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视角下高校建成环境韧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嘉赓 宋岭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188-193,共6页
近年来高校建成环境普遍表现出韧性不足的问题,校园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为加强高校环境韧性建设,基于高校人居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变化,在校园韧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建成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 近年来高校建成环境普遍表现出韧性不足的问题,校园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为加强高校环境韧性建设,基于高校人居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变化,在校园韧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建成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对高校建成环境进行韧性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得出其校园建成环境韧性建设处于较差水平,对其建设短板提出了空间规划、设施配置与治理体系方面的韧性建设优化策略,以期为后续的高校建成环境全局层面的韧性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高校建成环境 校园韧性 韧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快递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例
2
作者 李家琛 李希阳 +2 位作者 陈萍 陈浩然 莫加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50-56,共7页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例,选取校园快递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Depthmap软件对校园道路布局进行分析,全面解析校园路网结构,得出在当前路网结构下校园快递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可达性不一、未切合校园道路空间、空间布局混...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例,选取校园快递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Depthmap软件对校园道路布局进行分析,全面解析校园路网结构,得出在当前路网结构下校园快递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可达性不一、未切合校园道路空间、空间布局混乱等。提出了整合现有快递点并建设大型快递集散中心,重新布局小型快递收发站点,校园道路优化3个层面的优化策略,有助于推动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提升高校整体运营效率和师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快递空间 量化分析 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研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例
3
作者 展锦坤 王桂秀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22-27,共6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总体景观、植物景观、建筑景观、水体景观、道路小品5个方面的20个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华水校园景观整体处...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总体景观、植物景观、建筑景观、水体景观、道路小品5个方面的20个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华水校园景观整体处于“良好”层次,空间层次丰富,但同时也存在植物景观群落结构简单,建筑景观体量外观欠佳,道路小品景观艺术性不足等问题。高校校园景观营造和提升是多维度的,建议目前校园景观提升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增加植物种类,优化群落结构;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交互关系﹔③提升道路小品景观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校园景观 景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序对比法的城市景观视觉协调性评价——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范钦栋 王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将视觉协调性理论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提出并建立景观的视觉协调性的评价体系。运用优序对比法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景观视觉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景观视觉协调性为中等。以此探讨城市景观的评价方法,推动城市景观评... 将视觉协调性理论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提出并建立景观的视觉协调性的评价体系。运用优序对比法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景观视觉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景观视觉协调性为中等。以此探讨城市景观的评价方法,推动城市景观评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优序对比法 视觉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声景观认识——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核心区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范钦栋 王森 任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5-647,共13页
声景观评价是校园声景观营建的前提,对优化校园环境,满足师生生活学习需求有重要意义。当前声景观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公园、居住区等空间,针对高校校园的声景应用研究几乎没有。在场地实测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 声景观评价是校园声景观营建的前提,对优化校园环境,满足师生生活学习需求有重要意义。当前声景观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公园、居住区等空间,针对高校校园的声景应用研究几乎没有。在场地实测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核心区域进行了声景观舒适度评价,并在ArcGis平台支持下,模拟了当前和理想状态下的校园声景观分布,明确了校园声景观的游览和营建模式。研究结果对校园声景观优化及营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声景观 舒适度 评价 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中历史建筑的现代价值与活化利用研究--以荥阳市秦家大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岭 郭浩晨 周文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本文以河南省荥阳市秦家大院传统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其现代价值与活化利用的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评估了秦家大院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教育和旅游方面的价值及利用现状。研究表明:秦... 本文以河南省荥阳市秦家大院传统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其现代价值与活化利用的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评估了秦家大院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教育和旅游方面的价值及利用现状。研究表明:秦家大院在保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损坏和展示利用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活化利用策略,一是以保护传承为基础,延续秦家大院原有风貌,包括新技术应用、政策经济扶持,以维持秦家大院的原貌提高其游览价值;二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强调秦家大院的活化利用,包括乡村振兴、空间改造等多种方式,通过秦家大院的活化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的经济发展反向促进秦家大院的保护与多维价值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活化利用 乡村振兴 秦家大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IPA分析的滨水公园策划与后评估--以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
7
作者 李京京 王乐晨 范钦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以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KANO-IPA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探讨了滨水公园的策划与后评估。通过对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功能需求进行KANO分析,确定了游客对公园的期望和满意度,并绘制KANO模型四分位... 本文以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KANO-IPA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探讨了滨水公园的策划与后评估。通过对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功能需求进行KANO分析,确定了游客对公园的期望和满意度,并绘制KANO模型四分位图。结果表明:游客最关注的功能包括植物覆盖率、沿水安全程度。这些功能对于提升公园吸引力和游客体验至关重要。运用IPA分析方法,评估了公园的功能表现和重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对公园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公园的生态要素得分较高,但服务设施和历史文化展现等方面处于优先改进区。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改进策略,包括:通过增加停车位改善休憩服务设施质量;加强垃圾回收空气质量检测,改善公园环境质量;通过遗产文化的展览,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利用创新技术手段进行空间设计,进一步提高公园的满意度和吸引力。研究结果为滨水公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也为未来的景观评价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公园 KANO-IPA分析 满意度评价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共建筑的窗景量化及视觉感知分析研究——以上海图书馆东馆为例
8
作者 周玉琪 贾婕 +4 位作者 孙悦 董彦博 秦永德 张耀文 王旭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城市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其他要素共同参与城市风貌及形态的构建。公共建筑设计注重与周边城市景观的关联与互动,窗景作为由建筑内部感知周边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媒介,窗景视觉质量对于建筑空间感知及环境体... 城市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其他要素共同参与城市风貌及形态的构建。公共建筑设计注重与周边城市景观的关联与互动,窗景作为由建筑内部感知周边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媒介,窗景视觉质量对于建筑空间感知及环境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图书馆东馆为例,选取窗景中绿色植物、建筑与天空3个主要构景要素,从绿视率、天空视图、天际线3个指标对建筑窗景视觉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侧、西侧、南侧、北侧窗景绿视率分别为:0.35、0.42、0.38、0.25;天空视图分别为:0.65、0.38、0.58、0.47;天际线丰富度为:1.30、1.85、1.19、1.81。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人们对窗景要素的视觉感受。结果表明:绿视率能够很好地被感知,视觉可以得到放松。远眺天空对于建筑内部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天空视图值较高的窗景能够使人身心感到愉悦。天际线容易被人获取和感知,丰富的天际线变化能够获取更高的关注度。研究期望为公共建筑设计开窗取景设计及公众建筑景观视觉体验研究方面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窗景 视觉质量 绿视率 天空视图 天际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水利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徐文煜 卢玫珺 宋海静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86-191,共6页
郑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且独特的水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开展郑州市水利遗产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选取郑州市水利遗产,借助空间信息技术,构建了郑州市水利遗产空间数据库,完善形成年代、... 郑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且独特的水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开展郑州市水利遗产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选取郑州市水利遗产,借助空间信息技术,构建了郑州市水利遗产空间数据库,完善形成年代、类型特征等数据,结合ArcGIS分析工具对其空间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水利遗产在时间上大致呈建造时间越久远,遗存数量越稀少的趋势。在空间上总体呈明显的集聚态,在类型上供排水工程类聚集在无主要河道流经的刘和镇、崔庙镇一带;水利遗址类聚集在新郑市南部地区;其余类型遗产主要集中在伊洛河、索须河周边范围,向外扩展,数量随距离增加而减少。其形成与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遗产 水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特征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热点、进程和趋势分析
10
作者 牛蒙恩 李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274-280,共7页
为整体把握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的热点、进程和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工具SATI、CiteSpace以及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和分析,涵盖了CNKI数据库在2000—2024年5月建筑节能研究领域的1785篇有效文献。研究揭示了该领域24年来的发展... 为整体把握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的热点、进程和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工具SATI、CiteSpace以及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和分析,涵盖了CNKI数据库在2000—2024年5月建筑节能研究领域的1785篇有效文献。研究揭示了该领域24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规范探索阶段(2000-2010年)、推广成长阶段(2011-2020年)、深化扩展阶段(2021-2024年),在研究进程上呈现出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贯通方向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节能优化”等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主题上,从多元化逐渐精细化,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相关研究团队、发文机构已形成网络合作体系,彼此联系较为紧密,但仍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汤勇生 张海龙 张智通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54-58,95,共6页
基于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内涵,从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6个方面,构建包含23项主要内容、52项评价指标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将评价... 基于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内涵,从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6个方面,构建包含23项主要内容、52项评价指标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将评价结果分为3个等级,从而构成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评价体系已初步应用于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工作,征集遴选出3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并公布了第一批重点推介的10个标杆景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高质量发展 主要特征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化导向下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长征 闫芳 辛亦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1-75,共5页
文章从职业化教育的观念出发,通过对当前建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解读分析,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研究,提出对建筑学专业进行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在职业化的导向下,将建筑学专业课程整合成建立审美的美术写生、突出专... 文章从职业化教育的观念出发,通过对当前建筑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解读分析,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研究,提出对建筑学专业进行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在职业化的导向下,将建筑学专业课程整合成建立审美的美术写生、突出专题的建筑认知、注重方法的古建测绘、强调应用的综合技能四大环节,形成一种多层次、多阶段的课程教学模式,并着重分析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阐述了职业化实践教学的发展观,尝试探索适宜地域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化 建筑学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间行人高度处的风环境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亚军 许峰 陈耀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为使用简单的方法对居住区的风环境进行评价,采用CFD软件模拟,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模拟的工况.根据模拟的结果,推导出建筑尺寸、建筑间距与建筑通道间行人高度处最大风速比的函数关系式,并且进行实例验证.验证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 为使用简单的方法对居住区的风环境进行评价,采用CFD软件模拟,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模拟的工况.根据模拟的结果,推导出建筑尺寸、建筑间距与建筑通道间行人高度处最大风速比的函数关系式,并且进行实例验证.验证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对建筑师进行风环境设计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模拟 风速比 正交设计 风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汤勇生 张智通 汪永禄 《水利经济》 2022年第2期74-78,90,共6页
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探索,是服务碳中和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为探索推进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分析了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其建设要精准对标碳中和目标,坚持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和... 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探索,是服务碳中和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为探索推进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分析了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其建设要精准对标碳中和目标,坚持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了碳排放达标、碳吸收有效、碳封存合理、碳循环畅通的总体框架。提出零碳水利风景区发展路径:政府主导编制专项规划;景区主体组织落地实施;受众互动响应零碳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零碳 水利风景区 总体框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郑州大学(南区)站出入口设计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长征 戴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共3页
地铁站点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地段环境特殊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依托地域历史文化,体现地域性与时代特征。地铁站点虽小,但承载的功能及其对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地铁站点与城市公共活... 地铁站点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地段环境特殊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依托地域历史文化,体现地域性与时代特征。地铁站点虽小,但承载的功能及其对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地铁站点与城市公共活动关系入手,结合郑州大学(南区)地铁站点设计,从城市空间组织、地域表达、新材料与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郑州地铁站点与城市空间的契合及形态特征的表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城市公共空间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木雷达技术的行道树粗根分布特征研究——以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为例
16
作者 夏爽 卢伟娜 +4 位作者 刘怡芸 孙悦 各如灿 李济菲 王旭东 《园林》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研究城市行道树地下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行道树的良好生长和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以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道路上的8种主要乔木行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行道树根系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同... 研究城市行道树地下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行道树的良好生长和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以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道路上的8种主要乔木行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行道树根系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测定土壤的含水量、紧实度、土温三项物理指标,试图探究影响根系分布的土壤物理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平方向上,行道树根系密度在三条扫描半径上分布比较平均;在垂直方向上,行道树根系密度主要分布在20~40 cm处。(2)不同树种之间根系分布差异较大。(3)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城市道路条件下行道树的根系分布较浅,这不仅与城市的特殊环境有关,且与土壤的含水量和紧实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雷达 粗根 空间分布 土壤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主城区水系特征研究
17
作者 吴猛 李虎 杨少斌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城市水系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泄洪排涝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水系特征研究要素范围已基本确定,但相关研究路线尚未成体系,各类要素获取结果方式不够系统。基于城市水系表现,以水系格局、水系结构连通性为切入点对水系特征进行研究,... 城市水系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泄洪排涝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水系特征研究要素范围已基本确定,但相关研究路线尚未成体系,各类要素获取结果方式不够系统。基于城市水系表现,以水系格局、水系结构连通性为切入点对水系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根据水系线性特征,结合GIS软件及以空间句法理论为基础的DepthmapX0.8.0软件,系统地对郑州市主城区及各区水系要素值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①区域水系格局的优化可以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来实现;②采取连接河流增加节点数措施有助于提高水系结构连通性;③通过对研究结果与水系现状的对比分析可知,水系特征研究与GIS软件、空间句法三者的结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格局 水系结构连通性 GIS软件 空间句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评价——以郑州市硝滩社区为例
18
作者 张俊峰 刘彤 田伟丽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为了研究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的现状,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进行适老化评价。首先,运用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优... 为了研究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的现状,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进行适老化评价。首先,运用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优先级排序,然后以郑州市硝滩社区的公共空间设施现状为例,结合具体数据,根据指标权重评价结果,得出该社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评分。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一系列旨在优化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的策略。评价模型不仅包含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还有研究领域专家的专业判断,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问题现状及后续的优化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量化的评估指标,对于提高老年群体对公共空间设施的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老旧社区 公共空间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以郑州市金水区为例
19
作者 廉犇鑫 卢玫珺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38-44,50,共8页
研究城市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社会公平性,为提升滨水空间合理布局、保障不同经济属性群体的空间正义提供科学依据。以郑州市金水区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兴趣点(POI)、河流水系等多源大数据,组建数据库,引入高斯衰减函数,改进两步... 研究城市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社会公平性,为提升滨水空间合理布局、保障不同经济属性群体的空间正义提供科学依据。以郑州市金水区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兴趣点(POI)、河流水系等多源大数据,组建数据库,引入高斯衰减函数,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步行和公共交通模式下居住小区级人群获取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值,并利用二元空间自相关分析滨水空间的社会公平性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居住小区房屋价格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特征,低值集聚在金水区西部,高值集聚在中部CBD附近;②半数居住小区到达滨水空间的可达性较低,研究区域中部街道作为开发的核心街道,居民的滨水空间的可达性水平高于其他街道,滨水空间可达性存在空间不平等性;③通过GEODA求得居住小区房价与滨水空间可达性之间的莫兰指数为0.481,以及二元局部LISA聚集图显示低-低型和高-高型数量最多,表明滨水空间可达性存在空间不平等性与社会不公平性。滨水空间供给与不同经济属性人口需求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未来在空间正义理念下进一步优化和调控滨水空间和居住小区的空间布局,同时对经济属性较低的群体给予城市空间利益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市滨水空间 可达性 社会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闲置空间设计与再利用
20
作者 张琰彬 丁方一 冯子冀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29-33,共5页
高校闲置空间更新是提升其环境品质的重要议题。以天津城建大学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和现场踏勘方法,评估校园功能区的使用现状,提出校园闲置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多数空间的设计功能与使用现状较为匹... 高校闲置空间更新是提升其环境品质的重要议题。以天津城建大学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和现场踏勘方法,评估校园功能区的使用现状,提出校园闲置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多数空间的设计功能与使用现状较为匹配,北部组团缺少空间用途混合使用方式,相应区域空间功能形态单一、场所标识不足。从空间识别优化、环境序列感强调和使用功能叠加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丰富该校闲置空间的使用模式,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空间 大学校园 环境行为学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