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降压速率对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产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苏雪峰
刘岩
+3 位作者
崔周旗
张建国
余丽
王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3-620,共8页
参照山西晋城地区大宁煤矿3号煤层,设计模拟地层条件下解吸仿真实验,进行相同流体饱和状态、不同降压速率下的解吸模拟实验,对产气量及样品两端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并对部分实验现象进行机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快速降压还是慢速降压...
参照山西晋城地区大宁煤矿3号煤层,设计模拟地层条件下解吸仿真实验,进行相同流体饱和状态、不同降压速率下的解吸模拟实验,对产气量及样品两端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并对部分实验现象进行机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快速降压还是慢速降压,高阶煤吸附的甲烷均能有效解吸,解吸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解吸过程中产气量曲线存在明显拐点,均出现在煤块整体降至解吸压力之后;高阶煤甲烷解吸主要受压差驱动,高压差有利于快速解吸;快速降压出现解吸拐点时间更早,且快速解吸段产气速率更高。实验结论对原公认的煤层气井排采需要坚持"缓慢、长期"的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对于高阶煤层,快速排水降压可有效提高煤层气开采的经济效益。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和郑庄区块快速降压排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提高排水降压速率可以显著提高气井的峰值产量并缩短气井达到经济产量的时间;相比慢速排采策略,快速降压排采的气井平均达产时间缩短一半,高峰产气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樊庄区块
郑庄区块
高阶煤
降压速率
产气量
模拟实验
产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连盆地低阶煤层超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景丽
彭松
+5 位作者
王野
何景朝
姚晓军
毕毅
张鑫
贺兴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48,共5页
为解决二连盆地低阶煤层常规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漏失严重、返高低等难题,针对该煤矿区微裂缝较发育、岩层强度低导致承压能力低的特点,研发出一套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配套使用的稳定增强材料解决了配制超低密水泥浆时易出现的微珠上浮、...
为解决二连盆地低阶煤层常规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漏失严重、返高低等难题,针对该煤矿区微裂缝较发育、岩层强度低导致承压能力低的特点,研发出一套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配套使用的稳定增强材料解决了配制超低密水泥浆时易出现的微珠上浮、水泥下沉的分层离析现象,同时分析了水泥浆体系失水对煤储层的影响。该超低密度水泥浆的现场应用密度最低达1.06g/cm^3,流动度控制在19~20cm,析水为0mL,30℃稠化时间控制在1.5~4.5h,API失水量小于50mL,24h抗压强度大于3.5MPa,72h抗压强度大于6.0MPa,综合性能优良。该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已在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应用5井次,均实现了单级固井返至井口的要求,固井质量合格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低阶煤
超低密度
固井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连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主控因素:物理模拟与讨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强
徐凤银
+3 位作者
赵岳
赵欣
侯涛
王建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7,共11页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与中国东部中生代裂陷盆地之间存在显著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根据盆内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中央正向裂陷带和周缘斜向裂陷带。尽管前人对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开展了大量研...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与中国东部中生代裂陷盆地之间存在显著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根据盆内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中央正向裂陷带和周缘斜向裂陷带。尽管前人对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同期构造控制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为此,研究以二连盆地为原型,设计了3组分别改变伸展速率、伸展方向及同沉积作用的平面沙箱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伸展方向控制裂陷内部断层特征;南东向的伸展速率改变深层构造薄弱带的扩展和断裂发育规模;同沉积作用促进基底滑脱层的活动强度,且进一步抑制边界断裂的生长。模拟结果还揭示了伸展方向是该盆地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沉积作用和伸展速率为次要控制因素。同时根据中国东部及邻区典型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认为"南东向伸展"可以提供较好的运动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物理模拟
中生代
伸展构造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压速率对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产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苏雪峰
刘岩
崔周旗
张建国
余丽
王楷
机构
中国石油
煤层气
开采先导试验基地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煤层气事业部
中国石油山西
煤层气
勘探开发分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3-620,共8页
基金
国家煤层气重大专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7ZX05064)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煤层气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试验新方法研究"(2018D-5006-37)
文摘
参照山西晋城地区大宁煤矿3号煤层,设计模拟地层条件下解吸仿真实验,进行相同流体饱和状态、不同降压速率下的解吸模拟实验,对产气量及样品两端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并对部分实验现象进行机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快速降压还是慢速降压,高阶煤吸附的甲烷均能有效解吸,解吸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解吸过程中产气量曲线存在明显拐点,均出现在煤块整体降至解吸压力之后;高阶煤甲烷解吸主要受压差驱动,高压差有利于快速解吸;快速降压出现解吸拐点时间更早,且快速解吸段产气速率更高。实验结论对原公认的煤层气井排采需要坚持"缓慢、长期"的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对于高阶煤层,快速排水降压可有效提高煤层气开采的经济效益。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和郑庄区块快速降压排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提高排水降压速率可以显著提高气井的峰值产量并缩短气井达到经济产量的时间;相比慢速排采策略,快速降压排采的气井平均达产时间缩短一半,高峰产气量更高。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樊庄区块
郑庄区块
高阶煤
降压速率
产气量
模拟实验
产气能力
Keywords
Qinshui Basin
Fanzhuang Block
Zhengzhuang Block
high-rank coal
depressurization rate
gas production rate
simulation experiment
gas production capacity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连盆地低阶煤层超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景丽
彭松
王野
何景朝
姚晓军
毕毅
张鑫
贺兴伟
机构
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
华北油田煤层气事业部
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分公司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基金
渤海钻探公司级项目“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2019Z29K)
文摘
为解决二连盆地低阶煤层常规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漏失严重、返高低等难题,针对该煤矿区微裂缝较发育、岩层强度低导致承压能力低的特点,研发出一套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配套使用的稳定增强材料解决了配制超低密水泥浆时易出现的微珠上浮、水泥下沉的分层离析现象,同时分析了水泥浆体系失水对煤储层的影响。该超低密度水泥浆的现场应用密度最低达1.06g/cm^3,流动度控制在19~20cm,析水为0mL,30℃稠化时间控制在1.5~4.5h,API失水量小于50mL,24h抗压强度大于3.5MPa,72h抗压强度大于6.0MPa,综合性能优良。该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已在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应用5井次,均实现了单级固井返至井口的要求,固井质量合格率为100%。
关键词
水泥浆
低阶煤
超低密度
固井
固井质量
Keywords
Cement slurry
Low-rank coal
Ultra-low density
Well cementing
Job quality of well cementing
分类号
TE256.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连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主控因素:物理模拟与讨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强
徐凤银
赵岳
赵欣
侯涛
王建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中国石油
煤层气
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公司
煤层气
事业
部
中海油研究总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7,共11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5CB453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5009801)联合资助
文摘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与中国东部中生代裂陷盆地之间存在显著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根据盆内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中央正向裂陷带和周缘斜向裂陷带。尽管前人对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同期构造控制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为此,研究以二连盆地为原型,设计了3组分别改变伸展速率、伸展方向及同沉积作用的平面沙箱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伸展方向控制裂陷内部断层特征;南东向的伸展速率改变深层构造薄弱带的扩展和断裂发育规模;同沉积作用促进基底滑脱层的活动强度,且进一步抑制边界断裂的生长。模拟结果还揭示了伸展方向是该盆地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沉积作用和伸展速率为次要控制因素。同时根据中国东部及邻区典型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认为"南东向伸展"可以提供较好的运动学解释。
关键词
二连盆地
物理模拟
中生代
伸展构造
控制因素
Keywords
Erlian Basin
physical simulation
Mesozoic
extensional tectonics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降压速率对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产气能力的影响
苏雪峰
刘岩
崔周旗
张建国
余丽
王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连盆地低阶煤层超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
刘景丽
彭松
王野
何景朝
姚晓军
毕毅
张鑫
贺兴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连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主控因素:物理模拟与讨论
徐强
徐凤银
赵岳
赵欣
侯涛
王建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