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石岩 杨世鹏 +2 位作者 陈薇伟 范云娇 芦磊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6,138,共7页
为测度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更好地促进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水利新质劳动者、水利新质劳动对象和水利新质劳动资料构建了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其2006—2022年间的发展... 为测度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更好地促进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水利新质劳动者、水利新质劳动对象和水利新质劳动资料构建了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其2006—2022年间的发展水平,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模型、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其时空演化,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利新质生产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0.143上升至2022年的0.324;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心整体上呈现向南移动的趋势;水利企业专利数、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数等指标是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熵权法 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水利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边坡土壤特性及生态护坡效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伟 马洪东 +1 位作者 宋刚福 侯鸽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护坡植被退化给维护生态护坡结构稳定和推进工程沿线生态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边坡土壤特性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实际生长环境下不同边坡植被的水土流失防护效益,取样4个等级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护坡植被退化给维护生态护坡结构稳定和推进工程沿线生态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边坡土壤特性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实际生长环境下不同边坡植被的水土流失防护效益,取样4个等级植被盖度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特性分析,并选取4种常见护坡草种,营造实际植被生长环境,探析不同植被对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强降水条件,分析不同草种的水土流失防治能力。结果表明: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边坡土壤含水率较低,土壤密度较大,容易形成土壤板结;土壤氮、磷、钾含量较低,不利于护坡植被的自然生长。②4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对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马蹄金和野牛草对土壤氮素和有机质的增量效果较为突出;4种草本植物都具有较好的蓄水减沙效益,其中野牛草水土流失防治较为突出,马蹄金次之。综合护坡植被的水土流失防治能力和生态系统修复能力,马蹄金的防护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生态护坡 防护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叶产品生产的环境工程管理思考
3
作者 杨显恒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20-20,共1页
茶叶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其生产环境,通过优化生产环境,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并促进我国整体茶叶生产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茶叶产品生产环境工程管理进行几点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茶叶生产 环境工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在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景国勋 王昌勇 王远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2-3142,共11页
针对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量化评价存在片面性的现状,建立了一套民航管制员队伍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文献归纳两种方式,初步提取可以反映管制员综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根据... 针对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量化评价存在片面性的现状,建立了一套民航管制员队伍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文献归纳两种方式,初步提取可以反映管制员综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根据指标层中各个指标的中心度计算指标的权重。基于“冰山模型”提出由知识、技能、角色认知和特质动机四个维度构成的准则层,进一步构建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使用云模型的方法进行实例的确定度计算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民航管制员工作中评估决策能力和预案统筹能力有着较高的重要性;发现在技能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抗压抗扰能力,需要在以后的培训和管制工作中加强管制技能的学习和规范化,以提高管制效能。预测管制员队伍能力和发现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培训并提高管制员的管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民航管制员 社会网络分析 云模型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文本挖掘下“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情景演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昕曜 星宇铮 +1 位作者 王远声 吕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6-1476,共11页
为分析“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灾变特点,利用自动化抓取技术提取了2010—2022年国内权威新闻媒体对长江中上游区域的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报道数据。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和机器学习方... 为分析“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灾变特点,利用自动化抓取技术提取了2010—2022年国内权威新闻媒体对长江中上游区域的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报道数据。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新闻文本进行了预处理与数据清洗,实现了灾害信息的自动分类。进而,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了灾害链的拓扑结构,推演了灾害演化过程中的各节点概率,揭示了“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链的情景演化规律。最后,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2020年的灾害事件为例,预测了“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网络中各情景节点概率,验证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山洪、泥石流、滑坡、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目标变量预测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各目标变量的Brier检验平均结果为0.115。研究结论为“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预测和情景演化分析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暴雨-山洪-地质灾害 情景演化 文本挖掘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及Cd(Ⅱ)和Pb(Ⅱ)吸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博 李海华 +6 位作者 陈岩 杨小丽 孙立祥 张平选 石成龙 肖江 陈光才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1027,共12页
环境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发对重金属具有高效吸附性的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骨粉与不同摩尔比的Fe(NO_(3))_(3)和KMnO_(4)(4∶1、2∶1、1∶1、1∶2和1∶4)为原料,利用溶液浸渍联合高温裂解... 环境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发对重金属具有高效吸附性的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骨粉与不同摩尔比的Fe(NO_(3))_(3)和KMnO_(4)(4∶1、2∶1、1∶1、1∶2和1∶4)为原料,利用溶液浸渍联合高温裂解法制备铁锰氧化物修饰的生物炭复合材料(FM-BCs);探究原料组成对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表面性质和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吸附能力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修饰可改变材料的孔结构,且在生物炭表面引入Fe-O和Mn-O特征官能团;制备原料中KMnO_(4)和Fe(NO_(3))_(3)的摩尔比对合成的铁锰氧化物-骨炭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其中在Fe(NO_(3))_(3)和KMnO_(4)的摩尔比为1∶4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F_(1)M_(4)-BC)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优;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FM-BCs对水溶液中的Cd(Ⅱ)和Pb(Ⅱ)的吸附过程均是单层吸附和化学吸附,且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F_(1)M_(4)-BC对Cd(Ⅱ)和Pb(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192.73和427.00 mg/g。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环境修复材料的研发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骨粉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库溶解氧预测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鹏 梅书浩 +3 位作者 石成春 卓越 李佳昊 宋刚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快速精准预测低氧发生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最大信息系数两种方法,依据闽江上游水口水库典型渔业养殖区G1、G2和Z1点位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数据,从多个水质、气象和水文参数中筛选出影响溶... 快速精准预测低氧发生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最大信息系数两种方法,依据闽江上游水口水库典型渔业养殖区G1、G2和Z1点位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数据,从多个水质、气象和水文参数中筛选出影响溶解氧的关键驱动因子。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独立BP、皮尔逊相关性-BP、MIC-BP和MIC-SVR等溶解氧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电导率、水温、pH、叶绿素a和水位是影响溶解氧的5个主要因素;经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后,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得到提升,其中最大信息系数(MIC)法的筛选效率优于皮尔逊相关性法的;MIC-SVR模型是最优的溶解氧预测模型,其R 2均大于0.98,RMSE均小于0.56,MAE均小于0.28,可以将溶解氧的预测误差控制在±0.30 mg/L以内。该研究成果可为湖库低氧预测预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溶解氧 相关性分析 最大信息系数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志宏 余艳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7,共4页
虽然拉开档次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的动态综合方法,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评价者的主观信息。为了能准确表达原始统计数据的规律和决策者对于影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因素的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 虽然拉开档次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的动态综合方法,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评价者的主观信息。为了能准确表达原始统计数据的规律和决策者对于影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因素的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了权化处理。通过对采用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都呈增强趋势,但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更为贴切,即改进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动态综合方法 层次分析法 权化处理 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双污泥生物炭的一锅法制备及吸附水中盐酸环丙沙星性能
9
作者 帖靖玺 闫梦佳 +1 位作者 段晓涵 刘玉浩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7-1137,共11页
以自来水厂铁盐污泥(IBWS)和造纸厂污泥(PMS)为原料,采用无氧高温(500℃)热解一锅法制备了磁性双污泥生物炭(MDSBC)。采用SEM、N2吸附-脱附、XRD、FTIR、XP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初始溶液pH、共存阴... 以自来水厂铁盐污泥(IBWS)和造纸厂污泥(PMS)为原料,采用无氧高温(500℃)热解一锅法制备了磁性双污泥生物炭(MDSBC)。采用SEM、N2吸附-脱附、XRD、FTIR、XP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初始溶液pH、共存阴离子对MDSBC吸附水中盐酸环丙沙星(CIP)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吸附过程,推测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由m(IBWS)∶m(PMS)=1.0∶2.5制备的MDSBC(2.5)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磁分离性能;在吸附时间为4 h的条件下,0.05 g MDSBC(2.5)对2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的CIP溶液(初始溶液pH=3)的吸附量最低,为28.13 mg/g,当初始溶液pH=5时的吸附量最高,为33.65 mg/g;MDSBC(2.5)对CIP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物理、化学吸附的放热过程;溶液中的Cl–和SO_(4)^(2–)(质量浓度100~300 mg/L)对MDSBC(2.5)吸附CIP的影响不大,而PO_(4)^(3–)通过堵塞MDSBC(2.5)表面孔道和升高体系pH导致OH–和CIP–之间竞争性吸附,明显抑制了MDSBC(2.5)对CIP的吸附,且抑制程度与PO_(4)^(3–)质量浓度呈正相关;MDSBC(2.5)循环使用5次后,CIP吸附量比首次下降了12.51%;MDSBC(2.5)对CIP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和π-π键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厂铁盐污泥 造纸污泥 磁化双污泥生物炭 盐酸环丙沙星 吸附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融合背景下石灰石光面爆破模拟试验教学探索
10
作者 付金伟 郝常顺 +1 位作者 刘淑丽 汪德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5,132,共8页
为解决工程现场爆破教学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及展示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且可重复的模拟试验方案。通过对不同炮孔布置的石灰石光面爆破试验,分析破坏模式、裂纹扩展规律和爆破漏斗特征,为数值模型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颗粒流软件... 为解决工程现场爆破教学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及展示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且可重复的模拟试验方案。通过对不同炮孔布置的石灰石光面爆破试验,分析破坏模式、裂纹扩展规律和爆破漏斗特征,为数值模型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颗粒流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设定爆炸荷载与边界条件,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将该模型应用于教学,模拟围压、局部应力与颗粒运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炮孔布置参数对破坏模式、裂纹数量及能量分布的影响规律,为爆破工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模拟试验 钻孔布置 PFC仿真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压-拉转换的直接拉伸装置研制与教学应用
11
作者 付金伟 于伊冰 +1 位作者 刘淑丽 刘伟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47,共7页
针对拉伸实验中存在的应力集中、轴线对准精度低及测量强度结果偏高等问题,研制出一种可用于教学的直接拉伸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环形试件,采用压-拉转换结构,避免传统夹持带来的试件与装置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同时,装置具有稳定的轴向对... 针对拉伸实验中存在的应力集中、轴线对准精度低及测量强度结果偏高等问题,研制出一种可用于教学的直接拉伸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环形试件,采用压-拉转换结构,避免传统夹持带来的试件与装置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同时,装置具有稳定的轴向对准精度,使拉力与试件轴线对中,避免试件偏心受力。以混合纤维混凝土进行的直拉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掺入1%聚酯纤维试件的抗拉强度最高,较对照组提高38%。与巴西劈裂实验相比,新装置测得的抗拉强度显著降低30%~33%,表明该直接拉伸法更接近试件的真实抗拉强度。该装置的研发与应用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参数,也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拉强度 压-拉转换 直接拉伸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市某制药厂废水的生物毒性评价
12
作者 路忻 张清敏 +1 位作者 马翠 刘玉浩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70,共7页
以驻马店市某制药厂废水为研究对象,评估该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4个节点(进水、生物处理出水、类Fenton反应出水和Fenton反应出水)水样对不同营养级别指示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分析4个工艺节点对生物急性毒性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 以驻马店市某制药厂废水为研究对象,评估该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4个节点(进水、生物处理出水、类Fenton反应出水和Fenton反应出水)水样对不同营养级别指示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分析4个工艺节点对生物急性毒性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制药废水进水对发光细菌、斜生栅藻、大型蚤、斑马鱼和本土鲫鱼的半数效应浓度(EC_(50))在4.85%~15.40%,急性毒性单位(Acute toxic unit,TUa)在6.5~20.6,属于高毒废水。生物处理对制药废水中COD和TOC的去除率高达94%,对各指示生物的毒性去除率(以TUa表征)>80%。高级氧化出水仅大型蚤可测出急性毒性(TUa=1.07),其余指示生物的EC_(50)>100%且TUa<1,属于无毒或微毒废水。该制药厂现有工艺有效去除了制药废水对指示生物的急性毒性,且大型蚤对制药废水出水的毒性更加灵敏,本土鲫鱼灵敏性高于斑马鱼。理化指标与毒性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建议采用不同指示生物的最低无效应稀释度(Lowest ineffective dilution,LID)作为废水综合毒性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急性毒性评价 毒性削减 毒性灵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哌嗪羧酸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宋刚福 胡智媛 +1 位作者 高亚伟 王小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3,共10页
研究了基于哌嗪-2-羧酸聚酰胺膜的胺化改性方法及对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界面聚合技术,以哌嗪-2-羧酸和均苯三甲酰氯分别为两相单体制备负电性纳滤初始膜,并通过有机环境胺化进行二次改性,明显提升了负电性纳滤膜表面的正电荷密度。其中,... 研究了基于哌嗪-2-羧酸聚酰胺膜的胺化改性方法及对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界面聚合技术,以哌嗪-2-羧酸和均苯三甲酰氯分别为两相单体制备负电性纳滤初始膜,并通过有机环境胺化进行二次改性,明显提升了负电性纳滤膜表面的正电荷密度。其中,多乙烯多胺直接表面改性法显著提升膜表面正电荷密度和水渗透系数[最高170.0 L/(m^(2)·h·MPa)],增加MgCl_(2)截留(60.3%)和降低Na_(2)SO_(4)截留(27.4%);而有机环境层状界面聚合法可使纳滤膜具备适中的水渗透系数[75.0 L/(m^(2)·h·MPa)]、减小的膜孔径(0.37 nm)和近电中性的膜表面(MgCl_(2)和Na_(2)SO_(4)截留率分别为71.5%和78.3%)。同时,利用孔径相异/相近和电性不同的纳滤膜截留全氟化合物,并结合膜结构表征,显示膜表面位置的电荷对截留发挥关键作用,是尺寸筛分效应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纳滤膜 哌嗪-2-羧酸 表面电荷调控 胺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萘二甲酸酐对菠菜生长发育影响
14
作者 贾纤 焦若阳 +1 位作者 刘鑫鑫 杨子彦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为研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udrocarbons)的环境行为及其在过硫酸盐氧化体系中的降解特性,旨在探究PAHs在土壤中的氧化去除效率、主要降解产物,以及这些产物对菠菜生长发育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于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 为研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udrocarbons)的环境行为及其在过硫酸盐氧化体系中的降解特性,旨在探究PAHs在土壤中的氧化去除效率、主要降解产物,以及这些产物对菠菜生长发育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于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进行,采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对土壤中的PAHs进行降解处理,并利用GC-MS定量分析土壤中剩余的PAHs及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产物。此外,还通过在1,8-萘二甲酸酐污染的土壤中种植菠菜,来评估其对菠菜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的降解效率与其初始浓度并无直接关联,而在氧化初期,衍生物的浓度与PAHs的降解率密切相关。其中,1,8-萘二甲酸酐作为主要的降解产物,对菠菜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显著的胁迫效应,当污染物浓度达到3 mg/L时,种子发芽率仅为55%。在植物富集实验中,根部显示出较强的污染物富集能力其次为叶植物茎部中1,8萘二甲酸酐浓度最低。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植物干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在高浓度下,干重减少速率有所减缓。此外,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浓度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随污染浓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衍生物 1 8-萘二甲酸酐 抗氧化酶 生长抑制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水体总磷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旭 应一梅 +2 位作者 尚梦 崔欣睿 黄瑞杰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7期178-180,共3页
为明晰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水体总磷的影响,该研究于2023年在排水期和排沙期沿黄河干流各采集了6个上覆水水样,对水样中的总磷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开展了评价,并计算了河南段各断面水... 为明晰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水体总磷的影响,该研究于2023年在排水期和排沙期沿黄河干流各采集了6个上覆水水样,对水样中的总磷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开展了评价,并计算了河南段各断面水体总磷通量。结果表明,2023年排水期和排沙期水体的TP(总磷)含量沿程均值分别为0.244±0.258、0.266±0.448 mg/L。各断面水体总磷通量起伏较大,排水期为401.68~1 615.33 t,排沙期为233.23~5 577.53 t。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呈现中度和重度的污染水平,排沙期指数高于排水期。黄河下游河南段各断面不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需重点关注该时期的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水体总磷 黄河下游 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16
作者 李佳昊 张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丹江口水库水环境现状,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对丹江口水库2021-2023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主要入库河流及库区重点管控点位的总磷(TP)、氨氮(NH_(3)-N)、溶解氧(DO)年均量浓度均满足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质... 为探究丹江口水库水环境现状,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对丹江口水库2021-2023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主要入库河流及库区重点管控点位的总磷(TP)、氨氮(NH_(3)-N)、溶解氧(DO)年均量浓度均满足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质要求;由于温度和径流量的影响导致丹江口水库在每年的7、8月份出现低氧现象,而在每年的2、3月份TN浓度较高,可能与周边农业非点源污染有关;根据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水库近三年营养状态指数呈下降趋势,水库水质稳中向好;水质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指数平水期最优,丰水期最差,溶解氧和总磷为丰水期最好、枯水期最差,总氮则与二者相反,表现为枯水期最佳,丰水期最差,入库支流的水质劣于水库库区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质评价 营养状态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川 闫金霞 +5 位作者 刘家乐 李鼎 马玉露 王荣欣 成庆利 陆建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09,共6页
污染物汇入和闸坝拦截等人为干扰影响湖泊水量和水质,进而影响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为了解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于2018年10月、12月,2019年4月、7月对青龙湖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利用藻类生物学指标... 污染物汇入和闸坝拦截等人为干扰影响湖泊水量和水质,进而影响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为了解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于2018年10月、12月,2019年4月、7月对青龙湖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利用藻类生物学指标评价水体营养状况,并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53属,浮游植物的密度为134.20万~283.16万个/L,生物量为2.48~8.09 mg/L;春季绿藻-硅藻为优势种,夏季转以绿藻为主,秋季以蓝藻为主,冬季以硅藻为主;水体大部分时期为中-富营养型;水温、pH值、总磷、氨氮、CODMn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青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缺水城市水体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改善研究——以荥阳市枯河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冰一 张鹏 +2 位作者 宋刚福 梅书浩 李明月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160-166,共7页
缺水型城市的黑臭水体流动性低,存在治理难、易反复的问题,通过污水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内河水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荥阳市枯河为例,通过构建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展了枯河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改善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污染源计算结... 缺水型城市的黑臭水体流动性低,存在治理难、易反复的问题,通过污水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内河水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荥阳市枯河为例,通过构建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开展了枯河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改善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污染源计算结果,利用分担率法计算出广武镇对污染物贡献占比最大,分别达到58.07%、67.82%、57.79%;农村生活污水对COD、氨氮贡献占比最大,农业面源对总磷贡献占比最大。(2)基于“双达标”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条件下的枯河水环境容量,其中现状尾水水量水质条件下枯河COD、氨氮、总磷的环境容量为636.01 t/a、30.55 t/a、7.80 t/a。(3)以最不利氨氮为例,污水处理厂尾水现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限值一级A标准的水质条件下,削减率分别为12.76%、98.19%,尾水一级A排放水质条件下,枯河下游严重超过功能区水质要求,难以通过削减污染物排放来改善水质。研究综合分析区域污染源分布特征,对不同条件下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性地给出了上游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不同条件下污染物削减量,结果可为荥阳市及更多缺水型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水质数学模型 污染物削减 污水资源化利用 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学物元模型在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四伟 俞娟 +1 位作者 高军省 李光亚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2期151-154,共4页
为探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问题,采用可拓物元模型选取PM_(2.5)、PM_(10)、SO_(2)、NO_(2)作为评价因子对郑州市201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6月、7月、8月和9月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为Ⅰ级,1月和2月的大气环... 为探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问题,采用可拓物元模型选取PM_(2.5)、PM_(10)、SO_(2)、NO_(2)作为评价因子对郑州市201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6月、7月、8月和9月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为Ⅰ级,1月和2月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Ⅲ级,其余月份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影响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点污染因子为PM_(2.5)和PM_(10);评价过程中应用不重叠经典域构造形式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 可拓物元模型 综合评价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河枢纽对水环境不利影响及优化调度研究
20
作者 逄敏 张鹏 +2 位作者 尤佳艺 张倩 陈志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2,193,共5页
为提高枯水期南昌市水环境承载力,构建了赣江尾闾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文条件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流量小于1020 m^(3)/s时,赣江主干河流和下游主、北、中、南四个分支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警戒调控水位之间,调... 为提高枯水期南昌市水环境承载力,构建了赣江尾闾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水文条件的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流量小于1020 m^(3)/s时,赣江主干河流和下游主、北、中、南四个分支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警戒调控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1.11 d以内;在流量大于1020 m^(3)/s后时,警戒调控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主干河流和四个分支的最佳调度水位在最低生态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之间,调度时间在4~7 d内。建议各分支拦河枢纽靠近警戒调控水位运行,既能保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南昌市水资源可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下游 水环境模型 拦河枢纽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