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固体激光技术发展历程
1
作者 唐晓军 姜东升 +3 位作者 李兴旺 岳威 张冬燕 陈一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概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又称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十一所)自1964年以来在固体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前三十年,助力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定激光增益晶体自主可控基石,此后的发展,激光材料研究逐步聚焦... 概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又称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十一所)自1964年以来在固体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前三十年,助力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定激光增益晶体自主可控基石,此后的发展,激光材料研究逐步聚焦,投身产业发展,激光器件细分领域广泛涉足,激光应用重点突破。择要介绍了中国电科十一所完成的重点工程情况,重要的技术突破,开拓过的专业方向,现在的行业地位,探讨了中国电科十一所未来激光技术发展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技术 需求牵引 基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CdTe材料的高深宽比干法刻蚀技术研究
2
作者 赵传兴 何斌 +3 位作者 牛佳佳 贾雄辉 徐港 李忠贺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2-1247,共6页
本文研究了HgCdTe材料的高深宽比干法刻蚀技术,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异质结HgCdTe材料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进行像元隔离。对不同干法工艺条件下刻蚀的样品进行SEM表征,确定了刻蚀表面相对光滑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刻... 本文研究了HgCdTe材料的高深宽比干法刻蚀技术,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异质结HgCdTe材料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进行像元隔离。对不同干法工艺条件下刻蚀的样品进行SEM表征,确定了刻蚀表面相对光滑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刻蚀形貌的样品进行器件加工并结合IV测试表征,得到了刻蚀形貌、刻蚀损伤与电学特性的关系:刻蚀表面粗糙会导致钝化层覆盖不均匀,使得HgCdTe与钝化层界面存在陷阱能级,导致器件暗电流增加,降低器件品质因数;刻蚀损伤过大会使Hg-Te化合键断裂,Hg填隙原子增加,使得n型HgCdTe参杂浓度上升,空间电荷区宽度变小,内建电场强度变高,反向击穿电压下降。最后,优化侧壁刻蚀形貌、降低刻蚀损伤后,制备了电学特性优异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ICP干法刻蚀 高深宽比台面刻蚀 扫描电镜 IV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分析
3
作者 石勇 李朝阳 李江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5-1162,共8页
由于水下无线光通信在水下环境中具有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水下光通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水下光通信相较于其他传统水下通信方式的优缺点,系统阐述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核心技术,重点涵盖了... 由于水下无线光通信在水下环境中具有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水下光通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水下光通信相较于其他传统水下通信方式的优缺点,系统阐述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核心技术,重点涵盖了发射光源选择、水下信道建衰及信号调制与编解码方案等关键技术。同时,总结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水下无线光通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调制和编码调制 水下通信网 水下光通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电系统多组件远程加载技术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李凯峰 史馨菊 于子涵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6-1290,共5页
光电系统设备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那么对于各个组件软件的部署,程序的加载升级也成为一项较为关键的技术。由于传统加载方法在加载方式和加载效率上存在许多缺点,所以开发出一种高效便捷的远程加载技术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 光电系统设备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那么对于各个组件软件的部署,程序的加载升级也成为一项较为关键的技术。由于传统加载方法在加载方式和加载效率上存在许多缺点,所以开发出一种高效便捷的远程加载技术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一种远程加载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红外光电系统。远程加载功能主要通过上位机与远程加载板进行实现,上位机负责将升级文件远程发送至加载板,加载板成功接收到数据后,完成对于被加载组件的程序升级。为增加远程加载功能的可靠性,设计备份启动功能,如果出现加载失败的情况,能够实现程序的二次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远程加载 备份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压缩机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穆宇 段燕波 +1 位作者 韩蓬磊 迟国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78,共9页
介绍了小型低温制冷机用直线压缩机的结构和动力学理论,结合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和报道,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研究单位的直线压缩机研究进展。对影响直线压缩机的关键因素如磁路设计、支撑结构、间隙密封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当前小型... 介绍了小型低温制冷机用直线压缩机的结构和动力学理论,结合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和报道,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研究单位的直线压缩机研究进展。对影响直线压缩机的关键因素如磁路设计、支撑结构、间隙密封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当前小型低温制冷机用直线压缩机的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压缩机 红外探测 发展现状 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雷达它机试飞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闯家亮 喻彪 +1 位作者 杨百剑 鹿嵩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8-730,共3页
机载光电雷达受平台及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而它机试飞能有效规避研制风险,是产品研制的必经阶段。本文介绍了机载光电雷达它机试飞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流程和数据处理等内容。经工程验证,实施过程满足任务需求,对其他光电系统的它机及本机... 机载光电雷达受平台及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而它机试飞能有效规避研制风险,是产品研制的必经阶段。本文介绍了机载光电雷达它机试飞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流程和数据处理等内容。经工程验证,实施过程满足任务需求,对其他光电系统的它机及本机试飞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雷达 飞行试验 坐标变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群作战体制下的光电载荷发展趋势分析
7
作者 王诚 王芮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3-938,共6页
在现代战争的演进中,蜂群作战体制日益凸显其关键意义,作为该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眼睛”,光电载荷的发展成为军事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阐述了光电载荷在蜂群作战体制下的多维度应用方向,深入剖析了其与传统光电载荷在功能、时统... 在现代战争的演进中,蜂群作战体制日益凸显其关键意义,作为该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眼睛”,光电载荷的发展成为军事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阐述了光电载荷在蜂群作战体制下的多维度应用方向,深入剖析了其与传统光电载荷在功能、时统、成像、信号处理及硬件平台等方面的显著工作差异,并全面梳理了国外蜂群光电载荷的发展现状。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智能组网的蜂群光电载荷体系架构,涵盖系统组成与工作模式。进一步探讨了蜂群光电载荷在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成像维度及性能用途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旨在为未来蜂群作战中光电载荷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推动军事侦察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群作战 蜂群光电载荷 传统光电载荷 智能组网 技术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n型碲镉汞小间距探测器研究
8
作者 王鑫 刘世光 +2 位作者 张轶 赵旭豪 王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398,共4页
p-on-n结构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暗电流低、少子寿命长,是目前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红外探测器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p-on-n型长波10μm像元间距1280×1024探测器芯片进行了研究,采用了p-o... p-on-n结构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暗电流低、少子寿命长,是目前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红外探测器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p-on-n型长波10μm像元间距1280×1024探测器芯片进行了研究,采用了p-on-n异质结的技术路线,对小间距台面成型及钝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SEM评价台面及钝化形貌,通过CV测试评价出钝化层质量,并进行了探测器的研制,采用半导体参数测试仪对芯片在77 K下进行pn结的I-V特性的评价,测试出IV特性曲线,并对芯片进行倒装互连电路进行了性能测试,获得了性能较好的探测器芯片。该研究对小间距长波p-on-n碲镉汞焦平面器件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10μm间距 p-on-n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分辨率红外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子涵 李凯峰 +1 位作者 黄静颖 黄成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本次研究面向红外对空预警探测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与工程化应用验证。文中研究设计了基于中值滤波、卷积滤波核形态学滤波等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基于FPGA平台进行硬件移植验证与测试。实验表明本文采用... 本次研究面向红外对空预警探测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与工程化应用验证。文中研究设计了基于中值滤波、卷积滤波核形态学滤波等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基于FPGA平台进行硬件移植验证与测试。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功能,并且基于FPGA硬件提升算法的运算速度,使算法在FPGA硬件平台上完成实时运算传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处理 FPGA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红外探测器技术研究
10
作者 闫继伟 袁羽辉 王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红外探测器作为空间红外预警卫星的核心部件,随着红外探测器性能的不断提升,采用更大规模,更多谱段的红外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是未来预警用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趋势。通过多芯片,多谱段集成拼接制备出线列规模更长的红外探测器,以满足红外预... 红外探测器作为空间红外预警卫星的核心部件,随着红外探测器性能的不断提升,采用更大规模,更多谱段的红外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是未来预警用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趋势。通过多芯片,多谱段集成拼接制备出线列规模更长的红外探测器,以满足红外预警卫星大视场、高分辨率以及多光谱探测的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多芯片,多谱段拼接红外探测器组件发展现状以及技术路线进行对比,对小型化拼接探测器在其他领域的使用前景展望,最后点出大尺寸拼接红外探测器研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技术 多谱段拼接红外探测器 大面阵拼接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激光大气传输的仿真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焕然 朱辰 +3 位作者 王超 李松山 吕坤鹏 贾佑权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激光大气传输的影响仿真对各种激光器的实际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激光器实际试验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主要介绍激光大气传输仿真中大气衰减、湍流、热晕对激光束的影响仿真及相关工作,在大气衰减方面,通常需要计算大气透过... 激光大气传输的影响仿真对各种激光器的实际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激光器实际试验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主要介绍激光大气传输仿真中大气衰减、湍流、热晕对激光束的影响仿真及相关工作,在大气衰减方面,通常需要计算大气透过率,目前已有成熟的仿真软件;在大气湍流方面,目前有相位屏法可以等效相位和折射率的扰动来模拟随机湍流,进行激光光束在湍流中的传输仿真,不能实际的对湍流进行仿真;在大气热晕方面,因热晕具有随机性和瞬时性,目前大多数学者只进行了稳态热晕研究。激光大气传输仿真还需要在湍流和热晕耦合以及对线性非线性效应联合建立仿真系统,激光大气传输仿真平台搭建等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大气传输 衰减 湍流 热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F数切换机构设计和装调工艺研究
12
作者 贺媛 张晓亮 +2 位作者 彭晴晴 温庆荣 李红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0-763,共4页
本文研究了光学系统的变F数切换机构设计和装调工艺。通过两组光学透镜组交替切换进入红外成像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变F数设计。装调阶段,基准光学透镜组通过机械工装定位,变F数透镜组以基准透镜组的视场为基准,分别调节焦面和光轴,从而实... 本文研究了光学系统的变F数切换机构设计和装调工艺。通过两组光学透镜组交替切换进入红外成像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变F数设计。装调阶段,基准光学透镜组通过机械工装定位,变F数透镜组以基准透镜组的视场为基准,分别调节焦面和光轴,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焦面一致性和光轴一致性。所设计的变F数切换机构结构紧凑,切换行程短、速度快,装调便捷,满足较高的光轴一致性和焦面一致性,同时满足较高的光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F数 切换机构 装调工艺 焦面一致性 光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4J36合金研究进展及红外应用前景
13
作者 方志浩 高依然 +3 位作者 田亚 王冠 付志凯 张磊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6,共7页
4J36因瓦合金由于低热胀系数而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元器件封接、航空航天、精密测量、海洋运输等领域。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工艺走进4J26因瓦合金构件制备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3D打印4J36因瓦合金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 4J36因瓦合金由于低热胀系数而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元器件封接、航空航天、精密测量、海洋运输等领域。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工艺走进4J26因瓦合金构件制备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3D打印4J36因瓦合金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SLM成型技术是制备4J36因瓦合金的主流3D打印技术,其成型的材料与传统制造工艺成型的材料相近的热胀系数从0℃~100℃可达到1.8×10-6/K,材料的致密度可达到99.5%以上,极限抗拉强度可达到450 MPa以上,报道的打印的孔隙率达到0.4%,需要进一步降低,总体而言3D打印因瓦合金构件已逐步具备工程应用的可能。同时结合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零部件特点,指出3D打印4J36因瓦合金构件在红外应用存在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4J36因瓦合金 研究进展 红外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APD阵列的TDC电路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余越 王静 喻松林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1-500,共10页
基于APD阵列的探测系统非常适合超高灵敏度、超高速探测,在主被动成像、激光雷达、医学检测、波前探测、光纤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 Digital Converter,TDC)是其中的核心电路,完成对光子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 基于APD阵列的探测系统非常适合超高灵敏度、超高速探测,在主被动成像、激光雷达、医学检测、波前探测、光纤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 Digital Converter,TDC)是其中的核心电路,完成对光子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的高精度量化,对TDC电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TDC电路的原理与最简单的直接计数型结构,然后按三种典型结构分别综述了国内外适用于APD阵列的TDC电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其中主要介绍了相位插值型TDC,最后比较了三种典型结构的特点,并总结了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光电二极管 时间数字转换器 光子飞行时间 距离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均匀性接触孔碲镉汞探测器件研究
15
作者 赵泽人 陈书真 +1 位作者 杨茂生 王丛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5-1058,共4页
接触孔是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引出光敏元信号的电极所附着的区域,其形状尺寸均匀性对探测器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探测器芯片感光像元间距的减小,高深宽比光刻图形加工得到的接触孔均匀性下降。本文提出了使用金属层作掩膜,通过薄胶光刻、... 接触孔是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引出光敏元信号的电极所附着的区域,其形状尺寸均匀性对探测器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探测器芯片感光像元间距的减小,高深宽比光刻图形加工得到的接触孔均匀性下降。本文提出了使用金属层作掩膜,通过薄胶光刻、薄胶刻蚀的方法,制备出了均匀性高、孔底形貌好的接触孔,接触孔非均匀性从光刻胶掩膜的11.54%降低到了金属掩膜的5.98%,突破了小间距碲镉汞芯片均匀性较差的难题,对探测器信号均匀性的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接触孔 金属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英寸CdTe/Si复合衬底外延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立庆 刘铭 +3 位作者 巩锋 董瑞清 折伟林 常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1,共5页
报道了采用分子束外延法,在3 in硅衬底上通过As钝化、ZnTe缓冲层生长、CdTe生长、周期性退火等工艺进行CdTe/Si复合衬底制备技术研究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高分辨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和湿化学腐蚀等手段对碲化... 报道了采用分子束外延法,在3 in硅衬底上通过As钝化、ZnTe缓冲层生长、CdTe生长、周期性退火等工艺进行CdTe/Si复合衬底制备技术研究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高分辨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和湿化学腐蚀等手段对碲化镉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碲化镉薄膜的晶向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孪晶得到了抑制,且具有较好晶体结构质量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硅基 分子束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束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玲 赵鸿 +2 位作者 杨文是 张大勇 周寿桓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在相干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多光束激光相干合成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几种条件下多光束激光相干合成的强度分布情况,讨论了相干合成系统各参数变化对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多光束激光 相干合成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研究进展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荣刚 张兴德 +3 位作者 孙昌锋 刘琳 李江勇 王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具有大口径、宽光谱,高分辨率等特点,在空间与远程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加大了其设计与工程化的难度。本文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对其设计方法、波前探...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具有大口径、宽光谱,高分辨率等特点,在空间与远程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加大了其设计与工程化的难度。本文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对其设计方法、波前探测、计算机辅助装调、光学零件加工检测、轻量化等技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 波前探测 计算机辅助装调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薄膜分子束外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铭 程鹏 +4 位作者 肖钰 折伟林 尚林涛 巩锋 周立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6-1259,共4页
InSb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一直是军事领域重要的红外探测器材料。而高温工作是InSb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发分子束外延InSb材料是实现高温工作的基础。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工艺生长获得了高质量的InSb薄膜,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双... InSb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一直是军事领域重要的红外探测器材料。而高温工作是InSb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发分子束外延InSb材料是实现高温工作的基础。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工艺生长获得了高质量的InSb薄膜,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双晶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SEM和EDX等检测手段对InSb外延膜进行表面缺陷、晶体质量表征和分析,并采用标准的InSb器件工艺制备128×128焦平面探测器芯片进行材料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材料性能可以满足制备高性能器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外延膜 分子束外延 晶体质量 128×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设备红外窗口技术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兴德 刘琳 李荣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1-606,共6页
随着机载红外设备的发展,红外窗口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技术领域。根据机载窗口和地基窗口的基本差别,讨论了机载光电设备红外窗口的选型及设计方案。在叙述了红外窗口典型材料的特点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窗口的机械强度进行了计算... 随着机载红外设备的发展,红外窗口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技术领域。根据机载窗口和地基窗口的基本差别,讨论了机载光电设备红外窗口的选型及设计方案。在叙述了红外窗口典型材料的特点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窗口的机械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讨论了轴向温度梯度和径向温度梯度对光学窗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载光电设备窗口设计应着重考虑空气动力负载,进行工程核算;在考虑热辐射的解决措施时,应对径向温度梯度重点控制。选型方案和设计方法对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设备 热光学 光学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