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培瑜 杨更亮 +2 位作者 张华 路新华 李韶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筛选具有白介素-1β转化酶(I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体外克隆ICE原酶全长基因、质粒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等方式,应用酶与特异性底物的荧光反应,建立ICE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平台;通过紫外、质谱及核磁等理化数据分析对所筛选的化... 目的筛选具有白介素-1β转化酶(I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体外克隆ICE原酶全长基因、质粒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等方式,应用酶与特异性底物的荧光反应,建立ICE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平台;通过紫外、质谱及核磁等理化数据分析对所筛选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进行了初步的药理毒理学活性验证。结果筛选得到1种具有较强I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LX1986,该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棕曲菌素D(Aspochalasin D)结构相同。结论 LX1986为活性较强的微生物来源ICE抑制剂,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转化酶 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动物经消化道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与S-多沙唑嗪盐酸盐后血药浓度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河林 卢海刚 +2 位作者 王秒 吴志刚 任雷鸣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3种动物经消化道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后血药浓度变化。方法将大鼠麻醉后灌胃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5.0μmol·kg^-1,观察180 min,经股静脉采血;兔麻醉后经十二指肠给予S-多沙唑嗪... 目的观察3种动物经消化道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后血药浓度变化。方法将大鼠麻醉后灌胃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5.0μmol·kg^-1,观察180 min,经股静脉采血;兔麻醉后经十二指肠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2.8μmol·kg^-1,观察120 min,经股静脉采血;猫麻醉后经十二指肠给予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S-多沙唑嗪盐酸盐2.0μmol·kg^-1,观察180 min,经股静脉采血。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大鼠给药后180 min,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的最高血药浓度分别为(51.2±31.0)和(30.6±17.5)ng·mL^-1;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在0~180 min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为1.4:1。兔经十二指肠给药后120 min,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的最高血药浓度分别为(267.1±63.0)和(226.9±123.2)ng·mL^-1;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在0~120 min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为1.1:1。猫经十二指肠给药后180 min,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的最高血药浓度分别是(1046.4±606.1)和(669.3±332.7)ng·mL^-1;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盐酸盐在0~180 min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为2.4:1。结论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经消化道吸收优于S-多沙唑嗪盐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多沙唑嗪甲磺酸盐 S-多沙唑嗪盐酸盐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药物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珠叶化学成分的镇痛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任风芝 牛桂云 +3 位作者 栾新慧 张丽 赵毅民 刘刚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研究紫珠叶的镇痛作用。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 ,采用醋酸小鼠扭体法研究紫珠叶提取物及部分成分镇痛作用。结果 :紫珠叶粗提物以及部分三萜、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关键词 紫珠 叶片 化学成分 镇痛活性 醋酸小鼠扭体法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伯宁 石磊 蒋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0-524,共5页
2003年新抗生素达托霉素的上市,使环脂肽类化合物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本文跟踪了国外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结构特征、物化性质、抗菌活性,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对该类抗生素进行了小结,并对达托霉素的药效学研究和临... 2003年新抗生素达托霉素的上市,使环脂肽类化合物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本文跟踪了国外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结构特征、物化性质、抗菌活性,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对该类抗生素进行了小结,并对达托霉素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脂肽类抗生素 达托霉素 抗菌活性 生物合成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株放线菌产生的抑制VCAM-1表达的活性物质研究
5
作者 陈丽萍 乔建军 张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4-598,共5页
以VCAM-1为靶位点,使用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染细胞株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高通量筛选能够抑制VCAM-1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以期找到能够治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在筛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媒萃取、ODS... 以VCAM-1为靶位点,使用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染细胞株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高通量筛选能够抑制VCAM-1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以期找到能够治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在筛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媒萃取、ODS反相柱层析、HPLC制备等方法,从一株放线菌来源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了一个对测活用细胞株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其IC50为10.8μmol/L,经理化性质及NMR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glucopiericidin A同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AM-1 Glucopiericidin A 抗炎症剂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链霉素和利福平抗性突变去甲基万古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耀耀 刘云清 +3 位作者 朱研研 刘崧 蔡超靖 徐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在去甲基万古霉素生产菌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菌种选育中,利用核糖体工程育种方法,筛选得到的新菌株在发酵水平以及改善气丝及孢子生长贫瘠方面均有较大提高。首轮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得到突变株3-30,斜面外观丰满程度明显好于原对照株,... 在去甲基万古霉素生产菌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菌种选育中,利用核糖体工程育种方法,筛选得到的新菌株在发酵水平以及改善气丝及孢子生长贫瘠方面均有较大提高。首轮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得到突变株3-30,斜面外观丰满程度明显好于原对照株,发酵效价提高11.9%;第二轮组合链霉素和利福平抗性结合高能电子诱变育种,进一步巩固了育种成效,得到一系列代谢特点呈多样性的菌株,其中04-102发酵水平较原出发菌株提高45.8%,代谢速度加快,传代稳定性亦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万古霉紊 东方拟无枝酸菌 组合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