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避税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仁荣 梁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46-148,共3页
避税研究在国内外是一直是个有较多争议的研究领域,且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共同的界定。它的正确界定对我国的税收立法的方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且对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正确执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社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避税研究在国内外是一直是个有较多争议的研究领域,且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共同的界定。它的正确界定对我国的税收立法的方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且对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正确执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社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税 避税界定 合法 税收筹划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被引量:33
2
作者 俞金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9-131,共3页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是以生态效率为核心 ,按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我国有必要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 ,确立直接管制、间接调控与自我调控有机结合的规范体系 ,将整个经...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是以生态效率为核心 ,按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我国有必要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 ,确立直接管制、间接调控与自我调控有机结合的规范体系 ,将整个经济活动纳入其中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法体系 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由行政控制转向法律规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义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如何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在全面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 如何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在全面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表明我国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将由行政控制转向法律规制。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创新 行政控制 法律规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资产流失与法律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曾二秀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法律对策 中国 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经济法律条件 被引量:2
5
作者 钟付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金融业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法律制度 利弊分析 中国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6
作者 梁开斌 李振跃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74,共3页
商业信用是商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经济行为。商业信用权的保护因而也应当纳入法律规制的视野。商业信用权是一种混合型的权利,保护商业信用权有相应的法理基础。应当依照一般侵权行为,对权利人的受侵害事实进行救济。
关键词 商业信用权 法律保护 市场经济 经济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职代会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法律地位
7
作者 陈少英 郭颖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F003-F004,共2页
职代会对国企财务实行法律监督的理论优势表现为 :法律监督的直接性 ,法律监督的主动性 ,法律监督的持续性。其具体操作途径是 :提高职代会在国企中的法律地位 ,将职代会作为对国企财务进行监督的法定主体 ,完善职代会对国企进行财务监... 职代会对国企财务实行法律监督的理论优势表现为 :法律监督的直接性 ,法律监督的主动性 ,法律监督的持续性。其具体操作途径是 :提高职代会在国企中的法律地位 ,将职代会作为对国企财务进行监督的法定主体 ,完善职代会对国企进行财务监督的具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代会 国企财务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者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国平 梁三利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52-154,155,共4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归责法律多规定为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以其独特的补偿功能实现着受害人保护,但同时也会加重产品生产者的负担,窒息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平衡生...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归责法律多规定为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以其独特的补偿功能实现着受害人保护,但同时也会加重产品生产者的负担,窒息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法律规定了生产者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因而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欧美国家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加以比较分析,对我国生产者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 产品责任 抗辩事由 严格责任 补偿功能 受害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押金初探 被引量:16
9
作者 汪传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7,共4页
押金,实务中也称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给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其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履行时,返还押金或予抵扣;债务不履行时,债权人得就该款项优先受偿。给付押金的人,称出押人,一般就... 押金,实务中也称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给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其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履行时,返还押金或予抵扣;债务不履行时,债权人得就该款项优先受偿。给付押金的人,称出押人,一般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受领押金的人,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 出押人 债务人 受押人 返还请求权 不履行债务 损害赔偿 当事人 合同关系 解除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传才 凌艳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90-95,共6页
告知制度是平衡义务人、相对人信息利益的重要的法律手段。本文着重从经济学、法学的角度分析了告知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 ,并试图剖析告知的制度体系 ,包括告知的主体、告知的内容。
关键词 告知 弱者 告知内容 告知方式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兼论对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效力借鉴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支援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8-149,34,共3页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大多奉行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区分原则。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此是含糊的 ,不利于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将来的物权立法借鉴区分原则的有益规定是必要的。我国物权法应吸收他国先进方法和经验 ,使之逐步趋于完善。
关键词 不动产登记 物权变动 原因行为 区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诉讼时效的客体 被引量:5
12
作者 俞金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4,107,共4页
大陆法系将诉讼时效的客体规定为请求权 ,而英美法系则将其规定为诉权。中国民法继受的是大陆法系传统 ,因而其诉讼时效的客体应当是请求权 ;而请求权又包括债权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人格上请求权等 ,同时 ,诉讼时效的客体又并非为一切... 大陆法系将诉讼时效的客体规定为请求权 ,而英美法系则将其规定为诉权。中国民法继受的是大陆法系传统 ,因而其诉讼时效的客体应当是请求权 ;而请求权又包括债权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人格上请求权等 ,同时 ,诉讼时效的客体又并非为一切请求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客体 请求权 物上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公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许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治理国有资产流失有多种手段和途径,但运用民众公诉不失为一剂良方。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公诉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在我国尚未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情况下,探讨国有资产公诉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及设立公诉制度的可行性,对我国将来建立国... 治理国有资产流失有多种手段和途径,但运用民众公诉不失为一剂良方。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公诉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在我国尚未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情况下,探讨国有资产公诉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及设立公诉制度的可行性,对我国将来建立国有资产公诉制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公诉 可行性研究 公诉依据 国有资产流失 公益诉讼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传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50,共2页
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汪传才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指其效力发生与否,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而需第三人的意思表示使之确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1)其法律效力是不确定的,既非有效,也非无效,而是悬而未决。(2)其效力的发... 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汪传才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指其效力发生与否,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而需第三人的意思表示使之确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1)其法律效力是不确定的,既非有效,也非无效,而是悬而未决。(2)其效力的发生取决于第三人的相应行为,即作出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力未定 无效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第三人 法定代理人 债权人 权利人 无权处分行为 限制行为能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势力利用人责任的立法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玉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2-145,共4页
本文对公司势力利用人的表现、追究其责任的理论依据以及立法现状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评析 ,并提出了运用不法行为责任理论 ,指出在公司法中设计追究公司势力利用人责任规定 ,是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公司法 企业集团 公司势力利用人责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房屋租赁登记的效力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大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4-48,共5页
长期以来,对未经登记的房屋租赁合同效力在认识上颇有分歧,轻率认定该类合同无效,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房屋租赁业发展不利。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分析,以确认其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为宜。
关键词 合同法 房屋租赁登记 法律效力 善意第三人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单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凯军 《政法论丛》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由于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的根深蒂固 ,且其为信用证运作的灵魂所在 ;因此 ,对该原则有所偏离的欺诈例外制度自产生以来 ,各国法律对之态度就一直是徘徊不定 ,学说上也是争鸣不已 ,迄未止息。本文反对之言、支持之由及有关立法阐述 ,以求... 由于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的根深蒂固 ,且其为信用证运作的灵魂所在 ;因此 ,对该原则有所偏离的欺诈例外制度自产生以来 ,各国法律对之态度就一直是徘徊不定 ,学说上也是争鸣不已 ,迄未止息。本文反对之言、支持之由及有关立法阐述 ,以求有益于视听 ,并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证 欺诈例外 独立抽象原则 开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丑闻案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的重建的理念基础与制度安排
18
作者 张义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7,共3页
重建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是美国应对一系列公司丑闻案,重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剖析经济丑闻中美国公司治理暴露的信用与信用机制问题,借鉴经济丑闻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重建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重建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是美国应对一系列公司丑闻案,重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剖析经济丑闻中美国公司治理暴露的信用与信用机制问题,借鉴经济丑闻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重建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公司治理中中介机构信用机制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司 经济丑闻 公司治理 中介机构 信用机制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反倾销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19
作者 戴仲川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反倾销条例 正常价值 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法 《反倾销协议》 国内产业 出口价格 韩国 反倾销措施 若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企业商事化塑造的理念探究
20
作者 张义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6,共3页
公司是商事化主体 ,公司的性质是完善公司制度的理念基础 ,在完善我国的公司制度时应着眼于公司的企业性、法人性、资本性、自治性和民主性 ,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的公司塑造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真正的商事化主体。
关键词 公司 商事化主体 公司制度 市场经济 中国 法人 自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