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华侨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
刘仁芳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
|
基于建筑文化基因传承的新校区校门设计——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主校门为例 |
郑剑艺
林翔
刘塨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3
|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宿舍异域建筑风格方案 |
黄彬彬
刘塨
|
《南方建筑》
|
2006 |
0 |
|
|
4
|
强台风后厦门园林乔木损失与恢复情况调查研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 |
周志强
董靓
|
《风景园林》
|
2018 |
11
|
|
|
5
|
感知控制对湿热地区户外庭园空间热舒适性的影响——以华侨大学“世外·花缘”生活实验室为例 |
周志强
董靓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6
|
基于使用后评估的校园景观空间研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 |
黄建伟
董娇娇
|
《广东园林》
|
2018 |
9
|
|
|
7
|
不同绿色屋顶空间暴露对大学生压力恢复的影响 |
卓志雄
董靓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城市综合公园全龄友好度评价 |
刘晓芳
王怡然
肖琛宸
杨思声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城中村空间生产及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以厦门市高浦村为例 |
肖铭
尹晨玉
李雪萍
杨思声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生成式AI与跨模态学习融合的中国古典园林认知教学探索——以园林绘画复原为例 |
张恒
袁梓皓
李俐
陈志宏
|
《园林》
|
2025 |
0 |
|
|
11
|
山海地区特色慢行廊道节点规划设计研究 |
闫丛笑
高悦尔
高江菡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以高效缓解热岛效应为目标的湿地生态网络构建——以杭州市为例 |
李俞锦
郑志
刘塨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 |
陈志宏
王剑平
|
《中国园林》
|
2006 |
21
|
|
|
14
|
共生理论视角下多功能“人居-湿地”网络识别 |
陈墅香
陈溢晨
刘塨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介空间” |
杨思声
关瑞明
|
《南方建筑》
|
2002 |
11
|
|
|
16
|
基于POI(兴趣点)数据的厦门市零售商业空间与地铁站点耦合性研究 |
苏礼协
杨思声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高校巨构建筑与当代教育 |
戴云倩
钟祺
郑志
|
《南方建筑》
|
2006 |
2
|
|
|
18
|
建筑的形式表征及其深层意义──对“文化决定论”的重新认识 |
关瑞明
陈力
|
《南方建筑》
|
1995 |
6
|
|
|
19
|
生物炭及其改进生态浮岛技术对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
焦冉
周志强
董靓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回到建筑的原点——建筑策划学教学思考 |
龙元
|
《南方建筑》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