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满平 张凌峰 +2 位作者 王玉忠 刘月萍 吴海红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94-98,108,共6页
通过对岔河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特征以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钻遇砂体统计,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表现为纵向厚度小,河道宽度窄的特点,单砂体厚度集中分布在1~5 m之间,河道宽度普遍小于100 m。加密钻井能新增... 通过对岔河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特征以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钻遇砂体统计,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表现为纵向厚度小,河道宽度窄的特点,单砂体厚度集中分布在1~5 m之间,河道宽度普遍小于100 m。加密钻井能新增钻遇砂体和油砂体,砂体和油砂体的连通率也有所增加;但即使井距加密到100 m左右后,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仍然较低。大部分油砂体难以形成注采关系,表现为有采无注或有注无采;有注采关系的油砂体也以两点法和三点法注采系统为主,难以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网系统。油井和水井的多向见效关系主要是由于合层开发造成的假象。由砂体特征影响而形成的剩余油类型主要为:现有井网没有控制的透镜状油砂体,有采无注弹性开发形成的剩余油,和水驱单向受效形成的剩余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砂体 油砂体 注采系统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平面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永康 喻高明 +1 位作者 王丹凤 张远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我国大部分水驱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递减明显,采出程度较低,还有相当可观储量的剩余油在地下未被采出。精确的油藏描述成为下步实施稳产、增产措施的前提条件,笔者结合物模实验与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常用井网注水开发后油田的剩余... 我国大部分水驱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递减明显,采出程度较低,还有相当可观储量的剩余油在地下未被采出。精确的油藏描述成为下步实施稳产、增产措施的前提条件,笔者结合物模实验与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常用井网注水开发后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规律性成果,为水驱油藏中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工作奠定了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剩余油 物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