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1
作者 李一婧 何楠 +1 位作者 李慧敏 王守清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文章针对当前PPP项目政策风险高、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运用可转换债券工具,设计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可转换债券引入夹层投资者,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增信,降低各投资方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 文章针对当前PPP项目政策风险高、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运用可转换债券工具,设计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可转换债券引入夹层投资者,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增信,降低各投资方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项目价值,形成对项目投资方的激励作用,有助于项目利益相关方相互监督合作,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夹层融资 可转换债券 融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水环境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楠 李佳音 张亚琼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实现高效的水环境协同治理是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政府、企业、社会3个治理主体行为及治理主体间信任对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碳中和效果的影... 实现高效的水环境协同治理是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政府、企业、社会3个治理主体行为及治理主体间信任对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碳中和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对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治理主体间信任的影响最大;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社会主体行为对碳中和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水环境协同治理效果在治理主体间信任、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对碳中和效果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水环境治理 协同治理 结构方程模型 问卷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关中地区水井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尚群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129,共7页
考古发现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根据井口和井壁的形状特征,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类型;按井圈的有无及其材质特征,可分为土井、陶圈井、砖井和复合井等。由于关中地区是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均较大,... 考古发现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根据井口和井壁的形状特征,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类型;按井圈的有无及其材质特征,可分为土井、陶圈井、砖井和复合井等。由于关中地区是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均较大,故水井主要分布在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区的宫殿区、离宫别馆、以及冶铁、制陶、铸币等手工业作坊区。此外,水井还承担着重要的仪礼功能,咸阳帝陵等礼仪场所也发现了较多的水井。秦汉时期关中水利工程发达,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地表水灌溉,故暂没有发现用于灌溉的水井。秦汉关中地区所发现的水井地域分布存在差异,与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冶铁、制陶等手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关中地区 水井 地域分布 井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