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模型的生态水利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亚琼 何楠 +2 位作者 陈毅洋 杨丝雯 王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152,163,共6页
针对我国生态水利PPP项目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以及风险评价中指标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由云模型衍生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继而通过Python软件运用云发生器来对生态水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 针对我国生态水利PPP项目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以及风险评价中指标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由云模型衍生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继而通过Python软件运用云发生器来对生态水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云转化,通过专家打分获取云滴,以及浮动算法和综合算法相结合的运算方式,将指标由低级向高级进行转换,运用云图直观评价风险。最后实例分析表明云模型在生态水利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评价是科学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 PPP 利益相关者 风险评价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利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4,共7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新乡贤作为乡村精英的代表,是乡村全面振兴中一种新的治理力量,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员。新乡贤通过政治参与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新乡贤作为乡村精英的代表,是乡村全面振兴中一种新的治理力量,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员。新乡贤通过政治参与路径、资本助力路径及文化渗透路径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同时在新乡贤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主体间的行动制约、权衡矛盾间的主体制约、参与主体间的信任合作制约。针对这些制约,提出构建乡村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新乡贤的保障机制、构筑多元主体共生的纽带机制及营造乡村治理和谐的生态环境等疏解新乡贤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阻碍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新乡贤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本位视域下思政课“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森 李永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大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是一种多元立体的拓展式教学模式。“三实三动”教学模式从内容、叙事和运用三个维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大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是一种多元立体的拓展式教学模式。“三实三动”教学模式从内容、叙事和运用三个维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起来,从教师、大学生和师生之间三个角度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动”起来,真正让大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和学有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本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实三动”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A-TAM框架的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郑野 苏钊贤 付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4,122,共7页
为探究居民节约集约用水深层次驱动因素和响应路径,采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研究框架,整合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MOA-TAM框架,选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717份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 为探究居民节约集约用水深层次驱动因素和响应路径,采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研究框架,整合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MOA-TAM框架,选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717份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Dematel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纳动机和采纳能力正向影响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在采纳机会与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及链式中介效应,采纳机会在整体系统的中心度最高,提升采纳机会对模型其他维度产生积极影响。建议通过强化居民动机与能力培养、促进居民感知提升以及优化外部条件支持,培养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水 SOR理论 MOA模型 TAM Dematel因果关系检验 南水北调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山雪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7,共10页
从公共价值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区、市)政府预算绩效得到不同程度的逐年改善,但整体上仍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静态面板条件下,使命管理(... 从公共价值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区、市)政府预算绩效得到不同程度的逐年改善,但整体上仍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静态面板条件下,使命管理(改革累计年数)、政治管理(人大预算监督能力和预算透明度)、运作管理(预算全面性和预算规范性)对政府预算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GMM估计也印证了公共价值管理对政府预算绩效的促进作用,但人大预算监督能力和预算规范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腐败程度等预算环境也是政府预算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可为宏观把握政府预算绩效,诊断其影响因素,加强公共价值管理以深化政府预算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预算 公共价值 绩效评价 面板数据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流域治理的生态水利PPP项目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楠 张亚琼 +1 位作者 李佳音 王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7,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运用PPP模式运营可以缓解资金缺口并弥补技术不足。基于已有生态水利PPP项目,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生态水利PPP项目的115项风险因素,构建生态水利PPP项目风险清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运用PPP模式运营可以缓解资金缺口并弥补技术不足。基于已有生态水利PPP项目,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生态水利PPP项目的115项风险因素,构建生态水利PPP项目风险清单。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各因素发生的概率、可发现的难易程度和影响进行评估,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采用PPP模式进行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生态水利 PPP 风险评价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卢江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81,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点是建设一批国家高端智库。高端智库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智力资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高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高端智库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智库高端...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点是建设一批国家高端智库。高端智库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智力资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高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高端智库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智库高端人才库。因此,高质量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推动高端智库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构建一套融人才选拔聘用机制、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互动流通机制为一体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体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智库 人才管理 运行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视角下大运河河南段的保护与建设研究
8
作者 岳晓娟 于帆 方安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07-108,共2页
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大运河河南段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 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大运河河南段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借鉴国外在河渠水系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合理规划水源、恢复河流功能、树立生态理念、保持河流健康、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杜绝污水排放等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选取 泥沙处理 生态理念 隋唐大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G评价的我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责任与绩效 被引量:15
9
作者 唐任伍 马宁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ESG作为融环境、社会和治理于一体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从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评价演变发展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议题,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应用。ESG概念正式推出后,在实... ESG作为融环境、社会和治理于一体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从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评价演变发展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议题,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应用。ESG概念正式推出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从标准到应用的演化链和体系环,促进企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一个涵盖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完整ESG评价体系。ESG视角下我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念,就是坚守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共赢价值导向,追求整体利益,在高质量发展中嵌入内生的责任担当、法律的责任担当、伦理的责任担当和慈善的责任担当,并将国家和社会利益置于企业经济目标之上。ESG评价体系不仅能衡量和评价流通企业非财务方面的绩效,还是创新、市场差异化和长期增长的引擎。ESG评价体系通过促进流通企业核心业务高质量增长,促使流通成本大幅节约,督促流通企业依法守法经营,降低内部组织冲突风险和保障员工待遇公平,不断提升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未来,流通企业要关注公认的ESG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尚待统一、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主动将ESG纳入自身长期战略规划,寻找ESG与自身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点,既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又深入挖掘ESG的商业价值,将ESG作为业务发展的内驱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流通企业 高质量发展 价值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俊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4,共6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可发挥新技术、新主体与新模式的驱动效应赋能乡村振...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可发挥新技术、新主体与新模式的驱动效应赋能乡村振兴,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与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乡村振兴。因此,提出统筹兼顾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差异化发挥数字新质生产力效能等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权力的表征、生成逻辑与规制路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贵成 高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平台权力是指平台运行过程中平台企业基于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服务提供优势而形成对平台空间内各参与主体的强大控制力。本研究通过构建“权力主体—资本—技术”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平台权力的表现特征和生成逻辑,研究发现... 平台权力是指平台运行过程中平台企业基于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服务提供优势而形成对平台空间内各参与主体的强大控制力。本研究通过构建“权力主体—资本—技术”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平台权力的表现特征和生成逻辑,研究发现:平台权力呈现出渗透性、隐蔽性、非对抗性以及控制性的特点;平台权力的生成是以政府公权力与个人私权利的让渡为逻辑起点,以资本主体与数字技术的利益共谋为基础,以平台基础设施化与基础设施平台化为重要手段。本研究从法律规制、监管效能、资源配置、人机伦理等四个方面对平台权力的无序扩张进行规制,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权力 数字经济 平台企业 规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俊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繁荣惠及农村、强化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因应之策。共同富裕和乡...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繁荣惠及农村、强化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因应之策。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内在耦合性,基于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激发高质量发展潜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展,精准实施开发式帮扶,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 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13
作者 李一婧 何楠 +1 位作者 李慧敏 王守清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文章针对当前PPP项目政策风险高、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运用可转换债券工具,设计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可转换债券引入夹层投资者,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增信,降低各投资方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 文章针对当前PPP项目政策风险高、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运用可转换债券工具,设计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可转换债券引入夹层投资者,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增信,降低各投资方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项目价值,形成对项目投资方的激励作用,有助于项目利益相关方相互监督合作,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夹层融资 可转换债券 融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卜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现持续攀升趋势,且表现出显著空间分化趋向,其中,东部地区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较低。城镇化率、人力资本、涉农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补贴、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基于德国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夏 宋瑞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现代生态农业系统建立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并行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框架。从德国乡村建设案例中借鉴有益经验,分析德国生态引领的绿色土地整治政策、竞争促发的内生动力激活政策、多元支撑的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创新导向的... 现代生态农业系统建立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并行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框架。从德国乡村建设案例中借鉴有益经验,分析德国生态引领的绿色土地整治政策、竞争促发的内生动力激活政策、多元支撑的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创新导向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对中国高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树立协同新发展理念,谋篇城乡融合总规划;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布局产业生态化,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循环模式;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德国 现代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基层干部政治隐忍的价值冲突、价值指归及价值平衡
16
作者 李俊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2,共6页
受传统伦理本位思想的内向引诱、历史经验本位思想的外向驱动以及内生本位主义思想的意识拉力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部分基层干部政治隐忍现象仍较为常见。具体而言,基层干部政治隐忍带来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无为式隐忍... 受传统伦理本位思想的内向引诱、历史经验本位思想的外向驱动以及内生本位主义思想的意识拉力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部分基层干部政治隐忍现象仍较为常见。具体而言,基层干部政治隐忍带来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无为式隐忍与基层生态现代化治理理念错位、过度式隐忍与基层生态法治化建设方向异位、缄默式隐忍与基层生态民主化发展路径背离。基层干部政治隐忍应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现代性、特色性等特征相契合,把握好政治隐忍动机与党性要求趋同、政治隐忍方式与法治宗旨协同、政治隐忍终结与变革需要接轨的价值平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政治隐忍 基层生态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是否会影响农村家庭资产配置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琛璨 刘奥龙 周子贇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16,共17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年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后,农村家庭配置风险资产、金融资产、生产资产等的概率显著增大,配置规模明显上升...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年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后,农村家庭配置风险资产、金融资产、生产资产等的概率显著增大,配置规模明显上升。在进行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差异。相较于老年家庭,成年家庭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高的资产;相较于低学历家庭,高学历的农村家庭更偏好持有较高风险的资产。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通过缓解预算约束和释放预防性储蓄两个渠道,改变了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选择。上述发现有助于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和力度,也为优化农村家庭资产配置,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养老保险 资产配置 DID 安慰剂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府治理行为偏差的生成逻辑与矫正维度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江阳 吴湘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部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基层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现实中,基层政府治理行为和人民利益脱节等现象仍不时出现,这些治理偏差影响了基层效能、政府信誉、人民福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部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基层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现实中,基层政府治理行为和人民利益脱节等现象仍不时出现,这些治理偏差影响了基层效能、政府信誉、人民福祉,因此需要对其生成逻辑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矫正基层政府治理行为偏差的方法,即党建引领、德法共治、数字赋能、多元协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治理行为 偏差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用工“去劳动关系化”的表征、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贵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在转型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有着重要贡献。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平台—参与者”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应时之需”,但平台用工存在“去劳动关系化”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劳动关系隐蔽化、...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在转型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有着重要贡献。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平台—参与者”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应时之需”,但平台用工存在“去劳动关系化”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劳动关系隐蔽化、公共事务责任缺失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脆弱化及政府公共资源供给成本扩大化,并对传统社保体系、就业发展、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及集体协商和民主参与制度等提出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应对平台用工“去劳动关系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加快制定劳动基准法、加强政府对平台企业用工的监管、明确平台企业的用工主体责任、构建零工特色社保体系、发挥工会在维护零工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独特作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资关系,让零工劳动者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劳动关系化” 数字经济 新就业形态 平台用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何楠 袁胜楠 王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指标集中选取6个指标,运用DEA-Malmquist评价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分析沿黄九省(区)2014—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发现: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总体良好,呈... 为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指标集中选取6个指标,运用DEA-Malmquist评价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分析沿黄九省(区)2014—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发现: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总体良好,呈逐年上升趋势;沿黄九省(区)中,山东省的用水效率最高,四川省的用水效率最低;受技术变化指数因素影响,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增长趋势。总之,通过提高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可以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水平,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层次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MALMQUIST指数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