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离子液体[N4H4(CH2)6]·4HSO4催化合成氯乙酸乙酯 被引量:5
1
作者 贾鹏飞 王娟 +3 位作者 常永芳 张伟亮 杨孟鑫 张星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8-611,共4页
以六次甲基四胺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了酸性离子液体[N4H4(CH2)6]·4HSO4,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到氯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对酯化反应涉及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氯乙酸)∶n(乙醇)=1∶1.... 以六次甲基四胺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了酸性离子液体[N4H4(CH2)6]·4HSO4,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到氯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对酯化反应涉及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氯乙酸)∶n(乙醇)=1∶1.8、离子液体质量为氯乙酸质量的3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5 h时,氯乙酸乙酯收率最高,为93.27%。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氯乙酸乙酯收率为9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酸乙酯 酸性离子液体 酯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崔岩 郭月玲 +3 位作者 仲伟潭 李敏 赵辉 张雪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38-1241,共4页
本文开发了一种高纯度两性霉素B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工艺参数精细化控制,探索了两性霉素B的溶出率和乙醇加入量、溶液pH的关系,将陶瓷膜超滤技术应用于浸泡液处理,以及表面活性剂甘油应用于结晶体系,并确定了结晶的最佳pH值,本方法制备... 本文开发了一种高纯度两性霉素B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工艺参数精细化控制,探索了两性霉素B的溶出率和乙醇加入量、溶液pH的关系,将陶瓷膜超滤技术应用于浸泡液处理,以及表面活性剂甘油应用于结晶体系,并确定了结晶的最佳pH值,本方法制备的两性霉素B结晶粉的生物效价检测含量大于970u/mg,面积归一百分含量大于95%,杂质含量低,产品质量优于同行业产品。本工艺稳定,流程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陶瓷膜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树脂法分离纯化两性霉素B方法研究
3
作者 郭月玲 王崔岩 +3 位作者 李敏 仲伟潭 赵辉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54-56,61,共4页
以色谱树脂为填料,对两性霉素B粗品进行层析柱分离,层析液进一步结晶纯化,得到高纯度两性霉素B精粉,对上柱条件和结晶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选择色谱三号树脂为填料,层析柱高径比7,上样量1.5 g·(100 g填料)^-1,过... 以色谱树脂为填料,对两性霉素B粗品进行层析柱分离,层析液进一步结晶纯化,得到高纯度两性霉素B精粉,对上柱条件和结晶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选择色谱三号树脂为填料,层析柱高径比7,上样量1.5 g·(100 g填料)^-1,过柱速度5 mL·min^-1,层析液加入1.0‰甘油,并调溶液pH值为5.3~5.6,结晶,过滤,用适量乙醇、丙酮挖洗,最后干燥得到纯度大于98.5%的两性霉素B精粉。该分离纯化工艺条件稳定,流程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色谱层析柱 分离纯化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考拉宁高产菌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鹏鹏 郄丽萍 +4 位作者 马婕 赵国忠 米贯东 任风芝 姜明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目的获得一株稳定遗传的高产新菌株,并提高替考拉宁产量。方法以替考拉宁产生菌游动放线菌T19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技术,获得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高产新菌株,并对转速、接种量、温度和pH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 目的获得一株稳定遗传的高产新菌株,并提高替考拉宁产量。方法以替考拉宁产生菌游动放线菌T19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技术,获得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高产新菌株,并对转速、接种量、温度和pH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从而提高了替考拉宁的产量。结果诱变后菌株的发酵效价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2%;在转速为220 r/min,接种量为7.5%,温度为28℃,pH为6.5时,该菌株发酵效价水平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0%。结论ARTP诱变技术可有效用于游动放线菌的诱变选育,可大幅度提高替考拉宁的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P 替考拉宁 游动放线菌 选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万古霉素生物效价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5
作者 薛兰 梁梅 +1 位作者 郎风敏 舒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6-928,共3页
目的确定盐酸万古霉素欧洲药典(EP)方法对美国药典(USP)方法生物效价测定结果的校正系数。方法取盐酸万古霉素工作标准品和30批样品分别采用EP和USP两种微生物检定方法进行效价测定;取盐酸万古霉素USP标准品采用EP微生物检定方法进行效... 目的确定盐酸万古霉素欧洲药典(EP)方法对美国药典(USP)方法生物效价测定结果的校正系数。方法取盐酸万古霉素工作标准品和30批样品分别采用EP和USP两种微生物检定方法进行效价测定;取盐酸万古霉素USP标准品采用EP微生物检定方法进行效价测定。结果 EP生物效价对USP生物效价测定结果的校正系数为1.072。结论校正系数的确定,有利于EP生物效价与USP生物效价之间的相互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效价 EP方法 USP方法 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媒结晶法两性霉素B稳定性考察
6
作者 王艳稳 梁梅 +5 位作者 李增民 王爱军 张天兵 颜喜亚 王晓红 薛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7-479,共3页
采用溶媒结晶法生产的注射级两性霉素B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放置10d,温度25℃、相对湿度(RH)60%条件下放置6个月和2℃~8℃条件下放置36个月,分别取样考察其外观、两性霉素A、干燥失重、生物效价、含量及相关物质。结果表明,... 采用溶媒结晶法生产的注射级两性霉素B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放置10d,温度25℃、相对湿度(RH)60%条件下放置6个月和2℃~8℃条件下放置36个月,分别取样考察其外观、两性霉素A、干燥失重、生物效价、含量及相关物质。结果表明,本品对强光、高温不稳定,加速及长期试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媒结晶法 两性霉素B 注射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