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概念设计中机构功能的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林 童昕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9-42,共4页
对机构功能的计算机识别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提出将机构功能划分为运动功能和功能质量两大部分 ,运动功能反映机构的运动特性 ,通过输入和输出构件的运动形式、运动轴线、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四个属性项目中的属性值对其进行全面描述 ... 对机构功能的计算机识别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提出将机构功能划分为运动功能和功能质量两大部分 ,运动功能反映机构的运动特性 ,通过输入和输出构件的运动形式、运动轴线、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四个属性项目中的属性值对其进行全面描述 ,具有唯一性 ,是自动化概念设计中计算机推理的依据。功能质量反映机构的工作特性 ,是机构的一个属性值 ,用人类自然语言描述 ,在自动化概念设计中作为人类决策的依据。这种机构功能的表达方式 ,计算机能够识别 ,而且符合人类设计思维 ,较好地解决了机械产品自动化概念设计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功能识别 自动化概念设计 机械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装载机电液复合制动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月影 吴瑕 林添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2-450,共9页
针对电动装载机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为满足多工况制动需求以及保障制动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生制动自由行程液压制动阀的电动装载机液压制动系统。结合电动装载机的理想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以及制动意图识别得到的制动强度,制... 针对电动装载机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为满足多工况制动需求以及保障制动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生制动自由行程液压制动阀的电动装载机液压制动系统。结合电动装载机的理想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以及制动意图识别得到的制动强度,制定了制动强度与整车制动力矩需求的分配曲线;为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分配的协调性,同时兼顾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走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的电液复合制动协同控制策略,降低了整车总制动力矩波动,保证了制动模式切换的平顺性。最后,搭建了基于AMESim-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并搭建试验样机,验证了电动装载机复合制动协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可达71.6%,制动回收率可达44.5%,一个工作循环实现节能7.6%,说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能量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装载机 复合制动 液压制动 能量回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蔽性裕度的离散事件系统监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 戴茵茵 金福江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6,共9页
本文研究了离散事件系统基于隐蔽性裕度的k-隐蔽性验证及监控综合问题.首先,文章分别给出基于语言和基于(估计)状态的隐蔽性裕度的概念,通过提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给出基于状态的隐蔽性裕度与基于语言的隐蔽性裕度等价的性质.之后,提... 本文研究了离散事件系统基于隐蔽性裕度的k-隐蔽性验证及监控综合问题.首先,文章分别给出基于语言和基于(估计)状态的隐蔽性裕度的概念,通过提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给出基于状态的隐蔽性裕度与基于语言的隐蔽性裕度等价的性质.之后,提出系统满足k-隐蔽性的充分性条件可以通过状态的隐蔽性裕度获得.并以此条件,分别给出计算状态的隐蔽性裕度以及验证k-隐蔽性的算法.再后,如果系统不满足k-隐蔽性时,又给出一种算法来获取监控器使闭环系统是k-隐蔽的,并且给出定理说明获得的监控器不仅可以保持受控系统的k-隐蔽性,而且表明其是最大允许的.最后,利用实例说明验证系统的k-隐蔽性以及获取保持k-隐蔽性的最大允许监控器构造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性裕度 k-隐蔽的 监控器 离散事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L的STL模型可视化技术在铸造CAE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晶峰 李洪友 +1 位作者 蹇崇军 尤芳怡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目的为了适应铸造CAE技术的网络化趋势,满足铸造CAE系统前置处理模块对STL模型高级渲染的功能性需求,开发一款足以媲美OpenGL渲染环境下复杂三维图形渲染效果的Web版的STL模型查看器程序——STLViewer。方法仿效Windows桌面程序的运行... 目的为了适应铸造CAE技术的网络化趋势,满足铸造CAE系统前置处理模块对STL模型高级渲染的功能性需求,开发一款足以媲美OpenGL渲染环境下复杂三维图形渲染效果的Web版的STL模型查看器程序——STLViewer。方法仿效Windows桌面程序的运行方式和界面风格,选择单页面设计方案。选用Visual Studio 2019开发平台,利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技术设计程序界面。深入研究基于WebGL的STL模型可视化技术,按照依托场景环境活动模型渲染的技术路线,进行STLViewer各功能模块的开发。结果设计并实现了STLViewer,该程序功能完整性良好、内部逻辑结构合理高效。STLViewer融隐式交互和显式交互于一体,具有本地STL模型的随机性访问、活动模型的多样化交互、模型姿态的智能化跟踪、视图动画的多方式呈现、模型导出的便捷化操作等特点,实现了网络环境下STL模型的高级渲染功能。结论STLViewer作为一款性能卓越的STL模型查看器程序,既可辅助用户制订合理的网格剖分方案,又能带来优良的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CAE系统 STL模型 WEBGL 可视化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理念的前符号特征与他者伦理
5
作者 占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5,共7页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有着明显的“前符号”特征且其中暗含一种不可还原、不具同一性的“绝对他者”。这种他者伦理解构了设计符号学所预设的形而上学条件,使得设计意义脱离了客观化和绝对化,并从根本上摒弃通过设计实现意义精确、...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有着明显的“前符号”特征且其中暗含一种不可还原、不具同一性的“绝对他者”。这种他者伦理解构了设计符号学所预设的形而上学条件,使得设计意义脱离了客观化和绝对化,并从根本上摒弃通过设计实现意义精确、高效传递的理论目标,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突出个体性和生命性的他者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out Thought 现象学 他者伦理 直观行为 符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装载机闭式泵控线控转向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龙 林添良 +3 位作者 付胜杰 陈其怀 缪骋 林元正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主要机型之一,面对环境压力亟待节能减排升级。当前电动装载机转向系统主要沿用传统阀控系统,存在能耗高、驾驶员劳动强度大等弊端。提出一种电动装载机闭式泵控线控转向系统构型,并利用PID进行位置伺服闭环控制。结果...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主要机型之一,面对环境压力亟待节能减排升级。当前电动装载机转向系统主要沿用传统阀控系统,存在能耗高、驾驶员劳动强度大等弊端。提出一种电动装载机闭式泵控线控转向系统构型,并利用PID进行位置伺服闭环控制。结果表明,闭式泵控线控转向系统在各工况下的液压系统效率都高于60%,在高速重载转向工况下的液压系统效率最高,为67.3%。即使忽略全液压转向系统在转角极限位置时的高压溢流损失,闭式泵控转向系统相对全液压转向系统在各转向工况下的效率也至少提高了54.3%,且具有较好的转向精度与操控性能,其转角跟踪误差能够控制在2°以内,压力波动维持在1 MPa左右,实现了电动装载机高效线控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装载机 闭式泵控系统 线控转向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行为及Kano模型的流水茶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光辉 宋武 陈振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50,共9页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挖掘复杂的设计需求,整合指导流水茶台设计研究,以此形成可以借鉴的范式。方法通过用户行为的方法挖掘设计需求。首先,采取切片式的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为方法收集基本的设计需求;其...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挖掘复杂的设计需求,整合指导流水茶台设计研究,以此形成可以借鉴的范式。方法通过用户行为的方法挖掘设计需求。首先,采取切片式的参与式观察、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为方法收集基本的设计需求;其次,通过Kano模型来判断设计需求属性,区别必备型需求、期待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逆向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需求、设计对象映射、功能聚类对茶台展开设计。结果对功能进行了挖掘和属性区分并以此为指导完成了完整的茶台设计,满足设计需求并实现商业化落地。结论基于用户行为流及Kano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挖掘设计需求,比较适用于复杂功能集成的设计问题求解,但是也要依赖设计师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流 KANO模型 流水茶台 中式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自动怠速系统参数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好玲 林添良 +2 位作者 黄伟平 付胜杰 陈其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8-364,共7页
针对工程机械节能需求,考虑挖掘机的典型工况,以保证在取消怠速恢复工作时执行器入口能快速建立压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蓄能器的二级怠速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先导手柄压力、液压泵出口压力、执行器入口压力和蓄能器压力等作为判断条件,... 针对工程机械节能需求,考虑挖掘机的典型工况,以保证在取消怠速恢复工作时执行器入口能快速建立压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蓄能器的二级怠速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先导手柄压力、液压泵出口压力、执行器入口压力和蓄能器压力等作为判断条件,制定驱动电机转速切换规则。对影响怠速过程的关键元件液压蓄能器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以选定的蓄能器参数在某1.5 t纯电驱动挖掘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自动怠速控制系统能在两级怠速之间切换,且具有蓄能器的自动怠速系统,与无自动怠速控制的系统相比,节能达36%;与无蓄能器的自动怠速系统相比,恢复工作时执行器压力建立更迅速,压力更平稳,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驱动 工程机械 自动怠速 液压蓄能器 参数优化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端切换拓扑下基于二值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容错控制
9
作者 王祚 朱延正 +2 位作者 陈新开 杨帆 苏春翌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7-1358,共12页
针对一类双端切换拓扑下基于二值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迭代学习容错均值一致性控制问题.为降低通信负担和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假设每个智能体只能从其邻居处接收到二值信息,建立一类双端切换拓扑结构以调控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针对一类双端切换拓扑下基于二值通信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迭代学习容错均值一致性控制问题.为降低通信负担和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假设每个智能体只能从其邻居处接收到二值信息,建立一类双端切换拓扑结构以调控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放宽通信拓扑在时间轴上需要完整生成树的限制.在双迭代尺度框架下,通过二值信息的估计过程和迭代学习控制技术的交替使用,实现对智能体邻居状态的估计,并完成均值一致性控制任务.进一步地,针对系统存在执行器故障的影响,提出一种迭代学习容错均值一致性控制方案,利用迭代学习实现对故障参数的迭代估计,以保证系统在执行器故障影响下的性能.基于非负的复合能量函数理论,证明所得到的误差系统是有界的.最后,利用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二值通信 双端切换拓扑 均值一致性 容错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沉积/雕铣成形零件材料自动注射装置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霏 江开勇 +1 位作者 项昱晖 夏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共5页
根据分段沉积/雕铣成形工艺的特点,设计开发了适用于零件材料的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物料混合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和注射过程控制系统三个部分。该装置解决了高粘度树脂和低粘度固化剂在静态混合器内按比例的混合、注射轨迹和注射量的精确... 根据分段沉积/雕铣成形工艺的特点,设计开发了适用于零件材料的自动注射装置,包括物料混合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和注射过程控制系统三个部分。该装置解决了高粘度树脂和低粘度固化剂在静态混合器内按比例的混合、注射轨迹和注射量的精确控制等核心技术问题,实现了物料注射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使用结果表明,该注射装置总体方案合理,主要参数控制精确,为分段沉积/雕铣成形新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分段沉积/雕铣 静态混合器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XF文件的自动编程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建华 谢明红 贾敏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9-151,共3页
基于DXF文件进行数控NC代码的自动生成,并对数控代码进行传输,实现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这里研究了DXF文件与数控NC代码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差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实现。系统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很... 基于DXF文件进行数控NC代码的自动生成,并对数控代码进行传输,实现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这里研究了DXF文件与数控NC代码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差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实现。系统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F文件 自动编程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自动编程刀具轨迹生成及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建华 谢明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5期29-31,共3页
对数控自动编程中所要生成的刀具轨迹算法进行优化研究,提出基于索引表的图元排序算法、封闭加工环的极线走向判断法和基于极值矩形和射线的综合封闭加工环的岛屿嵌套判断法;并研究刀具偏移和有效环判断算法,通过这些算法可以提高生成... 对数控自动编程中所要生成的刀具轨迹算法进行优化研究,提出基于索引表的图元排序算法、封闭加工环的极线走向判断法和基于极值矩形和射线的综合封闭加工环的岛屿嵌套判断法;并研究刀具偏移和有效环判断算法,通过这些算法可以提高生成数控刀具轨迹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轨迹 数控自动编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水质酸度
13
作者 苏涵君 李丽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为了满足快速、准确、在线持续检测水质酸度(pH)的需求,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水质酸度的快速检测方法。采集60个不同酸度水溶液样本的Vis-NIRS原始数据,分别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和光... 为了满足快速、准确、在线持续检测水质酸度(pH)的需求,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水质酸度的快速检测方法。采集60个不同酸度水溶液样本的Vis-NIRS原始数据,分别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和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进行样本集划分,运用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一阶导数(1D)、二阶导数(2D)和正交信号校正(OSC)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并比较了不同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以确定最佳模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SPXY算法划分样本集,并经过SNV预处理和CARS筛选出特征波长,建立的水质酸度PLS定量分析模型性能较优,其预测集决定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86和0.3803。参与建模的波长变量数由2860个减少至45个,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运算速率,方法能够实现对水质酸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S) 水质酸度 预处理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PLS)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支撑材料自动挤出装置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霏 江开勇 黄常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是一种堆积成形和CNC雕铣加工相结合的复合成形工艺。该工艺中支撑材料和零件材料的挤出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根据该工艺的特点,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支撑材料的自动挤出装置,包括螺杆挤出单元的结构设... 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是一种堆积成形和CNC雕铣加工相结合的复合成形工艺。该工艺中支撑材料和零件材料的挤出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根据该工艺的特点,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支撑材料的自动挤出装置,包括螺杆挤出单元的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单元设计和步进电机驱动单元设计三个部分。使用结果表明,自主设计的挤出装置结构紧凑,主要挤出参数控制精确,为分段堆积/雕铣成形新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堆积/雕铣成形 高性能蜡 自动挤出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平衡式高压径向柱塞马达工作特性仿真研究
15
作者 李昕铭 郭桐 +3 位作者 阙富民 刘昊 黄小敏 林添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9,共11页
针对传统径向柱塞马达高压工况下柱塞副所受侧向力大而导致的启停瞬间产生较大传动冲击、配流副及柱塞副间隙泄漏严重、马达容积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端面先导压力控制二级配流静力平衡式高压径向柱塞马达新构型。该新型马达采用复合... 针对传统径向柱塞马达高压工况下柱塞副所受侧向力大而导致的启停瞬间产生较大传动冲击、配流副及柱塞副间隙泄漏严重、马达容积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端面先导压力控制二级配流静力平衡式高压径向柱塞马达新构型。该新型马达采用复合柱塞单元以及先导压力控制二级配流方法实现高压动力油路密封和高效配流。此外,先导级配流副采用液压浮动支承结构,补偿机械磨损,提高长时间连续工作可靠性。基于AMESim建立马达整机动态仿真模型,分析单柱塞与其配流阀的运动对应关系、配流阀阻尼孔直径、工作压力及主级供液流量对马达容积效率的影响,并对不同传动结构的马达输出特性开展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马达在35 MPa的高压工况下容积效率可达89.74%,输出转速脉动率较曲轴连杆式马达降低60%,且具备良好的低速稳定性及宽负载适应能力。研究结果为高压静力平衡式径向柱塞马达样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柱塞马达 先导压力控制 二级配流 静力平衡 AMESim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压力适应型自动怠速系统分段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伟平 林添良 +3 位作者 任好玲 付胜杰 陈其怀 周圣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改善工程机械自动怠速系统性能,针对纯电驱动工程机械提出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的负载压力适应型自动怠速系统,分析了新型自动怠速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效率和操控性能,提出了具有负载压力适应功能的自动怠速分段控制策... 为改善工程机械自动怠速系统性能,针对纯电驱动工程机械提出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的负载压力适应型自动怠速系统,分析了新型自动怠速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效率和操控性能,提出了具有负载压力适应功能的自动怠速分段控制策略,并建立AMESim-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所搭建的试验平台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自动怠速分段控制策略可行,且分段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驱动 工程机械 负载压力适应 自动怠速控制 分段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定型机余热回收系统烘箱温度建模
17
作者 周璐 周丽春 +1 位作者 龚报钧 金福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4,共6页
热定型机在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存在热定型机烘箱温度波动大,烘箱温度波动不易控制的问题,进而容易出现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等现象。为解决热定型机在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导致的热定型机烘箱温度波动问题,并为加装余热回收装... 热定型机在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存在热定型机烘箱温度波动大,烘箱温度波动不易控制的问题,进而容易出现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等现象。为解决热定型机在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导致的热定型机烘箱温度波动问题,并为加装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定型机烘箱温度控制系统提供模型参考,通过分析加装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定型机工作原理,建立使用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定型机工作方框图。运用模块化建模的思想简化建模流程,并从传质传热角度建立加装余热回收装置热定型机烘箱温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找出影响热定型机烘箱温度的因素,并分析影响原因。通过实验对比仿真温度值与实际设备的工作温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定型 余热回收 烘箱温度模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金刚石磨盘表面形态分割与评价
18
作者 索文隆 林燕芬 方从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6,共11页
金刚石磨盘广泛应用于各类硬脆材料的磨削加工中,磨盘表面形态对加工工件质量与磨盘磨削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对磨盘表面形态进行检测,提出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分割方法对磨盘表面图像中的磨粒、气孔进行识别与分割,并对模型进... 金刚石磨盘广泛应用于各类硬脆材料的磨削加工中,磨盘表面形态对加工工件质量与磨盘磨削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对磨盘表面形态进行检测,提出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分割方法对磨盘表面图像中的磨粒、气孔进行识别与分割,并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实现磨盘表面图像中磨粒、气孔的识别与分割,平均准确率为78.2%。为验证该方法分割的磨粒、气孔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提出目标数量识别准确率、目标分割面积准确率、目标位置误差3个参数来评价分割效果,结果表明:磨粒、气孔的数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1%与93.4%,分割面积准确率分别为89.9%与95.3%,位置误差分别为3.80%与2.80%,证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检测 深度学习 改进Mask R-CNN模型 分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居民小区自动抄表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炳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9-16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小区电表集中抄收系统方案,重点讨论电表采集服务器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易于安装连接和维护,具有灵活的功能扩展能力,可以无缝连接小区其它智能化装置,其中心计算机管理软件功能达到了既能适应物业管理公...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小区电表集中抄收系统方案,重点讨论电表采集服务器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易于安装连接和维护,具有灵活的功能扩展能力,可以无缝连接小区其它智能化装置,其中心计算机管理软件功能达到了既能适应物业管理公司水、电、气等集中管理,同时又能满足各供应商经营核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抄表 CAN总线 电表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研究
20
作者 罗清波 朱星星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2,共10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覆盖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首先,采用二进制传感器模型监测感知区域,为每个传感器节点生成一条避障路径,建立传感器覆盖模型和移动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对立...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覆盖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首先,采用二进制传感器模型监测感知区域,为每个传感器节点生成一条避障路径,建立传感器覆盖模型和移动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对立的学习改进竞争群优化器算法,将虚拟力算法与边界机制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混合边界机制,并运用维诺图的分区能力分解每个传感器的感知区域,从而感知半径分配的网络信息。最后,选择了几种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其他四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最大化覆盖区域的同时最小化网络能量消耗,且对于所测试场景,所提方法的移动距离与覆盖收敛速度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 网络覆盖率 竞争群优化器 虚拟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