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对洮河梯级水电站发电影响
1
作者 刘鸿鑫 王丽梅 吴承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099,共9页
为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和下线调水方案对洮河梯级水电站发电影响,分别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调水方案、不同调水模式,研究对洮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扩机、发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可大幅增加洮... 为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和下线调水方案对洮河梯级水电站发电影响,分别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调水方案、不同调水模式,研究对洮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扩机、发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可大幅增加洮河梯级水电发电效益,其中,基于下线调水方案的增加值约为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的2倍,而丰多枯少调水模式对洮河梯级水电增加效益小于均匀调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 洮河 梯级水电站 水电扩机 保证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基层混合料煤矸石掺配方式及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德才 魏家伟 +4 位作者 胡磊 张庆 董是 杨澜 成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7-176,共10页
煤矸石作为筑路材料应用于公路基层是固废绿色高值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豫北地区生产的掘进煤矸石材料,研究了煤矸石与碎石粗细集料间的差异性;通过重复冻融试验、干缩试验、四点弯曲疲劳等试验分析了煤矸石比例替换和粒径替换天... 煤矸石作为筑路材料应用于公路基层是固废绿色高值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豫北地区生产的掘进煤矸石材料,研究了煤矸石与碎石粗细集料间的差异性;通过重复冻融试验、干缩试验、四点弯曲疲劳等试验分析了煤矸石比例替换和粒径替换天然碎石两种方式对煤矸石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基于XRD物相分析试验、SEM微观试验探讨了水泥稳定煤矸石-碎石混合料强度形成与失效的内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比例替换后的四组混合料相较于100%掘进煤矸石(TCG)的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7.7%、37.8%、45.6%和61.8%,强度损失率和干缩系数排序为100%碎石(LF)<40%TCG<60%TCG<100%TCG,而冻融残留强度比(BDR)和疲劳寿命的排序则与之相反;混合料中煤矸石含量越高,其强度降幅越大,抗冻性能越弱,疲劳寿命降幅更大,干缩应变越大。粒径替换方式下,替换粗、细集料均可增大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BDR值,降低强度损失率,混合料疲劳寿命排序为100%TCG<T4<T1~2<T1~3<100%LF,而T1~2、T1~3的干缩应变最小,T4的干缩应变最大。煤矸石细集料对混合料的干缩起到了增益作用,更显著地影响混合料的抗冻性能,9.5~31.5 mm集料对混合料的强度影响更显著,而4.75~9.5 mm集料对混合料的强度、抗冻性能、疲劳寿命影响较小。粒径替换制备的混合料在低应力比下具备更优异的疲劳性能,而比例替换制备的混合料更适用于高应力比场景。煤矸石集料增加会抑制凝胶的产生,延缓水化反应,40%TCG和T4产生较多的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钒石(AFt)晶体相胶结物,形成了致密的凝胶网络,具有更强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推荐40%TCG作为高等级公路基层的掺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基层 掘进煤矸石 掺配方式 四点弯曲疲劳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掺杂(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性能
3
作者 杨京明 王梓 +1 位作者 葛素香 李大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6,共9页
为研究In在提高(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光催化活性中的作用,该文探讨了In掺杂对BiOCl晶相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能带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In掺杂有利于BiOCl晶体生长,提升导带电位和增加表面羟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在... 为研究In在提高(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光催化活性中的作用,该文探讨了In掺杂对BiOCl晶相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能带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In掺杂有利于BiOCl晶体生长,提升导带电位和增加表面羟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在模拟太阳光下,In掺杂BiOCl在降解五氯酚钠(PCPNa)、水杨酸(SA)以及甲基橙(MO)等芳香族化合物中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机理研究证实,In掺杂不仅有利于电子活化氧气生成超氧负离子还能通过增加表面羟基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这是In掺杂提高BiOCl光催化效率的根源.该研究为高效BiOCl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 In掺杂 光催化 芳香族化合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和物浆体流变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晓克 王琳 +3 位作者 耿海彬 丁新新 杜浩 李长永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UWB-Ⅱ型絮凝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和物浆体的流动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浆体流动度与屈服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掺量絮凝剂可以增大浆体的流动度,减小其屈服应力、黏稠度;大掺量絮凝剂... 通过试验研究了UWB-Ⅱ型絮凝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和物浆体的流动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浆体流动度与屈服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掺量絮凝剂可以增大浆体的流动度,减小其屈服应力、黏稠度;大掺量絮凝剂则显著增大浆体的屈服应力和黏稠度。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小幅增大浆体流动度,减小浆体屈服应力和黏稠度,但其掺量较大时对浆体屈服应力、黏稠度的影响减弱。絮凝剂掺量较小时浆体表现为剪切变稠、较大时浆体表现为剪切变稀,减水剂的加入对浆体剪切变稀现象影响不显著。流动度与屈服应力为线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浆体 絮凝剂 减水剂 流动度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栓钉-橡胶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5
作者 郭京京 刘世忠 +4 位作者 栗振锋 刘世明 毛敏 张俊豪 舒春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变量,设计了27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钉效应影响下新型组合连接件的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套的加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栓钉的受力不均匀性;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群钉中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较单排钉呈现下降趋势;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与抗剪折减系数随栓钉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栓钉层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间距大于8倍栓钉直径后变化趋于稳定;提出同时考虑栓钉间距和栓钉层数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设计计算公式,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 有限元数值模拟 群钉效应 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微生物矿化修复再生混凝土裂缝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克亮 颜辰 +3 位作者 陈希 陈爱玖 杜晓蒙 李伟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获得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修复混凝土裂缝的较好技术方案,确定了巨大芽孢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了注射法、琼脂固载微生物法以及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法对再生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对比分析了三种修复方案下的最大修复裂缝宽... 为获得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修复混凝土裂缝的较好技术方案,确定了巨大芽孢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了注射法、琼脂固载微生物法以及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法对再生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对比分析了三种修复方案下的最大修复裂缝宽度、面积修复率、渗透系数降低率、沉积深度及沉积产物的微观形貌和组成。研究表明:修复28 d后,采用琼脂固载微生物法时表面最大修复裂缝宽度为0.66 mm,大于采用注射法和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法的0.29 mm、0.56 mm;在修复早期,采用琼脂固载微生物法在面积修复率和渗透系数降低率方面显著优于另外两种修复方式;再生骨料固载微生物法产生了较大的沉积深度,琼脂固载微生物法则更多在表面产生沉积产物;MICP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填充物为方解石型CaCO_(3)。因此,采用MICP技术修复再生混凝土微裂缝是有效的,且合适的固载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微生物修复再生混凝土裂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裂缝 修复 微生物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导流洞出口围堰选型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方琳 赵旭峰 +2 位作者 孙家波 李长明 陈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用来围护施工基坑而修建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其布置方式对施工期度汛安全、工程进度、成本等均有较大影响。依托某水电站导流洞工程,首先对导流洞出口围堰类型进行优选设计,其次通过对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叠梁... 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用来围护施工基坑而修建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其布置方式对施工期度汛安全、工程进度、成本等均有较大影响。依托某水电站导流洞工程,首先对导流洞出口围堰类型进行优选设计,其次通过对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叠梁门、混凝土截水墙度汛等多种方案对比,确定了钢结构叠梁门围堰方案,并系统阐述了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洞出口围堰利用叠梁门式进行度汛,满足工程安全度汛要求、显著减少围堰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技术可行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洞 围堰 施工 技术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管道混凝土微生物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和模拟试验方法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克亮 杜建 +1 位作者 陈爱玖 韩小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4,共11页
微生物腐蚀是全球下水道混凝土结构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详细综述了混凝土微生物腐蚀(MICC)的三个阶段(非生物中和作用、微生物定植和混凝土腐蚀破坏),分析了污水组成、环境因素、耦合腐蚀作用、生物因素和管道因素等影响因素对MICC速... 微生物腐蚀是全球下水道混凝土结构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详细综述了混凝土微生物腐蚀(MICC)的三个阶段(非生物中和作用、微生物定植和混凝土腐蚀破坏),分析了污水组成、环境因素、耦合腐蚀作用、生物因素和管道因素等影响因素对MICC速率的影响,并强调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论述了矿物硫酸试验、生物硫酸试验、强化污水腐蚀试验、实验室模拟试验、全尺寸试验和原位暴露试验等多种MICC模拟试验方法,并对比各种试验方法的主要优缺点。最后归纳了目前MICC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生物膜作用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试验标准和评价标准、钢筋的加速腐蚀作用等,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地下污水管道MICC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管道 混凝土 微生物 腐蚀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砖细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孔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顺波 朱瑞丰 +2 位作者 党钧陶 苗伟 刘耘池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329,共7页
评价了不同粒径再生砖细骨料(RFCB)的表面活性,研究了RFCB颗粒级配、替代率和初始饱水度对再生砖细骨料混凝土(RB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RFCB的表面活性随其粒径减小而逐渐增大;RFCB的掺入增加了混... 评价了不同粒径再生砖细骨料(RFCB)的表面活性,研究了RFCB颗粒级配、替代率和初始饱水度对再生砖细骨料混凝土(RB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RFCB的表面活性随其粒径减小而逐渐增大;RFCB的掺入增加了混凝土的总孔隙体积和孔隙率,但细化了其孔径分布,降低了其平均孔径和最可几孔径;RFCB还减小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分别降低了19%~59%和24%~54%.最后,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与RB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关联度最高的平均孔径、最可几孔径参数,建立了RBC氯离子扩散系数、电通量与孔结构参数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细骨料 表面活性 电通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 孔结构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装置布置形式对连体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武宗良 孙建良 +2 位作者 王廷彦 贾明晓 张贵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研究将耗能装置布置于高位连体结构内的减震效果以及耗能装置布置形式对高层连体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依托郑州市高新区数码港工程一期的连体公寓楼项目,运用ETABS软件建立耗能装置在高位连体结构内采用不同布置形式时的有限元减震分... 为研究将耗能装置布置于高位连体结构内的减震效果以及耗能装置布置形式对高层连体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依托郑州市高新区数码港工程一期的连体公寓楼项目,运用ETABS软件建立耗能装置在高位连体结构内采用不同布置形式时的有限元减震分析模型,基于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法和能量法评价黏滞阻尼器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对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布置耗能装置的原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均明显减小,在高位连体结构内安装黏滞阻尼器能起到耗散地震能量、保护结构主体的作用;黏滞阻尼器采用正“V”形布置时,高层连体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等指标的减小率最高,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的耗能率达到23.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的耗能率达到16.4%,减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消能减震 高位连接体 黏滞阻尼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式桩坝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帅勇 赵荥 +3 位作者 张文皎 王仲梅 王丽梅 吕鸣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09,共6页
为探究不同筒基结构尺寸对吸力式桩坝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利用位移加载控制方法,在保持吸力式桩坝各相关参数一致的条件下,系统探究不同筒基结构尺寸(长度L、宽度B、高度H)及迎流角度α对吸力式桩坝水平承... 为探究不同筒基结构尺寸对吸力式桩坝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利用位移加载控制方法,在保持吸力式桩坝各相关参数一致的条件下,系统探究不同筒基结构尺寸(长度L、宽度B、高度H)及迎流角度α对吸力式桩坝水平承载性能、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筒基尺寸变化对水平承载性能呈正向增长趋势,当长度、宽度、高度分别增至14、7、8 m时,极限水平承载力较标准组工况分别最大提升14%、7.3%和16.4%,主要是由于筒-土接触面积增大及抗倾覆摩阻力增强;加载角度显著影响塑性变形区分布与水平承载性能,迎流角度为45°和60°时塑性区扩展最广,水平承载力达到峰值,而90°方向因筒土接触面积减少,导致吸力式桩坝的水平承载力降低;土压力曲线呈现非对称特征分布,坝前内壁与坝后外壁土压力随埋深先增后减,坝前外壁及坝后内壁土压力沿埋深在转动点以上近似呈线性分布,转动点以下迅速增大,增加筒基宽度B与高度H显著提升被动区土压力值,增加筒基长度L则对土压力影响较小。本研究量化了筒基结构参数与水平承载性能的关联规律,为吸力式桩坝的优化设计及抗倾覆稳定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桩坝 筒基结构尺寸 承载特性 土压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耦合边界下饱和土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杰 聂如松 +1 位作者 谭永长 李列列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328,共7页
针对目前离散元(DEM)中柔性耦合边界无法模拟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现状,将流体耦合算法(CFM)与柔性耦合边界构建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将柔性耦合边界扩展到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中。首先,通过CFM与DEM耦合实现了刚性边界下饱和土的固结不排水(CU... 针对目前离散元(DEM)中柔性耦合边界无法模拟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现状,将流体耦合算法(CFM)与柔性耦合边界构建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将柔性耦合边界扩展到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中。首先,通过CFM与DEM耦合实现了刚性边界下饱和土的固结不排水(CU)三轴试验模拟,将结果与常体积法(CVM)进行对比,验证了CFM-DEM耦合的可靠性。其次,进行了柔性耦合边界下饱和土的CU三轴试验模拟,将其与刚性边界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柔性耦合边界的优势。最后,采用基于柔性耦合边界的CFM-DEM模型进一步模拟了不同初始孔隙率饱和土试样的CU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孔隙率试样的不排水剪切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拟方法可以重现室内试验中孔隙率造成的试样应力路径的转变,初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进一步从细观角度认识饱和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拟 柔性耦合边界 固结不排水三轴 流体耦合算法 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水下接触爆炸防爆机理及损伤等级预测
13
作者 汤长兴 曹克磊 +3 位作者 赵瑜 张建伟 黄锦林 吕孟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3,共16页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S15和SAP10S20)和不同炸药质量影响下被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下,增设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有效降低被防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的损伤程度,且其对RC板损伤程度的影响随防护层中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其中SAP10S15配比防护层的抗爆防护效果最优;炸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SAP10S15配比防护层依然能维持较高的耗能占比,有效降低RC板的损伤程度;当炸药量为0.25 kg时,相较于无防护方案,SAP10S15配比防护层加固下RC板的损伤指数衰减最明显,为42.5%,损伤等级由严重破坏降为中度破坏。构建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能够直观评估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炸药量对RC板损伤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 失效模式 损伤等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解—正交试验的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晓育 郭颍奎 职保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为探讨小波包分解(WPD)在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预测中的效果,以HHO-LSVR模型为基准模型分别构建多种对照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利用耦合WPD的4种模型预测区间不确定性。两个典型案例共9个测点的测试结果显示,WPD的加入能有效提升振动预测精... 为探讨小波包分解(WPD)在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预测中的效果,以HHO-LSVR模型为基准模型分别构建多种对照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利用耦合WPD的4种模型预测区间不确定性。两个典型案例共9个测点的测试结果显示,WPD的加入能有效提升振动预测精度,相关模型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082%~9.419%;基于正交试验的区间性不确定预测中有4个测点落在预测区间内,区间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1%。说明利用HHO-WPD-LSVR模型和正交试验进行区间预测可行,可辅助监测厂房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振动预测 小波包分解 正交试验 区间预测 HHO-L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槽结构动力分析流固耦合模型适用性研究
15
作者 张多新 刘鹏帅 张创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面向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大型渡槽在地震作用下槽内水体与结构体系的流固耦合效应,对比分析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推荐的动水压力模型和采用MMALE方法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以等效参数为评价指标,验证了基于设计标... 面向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大型渡槽在地震作用下槽内水体与结构体系的流固耦合效应,对比分析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推荐的动水压力模型和采用MMALE方法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以等效参数为评价指标,验证了基于设计标准研制的计算机程序的准确性,以试验结果为评价指标,验证了基于MMALE方法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推荐的动水压力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该动水压力模型内嵌于有限元计算中的要点。结果表明:①动水压力模型中,附加质量点层数n越小,或H/R<1时U形渡槽的H/R值越小,均造成M_(0)越大;②利用附加质量总值M_(0)、M_(wv),可评价基于动水压力模型研制有限元程序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大型渡槽的抗震计算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网 设计标准 动水压力 MMALE方法 渡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钢夹角对复合结构损毁效应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曹克磊 付乔峰 +3 位作者 张建伟 孙奔博 赵瑜 汤长兴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26,622,623,共9页
针对平钢板-混凝土复合结构或单一波纹钢结构在抗爆性能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根据波纹钢能够提高混凝土板抗爆性能的技术,提出了改变波纹钢夹角的加固方法。首先,将有限元法与光滑粒子法(fini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 针对平钢板-混凝土复合结构或单一波纹钢结构在抗爆性能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根据波纹钢能够提高混凝土板抗爆性能的技术,提出了改变波纹钢夹角的加固方法。首先,将有限元法与光滑粒子法(fini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FEM-SPH)耦合,建立接触爆炸荷载下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三维精细化数值仿真模型;其次,对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破坏模式的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研究波纹钢夹角变化下复合结构的毁伤特征。结果表明:90o夹角波纹钢的跨中位移、中心点处加速度和能量吸收值较30o夹角波纹钢分别减小17.9%、88.6%和59.4%;复合结构的损伤范围随着波纹钢夹角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混凝土板的爆坑和贯穿破坏;不同夹角波纹钢复合结构中混凝土板的失效体积随着波纹钢夹角的增加而减小,而复合结构的能量吸收值随着波纹钢夹角的增加而增大,主要由于因波纹钢会增加应力波的反射次数,从而达到减波吸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在结构抗爆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波纹钢夹角 损伤特性 传播机理 抗爆性能 毁伤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状态下自立式平臂塔吊动力特性现场实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庆华 汪志昊 +2 位作者 杨辉 赵金明 许艳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9-1537,共9页
为获得更为准确、精细化的平臂塔吊动力特性,考虑不同起吊位置、离地高度(吊绳长度)和吊重参数影响,开展了多工况典型自立式平臂塔吊动力特性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臂架轴向和竖直方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垂直臂架水平方向与轴向、竖直... 为获得更为准确、精细化的平臂塔吊动力特性,考虑不同起吊位置、离地高度(吊绳长度)和吊重参数影响,开展了多工况典型自立式平臂塔吊动力特性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臂架轴向和竖直方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垂直臂架水平方向与轴向、竖直方向响应间相关性整体水平较低。采用半功率带宽法和SSI-COV方法识别出来的结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随着起吊位置、吊绳长度和吊重的不同,塔吊固有频率值会较空载时发生左右波动;两种方法阻尼比识别结果差异较明显,多数工况下,SSI-COV方法识别出来的阻尼比要小于半功率带宽法识别结果。基于正交试验分析,可知上述三种影响因素(参数)对塔吊振动固有频率、阻尼比的影响均不显著,不存在主效应。开展了塔吊有限元模型优化,修正后的塔吊模型频率与实测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拟合了空载工况下的臂架振型函数,空载时,臂架振幅沿臂长分布基本呈线性,当吊重位于臂架端部或根部时,振幅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臂塔吊 动力特性 现场实测 正交试验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KELM的大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识别研究
18
作者 吴庆亮 赵洋 +2 位作者 崔书宇 姚兵 高桢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是我国公路和市政桥梁中经常采用的典型结构型式,在运营阶段,精准识别桥梁损伤是准确评价其结构健康状态的首要条件。针对桥梁缺陷产生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O-KELM识别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的方法。... 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是我国公路和市政桥梁中经常采用的典型结构型式,在运营阶段,精准识别桥梁损伤是准确评价其结构健康状态的首要条件。针对桥梁缺陷产生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O-KELM识别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的方法。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放大曲率模态作为损伤识别指标,可有效识别大型结构单点和多点的轻微损伤位置;基于KELM构建的预测模型并结合BO算法,可快速识别梁桥不同程度的损伤,预测精度可达98.75%,较传统神经网络提高10%。提出的放大曲率模态和BO-KELM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对微小损伤识别能力强、损伤程度判别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 损伤识别 放大曲率模态 贝叶斯优化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伟华 杨杰 +2 位作者 申婷 陈冲 汪志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256,共16页
自修复技术是材料损伤治理的前瞻性策略,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然而,目前大多数自修复策略的研究都是基于大气环境,在设计之初鲜少考虑涉水环境中大量极性水分子影响,导致在遭遇涉水应用场景时修复效果不够理想。涉水环境是海工... 自修复技术是材料损伤治理的前瞻性策略,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然而,目前大多数自修复策略的研究都是基于大气环境,在设计之初鲜少考虑涉水环境中大量极性水分子影响,导致在遭遇涉水应用场景时修复效果不够理想。涉水环境是海工、水工以及生物电子器件等材料典型且普遍的特殊服役环境。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该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基于“趋利避害”(疏水相互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德拜力)和“因地制宜”(儿茶酚化学、亚胺键以及硼酸酯键)两种思路的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水分子诱导加速自修复的“物理催化”型创新发现,对它们的修复机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涉水环境材料损伤自修复策略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环境 材料损伤 本征型自修复 水分子屏蔽 水分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融合背景下石灰石光面爆破模拟试验教学探索
20
作者 付金伟 郝常顺 +1 位作者 刘淑丽 汪德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5,132,共8页
为解决工程现场爆破教学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及展示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且可重复的模拟试验方案。通过对不同炮孔布置的石灰石光面爆破试验,分析破坏模式、裂纹扩展规律和爆破漏斗特征,为数值模型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颗粒流软件... 为解决工程现场爆破教学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及展示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且可重复的模拟试验方案。通过对不同炮孔布置的石灰石光面爆破试验,分析破坏模式、裂纹扩展规律和爆破漏斗特征,为数值模型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颗粒流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设定爆炸荷载与边界条件,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将该模型应用于教学,模拟围压、局部应力与颗粒运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炮孔布置参数对破坏模式、裂纹数量及能量分布的影响规律,为爆破工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模拟试验 钻孔布置 PFC仿真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