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E理论框架下我国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爱领 左一鸣 孙少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识别了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其次,采用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方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因素的层次结构。最后,利用区间2型模糊AHP方法对各障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结果显示:障碍因素EB7和OB2位于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权重最大的障碍因素分别为EB1、TB2、TB1和EB2。【结论】结果表明:缺乏专项政策支持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是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协作和博弈、水利数据扩展挑战、水利数据安全风险和水利工程的独特性是构成障碍的重要因素。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障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提供一个可靠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障碍因素 区块链技术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 区间2型模糊AHP 水利信息化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夏玉米WHCNS模型适用性分析
2
作者 焦静 王爱丽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7期1-4,共4页
为探究土壤-作物系统水热碳氮耦合模型(Soil Water Heat Carbon and Nitrogen Simulation,WHCNS)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本研究基于2年的夏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WHCNS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经率定后的WHCNS模型可用于土壤水力特性、... 为探究土壤-作物系统水热碳氮耦合模型(Soil Water Heat Carbon and Nitrogen Simulation,WHCNS)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本研究基于2年的夏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WHCNS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经率定后的WHCNS模型可用于土壤水力特性、氮损失和作物生长发育的模拟。表明WHCNS模型具有精确模拟华北平原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水力运动特性、氮损失和作物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夏玉米 WHCN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泥沙淤堵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二平 张欣 +1 位作者 孙东坡 郭选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9,46,共5页
小浪底水利枢纽泥沙的防治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在枢纽后期运用过程中,确定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值,并制定防止塔前泥沙淤堵的泄流排沙方案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利用正态浑水动床模型试验对允许淤沙高程187 m进行复核.在此试验成果的基础... 小浪底水利枢纽泥沙的防治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在枢纽后期运用过程中,确定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值,并制定防止塔前泥沙淤堵的泄流排沙方案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利用正态浑水动床模型试验对允许淤沙高程187 m进行复核.在此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将典型年洪水过程概化为5种工况进行泄流孔洞运行调度方案试验,发现各孔洞排沙效率与孔洞组合运用方式、闸门开启时间、孔洞附近地形、泄流量大小等诸多因素相关联.提出了泄流孔洞运行调度推荐方案:当出库流量小于发电洞泄量时,优先启用发电洞泄流;当出库流量超过发电洞泄量时,超出部分按照通过排沙洞、明流洞、孔板洞的顺序泄流,同时排沙洞以3号、2号、1号的开启顺序拉沙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 泥沙淤堵 模型试验 排沙效率 泄流 排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及案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刚 潘涛 +3 位作者 严登华 齐珺 刘少华 赵继伟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56-63,共8页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出发,定义了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并提出基于HEGdca的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2010年为评价水平年,评价了漳卫河流域给定水利工程条件应对不同程度气象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流域多年平均缺水率为衡量标准,漳卫河流域当前(2010年)的水利工程条件整体可以有效应对不超过30年一遇的干旱。评价结果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流域抗旱规划和干旱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群 干旱应对能力指数 定量评价 游程理论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漳卫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水利工程评标办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磊 王军 安晓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9-193,共5页
通过工程招投标形式选择合适的承包人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对工程建设计划的圆满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标工作是整个招投标活动的核心,如何快速有效的选取最优投标人事关工程建设的成败,但是水利工程评标因素众多,且较难直... 通过工程招投标形式选择合适的承包人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对工程建设计划的圆满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标工作是整个招投标活动的核心,如何快速有效的选取最优投标人事关工程建设的成败,但是水利工程评标因素众多,且较难直接评价。对此,本文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选取投标报价、施工组织及企业状况等指标,建立了指标属性矩阵和直觉模糊线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考虑评价对象各指标的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同时借助得分函数和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可快速求得投标单位投标优劣顺序,能够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水利水电工程 招标投标 评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序理论的水利工程评标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旸旸 胡方园 +2 位作者 李晓鹏 郭磊 李慧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17,121,共4页
根据当前国内评标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水利工程评标多属性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将格序决策理论引入水利工程评标决策中。结合Hausdorff测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格序理论的水利工程评标模型。通过计算各投标单位与拟... 根据当前国内评标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水利工程评标多属性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将格序决策理论引入水利工程评标决策中。结合Hausdorff测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格序理论的水利工程评标模型。通过计算各投标单位与拟确界之间的广义距离,可得到该模型下业主偏好关系的线性扩展结果,即投标单位之间的优劣排序,从中可确定最优候选中标人。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克服水利工程评标决策过程中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为水利工程评标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标 格序理论 决策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XF文件的水利工程地形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尚蔚 周钰航 魏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数字地形模型(DTM)是水利水电工程三维数字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一般的建模软件流程繁琐,严重影响建模效率且存在地形表面失真,不能准确地表现真实地形信息。本文通过分析DXF文件的数据结构,在Python环境下利用Python... 数字地形模型(DTM)是水利水电工程三维数字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一般的建模软件流程繁琐,严重影响建模效率且存在地形表面失真,不能准确地表现真实地形信息。本文通过分析DXF文件的数据结构,在Python环境下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读取和直接编写DXF文件,利用Delaunay算法生成三角网描述地形曲面拓扑关系,并将拓扑信息直接写入DXF文件中,编写的DXF文件可在不同软件中通过拉伸生成实体,既实现了三维数字地形模型的快速建模,又可满足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此方法在某水利工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中成功应用,对基于DXF文件的直接建模方法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DXF 不规则三角网 三维地形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及应用流程 被引量:47
8
作者 徐钰德 王铭岩 杨叶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143,共6页
目前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将其用于施工管理的较少且尚不成熟。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BIM团队,提出了适用于水利工程施... 目前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将其用于施工管理的较少且尚不成熟。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BIM团队,提出了适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模式,并构建了基于3个层次(数据层、处理层、应用层)、2个系统(模拟BIM系统、实时BIM系统)的管理平台,最后以土石坝施工管理为例,设计了模拟BIM系统与实时BIM系统的具体实施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模式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水利工程BIM正向设计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牛立军 梁燕迪 王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为弥补传统二维设计方法出图算量复杂、方案比选困难的缺陷,提升Revit对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适应性,通过正向设计需求分析,利用Revit API和MVC编程模式,以相关设计规范为依据,对Revit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BIM正向设计实现... 为弥补传统二维设计方法出图算量复杂、方案比选困难的缺陷,提升Revit对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适应性,通过正向设计需求分析,利用Revit API和MVC编程模式,以相关设计规范为依据,对Revit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BIM正向设计实现方法。以落地槽设计为例,应用该方法开发出一个针对落地槽BIM正向设计的程序,基于模型可以一键生成图纸、计算书、概预算等设计成果,验证了BIM正向设计实现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为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正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正向设计 二次开发 Revit API MVC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少楠 宋宜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137,142,共8页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处地形环境复杂、涉及专业广、规划选址困难等特点,存在地形数据获取不准确、协同效率低下、进度管理等问题,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应用框架,采用BIM技术建立精细化模型,GIS提供真实的三维地形场景信息...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处地形环境复杂、涉及专业广、规划选址困难等特点,存在地形数据获取不准确、协同效率低下、进度管理等问题,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应用框架,采用BIM技术建立精细化模型,GIS提供真实的三维地形场景信息,分析两者数据融合难题,研究将BIM模型、倾斜摄影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接入到三维GIS平台上进行集成的方法,实现微观与宏观、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融合,构建一个三维可视化的交互环境。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实现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项目信息的精准协同化表达,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提高了水利工程数字化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水利工程 全生命周期管理 倾斜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WA算子的水利设计企业BIM应用能力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少楠 潘传旭 张卫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8-125,共8页
水利设计企业因其工程设计、施工环境和方式等与传统建筑设计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建造中BIM应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其自身特点。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水利设计企业的BIM应用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专家访谈,并结合水利... 水利设计企业因其工程设计、施工环境和方式等与传统建筑设计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建造中BIM应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其自身特点。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水利设计企业的BIM应用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专家访谈,并结合水利设计特点制定了水利设计企业BIM应用能力评价指标,其中包含4个方面的19个评价指标。同时,运用C-OWA算子法为指标赋权,并结合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方法构建出水利设计企业BIM应用能力评价模型。利用此评价模型对某水利设计企业BIM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该企业BIM应用能力的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评价和发展水利设计企业BIM应用能力的方向和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设计企业 BIM应用能力 C-OWA算子 灰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的水利工程BIM信息交互管理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少楠 潘传旭 赵继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9-183,共5页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产生的信息内容不明确、工程建设多阶段信息交互障碍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基于BIM应用深化的多维度作为信息层级,虚拟仿真与现实场景为动态信息交互,建立BIM信息交互管理的维度模型,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BIM...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产生的信息内容不明确、工程建设多阶段信息交互障碍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基于BIM应用深化的多维度作为信息层级,虚拟仿真与现实场景为动态信息交互,建立BIM信息交互管理的维度模型,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BIM应用的特点和问题总结梳理信息的内容、路径及之间的联系,系统研究形成水利工程BIM信息交互管理体系并以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信息创建和交互管理为例设计水利工程BIM信息交互管理的具体应用。使各参与方基于信息交互管理体系协同工作,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化、规范化,为BIM信息在水利工程中的深化应用和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BIM 信息交互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和云模型的水利信息化测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英杰 薛智文 丁静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4,共5页
建立水利信息化测度模型,对于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指导有着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开展水利信息化工作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工作中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和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上普遍使... 建立水利信息化测度模型,对于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指导有着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开展水利信息化工作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工作中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和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德尔菲法和云模型的水利信息化测度研究方法,并结合2012-2015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对研究方法展开论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价的科学客观性,为实现水利信息化阶段目标提供现状分析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云模型 德尔菲法 信息化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水利信息系统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英杰 李光辉 马锐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关乎水利事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综合评价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将可能危及系统可靠运行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评价系统,从运行环境、硬件、网络系统软件、人为因素4个方面分析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关乎水利事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综合评价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将可能危及系统可靠运行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评价系统,从运行环境、硬件、网络系统软件、人为因素4个方面分析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建立了包含准则层、目标层和状态层等多层次的运行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改进CRITIC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基于云模型的水利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一个供水工程决策支持系统为例,对该系统运行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利用Python软件编程将综合评价结果可视化和直观化。结果表明:该决策支持系统运行可靠性更优,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开展类似水利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价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系统 运行可靠性 云模型 AHP法 改进CRITI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水利工程投标决策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聂相田 李智勇 王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0,125,共5页
工程投标决策是一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对多项目进行投标决策的问题,考虑企业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投标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拟投标项目的决策指... 工程投标决策是一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对多项目进行投标决策的问题,考虑企业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投标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拟投标项目的决策指标损益价值和概率权重,确定其决策指标期望前景值;然后计算各项目的投标成本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项目的综合前景值并对其排序,为企业的投标决策提供依据;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理论 投标决策 决策指标 概率权重 综合前景值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PPP项目合同柔性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聂相田 李智勇 王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就未约定风险责任的风险事件或非预期风险事件的责任分担进行再谈判是不可避免的。在细化项目运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PPP项目的专业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PPP项目的合同柔性,构建了水利工程PPP项...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就未约定风险责任的风险事件或非预期风险事件的责任分担进行再谈判是不可避免的。在细化项目运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PPP项目的专业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PPP项目的合同柔性,构建了水利工程PPP项目合同9种柔性调节机制,对合同结构不完备和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风险进行再分担,确保PPP项目的顺利实施。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PPP项目合同执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PPP项目 合同再谈判 风险传递 合同柔性 柔性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双随机”抽检均衡性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相田 范天雨 王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行中采用的常规随机抽样方法存在抽检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均衡性改进的抽取方法。该方法在随机抽取的基础上,考虑被抽取对象的抽中次数,提高被抽取次数较少的对象的被... 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行中采用的常规随机抽样方法存在抽检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均衡性改进的抽取方法。该方法在随机抽取的基础上,考虑被抽取对象的抽中次数,提高被抽取次数较少的对象的被抽中概率,使抽取结果趋于均衡;引入专家经验系数来调整检查人员抽取概率,改善抽取结果。根据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改进模型,并应用概率的方法对改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抽取 均衡性 概率 监督检查 水利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下不同增氧灌溉方式对甜椒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宏军 童文彬 +3 位作者 潘红卫 王露阳 张振华 张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101,共8页
增氧灌溉可有效改善地下滴灌导致的低氧胁迫,具有节水高效和提质增产的作用。然而,增氧灌溉的改善效果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甜椒为供试作物,选取河南省3种典型土壤(黏土、粉壤土、砂壤土)为供试土壤,以常规地下滴灌为对照,研... 增氧灌溉可有效改善地下滴灌导致的低氧胁迫,具有节水高效和提质增产的作用。然而,增氧灌溉的改善效果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甜椒为供试作物,选取河南省3种典型土壤(黏土、粉壤土、砂壤土)为供试土壤,以常规地下滴灌为对照,研究纯氧曝气、循环曝气对甜椒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测定不同增氧灌溉方式下温室甜椒的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活力、株高、净光合速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土壤下,循环曝气灌溉和纯氧扩散器曝气灌溉处理下的甜椒的根鲜质量、根系活力、株高、净光合速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较常规灌溉处理的有显著的提高(P<0.05),相同类型土壤下增氧灌溉的提高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循环曝气、纯氧曝气;②不同类型土壤下,循环曝气灌溉和纯氧扩散器曝气灌溉对甜椒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高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黏土、粉壤土、砂壤土;③在9个处理中,黏土条件下循环曝气灌溉处理的实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灌溉 甜椒 土壤类型 生长生理 产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破坏率下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衔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泓诺 周俊 符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2,共4页
近年来,城市地区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已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入破坏率概念,以江苏省南京站、盐城站、无锡站为雨量代表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深入考虑河道水位顶托对管网排... 近年来,城市地区管网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已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入破坏率概念,以江苏省南京站、盐城站、无锡站为雨量代表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深入考虑河道水位顶托对管网排水的影响,研究管网排水与水利排涝之间的重现期衔接关系。结果表明,在破坏率影响下,管网排水设计标准2、3、5年分别对应河道排涝标准10、15、20年,在压力流下可适当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及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排水标准 河道排涝标准 破坏率 标准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输沙河段冲淤量计算典型因素影响探讨——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上下游河道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佳 孙东坡 沈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34,共5页
断面地形法与输沙量法为计算河段冲淤变形比较常用的方法,由于测验仪器、方法的限制及测验误差的影响,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常存在差异。在三峡水库库区以及大坝下游荆江河段,实地开展了长江临底悬沙、不平衡输沙测验等工作,根据观测... 断面地形法与输沙量法为计算河段冲淤变形比较常用的方法,由于测验仪器、方法的限制及测验误差的影响,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常存在差异。在三峡水库库区以及大坝下游荆江河段,实地开展了长江临底悬沙、不平衡输沙测验等工作,根据观测资料,综合考虑输沙量法与断面地形法计算冲淤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对冲淤计算影响较大的典型因素,尝试在排除干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计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输沙 实地测验 典型因素 冲淤量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