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高氧化率铜钴矿浮磁联合选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杰 周宽达 +4 位作者 王洪杰 陈兴海 蒙文飞 兰福荫 陆智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验采用“预先浮选硫化矿-硫化浮选氧化矿-磁选-浸出”的原则流程,考察了硫化剂种类、铜钴矿浮选作业药剂制度和磁场强度等因素对铜钴分选指标的影响,考察了常规浸出条件下铜钴的浸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作为氧化铜钴的硫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硫化时间4 min时,可实现自然矿浆环境中氧化铜钴的选择性分选;以磁场强度1.1 T、磁场流速1.0 cm/s、磁脉动频率16 Hz为磁选条件,磁选氧化铜钴矿硫化浮选的尾矿,可获得良好的铜钴矿磁选效果。针对含铜1.68%、含钴0.165%、氧化率94.05%的原矿,铜钴矿分选作业采用四段氧化铜浮选、三段氧化钴浮选和两段磁选的开路试验,获得了产率20.99%、铜品位6.67%、铜回收率79.91%、钴品位0.396%、钴回收率51.70%的氧化铜钴粗精矿。对开路试验获得氧化铜钴粗精矿进行硫酸浸出,用98%硫酸调节浸出矿浆酸度,在液固比5∶1、浸出时间4 h、搅拌速度200 r/min、浸出终点pH值约1.5的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97.96%,钴的浸出率为91.08%,吨铜净酸为0.96 t酸/t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石的选冶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率 铜钴矿 硫化浮选 磁选 浸出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某渣选硫化铜矿再磨再选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杰 王洪杰 +4 位作者 周宽达 蒙文飞 兰福荫 陈兴海 陆智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对刚果(金)某含铜9.62%的低品位渣选硫化铜矿进行了回收铜的选矿试验研究。在化学多元素分析、赋存状态分析基础上,采用再磨再选浮选工艺,获得了Cu品位25.16%、回收率90.67%的铜精矿产品。
关键词 渣选硫化铜矿 磨矿 浮选 刚果(金) 铜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某铜精矿酸浸渣中铜的赋存特征及回收
3
作者 林荣跃 张雷刚 +2 位作者 韦其晋 张正阳 杨玮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4,共11页
刚果(金)地区主要采用湿法炼铜工艺提取铜精矿中的铜,含铜55%~65%的硫化铜精矿经过焙烧和两段酸浸后,酸浸渣中含有3%~10%的铜。以刚果(金)某铜精矿焙砂酸浸渣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压浸出方式回收渣中的... 刚果(金)地区主要采用湿法炼铜工艺提取铜精矿中的铜,含铜55%~65%的硫化铜精矿经过焙烧和两段酸浸后,酸浸渣中含有3%~10%的铜。以刚果(金)某铜精矿焙砂酸浸渣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压浸出方式回收渣中的铜。结果表明,铜精矿焙砂酸浸渣中的铜主要以硅孔雀石、胆矾和亚铁酸铜的形式存在,三种矿物所含铜占总铜量的96.87%,其中亚铁酸铜为主要难浸矿物;酸浸时,酸用量对铜浸出率影响最大;最佳浸出条件为液固比4 mL/g、酸矿比(硫酸用量与酸浸渣的质量比)65%、浸出时间2 h、浸出温度180℃,对应的铜浸出率为94.52%,渣含铜可由处理前的7.66%降低到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酸浸渣 工艺矿物学 亚铁酸铜 加压浸出 铜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循环与电导率法对乳化炸药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阳 汪旭光 +2 位作者 王尹军 郭子如 闫国斌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49,58,共4页
在水相组分和制备工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稳定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对各乳化炸药样品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之后测试其电导率,以此对乳化炸药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比稳定性与爆速,发现含不同油相材料乳化炸... 在水相组分和制备工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稳定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对各乳化炸药样品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之后测试其电导率,以此对乳化炸药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比稳定性与爆速,发现含不同油相材料乳化炸药的稳定性与爆速没有相关性,但含油相材料复合蜡的乳化炸药稳定性与爆速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电导率 高低温循环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TOPSIS法的北天山隧道突水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新平 瞿江文 +3 位作者 唐结齐 蒲青松 夏新兵 徐坤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19,共6页
在岩溶地区修建地下工程,特别是隧道工程,由于受地下岩溶水的影响,施工中常常会发生突发性的突水突泥地质灾害.为此,基于新疆北天山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以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下水位、不良地质构造、气候降水等影响因素... 在岩溶地区修建地下工程,特别是隧道工程,由于受地下岩溶水的影响,施工中常常会发生突发性的突水突泥地质灾害.为此,基于新疆北天山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以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下水位、不良地质构造、气候降水等影响因素为主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采用客观赋权法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用来计算综合权重.然后结合组合赋权法-TOPSIS法构建一种新的隧道突水风险评价系统,对新疆北天山隧道进行突水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在实际开挖中得到了较好的检验,体现出了准确性,说明该法对于隧道突水风险评价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突水 组合赋权法 TOPSIS法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炸药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闫国斌 汪旭光 王尹军 《工程爆破》 2016年第5期40-44,共5页
分析乳化炸药内相粒子大小和分布、界面膜、油膜、第三相物质(敏化剂)对其爆炸性能、稳定性、流变性或黏度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关系,对一些常见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认为,乳化炸药内相粒子的大小与分布,主... 分析乳化炸药内相粒子大小和分布、界面膜、油膜、第三相物质(敏化剂)对其爆炸性能、稳定性、流变性或黏度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关系,对一些常见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认为,乳化炸药内相粒子的大小与分布,主要取决于机械作用强度和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两个方面。在相同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乳化炸药的内相粒子越小,粒径分布越窄,其稳定性和爆炸性能就越好,黏度较大。内相粒子间界面膜和油膜既与内相粒子密切相关,也对乳化炸药的黏度、流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依据热点理论,当气泡或者气泡载体的尺寸在有效范围之内,且分布均匀时,则形成热点的时间接近,有利于爆炸反应的快速激发和传递,宏观上表现为乳化炸药爆轰感度、爆速和猛度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微观结构 宏观性能 界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三维断层扫描仪观察乳化炸药及其基质内部微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闫国斌 汪旭光 王尹军 《工程爆破》 2016年第1期38-41,85,共5页
首次采用高分辨率显微三维断层扫描仪对乳化炸药及其基质进行内部微观结构的立体扫描与观察,其特点是无需制样(如稀释等),对样品进行直接扫描观察,在不破坏、不改变、不影响样品原结构的情况下展现样品内部状态的原貌,直观地观察乳化炸... 首次采用高分辨率显微三维断层扫描仪对乳化炸药及其基质进行内部微观结构的立体扫描与观察,其特点是无需制样(如稀释等),对样品进行直接扫描观察,在不破坏、不改变、不影响样品原结构的情况下展现样品内部状态的原貌,直观地观察乳化炸药内部的敏化气泡、析晶状况及其他颗粒物等第三相物质,为研究乳化炸药内部微观结构和分析乳化效果提供了一种新式测试方法。该仪器还可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内部透视、任一断面的切片观察等数字化的后期处理。采用该检测手段有助于解决工业炸药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或完成一些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乳胶基质 微观结构 三维断层扫描 测试方法 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对Lix984N溶剂萃取铜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克荣 季尚军 常宏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4-497,501,共5页
研究了壬基酚(NP)对Lix984N萃取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壬基酚对Lix984N萃取铜的饱和容量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铜萃取率;显著降低萃取等温点和反萃取等温点,而反萃取等温点降低得更大;显著提升有机相萃取铜的能力;使有机相对铁的萃取能力提高... 研究了壬基酚(NP)对Lix984N萃取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壬基酚对Lix984N萃取铜的饱和容量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铜萃取率;显著降低萃取等温点和反萃取等温点,而反萃取等温点降低得更大;显著提升有机相萃取铜的能力;使有机相对铁的萃取能力提高,降低有机相对Cu/Fe的萃取选择性。工业萃取试验表明:壬基酚对铜的萃取能力提升不明显,但会显著增大电积液中铁的积累;有利于Lix984N的水解降解,有利于提升有机相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NP) Lix984N 萃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安妥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纪昆 宋蓓蓓 胡瑞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安妥岭矿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北部,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西南端。该成矿带受区域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大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的联合控制。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 安妥岭矿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北部,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西南端。该成矿带受区域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大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的联合控制。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岩体侵入位置与矿体分布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安妥岭钼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安妥岭钼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提出NNW、NW向断裂活动促进矿体的进一步富集,在岩体西部存在着大量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是下一步找矿重点;矿区东部岩体与地层接触部位的隐爆角砾岩也是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本研究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探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矿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围岩蚀变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安妥岭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某铜钴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海宝 李宋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112,共6页
为给刚果(金)某特大型铜钴矿的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铜品位为3.12%、钴品位为0.15%,铜主要以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的形式存在,钴主要以水钴矿和硬锰矿的形式存在。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 为给刚果(金)某特大型铜钴矿的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铜品位为3.12%、钴品位为0.15%,铜主要以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的形式存在,钴主要以水钴矿和硬锰矿的形式存在。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孔雀石、硅孔雀石嵌布粒度较粗,但粗细不均匀,主要粒度范围在0.04~0.64 mm;辉铜矿的嵌布粒度中等,粒度大小较均匀,主要粒度范围在0.02~0.32 mm;赤铜矿嵌布粒度与辉铜矿类似,主要粒度范围在0.02~0.32 mm;水钴矿的嵌布粒度较均匀,主要粒度范围在0.02~0.16 mm。有用矿物多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且矿物之间形成复杂的连生关系。硫化铜和赤铜矿精矿铜的理论回收率在50%左右,氧化铜精矿的理论回收率在41%左右;硫化铜和赤铜矿精矿中钴的理论回收率约为2%,氧化钴精矿的理论回收率在50%左右,分散于粉砂岩中的钴占总钴的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矿石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烟尘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风华 易宇 +2 位作者 邹结富 刘杰 石靖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氢氧化钠碱性浸出分离回收含砷烟尘中的砷,在优化试验条件下,砷、锑、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9.27%、1.83%和0.20%;砷浸出液经氧化—冷却结晶回收砷酸钠后返回浸出过程循环利用,整个脱砷工艺闭路循环。采用硫化钠浸出—空气氧化法分离回... 采用氢氧化钠碱性浸出分离回收含砷烟尘中的砷,在优化试验条件下,砷、锑、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9.27%、1.83%和0.20%;砷浸出液经氧化—冷却结晶回收砷酸钠后返回浸出过程循环利用,整个脱砷工艺闭路循环。采用硫化钠浸出—空气氧化法分离回收含砷烟尘碱浸渣中的锑并制备焦锑酸钠,碱浸渣中锑的浸出率为93.03%,锑浸出液中锑沉淀率为98.51%。采用硫酸浸出—铝板置换分离回收硫化钠浸出渣中的铟并制备海绵铟,铟的浸出率为71.83%。硫酸浸出渣中铅的主要以PbS的形式存在,可以作为铅冶炼的原料返回铅厂回收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烟尘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提高铜、钴选矿回收率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海宝 高丹校 +1 位作者 李勇 张自旭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206-212,共7页
刚果(金)SICOMINES在处理高氧化率铜钴矿的选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处理矿石氧化率远高于设计值,此类矿石氧化率高、含泥量大、可浮性差,导致利用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浮选设备,氧化矿浮选精矿产率及铜、钴回收率较低。为提高铜、钴... 刚果(金)SICOMINES在处理高氧化率铜钴矿的选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处理矿石氧化率远高于设计值,此类矿石氧化率高、含泥量大、可浮性差,导致利用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浮选设备,氧化矿浮选精矿产率及铜、钴回收率较低。为提高铜、钴回收率,在针对原矿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优化:首先是取消钴浮选精选,且将氧化铜浮选和钴浮选扫选流程改为开路;然后增加泡沫导流槽的数量,改进了泡沫导流槽的结构和安装角度。改进后,氧化铜精矿和浮选钴精矿产率分别提高1.46个百分点和3.36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达到40.33%和79.25%,总铜、总钴回收率分别提高4.17个百分点和3.53个百分点。生产工艺及设备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处理刚果(金)同类型高氧化率铜钴矿石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OMINES铜钴矿 高氧化率铜钴矿 浮选 回收率 流程优化 设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矿还原熔炼电炉的改造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介绍刚果(金)富利铜钴冶炼厂还原熔炼电炉的构造和冶炼工艺,分析了电炉渗漏的原因,并介绍了改造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还原熔炼 电炉 冶炼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SICOMINES高氧化率铜钴矿浮选效果提升研究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启华 范海宝 李勇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226-234,共9页
刚果(金)SICOMINES高氧化率铜钴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浮选机加药管位置不合理,导致浮选药剂与矿物作用效果较差,药剂单耗较高,且通过试验发现pH值较高的尾矿浓密机回水含有部分有效的浮选药剂成分,添加到氧化段中,有利于提高氧化段精... 刚果(金)SICOMINES高氧化率铜钴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浮选机加药管位置不合理,导致浮选药剂与矿物作用效果较差,药剂单耗较高,且通过试验发现pH值较高的尾矿浓密机回水含有部分有效的浮选药剂成分,添加到氧化段中,有利于提高氧化段精矿铜品位及回收率。因此,选矿厂通过对现场浮选机结构和矿浆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试验,对浮选机和现场浮选工艺进行改造,即通过将浮选机加药管延伸到夹底板以下,以及将尾矿浓密机回水添加到氧化段中。改造后,硫氢化钠和黄药较改造前分别降低了3.80 kg/t矿和0.07 kg/t矿,降幅为42.70%和14.29%;氧化铜精矿和浮选钴精矿合计铜品位、钴品位分别提高了1.09个百分点和0.0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钴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51个百分点和0.72个百分点;总精矿铜回收率、总精矿钴回收率较改造前分别提高了0.69个百分点和0.7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率铜钴矿 浮选机加药管 回水 药剂用量 浮选浓度 浮选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某特大型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海宝 姚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1,178,共7页
非洲某特大型铁矿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铁品位为52.73%,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铁在赤褐铁矿中的分布率为90.06%。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赤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石英、辉石、水铝氧石。为了给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依据,... 非洲某特大型铁矿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铁品位为52.73%,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铁在赤褐铁矿中的分布率为90.06%。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赤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石英、辉石、水铝氧石。为了给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依据,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的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层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斑状结构、粒状结构、针状结构、脉状结构、包含结构。赤铁矿、褐铁矿和含铁黏土工艺嵌布粒度分布较细,在-0.07 mm分布率分别为79.26%、62.93%和58.42%。褐铁矿颗粒中常包裹一些细粒脉石矿物,包体粒径<30μm的颗粒占到70%,这部分褐铁矿与脉石关系紧密,不利于褐铁矿的单体解离。通过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样品属于较难选矿石。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回收率应在75%~80%之间,精矿品位很难超过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褐铁矿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923从铜SX-EW电解液中萃取除铁
16
作者 季尚军 常宏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2,共7页
研究了采用萃取剂N1923从SX-EW电解液中萃取铁。在萃取过程中添加改质剂异辛醇能够有效改善萃取过程的分相性能。在萃取剂浓度为10%、萃取相比2/1时萃取性能较好,能够从含铁3 g/L的电积液中单级萃铁率达到60%,在萃取铁的过程中几乎不萃... 研究了采用萃取剂N1923从SX-EW电解液中萃取铁。在萃取过程中添加改质剂异辛醇能够有效改善萃取过程的分相性能。在萃取剂浓度为10%、萃取相比2/1时萃取性能较好,能够从含铁3 g/L的电积液中单级萃铁率达到60%,在萃取铁的过程中几乎不萃取其它元素,电积液的酸度对萃取影响较小。萃取铁后的负载有机相用2 mol/L氢氧化钠在相比为2/1时反萃效果较好,并且有机相的循环性较好。另外,萃取剂经由夹带进入SX系统对萃取铜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X-EW 电解液 萃取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渣选硫化铜精矿加温铁氧化酸浸试验研究
17
作者 王洪杰 刘杰 +3 位作者 周宽达 陆智国 陈兴海 蒙文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47,共4页
针对国外某渣选硫化铜精矿,采用加温铁氧化酸浸工艺回收其中铜,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渣选硫化铜精矿中C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条件为:氧化剂赤铁矿用量0.2 g/g矿、浸出温... 针对国外某渣选硫化铜精矿,采用加温铁氧化酸浸工艺回收其中铜,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渣选硫化铜精矿中C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条件为:氧化剂赤铁矿用量0.2 g/g矿、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6 h、液固比5∶1、初始硫酸浓度200 g/L,此时铜浸出率可达97.96%。不同类型氧化剂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赤铁矿和磁铁矿在酸浸体系中均有较好的氧化性,可实现渣选硫化铜精矿中铜在中温条件下浸出,且三价铁化合物纯度越高,铜氧化浸出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选硫化铜 铜精矿 氧化剂 铁氧化 硫酸浸出 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