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1
作者 周站云 彭亮 +3 位作者 周博 李敏 张雪霞 郭月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2,56,共6页
研究了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雷莫拉宁发酵液经预处理、树脂HZ801富集纯化、乙醇-1%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酒精度80%)解吸、500D有机纳滤膜浓缩和丙酮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粗粉;再通过轴向压缩技术(洗脱剂为乙腈-3‰乙酸水溶液,体积比50∶50... 研究了雷莫拉宁的提取精制工艺。雷莫拉宁发酵液经预处理、树脂HZ801富集纯化、乙醇-1%磷酸二氢钠水溶液(酒精度80%)解吸、500D有机纳滤膜浓缩和丙酮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粗粉;再通过轴向压缩技术(洗脱剂为乙腈-3‰乙酸水溶液,体积比50∶50)分离、浓缩、2.0%活性炭脱色和丙酮重结晶,得到雷莫拉宁精粉。该工艺绿色环保、易操作,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莫拉宁 树脂 轴向压缩 纳滤膜 结晶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分离及特性研究
2
作者 朱研研 王耀耀 +6 位作者 任风芝 马岩 乔玲 张雪霞 张鹏 王勇军 张利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9-864,I0001,共7页
目的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 目的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受进行考察。结果获取PWAS17,PWAS21和PWAS343株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初步鉴定PWAS17为水生产碱杆菌(Alcaligenes aquatilis)、PWAS21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WAS34为斯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huiensis)。其中Alcaligenes aquatilis和Pseudomonas sihuiensis少有报道。针对3株菌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COD,并且在去除氨氮过程中几乎无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的积累,均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通过对菌株脱氮条件优化,得出当pH为9.0,以0.8%柠檬酸钠为碳源,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量5%,温度30℃时最高氨氮去除率,PWAS17最高达92.1%,PWAS21最高达88.7%,PWAS34最高达92.1%。且基础氨氮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对3株菌的去除氨氮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活性污泥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斯惠假单胞菌 水生产碱杆菌 蜡状芽胞杆菌 脱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与患根腐病三七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子元 赵学强 +6 位作者 李宁 陈欣怡 孙玉婷 郑晓卫 李睿尧 夏冰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51-157,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内及根际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其与三七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文山连作3年的健康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根腐病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目的]研究三七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内及根际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其与三七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文山连作3年的健康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根腐病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与根腐病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黄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周刺座霉属(Volutella),绿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黄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绿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土赤壳菌属(Ilyonectria)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结论]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及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的分离提纯研究
4
作者 王圆超 赵辉 +3 位作者 王月 谷岩翡 高月麒 李晓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 开发一种他克莫司的分离提纯工艺。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除杂、纳滤、结晶等手段得到高质量的他克莫司粗粉,再经反相色谱硅胶层析、复合溶液结晶,得到符合USP标准的他克莫司精粉。结果 优选的脱色树脂为D002,所得他克莫司粗... 目的 开发一种他克莫司的分离提纯工艺。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除杂、纳滤、结晶等手段得到高质量的他克莫司粗粉,再经反相色谱硅胶层析、复合溶液结晶,得到符合USP标准的他克莫司精粉。结果 优选的脱色树脂为D002,所得他克莫司粗粉效价大于800μg/mg,二氢他克莫司含量小于4%;该粗粉经UniSil C8Ultra Plus层析纯化,精粉含量大于99.5%,最大单杂小于0.1%。结论 该工艺操作简单、能耗低、收率高,适于他克莫司的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分离提纯 离子交换树脂 层析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及中试应用
5
作者 张莉 米贯东 +3 位作者 王昂 任风芝 林旸 李晓露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筛选非达霉素游动放线菌FD-13-194,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提高非达霉素发酵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产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选。结果产非... 目的筛选非达霉素游动放线菌FD-13-194,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提高非达霉素发酵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产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选。结果产非达霉素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糊精60.4 g/L、玉米蛋白粉10 g/L、黄豆饼粉10 g/L、蛋白胨20 g/L、NaCl 2.3 g/L、Tween-802 g/L和CaCO_(3)4 g/L。使用该配方,在2 T罐中非达霉素的平均发酵产量达到3501 mg/L,比原配方提高了36.1%,同时有效去除了副产物杂质1和2,杂质3的比例降低10%以上,中试放大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FD-13-194的发酵培养基,在实验室和中试生产中显著提高了非达霉素的发酵产量,展现出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霉素 游动放线菌 响应面法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选育米尔贝霉素高产菌株
6
作者 张莉 米贯东 +4 位作者 戴梦 谢新宇 安兰兰 马婕 任风芝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选育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优良菌株,提高发酵产量,以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MB230906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结合自身代谢产物抗性,以及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菌株AM24... 为选育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优良菌株,提高发酵产量,以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MB230906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结合自身代谢产物抗性,以及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菌株AM2405-228,50 L罐发酵产量平均达到3494μg/mL,较出发菌株提升28.31%,A3∶A4达到了1∶3.98。结果表明,运用ARTP诱变结合抗性和高通量筛选,可以高效、快速获得发酵产量显著提高的米尔贝霉素突变株,为进一步推进米尔贝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吸水链霉菌 ARTP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抑制SMMC-7721细胞Stat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丽杰 鹿刚 +2 位作者 张引娟 刘刚叁 单保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Mcl-1、... 目的研究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细胞Mcl-1、Survivin和XIAP mRNA的表达。结果杠柳苷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杠柳苷作用后,细胞核内Stat3量降低,而细胞质中的量未见明显改变,细胞内Mcl-1、Survivin和XIAP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通过抑制Stat3信号转导通路和Mcl-1、Survivin和XIAP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杠柳苷 信号转导 转录活化因子 Star3 Western blot 流式细胞术 SMMC-7721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芳香环聚酮类天然产物放线菌的分子筛选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平 李文均 +5 位作者 高慧英 孙玉民 张华 徐丽华 贺建功 姜成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简便、快速、高效的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基因筛选体系,为聚酮类药物筛选搭建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认识PKS-II基因在不同环境放线菌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新药筛选中微生物资源的定向分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芳香环聚酮类化... 目的建立一套简便、快速、高效的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基因筛选体系,为聚酮类药物筛选搭建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认识PKS-II基因在不同环境放线菌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新药筛选中微生物资源的定向分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所用的II型聚酮合酶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且以微波炉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KS/CLF功能域约0.8kb目的基因片段,依据放线菌基因组中II型PKS合酶基因的存在与否标定可能的芳香环聚酮类天然产物产生菌。结果利用建立的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基因筛选体系对99株嗜碱放线菌、100株链霉菌、47株嗜盐放线菌和776株一般放线菌进行了筛选,研究表明链霉菌、嗜碱放线菌、嗜盐放线菌和一般放线菌II型聚酮合酶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4%、29.3%、25.5%和24.1%。结论组合放线菌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技术和PKSII基因简并引物PCR扩增技术建立了快速、简便、高效的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基因筛选体系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放线菌菌群的PKSII基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PKSII聚酮合酶分布具有广泛性;而且同时表明链霉菌是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的最丰富来源;在极端环境放线菌中,嗜盐放线菌的PKSII基因在中度嗜盐放线菌分布的频率远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酮合酶 芳香环聚酮类化合物 聚合酶链反应 极端环境 分子筛选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托霉素发酵液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磊 史丽娟 +3 位作者 蒋沁 刘进怀 刘伯宁 张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6,89,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达托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建立HPLC检测方法测定达托霉素的含量,并对该工艺进行评价。结果大孔吸附树脂HZ818对达托霉素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3550μg/ml,采用75%乙醇即可将...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达托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建立HPLC检测方法测定达托霉素的含量,并对该工艺进行评价。结果大孔吸附树脂HZ818对达托霉素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3550μg/ml,采用75%乙醇即可将吸附在树脂柱上的达托霉素有效解吸,解吸率可达90%。结论大孔吸附树脂HZ818是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达托霉素的一种适宜吸附剂。该工艺简捷,分离效果好,可满足工业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托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升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优化设计的CFD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景淇 张喆 +3 位作者 朱欣杰 刘伯宁 吴洪涛 贾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以16L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为对象,使用Fluent6.3软件对采用不同导流筒直径值的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动的过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导流筒直径变化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由反应器底部入口进... 以16L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为对象,使用Fluent6.3软件对采用不同导流筒直径值的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动的过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导流筒直径变化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由反应器底部入口进入反应器后,气液混合物沿导流筒内部上升至反应器顶部,随后沿导流筒外部下降,形成反应器中的循环。增大导流筒直径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反应器中的气含率,但同时也会造成循环液速的下降,并且给出了所涉对象中导流筒直径的最优取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循环液速 导流筒直径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滴眼液治疗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月琴 陈家琪 +13 位作者 邹留河 史伟云 王丽娅 王印其 贺燚 赵东卿 李家臣 祝磊 黄挺 金涛 潘志强 赵靖 姚家琳 李玉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用安慰剂,2组每日滴眼4次,每次2滴,共180d。同时2组患者术后均滴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2周后改为每日3次,30d后每日2次,60d后每日1次,直至试验完成。出现植片排斥反应时,按常规排斥反应标准进行治疗处理,受试者定期随访180d。进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压测定、记录视力的变化、角膜透明度、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完成试验119例,对照组111例。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发生排斥反应7例,对照组17例,发生率为试验组5.89%、对照组14.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期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4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6例。结论1%CsA滴眼液对于防治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角膜移植 移植排斥反应 环孢素A 安慰剂 随机 双盲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褐煤腐植酸对Ni^(2+)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静萍 王冠 +2 位作者 陈峰 张立威 李黎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91-1695,共5页
通过FTIR、FR分析了天祝腐植酸吸附重金属Ni2+离子前后的红外光谱、荧光强度的变化,对重金属离子Ni2+进行了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0℃~25℃),吸附最佳pH=6,吸附平衡时间约为5h。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 通过FTIR、FR分析了天祝腐植酸吸附重金属Ni2+离子前后的红外光谱、荧光强度的变化,对重金属离子Ni2+进行了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0℃~25℃),吸附最佳pH=6,吸附平衡时间约为5h。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R=0.9998,特性常数n为2.49。腐植酸对Ni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过程可用Ho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吸附 NI2+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F01-195A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晓 董悦生 +4 位作者 张华 路新华 郑智慧 刘梅 贺建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利用自建的高通量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从数千株放线菌和真菌中筛选得到阳性菌株F01-195.对阳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ODS HPLC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F01-195A,其对醛糖还原酶有较强的特异性抑制活性,IC50... 利用自建的高通量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从数千株放线菌和真菌中筛选得到阳性菌株F01-195.对阳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ODS HPLC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F01-195A,其对醛糖还原酶有较强的特异性抑制活性,IC50为57.2μmol/L.通过对F01-195A的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与化合物Flavomannin相同,Flavomannin已被报道作为了抗疟疾药物的先导化学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反应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CFD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汶雨 张喆 +3 位作者 袁景淇 朱欣杰 吴洪涛 贾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气升式反应器是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求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气含率和循环液速,从而提高气液传质效率。由于气升式反应器的导流筒直径对气含率和循环液速有决定性影响,研究其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 气升式反应器是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求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气含率和循环液速,从而提高气液传质效率。由于气升式反应器的导流筒直径对气含率和循环液速有决定性影响,研究其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了气升式反应器内的流动状态,给出了不同导流筒直径下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变化趋势,发现了该结构参数存在最佳设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反应器 气含率 循环液速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PenicilliumoxalicumSCSGAF0023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污损和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玉林 陈茵 +5 位作者 徐新亚 张晓勇 郑智慧 农旭华 鲍洁 漆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9,共7页
利用pTLC、硅胶、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手段,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SCS-GAF 0023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为n-butyl isobutyl terephthalate(1),dibutyl terephthalate(2),1,3,7... 利用pTLC、硅胶、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手段,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SCS-GAF 0023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为n-butyl isobutyl terephthalate(1),dibutyl terephthalate(2),1,3,7-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3),1,6,7-trihydroxy-3-methoxy-anthraquinone(4),isorhodoptilometrin(5),citreorosein(6),emodin(7),methyl-3,8-dihydroxy-6-methyl-9-oxo-9H-xanthene-1-carboxylate(8),pinselin(9),secalonic acid D(10),quinolactacin C1(11),quinolactacin C2(12),quinolactacin A1(13),quinolactacin A2(14),quinolactacin B1(15),3-methyl-1H-indole-2-carboxylic acid(16)。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和7表现出强的抗草苔虫幼虫附着活性,EC50值分别为3.8和6.0μg/mL;化合物10和15分别对PTPIB和cathepsin B显示中等的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4.0和16.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ENICILLIUM oxalicum SCSGAF 0023 次生代谢产物 抗污损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海燕 李晓露 +4 位作者 王健 张丽 林旸 张金娟 张雪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6,201,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发酵液的工艺,提高那他霉素成品质量,得到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方法用HPLC检测方法,以那他霉素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那他霉素从发酵液中的最...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发酵液的工艺,提高那他霉素成品质量,得到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方法用HPLC检测方法,以那他霉素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那他霉素从发酵液中的最佳溶出pH值为11;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有效吸附剂为大孔吸附树脂HZ816,其动态吸附量为150mg/mL,解吸收率在90%以上,成品纯度大于98%。结论该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的规模化分离纯化方法为国内首次应用,工艺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他霉素: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DHODH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鲍红娟 唐亚林 +3 位作者 徐筱杰 向俊锋 郑智慧 路新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8-946,共9页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atalyst/HypoGen算法构建DHODH抑制剂药效团模型,通过对训练集化合物多个构象进行叠合,提取药效团特征及三维空间限制构建药效团模型.利用基于CatScramble的交叉验证方法及评价模型对已知活性化合物的活性预测能力,确定较优药效团模型.模型包含1个氢键受体、3个疏水中心,表征了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时可能发生的氢键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4个药效特征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概括了DHODH抑制剂产生活性的结构特点.所得较优模型对训练集化合物及测试集化合物的计算活性值与实验活性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5和0.8788.利用药效团模型对来源于微生物的系列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59个预测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可作为进一步药物研发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ODH抑制剂 构效关系 药效团模型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种子中萝卜硫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毅 张金娟 +4 位作者 李晓露 李宁 王海燕 任凤芝 马志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48-50,共3页
以西兰花种子为原料,提取其中的萝卜硫素,考察了水解pH值、水解时间、萃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解pH值为4.0、水解时间为12h、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时,萝卜硫素提取率达3.5%,提取纯度超过95%。
关键词 萝卜硫素 西兰花种子 水解 分离 纯化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hinocandin B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燕 李晓露 +2 位作者 蒋沁 李宁 张雪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开发echinocandin B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解吸-溶剂萃取-溶剂结晶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 HZ830树脂为最佳吸附剂,吸附流速选择为2BV/h,洗脱剂为85%乙醇,结晶溶剂为丙酮。在此实验条件下所得产品纯度≥95%,提取... 目的开发echinocandin B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解吸-溶剂萃取-溶剂结晶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 HZ830树脂为最佳吸附剂,吸附流速选择为2BV/h,洗脱剂为85%乙醇,结晶溶剂为丙酮。在此实验条件下所得产品纯度≥95%,提取总收率大于60%。结论此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INOCANDIN B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达托霉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毅 张雪霞 +3 位作者 李宁 李晓露 王海燕 任风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8-591,共4页
目的开发高纯度达托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聚合物纳米微球为载体,对洗脱条件进行优化,再进一步采用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结果选择PS RPC-300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为层析填料,上样量为0.5g/100g填料,流速控制为5mL/min,以体积分数为30%... 目的开发高纯度达托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聚合物纳米微球为载体,对洗脱条件进行优化,再进一步采用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结果选择PS RPC-300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为层析填料,上样量为0.5g/100g填料,流速控制为5mL/min,以体积分数为30%和4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液,浓缩后加入丙酮进行结晶,过滤,干燥得到纯度大于98.5%的达托霉素。结论建立了高纯度达托霉素的的分离纯化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为该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托霉素 聚合物纳米微球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