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越 张青磊 +3 位作者 黄玉香 谭何新 刁勇 张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14-1920,共7页
生物碱种类繁多,吲哚类生物碱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多的一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对阐明植物体内代谢的分子机制以及代谢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研究... 生物碱种类繁多,吲哚类生物碱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多的一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对阐明植物体内代谢的分子机制以及代谢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研究提高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产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按照吲哚生物碱结构进行分类,对数种吲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吲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其他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生物碱 萜类吲哚生物碱 生物合成 长春碱 吲哚-3-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的超声辐照同步合成及光电化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艳招 赵林 +3 位作者 李惟纯 谢君铨 庄晶杰 刁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88,共6页
采用溶胶-超声辐照技术,同步合成了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兰(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反应80mi... 采用溶胶-超声辐照技术,同步合成了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兰(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反应80min时,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可达98%;相比纯TiO_2,复合样品的光电流密度增大,电化学阻抗环半径减小,Zeta-电位值增大,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 TiO2 超声辐照 亚甲基兰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蛋白溶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秋艳 吴雅清 许瑞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72-578,共7页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全球疾病死亡率榜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溶栓疗法是治疗血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溶栓药物的发展已历经三代,当前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1)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的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全球疾病死亡率榜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溶栓疗法是治疗血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溶栓药物的发展已历经三代,当前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1)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的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新型天然来源的溶栓药,主要是来自微生物和植物的抗凝血和溶栓成分。新型天然溶栓药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克服了以往溶栓药物副作用大、药效低、价格昂贵等缺陷,但是至今为止还未克服溶栓药物不能口服的缺陷。因此,在新型溶栓药物的基础上开发口服溶栓药物是新型天然溶栓药物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综述提高蛋白溶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蛋白溶栓药物 口服 蛋白或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机构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技术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卫平 杨夕宇 +1 位作者 朱可滢 蔡双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食品中的微生物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机构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应用的相关技术因素,讨... 食品中的微生物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机构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应用的相关技术因素,讨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以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与胰腺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徐先祥 黄玉香 +1 位作者 夏伦祝 张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92-393,共2页
目的:观察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功能和胰腺形态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9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太子参多糖按0.375、0.75、1.5g/kg三种剂量给药,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 目的:观察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功能和胰腺形态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9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太子参多糖按0.375、0.75、1.5g/kg三种剂量给药,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太子参多糖能显著提高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清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减轻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太子参多糖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功能,保护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多糖 糖尿病 抗氧化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病毒复制机制及慢性乙型肝炎药物靶点 被引量:31
6
作者 赫晓林 黄建炜 +1 位作者 许瑞安 崔秀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尽管乙肝防治已有很大提高,但仍缺乏高效的药物与手段。研究表明,肝损伤、肝衰竭程度与HBV及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存在复杂关系。因而详细地探明HBV生命周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尽管乙肝防治已有很大提高,但仍缺乏高效的药物与手段。研究表明,肝损伤、肝衰竭程度与HBV及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存在复杂关系。因而详细地探明HBV生命周期和感染过程,为研究HBV药物靶点和制定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前期坚实的基础,意义重大。该文详细介绍HBV病毒复制机制,并系统地阐述近年来新发现的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制备新型的抗HBV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作用靶点 装配 NTPC 核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咖啡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先祥 雷心雨 +6 位作者 黄怡婷 孙静华 朱翠玲 陈俊 徐雯娟 陆欣彤 刘德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麦冬咖啡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选取福建省地道药材短葶山麦冬,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麦冬咖啡。小鼠分为对照组,麦冬咖啡0.5、1.0 g/kg剂量组,咖啡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考察对小鼠负荷游泳试验和肝糖原、血乳酸含有... 目的观察麦冬咖啡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选取福建省地道药材短葶山麦冬,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麦冬咖啡。小鼠分为对照组,麦冬咖啡0.5、1.0 g/kg剂量组,咖啡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考察对小鼠负荷游泳试验和肝糖原、血乳酸含有量的影响。结果麦冬咖啡0.5和1.0 g/kg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后者还能提高肝糖原含有量,降低小鼠血乳酸含有量。结论麦冬咖啡具有明显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咖啡 抗疲劳 游泳实验 肝糖原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林 蔡雅红 +3 位作者 何荷苗 陈文明 谢艳招 刁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148,共6页
从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研究成果。按原材料来源分淀粉类、纤维素类、合成树脂类、有机–无机复合类四个类别重点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从本体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反相乳... 从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研究成果。按原材料来源分淀粉类、纤维素类、合成树脂类、有机–无机复合类四个类别重点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从本体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反相乳液聚合、辐射聚合四种方法重点分析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工艺;结合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特点,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在农林园艺、卫生医疗、建材工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最后从工艺简单化、材料复合化及材料功能化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高吸水性树脂未来的研究思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种类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A2在肿瘤发生和血管形成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吕颖慧 龚玉华 +2 位作者 刁勇 许瑞安 王启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975-980,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肿瘤发生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lontech公司软件设计靶向人HMGA2基因的5条小干扰RNA(siRNA)序列,常规培养肿瘤细胞系和血管内皮细胞系,利用脂质体2000将HM-GA2 siRNA导入细胞,通过MTT方法和...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肿瘤发生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lontech公司软件设计靶向人HMGA2基因的5条小干扰RNA(siRNA)序列,常规培养肿瘤细胞系和血管内皮细胞系,利用脂质体2000将HM-GA2 siRNA导入细胞,通过MTT方法和Tran-swell模型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能力,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的HMGA2 mRNA的变化。结果:5条siRNA中,HMGA2 siR-NA1、3、5不但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尤其以HMGA2 siRNA5最为明显,处理组细胞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Hela 63.2%±6.5%(P<0.01);人肺腺癌SPC-A1,86.8%±3.5%(P<0.0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58.5%±6.3%(P<0.01);人膀胱上皮细胞株(HUVEC),60.3%±7.3%(P<0.01)。HMGA2 siRNA5抑制两种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P<0.01),并降低HM-GA2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HMGA2除了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作用之外,在血管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血管形成 肿瘤发生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清瑶 饶华春 +1 位作者 刁勇 杨会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2-67,共6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结果准确而在SNP检测领域显示了巨大应用潜力,并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系统的对AS-PCR技术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通过与其他检测平台联合,AS-PCR可促进SNP检测技术由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进程,为诸多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o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思 徐先祥 +1 位作者 李琼 张小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46-348,352,共4页
人参皂苷Ro(ginsenoside Ro,Ro)为五环三萜皂苷,是人参中齐墩果烷型皂苷的代表成分。除了人参外,还分布于竹节参、珠子参、牛膝等中药,人参皂苷Ro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病毒、保肝、护胃、抗肥胖、美容等多种药... 人参皂苷Ro(ginsenoside Ro,Ro)为五环三萜皂苷,是人参中齐墩果烷型皂苷的代表成分。除了人参外,还分布于竹节参、珠子参、牛膝等中药,人参皂苷Ro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病毒、保肝、护胃、抗肥胖、美容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人参皂苷Ro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o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对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成志云 彭俊纯 吕颖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928-936,共9页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肝纤维化过程中同样存在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述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肝源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肝祖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纤...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肝纤维化过程中同样存在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述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肝源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肝祖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涉及的信号通路及调节机制,并探讨了以上皮-间充质转化为靶标的抗肝纤维治疗策略的可行性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肝上皮细胞 肝星状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一锅式绿色合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庆友 曾明荣 许瑞安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4,208,共4页
用茴香醛、丙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以L-脯氨酸/磷酸钾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经Knoenenagel缩合反应,一锅式合成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研究了原料摩尔比、L-脯氨酸用量、磷酸钾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收率的影响。在... 用茴香醛、丙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以L-脯氨酸/磷酸钾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经Knoenenagel缩合反应,一锅式合成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研究了原料摩尔比、L-脯氨酸用量、磷酸钾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收率的影响。在茴香醛为5 mL(0.041 5 mol),n(丙二酸二乙酯)∶n(茴香醛)=1.6∶1.0,n(L-脯氨酸)∶n(茴香醛)=0.3∶1.0,n(L-脯氨酸)∶n(磷酸钾)=6∶1,反应时间为6 h和无水乙醇120 mL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产率达到83.5%,质量分数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脯氨矽磷酸钾 KNOEVENAGEL缩合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龙眼酸乳发酵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林 谢艳招 +2 位作者 陈婷婷 陈文明 刁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0,64,共4页
以龙眼干水提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甜味剂,利用Danisco YO-MIX 300作为发酵菌种,以感官评价为产品性能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木糖醇龙眼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龙眼干水提液添加质量分数为15%,... 以龙眼干水提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为甜味剂,利用Danisco YO-MIX 300作为发酵菌种,以感官评价为产品性能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木糖醇龙眼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龙眼干水提液添加质量分数为15%,木糖醇水提液添加质量分数为4%,发酵液添加质量分数为5%,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6 h。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木糖醇龙眼汁酸奶酸甜适中,口感润滑细腻,并具有怡人的龙眼清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汁 木糖醇 酸奶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用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剂量效应与剂量控制(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启钊 吕颖慧 许瑞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82-1194,共13页
人类基因治疗需要在靶细胞适时、适量、安全的产生具有疗效的药物,这些正好是定量药理学的研究范畴。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具有的各种特性以及近来在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其逐渐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超过60项以AAV为载体... 人类基因治疗需要在靶细胞适时、适量、安全的产生具有疗效的药物,这些正好是定量药理学的研究范畴。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具有的各种特性以及近来在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其逐渐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超过60项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已经完成或正在展开。其中,rAAV载体的剂量与基因表达效率以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多数研究认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基因表达水平具有剂量依赖性。然而,基因表达水平同时还受病毒载体构型、组织趋向性、细胞靶向性、注射途径,甚至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条件影响,基因表达水平还可受到其他药物的调控。因此,基因治疗实验过程中应结合定量药理学深入展开,解决基因治疗中的定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病毒载体 剂量效应 定量药理学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二乙胺基-3-(2'-吡啶)香豆素的新用途:溶酶体荧光探针 被引量:3
16
作者 解丽娟 李建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38-1543,共6页
开发溶酶体荧光探针对于研究与溶酶体相关的细胞生理、病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7-二乙胺基-3-(2'-吡啶)香豆素(L3)是一种弱碱性化合物,易于累积在酸性溶酶体中,有作为溶酶体荧光探针的潜质。本文详细研究了pH值... 开发溶酶体荧光探针对于研究与溶酶体相关的细胞生理、病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7-二乙胺基-3-(2'-吡啶)香豆素(L3)是一种弱碱性化合物,易于累积在酸性溶酶体中,有作为溶酶体荧光探针的潜质。本文详细研究了pH值对L3光谱性质的影响及其溶酶体定位成像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可以作为溶酶体荧光探针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溶酶体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呋喃香豆素的合成与DNA的结合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丽娟 陈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51-3055,共5页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无紫外光辅助照射时抗肿瘤活性低,为提高其正常情况下的抗肿瘤活性,依据"最小嵌入"假说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把呋喃香豆素结构中的呋喃环拆分出来,使其与香豆素由原来稠环相并的结合方式转变为通过化学键相连...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无紫外光辅助照射时抗肿瘤活性低,为提高其正常情况下的抗肿瘤活性,依据"最小嵌入"假说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把呋喃香豆素结构中的呋喃环拆分出来,使其与香豆素由原来稠环相并的结合方式转变为通过化学键相连,得到合成简化的类呋喃香豆素。利用DNA熔解曲线、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粘度测试考察了这些类呋喃香豆素与DNA的相互作用。综合DNA溶解曲线、光谱法和粘度测试的结果,推测除目标产物5b是一DNA嵌入剂外,其他化合物嵌入DNA能力下降,5a以部分嵌入方式与DNA结合,5c和5d是通过极为少见、鲜有报道的"桥型结构"与DNA相结合。利用"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品补骨脂素相比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并且非经典嵌入结合的化合物活性增强更明显。该研究拓展了"最小嵌入"假说的应用范围,同时为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改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香豆素 “最小嵌入” 类呋喃香豆素 DNA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果汁体外抗氧化及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素秋 金孝勤 王国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探讨构树果汁(BPFJ)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小鼠的免疫活性影响。方法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等方法观察了BPFJ体外抗氧化作用;用刀豆蛋白(Con A)诱导小鼠脾淋巴T细胞增殖细胞模型,MTT法... 目的探讨构树果汁(BPFJ)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小鼠的免疫活性影响。方法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等方法观察了BPFJ体外抗氧化作用;用刀豆蛋白(Con A)诱导小鼠脾淋巴T细胞增殖细胞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检测BPFJ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BPFJ能显著清除O-2·、·OH和DPPH自由基,在0.1~2.0 g·L-1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小鼠T淋巴细胞在Con A刺激下48 h后,MTT吸收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PFJ组与Con A组比较则显著降低了MTT吸收度。结论 BPFJ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作用。BPFJ是一种抗氧化功效较强的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果汁 抗氧化 自由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小鸿 徐先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53-156,78,共5页
竹节参被认为兼具人参补气和三七活血的作用。皂苷是竹节参中主要活性成分,竹节参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保肝、神经系统保护等药理学作用。竹节参所含皂苷的药理作用与竹节参的功效密切相关,... 竹节参被认为兼具人参补气和三七活血的作用。皂苷是竹节参中主要活性成分,竹节参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保肝、神经系统保护等药理学作用。竹节参所含皂苷的药理作用与竹节参的功效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竹节参皂苷的性质是研究开发竹节参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皂苷 药理学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鱼精蛋白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招发 邱丹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168,共7页
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实现重组鱼精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CYGB中甲硫氨酸位点ATG(除起始密码子)全部突变为ATC获得CYGBm。采用CYGBm与鱼精蛋白融合方法表达重组鱼精蛋白,CNBr裂解CYGBm与鱼精蛋白中的甲硫... 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实现重组鱼精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CYGB中甲硫氨酸位点ATG(除起始密码子)全部突变为ATC获得CYGBm。采用CYGBm与鱼精蛋白融合方法表达重组鱼精蛋白,CNBr裂解CYGBm与鱼精蛋白中的甲硫氨酸位点,并得以纯化。采用试管培养法分析重组鱼精蛋白抑菌活性,鲜虾检测其应用效果。CYGBm与鱼精蛋白融合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量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分离与CNBr裂解制备了纯化的重组鱼精蛋白,经验证重组鱼精蛋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可以实现具有抑菌活性重组鱼精蛋白的制备,为工业化生产重组鱼精蛋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 突变 融合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