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煤层气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程智 陈新海 +5 位作者 李东杰 窦幻君 陈玉杰 白杨 于建涛 吴刚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我国深层煤层气储层因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钻井过程中面临固相颗粒损害、水锁效应和敏感性损伤三大技术难题。研究表明:固相损害主要由钻井液颗粒、煤粉迁移及聚合物残留引发,水锁效应通过水分滞留形成井周水相圈闭带抑制产气,敏... 我国深层煤层气储层因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钻井过程中面临固相颗粒损害、水锁效应和敏感性损伤三大技术难题。研究表明:固相损害主要由钻井液颗粒、煤粉迁移及聚合物残留引发,水锁效应通过水分滞留形成井周水相圈闭带抑制产气,敏感性损伤表现为水敏性矿物膨胀与应力敏感导致裂缝闭合;针对固相损害控制采用无固相体系、成膜封堵、强化携岩及可降解材料,防水锁剂及酸化压裂技术可极大降低水锁效应的发生,强抑制聚胺钻井液、微泡沫钻井液及纳米封堵技术可显著缓解敏感性损伤;未来发展方向聚焦智能材料(自修复封堵剂、光子晶体传感)研发、数字孪生及AI技术与钻井液技术的深度融合、绿色钻井液体系创新应用,最终为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及“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损害 钻井液 储层保护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研究: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淋 吕传炳 +6 位作者 纪友亮 林铁林 冉爱华 卢轶伦 刘天意 谢琳璘 魏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70,共12页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精细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并进一步分为前缘近端、前缘中端和前缘远端3个相带,不同相带在砂体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2)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弱,所携带沉积物较少,形成横向连通性较差的小规模河口坝,河口坝之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3)前缘中端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中等,形成串珠状或分叉树枝状的河口坝,单一河口坝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2. 2°,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4)前缘近端分流河道水流强度较大,下切作用较强,所携带沉积物较多;下伏河口坝互相叠置切割,形成连片分布的复合体;单个河口坝由多个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3. 5°,增生体内的漫溢夹层及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夹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构型解剖 夹层分布 饶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坳陷湖盆古湖泊多期次扩张—消亡演化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威 李昆 +7 位作者 纪友亮 吕文睿 赵祥宇 黄志佳 姜燕 刘炎鑫 王子涵 吴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7-1109,共13页
陆相湖盆沉积微相研究主要着眼于复合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叠置关系,很少与多期次、多种湖退机制的低频湖泊演化模式建立联系。以饶阳凹陷肃宁—大王庄地区下渐新统为例,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岩石学和... 陆相湖盆沉积微相研究主要着眼于复合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叠置关系,很少与多期次、多种湖退机制的低频湖泊演化模式建立联系。以饶阳凹陷肃宁—大王庄地区下渐新统为例,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岩石学和地震沉积学两种证据分析古湖泊的演化过程和期次,建立多期次古湖泊扩张—消亡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湖盆稳定坳陷背景下,早渐新世时期饶阳凹陷古湖泊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扩张至消亡的低频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快速主动扩张期、缓慢被动收缩期、快速被动收缩期、缓慢主动收缩期和缓慢被动消亡期。湖泊的主动扩张将早期形成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改造为滩坝,正常湖退背景下湖泊的充填造就广阔的三角洲前缘河—坝复合砂体和三角洲平原网状分流河道体系,而强制湖退背景下湖泊的收缩则形成树枝状分流河道体系。湖泊的持续消亡可造成相同类型的复合砂体较上一期向湖迁移,垂向上则形成不同类型复合砂体的叠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三角洲 沙一段 高频湖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器的流场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建超 廖华林 +2 位作者 于怀彬 张涛 李玉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破岩性能直接决定了钻进速度。文中利用CFX软件建立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开展了钻孔器内外流场的三维流动特性分析,研究了入口排量、井眼内径对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 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破岩性能直接决定了钻进速度。文中利用CFX软件建立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开展了钻孔器内外流场的三维流动特性分析,研究了入口排量、井眼内径对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排量的增加,前、后喷孔的最大流速均有所增加,且后喷孔的最大流速大于前喷孔;随着井眼内径和入口排量的增加,钻孔器最大流速增大。同时开展的水力喷射钻水泥环实验研究发现,岩样硬度对钻水泥环的喷射效果有较大影响。若岩样硬度较大,形成的水眼较浅;若岩样硬度较小,喷射速度快,易于破岩,形成的水眼较深。研究成果可为优化钻孔器的结构参数、提高钻孔器的工作性能以及完善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 径向钻孔 入口排量 井眼内径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板油管锚锚片铁基合金强化层组织及耐磨性能
5
作者 张旭 段永强 +4 位作者 韩新德 谢唯一 王建宁 刘龙 季博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目的提高翻板锚锚片在螺杆泵采油管柱中的耐磨性,提高采油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方法在45#钢基体上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焊技术制备了铁基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微观组织形... 目的提高翻板锚锚片在螺杆泵采油管柱中的耐磨性,提高采油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方法在45#钢基体上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焊技术制备了铁基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微观组织形貌和耐磨性能,并与市面上翻板锚锚片刃口镶焊材料进行了摩擦系数、磨损失重等对比试验以及经济性分析。结果铁基合金层与基体之间呈冶金结合,其组织主要由初生碳化物Cr_3C_2和Cr_7C_3,硼化物Fe_2B、Cr_2B和CrB,以及共晶成分的基体γ-Fe(Ni,Cr,C,Si)、α-Fe、Fe_3C、(Fe,Cr)_7C_3、Fe_(23)(B,C)_6和Cr_(23)C_6组成。合金层表面硬度平均值为64.7HRC,比镶焊材料的表面硬度平均值高出50%左右。合金层摩擦系数稳定在0.6左右,相比镶焊材料降低了约17%。磨损失重实验后,合金层的磨损失重约为镶焊材料的2/3左右。经济性分析显示该强化工艺成本在6.8305元左右,与镶焊硬质合金材料的成本大致相当。结论喷焊铁基合金强化层后的翻板锚锚片在硬度、耐磨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寿命得到有效延长。该研究为翻板锚锚片的耐磨强化与修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采油工艺中其他关键易磨损零部件的表面强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采油 翻板油管锚 火焰喷焊 铁基合金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