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油田杨税务潜山内固井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和建勇 李拥军 +4 位作者 宋元洪 崔树清 马倩芸 唐鸿斌 李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华北油田为开发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内油气藏,先期部署了3口重点探井。该区块潜山内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系数为0.94~1.09,存在多套活跃油、气层且埋藏深,容易发生漏失;地温梯度高、小井眼小间隙、尾管封固段长、对水泥环完整... 华北油田为开发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内油气藏,先期部署了3口重点探井。该区块潜山内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系数为0.94~1.09,存在多套活跃油、气层且埋藏深,容易发生漏失;地温梯度高、小井眼小间隙、尾管封固段长、对水泥环完整性要求高。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杨税务潜山内φ127 mm尾管固井风险较大,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难以保证。针对以上固井难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优化井眼清洁技术,采用旋流短节扶正器,保证了套管安全下入。(2)用软件模拟顶替效率和关键点压力变化,合理调整施工参数,保障固井施工实现"三压稳"。(3)采用韧性水泥浆及冲洗隔离液体系,合理设计施工参数,确保水泥浆性能稳定,水泥石韧性满足体积压裂要求。通过3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使用该技术后,固井质量明显提高,为华北油田杨税务潜山内固井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技术 固井质量 小间隙 顶替效率 水泥浆 隔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以华北束鹿泥灰岩勘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沅忠 张锐锋 +3 位作者 唐传章 张彦斌 万学君 王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50-57,9,共9页
针对束鹿凹陷深部泥灰岩地震分辨率低、非均质性强的勘探难点,在该区开展了八方向Walkaway-VSP和全方位三维地震联合勘探技术应用研究。基于零井源距VSP和Walkaway-VSP资料求取准确的地层速度、真振幅恢复TAR因子、品质因子Q及各向异性... 针对束鹿凹陷深部泥灰岩地震分辨率低、非均质性强的勘探难点,在该区开展了八方向Walkaway-VSP和全方位三维地震联合勘探技术应用研究。基于零井源距VSP和Walkaway-VSP资料求取准确的地层速度、真振幅恢复TAR因子、品质因子Q及各向异性等地球物理参数,并应用到全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获得了更高精度的成像数据体。基于井驱数据处理结果提供的建议井位获得高产油气,表明VSP井地联合勘探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速度 TAR因子 Q因子 各向异性 逆时偏移 井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地区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强封堵钻井液技术
3
作者 罗玉财 喻化民 +3 位作者 孙昊 于建涛 冯丹 刘飞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液封堵性和抑制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关键。在复合盐钻井液基础上用微纳米刚性封堵与柔性可变形封堵相结合形成了深部煤岩地层强封堵钻井液体系配方。室内用滚动回收率、砂床封堵和陶瓷滤芯封堵等实验评价结果显示,其抑制性与封堵性优于KCl聚合物和复合盐钻井液。信探1H井现场应用效果也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中封堵类处理剂配伍性好,对钻井液性能无不良影响,能大幅降低API滤失量,能维护井壁稳定。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水平段进尺1270 m,煤层段浸泡23 d未发生井壁失稳现象,振动筛返出岩屑规整正常,仅见少量煤岩掉块,未见泥岩掉块,起下钻过程通畅无阻,无事故与复杂发生,解决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井壁失稳难题,保障了钻井作业顺利进行,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深层煤岩气钻探领域实现高效规模开发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煤岩气水平井 煤系地层 井壁失稳 强封堵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甜点评价方法在乌拉力克组的应用
4
作者 钟小军 史彦飞 +3 位作者 于伟高 张文雅 刘建新 王习军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盆地西缘奥陶系的多口井在乌拉力克组试气获得工业气流,勘探潜力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然而,随着勘探的推进,识别甜点储层和评估流体性质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盆地西缘奥陶系的多口井在乌拉力克组试气获得工业气流,勘探潜力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然而,随着勘探的推进,识别甜点储层和评估流体性质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储层的61口井的关键录井参数,总结了这些参数在页岩气储层中的响应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甜点储层评价方法和解释标准。通过在乌拉力克组25层/9口井的实际应用,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5.0%,较之前提高了6%,有效提高了该区域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效率和成功率,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储层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甜点 录井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乌拉力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定量化解释评价方法在河套盆地扎格构造临河组储层的应用
5
作者 张文平 胡洋 +3 位作者 姜维寨 于伟高 田思思 许铁成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录井数据蕴含了丰富的油气藏地质信息,包括储层特征、含油丰度、流体性质、产能状况等。然而,传统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满足定量准确评价的需求。基于统计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熵值法,通过综合分析... 录井数据蕴含了丰富的油气藏地质信息,包括储层特征、含油丰度、流体性质、产能状况等。然而,传统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满足定量准确评价的需求。基于统计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熵值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气测录井、元素录井、岩矿录井和地化录井数据,建立储层物性指数Mi和含油丰度综合评价得分Fi,以此构建定量评价图板及标准,实现了对录井数据的定量解释评价。在河套盆地扎格构造5口井的解释评价中,随钻解释符合率由80.00%提高至92.50%,有效降低了录井解释评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为区域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化解释评价 多元线性回归 熵值法 物性指数 含油丰度综合评价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5
6
作者 邢雅文 冯赫青 +3 位作者 尹峥 梁文君 王宏霞 张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为明确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致密油资源规模,利用岩心、薄片、镜下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参数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探讨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结果表明: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效厚度大,有机... 为明确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致密油资源规模,利用岩心、薄片、镜下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参数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探讨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结果表明: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效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好,处于成熟—高熟生烃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主要储层岩性为泥质云岩,为低孔—中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的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油气的富集提供有效的储集空间;额仁淖尔凹陷致密油具有源储一体式连续型成藏特征,小面元体积法计算资源量1.2×108 t。综合评价认为致密油有利勘探区带为淖东洼槽带中部和吉格森—包尔断裂带的淖79井—淖16井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额仁淖尔凹陷 致密油 泥质云岩 源储一体 成藏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矿物分析技术在杨税务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于伟高 张瑞雪 +4 位作者 苗雪 徐婕 谢静平 陈金平 张玉新 《录井工程》 2020年第1期35-41,共7页
杨税务潜山奥陶系发育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随着PDC钻头配合螺杆、扭力冲击器等复合钻井工艺的广泛应用,钻井速度大幅提升,井下返出岩屑细碎甚至呈粉末状,导致肉眼识别难度大。由于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复杂,细碎岩屑与冷盐酸... 杨税务潜山奥陶系发育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随着PDC钻头配合螺杆、扭力冲击器等复合钻井工艺的广泛应用,钻井速度大幅提升,井下返出岩屑细碎甚至呈粉末状,导致肉眼识别难度大。由于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复杂,细碎岩屑与冷盐酸均剧烈反应,造成灰岩、白云岩无法有效区分,并且潜山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录井岩性识别带来了巨大挑战,随钻储集层品质难以确定。通过应用XRD技术,对杨税务潜山储集层岩性的矿物含量进行分析,系统开展复合钻井工艺下岩屑矿物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建立碳酸盐岩XRD矿物分析定名标准及脆性指数计算标准,形成了碳酸盐岩岩性录井识别、脆性评价技术。该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杨税务潜山地层界面的卡层、井筒地质剖面的建立,为随钻地层对比、下步地质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矿物分析 岩性定名 卡层 脆性指数 碳酸盐岩 杨税务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定量荧光MS指数在冀中勘探重点区带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新 蔡军 +2 位作者 李娟 王国霞 孙惠兰 《录井工程》 2019年第1期27-32,137,共7页
三维定量荧光分析在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识别井内污染、随钻检测地层含烃量变化、判断含油性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该技术中判断油质的关键参数——油性指数依然沿用二维算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前后主次峰的峰高变化。通过对三维... 三维定量荧光分析在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识别井内污染、随钻检测地层含烃量变化、判断含油性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该技术中判断油质的关键参数——油性指数依然沿用二维算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前后主次峰的峰高变化。通过对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中波长的研究,建立了一项新的参数——MS指数,应用该参数评价显示层的原油性质效果显著,并以MS指数建立新的解释评价图板,该图板在华北油田冀中勘探重点区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S指数的建立弥补了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对油质判断的局限性,新方法科学、准确,是对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应用的完善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定量荧光 油性指数 MS指数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助推勘探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雯 赵淑芳 +6 位作者 刘喜恒 肖阳 曾忠 唐传章 王孟华 黄新亚 赵磊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12期32-36,共5页
企业标准体系是其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支撑。因此,细化专业技术领域,筑牢各专业标准体系根基至关重要。对企业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尚缺少相关新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体系的问... 企业标准体系是其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支撑。因此,细化专业技术领域,筑牢各专业标准体系根基至关重要。对企业地震资料解释标准体系尚缺少相关新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体系的问题、构建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阐述,论述了标准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结构类别、框架及标准体系表,提出了急需研究制修订的技术和质控规范4项,为提高解释精度及勘探效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标准体系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对气测数据影响规律的实验分析
10
作者 孙红华 吴颖 +3 位作者 范伟 张明扬 于伟高 胡曼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气测录井技术是目前钻探现场快速、准确判断油气层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气测数据受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气测录井数据的准确性有所降低。现阶段已有很多针对气测数据影响因素的研究,但鲜有井筒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对气测数据影响的研究。为此... 气测录井技术是目前钻探现场快速、准确判断油气层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气测数据受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气测录井数据的准确性有所降低。现阶段已有很多针对气测数据影响因素的研究,但鲜有井筒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对气测数据影响的研究。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利用螺旋管代替直管的气测实验装置,并验证了该实验装置的可行性;然后,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与气测实验装置相同参数的螺旋管数值模型,并据此模型给出了气测实验中各流型(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环状流和雾状流)的产生条件;最后,基于气测实验装置及各流型产生条件,开展了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对气测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1)全烃检测值随流型变化(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而增大,且不同流型转变引起的全烃检测值变化仍有较大差异(;2)不同流型下全烃检测值均随钻井液密度增大而减小,且钻井液密度对气测数据的影响程度随流型变化而降低(;3)不同流型下全烃检测值均随钻井液粘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钻井液粘度对气测数据的影响灵敏度随流型变化而降低。通过研究气液两相流流型对气测数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气测录井数据的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 FLUENT 气测数据 螺旋管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层水判断方法
11
作者 蒋婉雪 刘朝武 +3 位作者 吴立强 宫航 冯汉斌 华斌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了准确判断试油期间地层是否出水,对饶阳凹陷武强区块以往试油地层出水样品进行筛选,对地层水化学参数进行统计研究,利用专用软件绘制储层地层水各项化学参数分布图版,在图版上可以根据试油井的坐标得出各项离子含量的数据范围,不仅... 为了准确判断试油期间地层是否出水,对饶阳凹陷武强区块以往试油地层出水样品进行筛选,对地层水化学参数进行统计研究,利用专用软件绘制储层地层水各项化学参数分布图版,在图版上可以根据试油井的坐标得出各项离子含量的数据范围,不仅可以准确判断试油井排液过程中地层是否出水,还可以直观研究区域地层水各项离子的分布规律。经Q50-10X井现场应用,预测值与水分析拟合良好,误差小于10%。图版法需要试油井到排液后期,液性稳定才能得出准确结论,为储层的流体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证明效果好,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地层水 大数据 等值线图版 离子当量百分比 水分析 试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压力波动对气测全烃数据的影响及校正标准实验研究
12
作者 姜维寨 于伟高 +3 位作者 黎红 孙红华 郭素杰 王灿丹婷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为解决井筒压力波动对气测全烃数据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模拟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的气测录井模拟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全烃检测值校正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全烃检测值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增加... 为解决井筒压力波动对气测全烃数据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模拟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的气测录井模拟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全烃检测值校正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全烃检测值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钻井液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钻井液粘度为60 s时检测值最大。全烃校正模型在文安斜坡25口井的老井复查和8口新钻井进行了应用,解释符合率为84.6%,提高了5%,有效解决了气测全烃检测值在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受钻井液性能影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录井 井筒压力波动 影响因素 气测全烃数据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构造带复杂储层分级评价方法
13
作者 李晓峰 蔡军 +4 位作者 肖承文 蔡文渊 于伟高 傅少庆 郭玉庆 《测井技术》 2024年第6期821-832,共12页
河套盆地兴隆构造带临河组储层受低地温、晚深埋等控制,弱成岩特征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试油资料显示有一些试油层的物性相同或相近,但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据传统孔隙度、渗透率参数建立的储层分... 河套盆地兴隆构造带临河组储层受低地温、晚深埋等控制,弱成岩特征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试油资料显示有一些试油层的物性相同或相近,但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据传统孔隙度、渗透率参数建立的储层分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受到制约,满足不了储层分级的精准评价需求。结合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资料,综合利用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T2谱几何均值、不同孔径孔隙占比及常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参数,构建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指数、储层品质因子指数、储层宏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指数等参数。应用孔隙结构评价指数与宏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形成了以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评价为核心的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利用储层品质因子指数与宏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以多参数融合表征储层孔喉半径均值为核心的储层分级方法,有效解决了因缺少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储层分级评价精度低的难题。建立的复杂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在兴隆构造带临河组规模应用,有效指导了该区试油选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机器学习 储层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渗稠油油藏储层改造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春明 吴刚 +5 位作者 卢昊 钟小军 张明 孟杰 郭朝霞 周旭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针对低渗稠油储层物性差、原油黏度高,常规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难题,形成了以"储层改造+流体改质"为核心的储层改造技术。通过降黏剂评价实验,优选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油的降黏剂,优化降黏剂用量为3%。物模实验表明,降黏... 针对低渗稠油储层物性差、原油黏度高,常规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难题,形成了以"储层改造+流体改质"为核心的储层改造技术。通过降黏剂评价实验,优选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原油的降黏剂,优化降黏剂用量为3%。物模实验表明,降黏剂发挥最优降黏效果所需时间1~3d。优化形成超低浓度(0.18%)低伤害压裂液体系,60℃、170 s^(-1)剪切120 min压裂液黏度保持在100 mPa·s,形成以端部脱砂为主体的高导流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在华北油田X井进行现场应用,压后初期产油量为10.06 t/d,产水量为1.54 m^3/d,是邻井产量的3倍以上,压后3个月累积增油量达518 t,取得了好的改造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型储层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措施 降黏剂 低渗油藏 稠油油藏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域匹配追踪近地表Q值估计及深度学习建模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拥军 宋炜 +5 位作者 唐传章 史应龙 王泽丹 陈树光 刘静 王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常规基于微测井资料的品质因子(Q值)求取方法,通常需要拾取初至时间并按时窗求取初至波频谱,因而工作量较大,并且受选取的窗函数参数大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零相位雷克子波的复数域快速匹配追踪分解并结合对数谱比法估算微... 常规基于微测井资料的品质因子(Q值)求取方法,通常需要拾取初至时间并按时窗求取初至波频谱,因而工作量较大,并且受选取的窗函数参数大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零相位雷克子波的复数域快速匹配追踪分解并结合对数谱比法估算微测井数据近地表Q值的方法。根据微测井数据初至波能量最强的特点,利用非零相位雷克子波匹配追踪提取第一个匹配原子,其频谱表达了初至波的能量,中心时间则包含了初至旅行时信息,从而实现了用于谱比法Q值估算的初至波频谱和旅行时参数的自动提取。在谱比计算中引入整形正则化算子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并采用优化反演算法求出稳定的谱比值,以保证对数谱比法近地表Q值估计的精度。将工区内不同测点求取的品质因子函数作为已知样本标签,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形成近地表Q值的多元非线性回归算子,建立三维近地表品质因子模型。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高效、稳定,且抗噪能力强,将获得的近地表Q值模型用于Q值补偿,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零相位雷克子波 匹配追踪 对数谱比 整形正则化 深度学习 微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页岩油储层应力敏感规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秀影 吴通 +3 位作者 蔡军 熊战 郭广峰 张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饶阳凹陷页岩油储量丰富,但页岩容易发生应力敏感,需测试该区块的应力敏感程度,寻找应力敏感规律,为生产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室内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荧光薄片及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了储层矿物的组成、微观结构及连通度共11组,储层... 饶阳凹陷页岩油储量丰富,但页岩容易发生应力敏感,需测试该区块的应力敏感程度,寻找应力敏感规律,为生产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室内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荧光薄片及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了储层矿物的组成、微观结构及连通度共11组,储层应力敏感性流动实验3组,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获得该区块的应力敏感在渗透率损失20%时的规律,净应力与黏土及脆性矿物含量的公式为Pc=-0.09796mc+0.2385mb-7.8145;不可逆渗透率伤害率与黏土及脆性矿物含量公式为Ki=93.24+0.2797mc-0.6809mb的关系;其中,不可逆渗透率伤害率为52.09%,在渗透率损失20%时对应的净应力在3 MPa以内,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不同黏土含量造成不同的微裂缝的开合程度,但是脆性矿物含量决定不可逆渗透率伤害率及渗透率损失20%时对应的净应力值。结果表明,饶阳凹陷地区的页岩油储层应力敏感与与黏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与脆性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同时通过研究页岩油储层应力敏感性规律的拟合方法,为再解决上述类似储层由于岩样样本数量少,利用有限的岩心柱塞表征整个地层的敏感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页岩油 储层伤害 黏土 非黏土矿物 应力敏感性 破碎性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宁从前 周明顺 +4 位作者 成捷 苏芮 郝鹏 王敏 潘景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74,共8页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砂砾岩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电性特征难以反映储层流体性质,核磁共振测井一维流体识别方法存在较强多解性,油层与水层识别难度大。由此基于D-T2的二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并同时考虑了储层流体的...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砂砾岩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电性特征难以反映储层流体性质,核磁共振测井一维流体识别方法存在较强多解性,油层与水层识别难度大。由此基于D-T2的二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并同时考虑了储层流体的扩散和横向弛豫特征,减少了测井解释的多解性,并降低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的作业与数据处理难度。该方法为准确识别复杂砂砾岩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了有效手段,并为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油气层识别技术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砂砾岩储层 流体识别 乌兰花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结构特征属性平衡迭代规约和层次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华 宋炜 +5 位作者 唐传章 张锐锋 王泽丹 黄新亚 王会来 刘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94,311,共13页
地震反射信号频宽变窄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吸收衰减,其中表层吸收衰减尤为严重,是地震信号分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10000km2的三维地震工区为研究目标,结合微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以雷克子波穿透低、降速带为例,分析... 地震反射信号频宽变窄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吸收衰减,其中表层吸收衰减尤为严重,是地震信号分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10000km2的三维地震工区为研究目标,结合微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以雷克子波穿透低、降速带为例,分析了低、降速带厚度、速度以及Q值等属性参数对地震信号吸收衰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上述参数的平均衰减因子,并基于该因子将近地表结构划分为3类,讨论了不同类别近地表条件对地震信号的能量、频谱特征、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属性平衡迭代规约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利用低、降速带多个特征属性参数构成特征向量,对近地表结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地表结构分成9类,为野外采集参数的合理选取和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微测井 平均衰减因子 聚类分析 低降速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层测试资料指导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改造选层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鑫鑫 霍丽丽 +3 位作者 张辉 李琳琳 胡涛 徐凤兰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5期54-60,共7页
为了提高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节省费用支出,有必要在压裂前进行措施选层。收集了近百口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措施井压前地层测试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此类储层的压裂选层方法。该方法通过总结压前地层测试资料与压... 为了提高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节省费用支出,有必要在压裂前进行措施选层。收集了近百口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措施井压前地层测试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此类储层的压裂选层方法。该方法通过总结压前地层测试资料与压裂效果优劣的相关规律性,按照压裂效果从优到劣将地层测试曲线分为七大类型,并形成指导压裂选层的标准图版,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指定对应的选层标准和原则,使用时仅依据目标井压前测试资料特征,就可以对其是否具备措施潜力做出预判性决策,2019年在二连油田乌兰花凹陷储层成功应用4井层,措施选层准确率100%。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所有低渗透砂岩储层压裂效果的有效预测,简单实用、可靠,通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储层 压裂改造 选层 地层测试 双对数曲线 径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及其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成盆演化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锐锋 于福生 +5 位作者 刘喜恒 刘静 陈树光 吴晨林 王逸群 王盛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9-1150,共12页
河套盆地经历40余年勘探,近期获得重大突破,吉华2X井和松5井高产油流证明临河坳陷内中-新生代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对分析沉积充填过程与圈闭形成条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 河套盆地经历40余年勘探,近期获得重大突破,吉华2X井和松5井高产油流证明临河坳陷内中-新生代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对分析沉积充填过程与圈闭形成条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及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临河坳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发育挤压、伸展、走滑和反转等多种构造变形样式,经历了挤压拗陷(早白垩世李三沟组沉积期)、拗-断转换(早白垩世固阳组沉积期)、隆升剥蚀(晚白垩世—古新世)、弱断陷(始新世—渐新世)、强烈断陷(中新世—上新世)和走滑改造(更新世—全新世)等多期构造演化阶段,盆地类型属于多旋回叠合盆地。建立了早期差异挤压、晚期差异伸展叠加盆地成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构造演化 中-新生代 临河坳陷 叠加盆地 河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