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油田阿11断块油水井套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晓东 李远超 +1 位作者 马焕英 李良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二连油田属于低渗透砂岩油田,断层十分发育,其阿11断块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通过对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统计分析及该地区地应力的分析计算,得出了导致该地区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泥岩蠕变、断层导水、高压注水、频繁修井作业和套管强度设... 二连油田属于低渗透砂岩油田,断层十分发育,其阿11断块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通过对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统计分析及该地区地应力的分析计算,得出了导致该地区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泥岩蠕变、断层导水、高压注水、频繁修井作业和套管强度设计不合理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套管损坏 岩石应力 二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及控制因素
3
作者 钱子桐 邓庆杰 +4 位作者 杨烁 胡明毅 胡忠贵 蔡全升 林婉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6,共14页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白垩系泉四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存在差异,影响后期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利用岩心、测井、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资料,探讨昌德地区泉四段砂体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昌德地区泉四段发育浅水三角...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白垩系泉四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存在差异,影响后期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利用岩心、测井、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资料,探讨昌德地区泉四段砂体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昌德地区泉四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决口扇沉积,分流河道见大量小型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强水动力构造;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沉积,见波状层理和砂纹层理等弱水动力构造。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对前缘砂体更富集且砂地比更高。昌德地区泉四段砂体垂向结构表现为块状切叠型、块状叠置型、层状叠置型和单一孤立型四类结构样式,横向结构表现为侧向切割、侧向对接、泥岩间隔三种接触关系,不同砂体结构的物性存在差异。古气候变化影响沉积物供给量,基准面变化影响可容纳空间,河流和湖浪作用随河流向湖盆推进砂体持续改造,古气候、基准面升降、水动力因素共同影响砂体结构。该结果为浅水三角洲油气藏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昌德地区 泉头组四段 浅水三角洲 砂体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福有 汪宝新 +2 位作者 刘明 闫玉民 陈龙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调剖堵水 整体调剖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南低渗透火山碎屑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梁官忠 姜振学 +3 位作者 刘忠 尹志军 申保华 马俊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7,共10页
阿南砂岩油藏储集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属近源快速沉积的水下扇砂体,且沉积时受火山活动影响明显。岩石中火山成因岩屑及凝灰质胶结物含量高,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体具有埋藏浅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成岩后生作用强... 阿南砂岩油藏储集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属近源快速沉积的水下扇砂体,且沉积时受火山活动影响明显。岩石中火山成因岩屑及凝灰质胶结物含量高,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体具有埋藏浅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成岩后生作用强烈的特点,导致油层原生孔隙不发育,主要发育次生溶孔。孔喉以微喉为主,吼道分选差、储渗能力较弱,油藏具有典型的低渗火山碎屑砂岩油藏特征。油藏注水开发后,由于水敏和速敏等因素的影响,孔隙结构进一步变差,油层驱替压力上升,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驱油效率下降,油藏注水开发表现出注水压力不断上升、地层憋压现象明显但油井供液能力普遍不足等特征。随后开展了细分开发层系和加密井网等措施,开发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火山碎屑 砂岩油藏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乐山地区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朝盛 钟怡江 +4 位作者 文华国 柳妮 郑浩夫 和源 丁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8,共8页
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 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部以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二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偶见藻白云岩;灯三段下部为藻白云岩,偶见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三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藻白云岩。根据室内微相分析的结果,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可识别出云坪和藻云坪两种沉积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在时空上的有序组合,构成了研究区灯影组二-三段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内的潮坪亚相。根据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建立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相对海平面的海退-海侵-海退-海侵沉积旋回很好的控制了沉积相模式的演化,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地区 先锋剖面 灯影组二-三段 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宁从前 周明顺 +4 位作者 成捷 苏芮 郝鹏 王敏 潘景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74,共8页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砂砾岩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电性特征难以反映储层流体性质,核磁共振测井一维流体识别方法存在较强多解性,油层与水层识别难度大。由此基于D-T2的二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并同时考虑了储层流体的...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砂砾岩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电性特征难以反映储层流体性质,核磁共振测井一维流体识别方法存在较强多解性,油层与水层识别难度大。由此基于D-T2的二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并同时考虑了储层流体的扩散和横向弛豫特征,减少了测井解释的多解性,并降低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的作业与数据处理难度。该方法为准确识别复杂砂砾岩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了有效手段,并为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油气层识别技术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砂砾岩储层 流体识别 乌兰花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南襄盆地双河油田核桃园组六油组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田勇 毛鑫 +3 位作者 刘仕银 袁珂 彭小东 吴旺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8-581,590,共5页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一般是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岩心实验数据得到。然而受储层非均质性、实验误差以及岩心数目局限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实验数据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很难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特征。结合...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一般是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岩心实验数据得到。然而受储层非均质性、实验误差以及岩心数目局限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实验数据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很难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特征。结合分形理论,根据双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推导出一种新的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通过对该油田核桃园组油藏的实例计算,依据油田的生产动态数据与分形理论,得出相对渗透率曲线,并通过含水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相对渗透率较实验测定的相对渗透率更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与油田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岩心实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可靠性,可以较好地用于油藏的开发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分形理论 相对渗透率曲线 核桃园组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东部陡坡带腾一下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予帆 尹天豪 +3 位作者 丁毅 纪友亮 马刚 杨旭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9-495,538,共8页
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对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东部陡坡带下白垩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湖底扇发育模式。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主要有滑塌、砂质碎屑流、颗粒流、浊流4种沉积类型;受阿尔凹... 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对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东部陡坡带下白垩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湖底扇发育模式。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类型主要有滑塌、砂质碎屑流、颗粒流、浊流4种沉积类型;受阿尔凹陷东部陡坡带古地貌、物源供给以及外界触发机制的共同影响,多期重力流在研究区湖盆形成湖底扇;近源区湖底扇沉积以滑塌、厚层砂质碎屑流和颗粒流为主,湖底扇中部主要充填砂质碎屑流成因的厚层砂岩,随着流体的运移和沉降,砂质碎屑流逐渐转变成远端浊流,在湖底扇末端主要沉积正粒序层理的浊积岩和湖相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重力流沉积 成因类型 腾格尔组 阿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
10
作者 周爱军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石油的生产过程必须加以重视。由于石油生产的特性,决定了油田在生产的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威胁性因素,而且一旦发生危险导致的结果将十分严重,因此油田的安全生产工... 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石油的生产过程必须加以重视。由于石油生产的特性,决定了油田在生产的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威胁性因素,而且一旦发生危险导致的结果将十分严重,因此油田的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要。油田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要求很高,建立健全油田应急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但是许多油田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应急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都进一步影响了油田的安全有序生产。由此文章对油田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鄚州油田鄚31断块圈闭落实与评价
11
作者 高蒙蒙 崔刚 +3 位作者 刘蓓蓓 韩军铮 田彦林 徐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70-178,13-14,共10页
鄚州油田鄚31油藏为复杂断块中深层砂岩油藏,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落实和评价断块圈闭是油藏开发的关键。通过GeoEast解释系统的多种几何类属性技术,精细解释小断层,利用高效层位追踪等技术落实断块圈闭;在此基础上,开展圈闭评价,优选... 鄚州油田鄚31油藏为复杂断块中深层砂岩油藏,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落实和评价断块圈闭是油藏开发的关键。通过GeoEast解释系统的多种几何类属性技术,精细解释小断层,利用高效层位追踪等技术落实断块圈闭;在此基础上,开展圈闭评价,优选纹理、高亮体等地震属性预测鄚31断块Es_3段储层分布规律,利用流体检测技术预测含油气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存在新的河道砂体和局部构造高点,据此在鄚31断块西南方向部署扩边井4口,其中3口井获高产油气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法对同类型老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鄚州油田 鄚31断块 圈闭落实与评价 GeoEast解释系统 地震属性 流体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臣 黄启玉 +4 位作者 谢雁 吕杨 王毅杰 徐榛康 韩吉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27-5440,共14页
中国部分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达90%以上,造成地面集输系统的大量热能损耗。在国家“双碳”目标下,低温集输工艺将成为油田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原油低温集输管道水力热力计算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原油组成、水相组成及流动条件... 中国部分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达90%以上,造成地面集输系统的大量热能损耗。在国家“双碳”目标下,低温集输工艺将成为油田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原油低温集输管道水力热力计算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原油组成、水相组成及流动条件对低温黏壁现象的影响。对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低温集输黏壁预测模型作了总结和分析,梳理了低温集输边界条件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装置。通过开展单井和集输干线现场低温输送试验充分验证了低温集输的可行性,为现场开展低温集输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工程案例经验。最后,就低温集输黏壁现象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认为应加强理论预测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低温集输 黏壁现象 安全 多相流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内微生物丘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 被引量:38
13
作者 黄擎宇 胡素云 +5 位作者 潘文庆 刘伟 池英柳 王坤 石书缘 刘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9,共9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一套微生物碳酸盐岩,前人针对该组地层台缘微生物礁的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台内微生物丘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野外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物性... 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一套微生物碳酸盐岩,前人针对该组地层台缘微生物礁的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台内微生物丘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野外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物性测试的基础上,对该组地层台地内部微生物丘的沉积演化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台内微生物丘主要发育在开阔台地相区,宏观上呈明显的丘状正凸起,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凝块石云岩、残余颗粒粉—细晶云岩→叠层石云岩→泡沫绵层云岩→蓝细菌颗粒云岩,构成完整的丘基—丘核—丘盖沉积组合;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泡沫绵层体腔孔、凝块间孔、粒间孔、针状溶孔和顺层状溶蚀孔洞等,储层质量明显好于层状微生物建造;3沉积对微生物丘储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论认为:台内微生物丘储层作为肖尔布拉克组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对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油气勘探领域由台缘向台内扩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寒武世 肖尔布拉克期 微生物碳酸盐岩 沉积序列 台内 微生物丘 储集层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膏层有机盐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虞海法 左凤江 +4 位作者 耿东士 阎睿昶 刘志明 王小娜 戴万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1,共4页
在盐膏层等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 ,常规钻井液易受到盐、膏等的污染 ,导致钻井液性能恶化 ,维护处理复杂 ,甚至引发钻井事故。针对此类地层 ,研制了抗盐、抗钙能力强的高密度有机盐钻井液。通过大量的试验 ,优选与有机盐相配伍的处理剂 ,... 在盐膏层等复杂地层钻探过程中 ,常规钻井液易受到盐、膏等的污染 ,导致钻井液性能恶化 ,维护处理复杂 ,甚至引发钻井事故。针对此类地层 ,研制了抗盐、抗钙能力强的高密度有机盐钻井液。通过大量的试验 ,优选与有机盐相配伍的处理剂 ,优化处理剂加量 ,确定了有机盐钻井液配方为 :水 +0 .5 %Na2 CO3 +(3%~ 4 % )抗盐粘土 +(0 .15 %~ 0 .2 % )XC +(1.5 %~ 2 .5 % )降滤失剂 +(5 0 %~ 130 % )复合有机盐 +2 %无荧光防塌剂 +1.0 %聚合醇 +加重剂。并对该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抑制性、抗温性、抗盐、抗钙能力、固相容量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该钻井液体系性能稳定 ,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 ,固相容量限高。 2 0 0 3年该高密度有机盐钻井液在家 5 9井现场应用中 ,钻井液性能稳定 ,携砂能力强 ,维护处理简单 ,解决了盐膏层钻进中的钻井液技术难题 ,避免了复杂及事故的发生 ,安全顺利钻穿了该井沙二段 341m的复杂盐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膏层 钻井液技术 有机盐 抗盐 钻井液性能 钻井液体系 抑制性 固相 引发 性能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元勇 王振奇 +3 位作者 邢成智 曹少芳 贾春明 涂先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已引起石油界学者的高度重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广泛分布巨厚火山岩,并已有油气的发现。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对火山岩石的孔隙类型、孔缝结构、物性和含油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已引起石油界学者的高度重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广泛分布巨厚火山岩,并已有油气的发现。在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对火山岩石的孔隙类型、孔缝结构、物性和含油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发育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流纹岩、玄武质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凝灰岩,其中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在该地区分布最广,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这2类岩石中,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缝,储集性能中等,主要属于Ⅱ类和Ⅲ类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层 含油性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膨胀水泥浆防窜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野 杨振杰 +3 位作者 赵秋羽 周丙部 李振河 王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固井后的环空窜流会严重影响产能评价、注水效果和油气井产量。对防窜机理进行了探讨。研制开发出了氮气膨胀水泥浆体系,在该水泥浆体系中,氮气膨胀剂由含氮有机物、稳定剂和惰性材料组成,注入井下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水泥浆的碱性条件下... 固井后的环空窜流会严重影响产能评价、注水效果和油气井产量。对防窜机理进行了探讨。研制开发出了氮气膨胀水泥浆体系,在该水泥浆体系中,氮气膨胀剂由含氮有机物、稳定剂和惰性材料组成,注入井下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水泥浆的碱性条件下开始发气。由于稳定剂的作用,氮气形成微小气泡并稳定地存在水泥浆中,形成气体膨胀水泥浆体系。室内评价氮气膨胀剂的常规性能结果表明,氮气膨胀剂的膨胀性能好,与其它水泥添加剂配伍性好,对水泥石抗压强度没有影响。氮气膨胀水泥浆在华北油田、长庆气田和冀东油田等15口井进行了应用,防窜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膨胀水泥浆 氮气 防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石油生成、运移和聚集史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冰洁 罗胜元 +1 位作者 陈艳红 吴旺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5-685,694,共12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暗色泥岩,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三段和沙四段砂岩储层中。在恢复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热史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段成熟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聚集史特征进...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暗色泥岩,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三段和沙四段砂岩储层中。在恢复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热史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段成熟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聚集史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至少存在两期原油的生、排烃过程,第一期为30~25Ma,第二期为16~0Ma,特别是距今5Ma(馆陶组沉积末期)以来,石油大量生成并排出形成现今的油气分布格局,而现今主力烃源岩段仍处于大量生油阶段;②沙四段原油的生成量和聚集量都明显大于沙三段,说明主力烃源岩段的生、排烃特征对原油纵向分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③在沙三中、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共划出7个距离源区较近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而缓坡带虽处于油气低势区,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但烃源岩成熟度低,并且来自于洼陷区的原油受博兴断裂带阻隔,导致博兴缓坡带油气聚集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石油生-运-聚史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双城区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沉积相及砂体发育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庆杰 胡明毅 +1 位作者 刘新东 康德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1-324,共14页
随着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拗陷型湖盆河流—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已经成为勘探开发重点。以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区块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系统地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多级次基准... 随着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拗陷型湖盆河流—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已经成为勘探开发重点。以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区块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系统地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将双城区块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及储集层砂体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受长期基准面下降—上升的变化控制,垂向上,从MSC1到MSC7沉积充填响应呈现三角洲平原沉积—曲流河沉积—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其岩性、沉积构造、旋回期次以及规模也随之具有明显变化;主要储集层砂体类型依次为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的砂体呈条带状分布,顺物源方向由西南向东北砂地比逐渐变小,MSC4-MSC5时期砂体最为发育,储集层质量最好;在构造稳定拗陷湖盆背景下,湖平面升降是储集层砂体发育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扶余油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相 砂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断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深层火山岩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玉学 张为民 +3 位作者 丛玉梅 周佳和 丁毅 王振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89-2199,共11页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勘探获突破进展,表明火山岩成藏条件良好。在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于断层在成藏控制作用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王府断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断裂精细解...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勘探获突破进展,表明火山岩成藏条件良好。在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于断层在成藏控制作用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王府断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断裂精细解释,总结了断裂发育特征,并系统分析了断裂体系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断裂体系是火山岩气藏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控制因素,具体表现在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王府西断裂为铲式断裂,是控制洼陷形成的边界大断层。王府1东基底断裂与城深2东基底断裂控制了山东屯与小城子两个二级构造带的形成,还直接控制火山岩储集体的分布。本区火山口大多发育于两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其四周依次发育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其中最有利的火山岩储集体主要发育于爆发相与溢流相。利用地震技术能够对火山岩储集体进行有效识别。储层研究表明,山东屯构造带火山岩储集体发育,西邻沉积中心与烃源岩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王府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地区。断裂体系对火山口与火山岩相及储集体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火山岩成藏至关重要。这些认识对类似地区的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断陷 火山岩气藏 断裂体系 深大断裂 基底断裂 成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静设备失效概率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爱军 吴清红 +2 位作者 东静波 敬加强 肖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5,共5页
针对RBI评估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对海上平台静设备的适用性,基于国内海上平台设备失效数据统计现状,提出以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建立RBI评估系统的建议,以获取更加可靠的通用失效概率;对比国内外腐蚀减薄损伤系数计算方法的差异,根据海洋环境恶... 针对RBI评估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对海上平台静设备的适用性,基于国内海上平台设备失效数据统计现状,提出以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建立RBI评估系统的建议,以获取更加可靠的通用失效概率;对比国内外腐蚀减薄损伤系数计算方法的差异,根据海洋环境恶劣,静设备腐蚀严重的特点,结合模糊数学理论,提出更为保守的计算方法,并选取渤海某平台静设备验证新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新方法得到的失效概率等级分布更为均匀,高失效概率等级的数量增多,符合海上平台静设备失效概率高的特点,但仍需通过生产实践来检验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 静设备 失效概率 计算方法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