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型异质结β-Bi_(2)O_(3)柱撑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1
作者 张亚平 吴桐辰 +1 位作者 郑云 林碧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9,共9页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光电化学特性。制备的β-Bi_(2)O_(3)/CoAl-LDH柱撑材料具有2.1 nm的层间通道、62 m^(2)·g^(-1)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在可见光辐照下,以四环素(TC)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β-Bi_(2)O_(3)/CoAl-LDH催化剂在90 min内可降解91.3%的TC,降解率远高于非柱撑的β-Bi_(2)O_(3)和CoAl-LDH。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是光催化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柱撑复合的β-Bi_(2)O_(3)与CoAl-LDH之间的电子耦合作用构建了Z型异质结,提高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率,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氧化铋 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 柱撑材料 Z型异质结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纤维形态对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龚新怀 黄垚焜 +3 位作者 葛良望 蔡佳栩 金富露 肖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长径比更大,BS中颗粒形态较多,BF与BS质地较刚硬。BF、BN与PLA共混熔体的混炼扭矩更大,PLA/BP复合材料吸水率最大。BF,BS,BN与PLA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其添加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BP添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PLA相比,在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PLA/BF,PLA/BS与PLA/BN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7.85%,13.6%,11.89%,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4.33%,18.70%,35.57%,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9.45%,21.45%,4.99%。PLA/BF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次为PLA/BS复合材料,PLA/BP复合材料最差。研究可为竹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塑复合材料 竹纤维 聚乳酸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碳源合成多响应碳量子点用于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的检测
3
作者 钟丽娜 陈晶玲 赵青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子(Fe^(3+))有特异性猝灭反应且灵敏度高,同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能够使OP-CQDs-Fe^(3+)体系的荧光部分恢复,形成了“开-关-开”的荧光检测体系。Fe^(3+)和L-AA的检出限分别为1.1和31.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分析法 绿色碳源 铁离子 L-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林松柏 林建明 +1 位作者 吴季怀 肖春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在高岭土的存在下 ,以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合成接枝纤维素 /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素与单体的配比、高岭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 在高岭土的存在下 ,以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合成接枝纤维素 /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素与单体的配比、高岭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结果表明 ,高岭土在接枝聚合物中能较好分散 ,复合材料吸水率达 1 1 66,对生理盐水溶液的吸水率达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高吸水性树脂 复合材料 高岭土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松柏 吴季怀 +2 位作者 蓝心仁 肖春妹 李云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4,共4页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吸蒸馏水达1182g/g,吸氯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9%)达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g-CMC 高岭土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研究 硝酸铈铵 引发剂 水溶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绢云母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林松柏 林建明 +1 位作者 吴季怀 魏月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丙烯酸与绢云母超细粉的接枝共聚 ,制备出吸水率为 1 1 0 0倍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当绢云母超细粉的用量为 1 0 %~ 2 0 % ,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为 2 5 % ,单体的中和度为 65 % ,交联剂用量为... 通过丙烯酸与绢云母超细粉的接枝共聚 ,制备出吸水率为 1 1 0 0倍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当绢云母超细粉的用量为 1 0 %~ 2 0 % ,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为 2 5 % ,单体的中和度为 65 % ,交联剂用量为 0 .1 % ,引发剂用量为 1 .5 % ,接枝共聚反应温度为 70℃时 ,可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文讨论了上述反应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并探讨了吸水材料的颗粒大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绢云母 接技共聚 超吸水性复合材料 交联剂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6/TiO_2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婉吟 林志勇 +2 位作者 杨俊 钱浩 黄丽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7,共4页
利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铸型尼龙 6 (MC尼龙 6 ) /TiO2 原位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TiO2 以纳米级均匀分散于MC尼龙 6中 ,其含量小于 1份时近乎单分散 ,大于 1份时则开始团聚。差示扫... 利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铸型尼龙 6 (MC尼龙 6 ) /TiO2 原位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TiO2 以纳米级均匀分散于MC尼龙 6中 ,其含量小于 1份时近乎单分散 ,大于 1份时则开始团聚。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结果表明 ,纳米TiO2 对MC尼龙 6的结晶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提高了MC尼龙 6的结晶温度 ,但不改变MC尼龙 6的α晶型结构 ;退火处理结果表明 ,高温退火或加入纳米TiO2都有利于MC尼龙 6基体中α晶型的生成 ,加快γ晶向α晶的转变。热重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纳米TiO2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 纳米复合材料 异相成核 制备 表征 纳米TiO2 铸型尼龙 晶型结构 单分散 高温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聚丙烯酸钠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林建明 杨正方 +1 位作者 普敏莉 吴季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7-430,共4页
以膨润土和丙烯酸为原料 ,用溶液法交联共聚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研究了加入膨润土的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性复合树脂合成中单体中和度、膨润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吸水率的主要因素。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和... 以膨润土和丙烯酸为原料 ,用溶液法交联共聚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研究了加入膨润土的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性复合树脂合成中单体中和度、膨润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吸水率的主要因素。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结果表明 ,用溶液法聚合合成膨润土 /聚丙烯酸钠盐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 ,膨润土在树脂中分散均匀 ,产物具有高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膨润土 复合材料 聚丙烯酸钠盐 溶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6/纳米TiO_2原位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丽丹 林志勇 +2 位作者 钱浩 杨俊 陈婉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MC尼龙 6/纳米TiO2 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TiO2 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形态 ,并研究了纳米TiO2 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纳米TiO2 质量分数低于 2 %时 ,纳米Ti... 通过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MC尼龙 6/纳米TiO2 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TiO2 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形态 ,并研究了纳米TiO2 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纳米TiO2 质量分数低于 2 %时 ,纳米TiO2 能较均匀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 ,对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 ;纳米TiO2 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使MC尼龙 6的起始降解温度提高 2~ 3℃ ,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大幅度提高 ,并随纳米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6 纳米TIO2 原位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TiO_2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行为及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吴子豹 黄妙良 +2 位作者 杨媛媛 林建明 吴季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4A沸石和天然蛭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4A沸石和TiO2/天然蛭石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偶氮染料甲基橙的暗态吸附规律和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规律都较好地符合Langmu i... 以4A沸石和天然蛭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4A沸石和TiO2/天然蛭石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偶氮染料甲基橙的暗态吸附规律和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规律都较好地符合Langmu ir和Freund lich吸附等温模型;在紫外光辐照30 m in条件下,TiO2/4A沸石和TiO2/天然蛭石光催化材料对6.11×10-5mol/L的甲基橙水溶液的脱色率分别达到78.5%和84.6%,比同种方法制备的纯TiO2(68%)高,而且对甲基橙光催化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天然蛭石 4A沸石 光催化 甲基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多孔粘土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5
11
作者 戴劲草 萧子敬 +1 位作者 叶玲 黄继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7-652,共6页
采用sol-gel法合成了含Ti多孔粘土材料,并利用XRD、IR、DTA等方法对其实验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sol-gel法比TiCl_4水解法更容易形成大孔结构,在[Ti]=0.82mol·L^(-1)、[... 采用sol-gel法合成了含Ti多孔粘土材料,并利用XRD、IR、DTA等方法对其实验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sol-gel法比TiCl_4水解法更容易形成大孔结构,在[Ti]=0.82mol·L^(-1)、[Ti]/±=20mmol·g^(-1)的条件下,可得到层间开孔达2.93um、比表面351.0m~2·g^(-1)的含Ti多孔粘土材料,材料在860℃之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gel法 多孔粘土 纳米粘土 复合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珠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 被引量:24
12
作者 蔡力锋 杨俊 林志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阐述了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界面层及其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总结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介绍了玻璃微珠表面处理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偶联剂处理、等离子体辐射引发聚合及弹性体包覆,并对其表面化学接枝聚合进行了评述。根据玻璃微珠自... 阐述了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界面层及其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总结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介绍了玻璃微珠表面处理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偶联剂处理、等离子体辐射引发聚合及弹性体包覆,并对其表面化学接枝聚合进行了评述。根据玻璃微珠自身所具备的形状单一、各向同性等特点,指出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有助于对其复合材料界面层的设计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微珠 填充 聚合物 复合材料 界面层 界面理论 表面处理 化学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几种导电理论的评述 被引量:50
13
作者 卢金荣 吴大军 陈国华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47,69,共6页
近年来,有关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对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研究的不足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相当复杂,通常可分为导电通路如何形成和材料形成导电通路后如何导电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人们... 近年来,有关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对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研究的不足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相当复杂,通常可分为导电通路如何形成和材料形成导电通路后如何导电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人们提出了许多导电机理模型,详细介绍了渗滤理论、有效介质理论、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理论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导电理论,对其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了评述。通过对这些导电机理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复合型导电塑料以及其它导电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 导电机理 研究 复合型导电塑料 渗滤 有效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6/TiO_2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婉吟 林志勇 +2 位作者 钱浩 杨俊 黄丽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42-145,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铸型尼龙6 (MC尼龙6 ) /TiO2 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并应用Avrami方程分析了MC尼龙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纳米TiO2 对MC尼龙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使其原位纳米...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铸型尼龙6 (MC尼龙6 ) /TiO2 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并应用Avrami方程分析了MC尼龙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纳米TiO2 对MC尼龙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使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结晶速率常数变大,半结晶时间变小。Hoffman成核结晶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Kg (与结晶温度无关而与成核方式有关的参数)大于MC尼龙6且随着纳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纳米TiO2 阻碍了MC尼龙6分子链的运动,同时尼龙6由晶核生长占主导地位逐渐向成核机制占主导地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MC尼龙6 等温结晶动力学 纳米TiO2 差示扫描量热法 等温结晶行为 异相成核作用 结晶速率常数 主导地位 原位聚合法 动力学过程 方程分析 结晶时间 计算结果 结晶温度 成核机制 晶核生长 阴离子 分子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的层间交联和多孔材料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戴劲草 萧子敬 +1 位作者 叶玲 黄继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0-94,共5页
本文利用XRD、IR等方法研究2:1型的蒙脱石粘土矿物和聚合羟基铝交联剂的层间交联作用,并对多孔粘土材料的形成条件及过程作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交联剂浓度、交联温度和洗涤方式等制备条件对多孔粘土材料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稀浓度... 本文利用XRD、IR等方法研究2:1型的蒙脱石粘土矿物和聚合羟基铝交联剂的层间交联作用,并对多孔粘土材料的形成条件及过程作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交联剂浓度、交联温度和洗涤方式等制备条件对多孔粘土材料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稀浓度的交联剂溶液对材料的形成较为有利,交联过程是双向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多孔粘土 复合材料 多孔陶瓷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6研究——(Ⅱ)接枝对CF/PA6复合材料中尼龙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志勇 杨俊 +2 位作者 肖凤英 钱浩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7,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作用控制;未接枝的CF对PA6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其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作用控制;未接枝的CF对PA6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的结晶速率;表面阴离子接枝PA6的CF对PA6结晶仍起异相成核作用,但由于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作用,同时又会阻碍PA6分子链的迁移运动,导致表面阴离子接枝PA6的CF/PA6复合材料中PA6组分的结晶速率虽比纯PA6大,但比未接枝PA6的CF/PA6复合材料小,且结晶度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官能团 异氰酸酯化 阴离子接枝 尼龙6 复合材料 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聚丙烯酰胺系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魏月琳 吴季怀 林建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在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基础上添加矿物粉体 ,合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淀粉、交联剂、引发剂、粘土、水解度等聚合条件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在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基础上添加矿物粉体 ,合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淀粉、交联剂、引发剂、粘土、水解度等聚合条件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制备出的粘土 /有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及保水性 ,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及提高材料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使用价值。其吸蒸馏水及 0 9%NaCl溶液分别为 30 10 g g- 1和 138g 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聚丙烯酰胺 吸水性高复合材料 水溶液聚合 硝酸铈铵 吸水率 接枝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异氰酸酯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6研究——(Ⅲ)接枝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志勇 黄丽丹 +2 位作者 肖凤英 钱浩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4,98,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改性后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和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都会改变PA6等温结晶所得晶体的晶型和结晶度,且此作用与等温结...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改性后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和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都会改变PA6等温结晶所得晶体的晶型和结晶度,且此作用与等温结晶的温度有关。较低的结晶温度下,未接枝CF表面的诱导作用有利于基体PA6形成稳定的α晶型;而表面接枝改性CF与PA6界面相互作用的提高会阻碍基体形成稳定的α晶型,主要形成γ和γ*晶型。较高温度下,未改性CF表面的诱导作用减弱,基体与纯PA6一样主要形成γ晶型;而接枝改性CF则使得基体倾向形成亚稳定的γ*型结晶。且未接枝CF的加入使得PA6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增大,而CF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表面官能团 尼龙6 多重熔融行为 晶型 异氰酸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蔡力锋 钱浩 +1 位作者 林志勇 兰心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MC尼龙 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和Liu法进一步处理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MC尼龙 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和Liu法进一步处理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纳米SiO2 /MC尼龙 6原位复合材料中 ,纳米SiO2 对基体MC尼龙 6的结晶有一定的成核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MC尼龙6 复合材料 原位复合技术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 PS+AM)/SiO_2高吸水性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云龙 林松柏 +1 位作者 姚康德 卢绍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3-216,共4页
研究了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和丙烯酰胺(AM)共聚物为有机相,通过正硅酸乙酯(TEO S)引入S iO2无机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P(AM PS+AM)/S iO2高吸水性杂化材料,并着重研究了不同用量的TEO S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 研究了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和丙烯酰胺(AM)共聚物为有机相,通过正硅酸乙酯(TEO S)引入S iO2无机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P(AM PS+AM)/S iO2高吸水性杂化材料,并着重研究了不同用量的TEO S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的透光性、吸液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EO S用量为5%(相对单体质量百分含量)左右制得的高吸水性杂化材料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 杂化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