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SO4对2-酮基-L-古龙酸发酵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涛 朱欣杰 +4 位作者 张志雄 吴洪涛 仓基勇 贾茜 袁景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58-1460,1465,共4页
通过摇瓶实验和2 L搅拌釜式发酵罐实验,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初始MgSO4浓度对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KGA发酵的最佳MgSO4初始浓度w0≈0.084%,在这一浓度下,产物2-KGA的得率和容积生产率均达到峰... 通过摇瓶实验和2 L搅拌釜式发酵罐实验,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初始MgSO4浓度对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KGA发酵的最佳MgSO4初始浓度w0≈0.084%,在这一浓度下,产物2-KGA的得率和容积生产率均达到峰值;MgSO4初始浓度过高将降低产物得率和容积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L-古龙酸 硫酸镁 得率 容积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毕氏酵母发酵过程的结构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海英 袁景淇 +2 位作者 邓建慧 任乐民 易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43-1447,共5页
分析了毕氏酵母 ( Pichia pastoris)以甘油和甲醇为碳源时的代谢途径 .建立了胞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方程——结构模型 .经过适当的降维 ,解得比碳源消耗速率、比氧消耗速率、比乙酰辅酶 A生成速率、细胞比生长速率等关键反应速率 .... 分析了毕氏酵母 ( Pichia pastoris)以甘油和甲醇为碳源时的代谢途径 .建立了胞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方程——结构模型 .经过适当的降维 ,解得比碳源消耗速率、比氧消耗速率、比乙酰辅酶 A生成速率、细胞比生长速率等关键反应速率 .结合反应器模型获得操作变量与过程状态变量间的关系 .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过程 代谢途径 毕氏酵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结构模型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氏酵母流加发酵过程的比生长速率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海涛 袁景淇 +1 位作者 邓建慧 贾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9-801,805,共4页
在已建立的毕氏酵母发酵过程结构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甲醇流加阶段恒定比生长速率控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甲醇进料策略可以将细胞比生长速率恒定地控制在设定值;在比生长速率均值相等的情况下,恒定比生长速率进料策略较之恒速... 在已建立的毕氏酵母发酵过程结构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甲醇流加阶段恒定比生长速率控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甲醇进料策略可以将细胞比生长速率恒定地控制在设定值;在比生长速率均值相等的情况下,恒定比生长速率进料策略较之恒速进料策略蛋白产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酵母 比生长速率 重组人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毕氏酵母结构模型的改进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海涛 袁景淇 +1 位作者 邓建慧 贺秉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1-554,共4页
对早先建立的甲醇营养型重组毕氏醇母(Pichiapastoris)结构模型的产物生成部分进行了动态改进.甲醇流加初期蛋白生成所需的酶系尚处于诱导期,为了描述该酶系浓度和活性从低到高对产物比生成速率的影响,引入了一阶闭环调节器模型加以逼近... 对早先建立的甲醇营养型重组毕氏醇母(Pichiapastoris)结构模型的产物生成部分进行了动态改进.甲醇流加初期蛋白生成所需的酶系尚处于诱导期,为了描述该酶系浓度和活性从低到高对产物比生成速率的影响,引入了一阶闭环调节器模型加以逼近,同时考虑了细胞体积增大对胞内酶系浓度的稀释作用.设计了6次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细胞生长和蛋白生成给出满意的描述,同时,各罐批间参数变化不是很大,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酵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结构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对青霉素产生菌的修复作用以及诱变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瑜君 赵炎生 +5 位作者 邓建慧 宋丽雅 王会贞 张春珍 王红怡 代明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用铜蒸汽、氦氖、YAG脉冲三种激光器照射产黄青霉菌,每种激光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结果显示单一激光处理无死亡作用,铜蒸汽和氦氖激光对青霉素菌种有修复作用。用紫外光和氦氖激光复合处理,其修复作用比单一激光处理大得多,... 用铜蒸汽、氦氖、YAG脉冲三种激光器照射产黄青霉菌,每种激光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结果显示单一激光处理无死亡作用,铜蒸汽和氦氖激光对青霉素菌种有修复作用。用紫外光和氦氖激光复合处理,其修复作用比单一激光处理大得多,随着氦氖激光照射时间延长,修复作用增大,用紫外与氦氖7min复合处理后,修复作用达到297%,诱变效果随之增大,出现菌落直径变小,放射线变短,孢子颜色变深,生长速度变慢等变化。获一高产菌株,效价提高666%,再经两次连续自然分离,所获高产菌株效价比生产菌株提高2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产生菌 激光 修复作用 诱变效应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观霉素高产菌的诱变选育和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荣雪 杜力 +2 位作者 李标文 宋如 任卓 《河北化工》 2005年第5期37-39,共3页
大观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DG8#经紫外线诱变(30W、40cm、60s),氮离子注入(50keV,5×1014ion/cm2)后分离,在含有大观霉素的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得到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SP0403,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 大观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DG8#经紫外线诱变(30W、40cm、60s),氮离子注入(50keV,5×1014ion/cm2)后分离,在含有大观霉素的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得到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SP0403,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9.4%,并且遗传特性稳定。对其进行了接种量、种龄、通气量和补料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霉素 壮观链霉菌 复合诱变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过滤法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亚婷 《河北化工》 2013年第04X期8-9,共2页
薄膜过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附录收录的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方法之一,其对于抑菌强的药品具有有效的消除效果,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的特点,被应用于多种药品的微生物检验。
关键词 薄膜过滤法 微生物限度检验 药品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发酵大菌不同组分对小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君伟 郝爱鱼 《河北化工》 2006年第12期27-28,共2页
在VC的二步混菌发酵中,作为伴生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菌)对酮古龙酸杆菌(小菌)的生长和产酸有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大菌培养液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对小菌的促进作用,发现分子量小于1000的组分对小菌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 混菌发酵 巨大芽孢杆菌 酮古龙酸杆菌 分子量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霉素提炼工艺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学丽 《河北化工》 2003年第5期12-13,共2页
综述了林可霉素提炼生产的工艺进展,并对降低林可霉素B组分的方法做了介绍。
关键词 林可霉素 提炼 工艺进展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美红 王耀耀 +3 位作者 朱研研 郝慧云 刘云清 王亚莉 《河北化工》 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
菌种的保藏方法有很多,其原理主要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条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至最低程度或处于休眠状态,使菌株很少发生突变,以达到保持纯种的目的。
关键词 微生物菌种 保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发展方向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宏远 《河北化工》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等特点,是现今临床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抗生素品种。青霉素结合蛋白与头孢菌素应用效果息息相关,其基因突变和结构变化可导致细菌抗生素的耐药性,这始终是头孢菌素研发领域的关注热...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等特点,是现今临床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抗生素品种。青霉素结合蛋白与头孢菌素应用效果息息相关,其基因突变和结构变化可导致细菌抗生素的耐药性,这始终是头孢菌素研发领域的关注热点,它对于新一代头孢菌素开发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青霉素结合蛋白 基因突变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粗粉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学丽 《河北化工》 2003年第6期17-18,共2页
探索两性霉素B粗粉回收工艺,并对两条工艺路线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回收工艺 大环抗菌素 粗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美酸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丽亚 《河北化工》 2005年第3期35-35,共1页
研究了以二甲基乙酰胺(DMA)为催化剂,7-氨基-脱乙酰氧头孢烯酸(7-ADCA)与苯并噻唑活性酯(MEAM)为原料一步合成头孢他美酸的实验过程,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用量、反应溶剂选择、结晶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头孢他美酸的合... 研究了以二甲基乙酰胺(DMA)为催化剂,7-氨基-脱乙酰氧头孢烯酸(7-ADCA)与苯并噻唑活性酯(MEAM)为原料一步合成头孢他美酸的实验过程,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用量、反应溶剂选择、结晶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头孢他美酸的合成摩尔收率超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美酸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艳敏 贾欣秒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期19-20,27,共3页
RNA干扰(RNA inference,RNAi)即双链RNA介导的同源mRNA特异性降解的过程。概述了RNAi的研究历史,对RNA介导的转基因沉默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其生物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RNAI SIRNA 转录后基因沉默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尔维林合成工艺的研究
15
作者 魏健 孟国彬 《河北化工》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加成、氯代、取代、还原、成盐6步反应得到米尔维林。通过改变结晶溶剂工艺,总收率由30.4%提高到35%。
关键词 苯甲醛 米尔维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