并在高寒地区赛56站进行现场... 华北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一般为沉降+过滤+回注,主要是除去水中的油和悬浮物,只能达到A3水质标准,不能满足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需要,因此优选出特种微生物+膜处理、特种微生物+过滤处理工艺,并在高寒地区赛56站进行现场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特种微生物+膜处理工艺可达到A1水质标准;采用特种微生物+过滤工艺可达到A2水质标准,使特低渗透、低渗透油藏采出水回注达标,满足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特种微生物 膜处理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水堵漏用凝胶水泥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景丽 李立昌 +4 位作者 任强 杨豫杭 张黎黎 张玉鹏 黄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7,121,共4页
油井水泥用于油田堵水调剖、层漏堵剂时,存在易被水冲释、不能有效驻留在封堵层位、堵剂替至目的层后未凝固前就已漏失等问题,造成堵浆注入量大,施工安全不好保证,施工时间长。文章通过在油井水泥中加入减轻剂、调节剂、调节助剂来改善... 油井水泥用于油田堵水调剖、层漏堵剂时,存在易被水冲释、不能有效驻留在封堵层位、堵剂替至目的层后未凝固前就已漏失等问题,造成堵浆注入量大,施工安全不好保证,施工时间长。文章通过在油井水泥中加入减轻剂、调节剂、调节助剂来改善传统油井水泥的抗水侵性能差的问题,研发了一种低密度、低强度的堵水堵漏专用的凝胶水泥体系。该体系具有很好的抗水稀释能力,在水中不易被水冲释,密度、稠化时间可根据施工需求进行调节,适用于存在大孔道的砂岩油藏堵水及地层中存在暗河、大缝洞的漏失堵漏,应用时能够起到锁水固砂效果,封堵水窜通道,有效封堵大缝洞,从而起到很好的堵水堵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堵漏 凝胶水泥 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轨迹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建召 杨兆中 +3 位作者 李玉涛 李小刚 郑江红 苏洲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8期26-31,共6页
暂堵转向压裂是提高初次压裂压后短期内高含水油井产量和采收率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在分析初次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和油井生产诱导应力场基础之上,提出了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轨迹预测方法。对比分析轨迹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和转向压裂微地... 暂堵转向压裂是提高初次压裂压后短期内高含水油井产量和采收率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在分析初次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和油井生产诱导应力场基础之上,提出了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轨迹预测方法。对比分析轨迹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和转向压裂微地震监测结果发现:受初次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大小和油井生产时间的限制,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轨迹并不沿垂直于初次压裂裂缝方向,而是以与初次压裂裂缝成一定夹角的方向延伸;较大的初始地应力差将使转向压裂裂缝在回到与初次压裂裂缝方向相平行方位的垂向穿透距离受限。该研究成果对暂堵转向压裂施工规模设计及压后效果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 转向压裂 应力重定向 延伸轨迹 微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似模型的气井管柱中流体的近壁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铭刚 闫怡飞 +4 位作者 谢巍 王建军 韩生超 杨秀娟 闫相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5,共9页
气井管柱内流体运动状态和近壁压力分布的确定对井筒安全和完整性评价有重要意义。从相似性原理出发设计气井管柱流体力学试验,通过尺寸比尺和流速控制实现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和雷诺数自相似,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对气井造斜弯曲段管柱... 气井管柱内流体运动状态和近壁压力分布的确定对井筒安全和完整性评价有重要意义。从相似性原理出发设计气井管柱流体力学试验,通过尺寸比尺和流速控制实现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和雷诺数自相似,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对气井造斜弯曲段管柱近壁压力进行对比研究,利用相对误差分析验证试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气井管柱室内流体试验满足雷诺数自相似下的几何相似条件;当取运动黏度为试验不变量时,管柱近壁压力的试验模拟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比偏小,当试验压差为0~20 MPa时,近壁压力最大相对误差为4.12%,且压差越大,相对误差越小;随着生产压差(p_p=5~20 MPa)和油管内径(D=76.00~157.08 mm)的增大,管柱整体近壁压力和沿程压力降增大;造斜弯曲段流入端的局部压程比随油管内径增大而增大,流出端规律相反。满足几何相似和雷诺自相似条件的管柱流体试验是气井管柱近壁压力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 流体试验 近壁压力 相似理论 储气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室内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泽舟 李冲 +3 位作者 左天青 高珊 于红倩 李丹阳 《河南科技》 2017年第17期100-102,共3页
针对长封固段、低压易漏井固井质量较差的问题,通过对漂珠和微硅的优选,确定一套适合不同井底压力的微硅漂珠复合水泥浆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该体系具有密度低、抗压强度高、失水量小、流变性好,稠化时间可调的特点,能有效提高长封固段... 针对长封固段、低压易漏井固井质量较差的问题,通过对漂珠和微硅的优选,确定一套适合不同井底压力的微硅漂珠复合水泥浆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该体系具有密度低、抗压强度高、失水量小、流变性好,稠化时间可调的特点,能有效提高长封固段、低压易漏井的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水泥浆 长封固段 低压易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