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中国”视域下中国出版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析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文年 梁楚翰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全球中国”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形成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理解当今中国以及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视角。在“全球中国”方法论框架下进行从中国出版到全球出版的... “全球中国”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形成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理解当今中国以及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视角。在“全球中国”方法论框架下进行从中国出版到全球出版的视角转向与路径创新,有助于提升中国出版的国际传播效能。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我们要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实践中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认知方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出版国际传播效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版 国际传播 “全球中国” 传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事件全球舆情风暴全程解析——中国AI技术的创新扩散、传播路径与地缘政治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兴东 黄浩宇 李彦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4,共15页
DeepSeek事件不仅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创新事件,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现象级媒体事件。以DeepSeek事件为核心研究案例,依托国内与全球主流媒体的相关数据,全面追踪并详细梳理该事件的起源、发展及其全球影响,深入解析了DeepSeek事... DeepSeek事件不仅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创新事件,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现象级媒体事件。以DeepSeek事件为核心研究案例,依托国内与全球主流媒体的相关数据,全面追踪并详细梳理该事件的起源、发展及其全球影响,深入解析了DeepSeek事件舆情酝酿(2024.12.20—2025.1.26)、舆情爆发(2025.1.27—2025.1.31)、舆情发酵(2025.2.1—2025.3.16)三个主要阶段的主题分布和情感变化,观察到DeepSeek事件在全球舆情中经历的从技术评价向地缘政治符号再到多元社会符号的复杂演变过程,以此来探讨中国AI技术的创新扩散、传播路径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DeepSeek事件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与地缘政治相交织的多维认知结构的产物。鉴于“新技术民族主义”正成为美国施加地缘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意识形态,“数字地缘政治”愈发成为世界诸多问题的基础性因素,AI技术武器化传播的风险也越来越值得警惕和防范,而中国需坚定坚持“开放即防御”的创新战略,瓦解美国硅谷构建的“技术铁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全球舆情 AI技术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路径: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3
作者 方兴东 何可 李彦清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共11页
当前世界范围内通行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植根于工业时代的大众传播范式,源于欧洲的经济与社会背景,并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逐步成形。随着数字时代走向纵深,国际传播实践活动的发生形式愈加丰富多元,现有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当前世界范围内通行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植根于工业时代的大众传播范式,源于欧洲的经济与社会背景,并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逐步成形。随着数字时代走向纵深,国际传播实践活动的发生形式愈加丰富多元,现有国际传播知识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同时面临六大突出张力:其一,理论体系与现有国际传播实践日渐脱节;其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路径的价值冲突;其三,自上而下的国际传播与自下而上的跨文化传播分离;其四,“东—西”“南—北”实践与理论失衡;其五,交叉性、复合性与跨学科性不足;其六,国际传播与人类文明进程之间的落差与鸿沟。这些张力使得既有体系难以有效回应新的传播格局,在理念、视野与方法层面建构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契机。在此背景下,新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应以回应六大张力为出发点,将其转化为理论创新的内生力。具体而言,应在实践经验中形成问题意识,在学科交叉中摆脱路径依赖,在文明关系中拓展理论想象,从而推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动态生成、具备全球回应能力的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自主知识体系 全球共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图书对外传播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其消解
4
作者 潘文年 戴颖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文化差异指因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自身进化与变迁、历史传统以及民族性的存在使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本能地恒久保持,从而使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呈现出的差异。我国图书对外传播过程中,文化差异影响图书产品的生... 文化差异指因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自身进化与变迁、历史传统以及民族性的存在使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本能地恒久保持,从而使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呈现出的差异。我国图书对外传播过程中,文化差异影响图书产品的生产制作、图书产品的交易成本以及图书产品对外传播中的区域分布。包括“香蕉人”模式、“混搭-融合”模式和“通适性”模式在内的图书产制模式的推展创新有助于消解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推进我国图书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文化障碍的渐次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国际传播 文化差异 版权输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向度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安伦 李梦竹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4,共11页
构建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向度分别是坚守魂脉、守望根脉、融通血脉、秉承学脉。持续推进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 构建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向度分别是坚守魂脉、守望根脉、融通血脉、秉承学脉。持续推进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发展,将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提供有力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促进中国出版和出版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 出版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教会通视域下苏轼与佛禅关系探赜
6
作者 王书华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苏轼不仅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巨擘,也堪称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主将。作为苏氏蜀学的集大成者,苏轼以儒为本,兼采佛道,构建了融会三教、兼容并蓄的学术体系。他对佛禅的态度,经历了“游禅”“近禅”“逃禅”“融禅”的心路历程。苏轼对... 苏轼不仅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巨擘,也堪称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主将。作为苏氏蜀学的集大成者,苏轼以儒为本,兼采佛道,构建了融会三教、兼容并蓄的学术体系。他对佛禅的态度,经历了“游禅”“近禅”“逃禅”“融禅”的心路历程。苏轼对佛禅亦信亦不信,非信非不信,信的是佛禅中与儒家相合的义理,而与儒家不相合的义理则不信;他在思维方式、思想资源上汲取佛禅的有益因素,并不在吃斋念佛、布施放生等仪式上纠缠其事;苏轼在人生困顿之时常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不免走进虚无缥缈的空幻世界,但当走出困境之时,他又回归儒家大道。苏轼学佛禅的目的,首先是借佛禅消解人生逆境与困惑,其次是汲取佛禅元素丰富和发展儒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游禅 近禅 逃禅 融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象为宾客——读潘耀明散文集《万象为宾客》
7
作者 陈庆妃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7,共7页
《万象为宾客》是中国香港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潘耀明先生的散文、杂文选集,投影了潘先生在内地原乡福建南安、中国香港、菲律宾之间五十年“岛与大陆”的人生轨迹。潘耀明长期担任《明报月刊》总编辑,为《明报月刊》撰写近三十年... 《万象为宾客》是中国香港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潘耀明先生的散文、杂文选集,投影了潘先生在内地原乡福建南安、中国香港、菲律宾之间五十年“岛与大陆”的人生轨迹。潘耀明长期担任《明报月刊》总编辑,为《明报月刊》撰写近三十年的卷首语。评时论事,关怀民生,于理性节制中不失谔谔之士的赤诚与雄健。三十年与中国香港社会、华人世界同行,潘耀明的卷首语展现了以复兴中华文化为期待视野的,跨越地域、疆界的史家之论。此外,由于潘耀明是中国香港许多重要文化事件的见证者、躬行者,《万象为宾客》也注重选文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耀明 《万象为宾客》 史家之论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亲子达人父母代理隐私观念探究
8
作者 李伟娟 廖诗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儿童成为社交媒体的关注对象,由此带来儿童隐私泄露的问题,其隐私信息泄露和保护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达人父母的代理隐私观念。社交媒体达人父母运营亲子账号存在代理隐私行为,隐私代理存在尊重儿童自我意识无法等同于真正理解下同意的... 儿童成为社交媒体的关注对象,由此带来儿童隐私泄露的问题,其隐私信息泄露和保护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达人父母的代理隐私观念。社交媒体达人父母运营亲子账号存在代理隐私行为,隐私代理存在尊重儿童自我意识无法等同于真正理解下同意的隐私代理悖论;代理隐私边界整体趋于松散,受到隐私计算、网络环境、隐私倦怠和隐私疲惫、平台隐私规则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账号消极运营体验不影响隐私边界,反直觉仅导向自我心理调适;达人父母隐私观念对短期风险照顾充分,对于让渡私生活带来的远期深层心理伤害、被标签化等长期风险则缺乏实质思考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商业化 社交媒体 代理隐私 达人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指导下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的建设路径
9
作者 万安伦 闫竞月 孟乐萱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0,共8页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是出版领域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战略性工程,需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融入其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顶层设计层面,确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是出版领域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战略性工程,需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融入其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顶层设计层面,确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指导地位,筑牢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思想根基。在教材建设层面,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指导下,大力推进原创性出版学科专业教材建设。在教师培养层面,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同频,大力培育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的筑梦人。在教学实施层面,以红专并进、效用赋能,锻造出版学科专业人才“梦之队”。在教育评价层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 出版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出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
10
作者 朱光兴 林淋嘉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目的/意义]准确研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分析研判美西方对中欧班列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对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10所美英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深入探... [目的/意义]准确研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分析研判美西方对中欧班列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对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10所美英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战略诉求。[结果/结论]文本描写层面,美英智库均肯定中欧班列在亚欧互联互通、商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美国智库关注中欧班列的战略竞争作用,塑造出经济互联互通、霸权野心显著的班列形象;英国智库视其为长期愿景,塑造出商贸价值高但仍需警惕的班列形象。话语实践方面,信息来源的选择反映出智库的研究特点和战略考量,美国智库侧重政府和国际视角,英国智库则更重视学术和专业领域。社会实践层面,美英智库的话语生成受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中国智库从以人才为核心,优化平台布局,依托高质量成果,创新叙事策略等四个方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中欧班列 美英智库 形象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新闻学“型塑力”弱化及建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文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4,共10页
新媒体所催生的"众声喧哗"新闻景观以及市场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多元意识形态"众神狂欢",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新闻学"型塑力"式微,主要表征为官方舆论场在权威信息发布的缺席或犹疑、新闻话语的"老化""僵化"和"分化"以及公信... 新媒体所催生的"众声喧哗"新闻景观以及市场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多元意识形态"众神狂欢",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新闻学"型塑力"式微,主要表征为官方舆论场在权威信息发布的缺席或犹疑、新闻话语的"老化""僵化"和"分化"以及公信力匮乏。仅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外视角也即"传播学偏向"而言,新媒体的颠覆性建构与解构、新闻体制的滞后性以及社会语境的复杂性看似主因。然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视角,也即"政治学偏向"的社会建构却被漠视了。其实,政治过硬就是最好的传播。否则,一个糟糕的社会生态与政治治理现实,无论主流媒体怎样巧舌如簧,都不可能造成一个令人称心如意的政治传播舆论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新闻学 型塑力 弱化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导演在北美市场的文化传播力差异及其探析——基于《纽约时报》影评文本(1979—2017)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152,共7页
在北美电影市场,外语片习惯性被作为艺术片看待。影响中国电影导演在北美市场文化传播力的主要因素在于导演是否能够在电影中彰显有别于北美文化的艺术质素。北美市场在接受中国电影时并不迷信大导演,更加唯艺术质量论。北美市场评价中... 在北美电影市场,外语片习惯性被作为艺术片看待。影响中国电影导演在北美市场文化传播力的主要因素在于导演是否能够在电影中彰显有别于北美文化的艺术质素。北美市场在接受中国电影时并不迷信大导演,更加唯艺术质量论。北美市场评价中国电影时也更倾向于肯定非商业性独立制片的导演。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凸显自身文化特质,强化"在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北美市场 纽约时报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距离对我国出版物出口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丹红 黄少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6,共11页
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数据,实证分析文化距离对我国出版物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调节变量,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距离与出版物出口贸易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文化距离会导致出版... 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数据,实证分析文化距离对我国出版物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调节变量,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距离与出版物出口贸易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文化距离会导致出版物交易成本和交易不确定性增加,交易规模、交易广度和交易深度下降,对出版物出口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则对文化距离与出版物出口贸易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能够降低文化距离对出版物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未来我国出版物的出口贸易,需要综合考虑和评估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对出版物出口贸易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特点,实施差别化的出版物生产、出口和市场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物 文化距离 出口贸易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共建为契机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安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中国是人类出版母国之一,理应承担起构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神圣责任。在顶层设计引导下,2022年以来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蓬勃展开,进一步带动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本文论述了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急迫性和... 中国是人类出版母国之一,理应承担起构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神圣责任。在顶层设计引导下,2022年以来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蓬勃展开,进一步带动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本文论述了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阐释了《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意义,并提出以共建为契机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路径,即“政为统领”,协调各方资源;“以产引学”,培养高适配人才;“学研共生”,促进教学科研可持续发展;“产研互通”,推动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归于致用”,汇通古今和融通中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科专业 共建 中国特色出版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斯本丸沉没》:影像史学叙事下的“历史在场”与“记忆感召”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浩宇 李彦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5,共7页
《里斯本丸沉没》作为一部抢救性历史记忆纪录片,获得了业界和舆论的双重口碑。从影像史学的视角出发,该片让鲜为人知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在当代舆论场上重返并复活,以影像记忆的方式再次镌刻在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也为后续研究二战... 《里斯本丸沉没》作为一部抢救性历史记忆纪录片,获得了业界和舆论的双重口碑。从影像史学的视角出发,该片让鲜为人知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在当代舆论场上重返并复活,以影像记忆的方式再次镌刻在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也为后续研究二战史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影像史料。本文主要聚焦并探寻《里斯本丸沉没》能获得如此高的评分的原因,指出《里斯本丸沉没》运用交叉叙事的手法讲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以及主创团队考据收集史料的全过程,并在“完全基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以虚拟影像等具有想象性的现代影像技术呈现真实的历史悲剧,形成了历史场景与虚拟影像的互文互动,传递了反战与和平的价值理念以及对具体的人的关爱,客观展示战争的荒诞与无意义。此外,《里斯本丸沉没》展现出的纪录片导演的“历史技艺”,也实现了中国话语的全球传播,为从事对外传播实践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和行之有效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斯本丸沉没》 影像史学 纪录片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全球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嘉昀 黄靖棉 余清楚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29,共5页
围绕“何为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等三个问题,从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和多维意蕴切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 围绕“何为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等三个问题,从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和多维意蕴切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的三点内在逻辑,并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可从内容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产业升级着手,切实推进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大局” 出版国际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基本逻辑、实践进路和评价标准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军民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22,共7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进行理论考察,梳理其基本逻辑,归纳其实践进路,提出主要评价标准。研究认为,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是党的出版方针一以贯之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和建设健康宣传思想文化...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进行理论考察,梳理其基本逻辑,归纳其实践进路,提出主要评价标准。研究认为,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是党的出版方针一以贯之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和建设健康宣传思想文化生态的内在要求;从实践进路上看,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要做好制度设计、构建有力保障,推进学术研究、增强理论自觉,发力人才培养、提升内容品质,重视传播推广、夯实受众支撑,拥抱先进技术、丰富表达手段;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发展成效,主要看其是否挖掘了优质资源、是否实现了有效覆盖、是否增进了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出版 高质量发展 基本逻辑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丹红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和网络政治行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网络政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一个文献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莹 朱丹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2,共9页
对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社会互动、团队合作、角色扮演、交易行为、虚拟暴力等维度,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视野开阔、跨学科分析、建构总体性解释架构等,是现有... 对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社会互动、团队合作、角色扮演、交易行为、虚拟暴力等维度,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视野开阔、跨学科分析、建构总体性解释架构等,是现有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特点。而偏向于用客观变量解释网络游戏行为,忽略对除人格、动机以外的主观变量的分析,则是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团队合作 角色扮演 游戏交易 虚拟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情境下电商直播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淘宝直播的SOR模型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潘文年 李祎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43,共12页
基于S-O-R模型建立了消费者个体消费行为意愿的研究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直播商品展示、直播商品形态个性化、直播广告宣传折扣优惠对消费者行为意向有着显著性影响,直播商品形态模范性... 基于S-O-R模型建立了消费者个体消费行为意愿的研究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直播商品展示、直播商品形态个性化、直播广告宣传折扣优惠对消费者行为意向有着显著性影响,直播商品形态模范性、直播广告宣传,一般宣传和电子信用支付在消费者层面影响并不显著,中介因素直播粘性在假设模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上述模型分析还发现更具隐蔽性和更有启发性的结论,即直播黏性作为完全中介因素影响个体消费行为意愿;商品模范化、电子信用支付等因素不直接影响个体消费行为意愿;淘宝直播平台刺激个体消费行为与实际需求脱钩。在此基础上,提出谨慎消费主义鼓吹、适当降低直播黏性、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三点建议,以消解这场消费盛宴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落入消费主义风潮中的消费社会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电商直播 S-O-R模型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