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源储条件的致密油富集因素与有利区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延长组下组合为例
1
作者 张小奇 白江 +4 位作者 赵小春 马荣 双立娜 杨可欣 吴伟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烃源岩和储层条件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是石油富集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延长组下组合(长7—长9油层组为主)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钻井、岩心、试油、试采等资料,分析了烃源岩和储层条件,以及其对准连... 烃源岩和储层条件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是石油富集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延长组下组合(长7—长9油层组为主)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钻井、岩心、试油、试采等资料,分析了烃源岩和储层条件,以及其对准连续型致密油藏的控制作用,预测了有利区。研究表明:周长地区下组合储层孔隙度平均为7.1%,渗透率平均为1.22×10^(-3)μm^(2),中值为0.32×10^(-3)μm^(2),属于致密储层,其油藏类型为三角洲前缘背景下形成的透镜状岩性致密油藏,呈现平面连片、纵向叠置的准连续型分布特征。储层孔隙度和泥质质量分数对致密油的控制作用明显,渗透率次之;烃源岩生烃强度的控制作用明显,其次为泥岩厚度。利用油层富集因子预测了下组合致密油的有利区:Ⅰ类有利区8块,面积为23.1×10^(4) km^(2),主要在周长地区南部;Ⅱ类有利区13块,面积为56.2×10^(4) km^(2),分布相对分散。研究成果旨在丰富致密油富集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指导致密油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致密油 主控因素 有利区预测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割缝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兵 王福旺 +2 位作者 边亮 李淼 韩坚舟 《油气井测试》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针对提高储层打开程度、改善近井地带渗透率而开发的水力割缝技术 ,利用高压含砂水流对井壁及地层切割 ,产生宽 2 0mm、深 1 0 0 0mm的缝洞 ,从而通过改变近井地带的渗流条件、应力及渗流分布 ,降低油流阻力 ,实现增产增注。经现场实施... 针对提高储层打开程度、改善近井地带渗透率而开发的水力割缝技术 ,利用高压含砂水流对井壁及地层切割 ,产生宽 2 0mm、深 1 0 0 0mm的缝洞 ,从而通过改变近井地带的渗流条件、应力及渗流分布 ,降低油流阻力 ,实现增产增注。经现场实施证实 ,该技术是油田低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割缝技术 油田开发 应用 增产措施 水力射流 低渗透储集层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低渗透油田试井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安辉 宇淑颖 +5 位作者 张英魁 王龙源 苗德顺 盛国军 刘家君 王琳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A油田是吉林油区开发较好的典型低渗透砂岩油藏 ,其试井解释比较复杂 ,压力恢复曲线出现径向流的井次仅占总井次的 2 0 %~ 30 %。图形识别 +神经网络BP算法 +试井解释软件三位一体的联合技术能使未出现径向流的大部分井的压力恢复资料... A油田是吉林油区开发较好的典型低渗透砂岩油藏 ,其试井解释比较复杂 ,压力恢复曲线出现径向流的井次仅占总井次的 2 0 %~ 30 %。图形识别 +神经网络BP算法 +试井解释软件三位一体的联合技术能使未出现径向流的大部分井的压力恢复资料得到很好应用。该技术具体步骤为 :(1)分析解释有径向流的井的双对数图和半对数图 ,找出续流段的伪斜率 (m1)、拐点处的伪斜率 (m2 )、过渡段的伪斜率 (m3 )和径向流直线段斜率 (m) ;(2 )利用神经网络BP算法 ,构建m1,m2 ,m3 与m之间的数学关系 ;(3)将未出现径向流的井的基础测试资料录入到试井解释软件中 ,求出m1,m2 ,和m3 ,利用BP算法求出m ;(4 )把以上参数代入进行拟合 ,直到双对数图、半对数图和历史拟合图三条曲线完全拟合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试井解释 图形识别 神经网络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宗堡 李雪 +3 位作者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1)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细、砂泥互层、间断正韵律、垂向相序不完整、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和河口坝不发育的特征。(2)萨葡高油层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为近岸宽带型、中岸窄带型和远岸断枝型,沿物源方向分流角逐渐增加、分叉角先增加后减小和宽厚比逐渐减小。(3)萨葡高油层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受控于物源供给和波浪改造,席状砂分为厚而稳定型、厚而不稳定型、薄而稳定型和薄而不稳定型等4类,远砂坝分为厚而宽带型和薄而窄带型等2类。(4)萨葡高油层经历了湖平面早期高频振荡、中期缓慢下降和晚期快速上升的沉积演化序列;(5)物源供给充足时,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远且密度大、席状砂规模大、远砂坝发育;物源供给不充足时,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近且密度小、席状砂规模小、远砂坝不发育。该研究成果对指导类似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萨葡高油层 萨北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泽美 马伟娜 +4 位作者 刘万斗 赵玉政 左婧 李明 郭君更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12期16-19,I0003,I0004,共6页
目前油田对注水系统的腐蚀监测主要采用人工挂片方式,监测周期长,不能实时反应腐蚀变化。通过电阻变化、电化学等方法发展起来腐蚀率在线监测技术已日臻成熟。华北油田2019年首次在油田注水系统实施了腐蚀率在线监测,经过2年的运行,该... 目前油田对注水系统的腐蚀监测主要采用人工挂片方式,监测周期长,不能实时反应腐蚀变化。通过电阻变化、电化学等方法发展起来腐蚀率在线监测技术已日臻成熟。华北油田2019年首次在油田注水系统实施了腐蚀率在线监测,经过2年的运行,该技术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腐蚀率数据,辅以数据提取、分析技术,将腐蚀率监测和加药工作联动,实现精准加药,达到了控制腐蚀速率和减少药剂用量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系统 腐蚀率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数据的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明 马一鸣 +2 位作者 杨威 蔡亮 梁昌晶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有效梳理管材与水质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采集不同区块采出水处理站的水样,在室内对不同水质、不同管材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以Pearson相关系数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计算了矿化度、悬浮物、油、pH值、离子浓度与管材腐蚀... 为有效梳理管材与水质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采集不同区块采出水处理站的水样,在室内对不同水质、不同管材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以Pearson相关系数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计算了矿化度、悬浮物、油、pH值、离子浓度与管材腐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化度和S^(2-)含量对腐蚀影响较大,当矿化度<15000 mg/L时,相关系数0.358,与腐蚀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当S^(2-)<80 mg/L时,相关系数0.587,与腐蚀速率呈显著正相关;S^(2-)含量较大时,腐蚀速率降低;悬浮物和含油量分别与腐蚀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同一类型不同制管标准的碳钢耐蚀性差异很小,腐蚀倾向最大的为20#。研究结果可为现场防腐措施制定及合理选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速率 相关性 耐蚀性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分析及减排策略研究
7
作者 张同响 赵嘉琦 +2 位作者 张帆 李德政 李明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降低储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对于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和降低油品损耗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储罐排放机理和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公式计算法核算了不同储罐类型和结构、不同环境参数、不同年周转次数条件下的VOCs排放量,确定了各... 降低储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对于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和降低油品损耗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储罐排放机理和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公式计算法核算了不同储罐类型和结构、不同环境参数、不同年周转次数条件下的VOCs排放量,确定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从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两方面梳理减排策略。结果表明,储罐VOCs物种中烷烃占比最大为86.21%,其次为芳香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并以C1~C8的轻质低碳烷烃为主;浮顶罐的排放量远小于固定顶罐,采用双层板式浮盘和焊接式浮盘的减排效果较好,液体镶嵌加边缘刮板的双重密封方式效果最佳;VOCs排放量与日平均温差、大气压和风速的变化呈正比;建议根据储存油品物性的不同,先增加原油稳定装置降低原油饱和蒸气压,并采用新型全补偿式弹性密封结构降低呼吸排放,最后通过一级冷凝加膜分离法组合工艺对VOCs进行资源化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VOCS 减排 储罐类型 环境参数 冷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内腐蚀原因分析及防腐措施研究
8
作者 曹威 聂庆 +3 位作者 杨魁 耿亮 丁进善 梁昌晶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5年第1期25-30,46,共7页
为降低输气管道失效率,在对失效管道进行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具体的腐蚀类型、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通过SSC环境定级、腐蚀速率测定和经济性评价,确定了替换管材的优选步骤,形成了防腐措... 为降低输气管道失效率,在对失效管道进行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具体的腐蚀类型、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通过SSC环境定级、腐蚀速率测定和经济性评价,确定了替换管材的优选步骤,形成了防腐措施序列。结果表明,管材的制管及成管要求满足相关规范,腐蚀类型为内腐蚀,氧腐蚀、垢下腐蚀和H_2S腐蚀是引发管道穿孔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12CrMo作为失效管段的替换管材,该管材在耐蚀性和经济性上均满足现场工况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腐蚀 缓蚀率 缓蚀剂 非开挖内衬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州桥油田聚驱原油破乳剂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付亚荣 陈宝新 +5 位作者 蔡远红 刘建华 杨中峰 郭小玉 张辰须 任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产油量占赵州桥油田45%的两个井组实施流动凝胶驱后,赵州桥原油脱水发生困难。本文报道研发一种适用的破乳剂的过程。由各断块原油与游离水配成含水率适当(22.5%~31.0%)的混合油忤咋为实验油样,考察各种破乳剂在加量100mg/L... 产油量占赵州桥油田45%的两个井组实施流动凝胶驱后,赵州桥原油脱水发生困难。本文报道研发一种适用的破乳剂的过程。由各断块原油与游离水配成含水率适当(22.5%~31.0%)的混合油忤咋为实验油样,考察各种破乳剂在加量100mg/L时55℃脱水性能。从29种商品水溶性破乳剂中筛选出2种破乳剂(HD-8和酚醛3111),从12种实验室研制品中筛选出本实验室研制的3种聚醚破乳剂(TC-03,YT-13和T-92),这5种破乳剂均能使实验油样90min脱水率不小于90%,二元复配物的脱水性能与单剂相同,加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加量为100mg/L。用于两个流动凝胶驱井组所产原油脱水时,脱水率大幅降至53、3%(HD-8)或73.3%(其余4种)。固含量55%的YT-13用于赵州桥混合原油现场脱水时,加量高达200mg/L时才能达到要求,且不很稳定。将TC-03、YT-13、T-92与40%量的甲醇、10%量的软水混合,再加入氯化镁、铵、铁、铝盐,得到高效破乳剂,已用于赵州桥原油脱水,加量140mg/L,脱水净化原油含水小于0.2%,脱出水含油由5500mg/L以上降至50mg/L以下。表6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嵌段聚醚 三元复配物 增效剂 无机盐 含水原油 脱水 弱凝胶驱油藏 华北赵州桥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龙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71-71,共1页
本文以采油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统采油技术和新型采油技术两方面对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采油技术 石油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城油田剩余污泥资源化技术室内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栋 卫青松 +2 位作者 窦勤光 李秉军 李明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第12期5-7,共3页
以车城油田脱水后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含水率、含油率、灰分、热值、全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等物化性质分析,开展了萃取法回收油品、与农用土壤混用种植草本植物、制作建筑用砖以及制作辅助燃料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为油田... 以车城油田脱水后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含水率、含油率、灰分、热值、全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等物化性质分析,开展了萃取法回收油品、与农用土壤混用种植草本植物、制作建筑用砖以及制作辅助燃料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为油田剩余污泥或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靠借鉴,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剩余污泥 资源化 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丘油田地面系统优化探索
12
作者 田炜 郝玉军 +1 位作者 刘宏伟 付亚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2-24,共3页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时,老油田普遍存在着设计规模大,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设施、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以及能耗高等问题,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状况的变化。随着油田的二次开,各油田都在寻求适合各自特点的地面改造模式,以适应新开发形势下工...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时,老油田普遍存在着设计规模大,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设施、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以及能耗高等问题,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状况的变化。随着油田的二次开,各油田都在寻求适合各自特点的地面改造模式,以适应新开发形势下工艺技术、现场管理、能耗指标等要求。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从2003年开始结合荆丘油田开发规划,对地面工艺系统本着简化、优化的原则进行了整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老油田二次开发地面系统的改造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密闭 余热 地热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坐封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付亚荣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0期90-92,共3页
为了达到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从上到下完全坐封的目的,提出了油套环空与油层之间无渗流发生和多级封隔器在油井内形成并联管线的假设,建立了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坐封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封隔器坐封时间和完全坐封时环空压力变化的计算公式... 为了达到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从上到下完全坐封的目的,提出了油套环空与油层之间无渗流发生和多级封隔器在油井内形成并联管线的假设,建立了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坐封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封隔器坐封时间和完全坐封时环空压力变化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多级封隔器完全坐封的判别标准。在12口油井的现场应用中,封隔器坐封模型有效率100%,油井单井平均日增油2.2 t,油井含水体积分数平均日降低16.35%。研究结果为分层采油多级封隔器坐封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封隔器 坐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采油分采器单流球阀流量系数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亚荣 《石油机械》 2016年第8期62-64,共3页
针对分层采油分采器单流球阀流量系数的试验和计算公式还无人尝试的情况,提出单流阀流量系数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单流阀前、后的压差;其次考虑单流阀的动态特性及魏氏效应对分采器内液体连续流的影响,单流阀位移为0时的开启和关闭瞬间... 针对分层采油分采器单流球阀流量系数的试验和计算公式还无人尝试的情况,提出单流阀流量系数的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单流阀前、后的压差;其次考虑单流阀的动态特性及魏氏效应对分采器内液体连续流的影响,单流阀位移为0时的开启和关闭瞬间单流阀运动的阿道尔夫二阶微分方程存在奇点,确定产出液流过单流阀的体积流量;最后由产出液流过单流阀时的阻力系数,并根据产出液流过单流阀时单位压力损失对应的产出液流量,确定单流阀的流量系数。现场10余口油井的应用中,施工一次性成功率100%,平均日增油2.7 t,平均日降水5.1 m^3。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为产出液流过分层采油分采器单流球阀时流量的准确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分采器 单流阀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炼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福琴 边钢月 刘福云 《油气与新能源》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本文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炼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效,客观分析了存在的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装备供给不足等问题。从中美贸易摩擦、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装备绿色发展、国家政策和“十四五”期间炼油... 本文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炼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效,客观分析了存在的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装备供给不足等问题。从中美贸易摩擦、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装备绿色发展、国家政策和“十四五”期间炼油化工装备需求等5个方面,研判了我国炼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其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建议了四个发展重点:一是做大优势、补短板,实现转型升级;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基础和攻高端;三是加强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制造;四是推进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装备制造 “十四五”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栋 王桂林 +4 位作者 雷创 宋御冕 蔡超 宋晨 黄海丽 《石油石化节能》 2014年第12期25-26,共2页
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孔隙小、喉道细,对注入水质要求非常高,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其注入水质要求。通过在车城油田应用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水质达到了1级标准,实现了污水有效回注,年节约清水资源54.75×104m3,节约电量3... 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孔隙小、喉道细,对注入水质要求非常高,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其注入水质要求。通过在车城油田应用微生物+膜过滤组合技术,水质达到了1级标准,实现了污水有效回注,年节约清水资源54.75×104m3,节约电量350×104k 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田 污水处理 膜过滤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降耗技术在赵州桥油田滚动开发中的综合应用
17
作者 陈洪明 许勇 《油田节能》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围绕提高油田开发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我们立足生产实际,加强精细化管理,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寻求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新举措。依据赵州桥油田区块特点,在这一油田的滚动开发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实施大罐收... 围绕提高油田开发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我们立足生产实际,加强精细化管理,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寻求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新举措。依据赵州桥油田区块特点,在这一油田的滚动开发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实施大罐收气、天然气发电、发电机烟气余热回收、轻烃回收、干气回收等工程项目,实现了相关节能降耗技术的综合利用,并见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技术 赵州桥油田 滚动开发 综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斯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改造
18
作者 田东海 刘福云 牟燕 《石油规划设计》 2020年第2期22-24,48,共4页
雅斯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对回注水质要求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产出污水水性变得越来越复杂,现有采出水处理能力不足,且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满足处理后水质要求。对此,雅斯油田开展了微生物污水处理工艺的探索、... 雅斯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对回注水质要求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产出污水水性变得越来越复杂,现有采出水处理能力不足,且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满足处理后水质要求。对此,雅斯油田开展了微生物污水处理工艺的探索、试验与应用实践工作,实现了微生物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保证了处理后污水水质稳定达标,为该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提升走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油田 污水处理 微生物反应 工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烟羽模型和ISSA算法的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若兮 陶野 +3 位作者 赵元东 李彦华 王婷婷 梁昌晶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71-76,81,共7页
为提高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的预测精度,降低事后处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将高斯烟羽模型作为前向气体扩散模型,通过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将蝴蝶算法加入麻雀发现者搜索策略中,随后利用算法实现质量浓度误差最小化的迭代计算... 为提高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的预测精度,降低事后处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将高斯烟羽模型作为前向气体扩散模型,通过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将蝴蝶算法加入麻雀发现者搜索策略中,随后利用算法实现质量浓度误差最小化的迭代计算,并从迭代次数、种群规模、网格尺寸和噪声强度等方面衡量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算法在时间算法复杂度上与SSA算法一致,优化后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增强;通过将地理坐标系转化为标准风向坐标系,简化了计算过程;在最大迭代次数100、种群规模100、网格尺寸0.5 m×0.5 m×0.5 m的设置下,当站场内存在2个监测点受噪声影响时,3个方向上泄漏位置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37%、1.02%、9.70%,泄漏速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22%,符合现场定位检测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烟羽模型 SSA 泄漏 反演模型 噪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南部晋县凹陷成藏模式研究与应用——以晋县凹陷高村构造带赵76区块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政权 刘凤芸 +3 位作者 侯守探 黄忠能 陈忠 李岳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8-250,共3页
赵76区块处于晋县凹陷高村构造带,直接面对生油凹槽,赵76井处于构造中低部位,通过应用一系列解释的新技术(相位数据体、相干数据体、反射强度数据体、体透视技术、时间切片等)以提高构造解释精度,验证解释方案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运... 赵76区块处于晋县凹陷高村构造带,直接面对生油凹槽,赵76井处于构造中低部位,通过应用一系列解释的新技术(相位数据体、相干数据体、反射强度数据体、体透视技术、时间切片等)以提高构造解释精度,验证解释方案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运用波阻抗反演技术、测井参数约束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几个批次的滚动评价,实施后获得成功,并落实了该区块的油气成藏模式——典型"牙刷状"油藏,为今后类似构造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成藏模式 滚动评价 赵76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