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油储罐珊瑚砂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小燕 李吉 +1 位作者 蔡燕燕 张晋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8-3747,共10页
珊瑚砂广泛应用于岛礁吹填工程中,其与陆源砂的物理力学性质截然不同。为探究吹填珊瑚砂地基变形机制,对珊瑚砂开展了级配、孔隙比和加载方式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侧限压缩试验。珊瑚砂的初始颗粒级配对压缩变形特性影响较大,且颗粒破碎... 珊瑚砂广泛应用于岛礁吹填工程中,其与陆源砂的物理力学性质截然不同。为探究吹填珊瑚砂地基变形机制,对珊瑚砂开展了级配、孔隙比和加载方式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侧限压缩试验。珊瑚砂的初始颗粒级配对压缩变形特性影响较大,且颗粒破碎明显。砾砂的初始孔隙比越大压缩性也越大,珊瑚砂的变形主要由孔隙的移动填充为主,伴有少量的颗粒破碎,均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因此,珊瑚砂的回弹指数仅为黏土的1/10。运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了航油储罐的三维模型,基于室内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研究了航油储罐工程珊瑚砂地基在加卸载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并与马尔代夫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的航油储罐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航油储罐的最大储油量下,珊瑚砂地基达到最大变形量。在该荷载水平下,多次加卸载不会导致变形进一步发展。研究成果对工程安全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储罐 珊瑚砂 不均匀沉降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及含水率的岩石声波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旭 俞缙 +3 位作者 李宏 蔡燕燕 张亚洲 穆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7-2533,共7页
利用智能声波仪对红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试样在干燥及饱和条件下进行了声波纵波透射试验,研究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特征,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变换研究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波形、波幅衰减规律、波谱特征。结果表明:(1)红砂岩、大... 利用智能声波仪对红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试样在干燥及饱和条件下进行了声波纵波透射试验,研究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特征,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变换研究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波形、波幅衰减规律、波谱特征。结果表明:(1)红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在饱和状态下的纵波波速比其在干燥状态下略高。(2)岩石纵波速度受到岩石的致密程度、孔隙度、密度及硬度的影响。(3)在同样的激发信号下,饱水的砂岩、大理岩、花岗岩岩样声波信号能量集中在低频部分较多,而干燥岩样声波信号能量集中在高频部分较多。(4)饱水的3种岩样声波信号能量衰减较快,尾波不发育;干燥的3种岩样声波信号能量衰减较慢,尾波较发育。(5)穿过岩石的声波信号的波速、波形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及时-频域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石内部的孔隙及微裂隙的发育情况和岩石含水情况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波 频谱 傅里叶变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传庆 俞缙 +2 位作者 陈珺 卢景景 周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41-349,共9页
潜在岩爆评估是工程前期或可研阶段预估工程施工风险、建设成本和规划工程布置中的重要课题,现有单独采用岩爆倾向性或应力与强度之比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文中建议了一种地下工程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岩石力学特性、围岩质... 潜在岩爆评估是工程前期或可研阶段预估工程施工风险、建设成本和规划工程布置中的重要课题,现有单独采用岩爆倾向性或应力与强度之比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文中建议了一种地下工程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岩石力学特性、围岩质量和地应力三方面的内外在因素,归纳了岩爆对应的地质条件,总结认为岩爆主要发生在II、I类围岩。以体积应变反弯点为卸载控制点,改进了岩爆倾向性指数的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岩石弹性能指数、应力强度比和主应力比3个因素,提出了潜在岩爆指数新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界限值,可为工程可研阶段岩爆风险预估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逻辑科学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岩爆 岩爆倾向性 围岩质量分级 弹性应变能指数 应力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伤花岗岩三轴卸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燕燕 罗承浩 +1 位作者 俞缙 张黎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3-1180,共8页
利用岩石伺服试验系统,对经历25℃~900℃作用后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高温后花岗岩在卸荷路径下的变形特性、参数特征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经历300℃后的岩样围压卸荷量最少,最容易发生破坏。基于应变围压增量比,定量... 利用岩石伺服试验系统,对经历25℃~900℃作用后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高温后花岗岩在卸荷路径下的变形特性、参数特征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经历300℃后的岩样围压卸荷量最少,最容易发生破坏。基于应变围压增量比,定量揭示了卸荷破坏是由强烈的径向变形和体积扩容所致。随着温度上升,各应变围压增量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在300℃时达到最大。卸荷过程中岩样的变形模量逐渐减小,25℃~900℃之间,减小33.20%~59.11%,且温度越高减小越多,与体积应变均呈二次多项式相关;泊松比逐渐增大,25℃~900℃之间,增大164.96%~274.03%,且温度越高增加越多,与体积应变均呈线性相关。高温后的岩样在单轴压缩下均呈轴向劈裂破坏,并存在多个贯通裂纹;在三轴压缩下为宏观单一的贯通剪切破坏形态;三轴卸围压下破坏形态则比较复杂,常温时为高角度的局部剪切破坏,随温度升高,岩样变为贯通剪切破坏,到900℃时又变为局部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伤 花岗岩 三轴卸围压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3~4层房屋结构响应测试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键 林从谋 林丽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1,66,共5页
目前,对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房屋结构的各层响应特性的研究较少。通过现场实测爆破地震波及其引起的3~4层房屋各层结构的振动响应,应用小波分析等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房屋各层结构的响应特性规律:随楼层... 目前,对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房屋结构的各层响应特性的研究较少。通过现场实测爆破地震波及其引起的3~4层房屋各层结构的振动响应,应用小波分析等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房屋各层结构的响应特性规律:随楼层增加,质点振动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为0.5~1.33;持续时间减小0.25%~28%;各楼层振动能量大部分集中在6Hz~25Hz频带上。研究成果可为房屋结构破坏的综合判据及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房屋响应 小波分析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在改进的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行为单节理处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俞缙 钱七虎 +1 位作者 林从谋 赵晓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56-1164,共9页
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统一起来,提出的准静态条件下改进的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关系可定量化描述节理变形的这类差异。在不考虑加载速率对节理变形行为影响的情况下,将该本构关系推广至动态条件,建立了法向入射纵波在弹... 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统一起来,提出的准静态条件下改进的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关系可定量化描述节理变形的这类差异。在不考虑加载速率对节理变形行为影响的情况下,将该本构关系推广至动态条件,建立了法向入射纵波在弹性半无限空间中干性单节理处传播的位移不连续模型,基于Lemaitre假设获得了节理透、反射系数TIMP和RIMP的近似解析解;同时结合一维波动方程特征线法推导了节理透、反射波质点速度时域数值差分格式并自编了计算程序,进而得到TIMP、RIMP、透、反射波能量etra和eref、延迟时间Tdel的半数值解,依此研究弹性纵波在单节理处的传播过程及特征。在针对节理法向初始切线刚度Kn,i、节理闭合量与最大允许闭合量比值γ=dn/dmax、入射波频率f等因素对TIMP、RIMP的影响进行探讨的同时,着重分析模型非线性程度ξ及入射波最大振幅vinc的变化对透射波振幅及能量衰减、波形及频谱畸变、时间延迟所产生的影响,并解释了一种"超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纵波 位移不连续模型 非线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西三合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俞缙 李普涛 于航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采用发射光谱法(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广西省靖西县三合铝土矿区7个典型堆积铝土矿石样品中的硼(B)、镓(Ga)、铍(Ga)、锶(Sr)、钡(Ba)、钍(Th)及铀(U)等7个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 采用发射光谱法(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广西省靖西县三合铝土矿区7个典型堆积铝土矿石样品中的硼(B)、镓(Ga)、铍(Ga)、锶(Sr)、钡(Ba)、钍(Th)及铀(U)等7个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试分析和相关比值计算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此探讨该区铝土矿的成矿作用与成矿环境.研究认为,本区铝土矿的微量元素地化特征表明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并显示出了明显的淡水沉积物特征,沉积环境陆相特征明显,局部存在残积作用,沉积后受到明显的海水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体系下隧道爆破震动对房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海书 林从谋 +2 位作者 林丽群 林友辉 黄金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65-69,79,共6页
依托福州鼓山魁歧1号隧道建设工程,根据其埋深不同、左右两线高程不同的特点,采用全站仪和爆破震动自记仪,分别进行震动和沉降监测。左右隧道穿过房屋底部围岩后,房屋与隧道中夹岩形成"T"字型结构体系,通过对不同爆源位置的... 依托福州鼓山魁歧1号隧道建设工程,根据其埋深不同、左右两线高程不同的特点,采用全站仪和爆破震动自记仪,分别进行震动和沉降监测。左右隧道穿过房屋底部围岩后,房屋与隧道中夹岩形成"T"字型结构体系,通过对不同爆源位置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此体系使房屋两端的质点振速峰值放大2倍,空洞效应明显;振速峰值与房屋层数成正比,上一层比下一层放大1.1倍;先行成洞隧道可作为"减震空洞",有效减弱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侧向房屋的影响。通过沉降监测分析得出:隧道埋深不同,易导致上部房屋不均匀沉降而发生剪切破坏,应对基础做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字型结构体系 振动 减震空洞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爆破中夹岩累积损伤测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从谋 蔡丽光 蒋丽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28-232,共5页
为研究小净距隧道爆破对临近隧道的影响,本文结合沈海高速公路泉厦扩建工程大坪山隧道施工监测,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爆破振动累积损伤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距离掌子面不同位置、爆破次数对中夹岩的累积损伤规律。结果表明:6个测试孔一次... 为研究小净距隧道爆破对临近隧道的影响,本文结合沈海高速公路泉厦扩建工程大坪山隧道施工监测,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爆破振动累积损伤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距离掌子面不同位置、爆破次数对中夹岩的累积损伤规律。结果表明:6个测试孔一次爆破和二次爆破后的波速平均降低2.12%;平均爆破累积损伤量为4.3%.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的现场监测、爆破控制和建立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破坏临界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爆破振动 累积损伤 中夹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路径对粗粒土非共轴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蔡燕燕 俞缙 +1 位作者 余海岁 郭力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采用空心圆柱扭转仪,对Portaway砂进行排水试验,研究粗颗粒砂土主应力和主应变增量的非共轴性,以及应力路径(历史)对砂土非共轴性的影响规律。试验分两个系列,系列1中试件在排水固结后直接沿着固定的主应力方向进行加载,系列2中试件在... 采用空心圆柱扭转仪,对Portaway砂进行排水试验,研究粗颗粒砂土主应力和主应变增量的非共轴性,以及应力路径(历史)对砂土非共轴性的影响规律。试验分两个系列,系列1中试件在排水固结后直接沿着固定的主应力方向进行加载,系列2中试件在排水固结后先进行轴向压缩,再沿着与系列1同样的加载路径剪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颗粒材料的非共轴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非共轴度与材料的加载方向密切相关,加载历史对于非共轴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试件接近破坏状态,主应力和主应变增量趋于共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轴 粗粒土 空心圆柱扭转仪 排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对应力波传播规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俞缙 钱七虎 赵晓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08-316,共9页
天然岩体中广泛存在着各种结构面,当应力波穿越岩体时,由于结构面的存在会产生波速下降和振幅衰减等现象。各种结构面条件下的应力波传播规律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主要针对结构面模型的建立、波传播规律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 天然岩体中广泛存在着各种结构面,当应力波穿越岩体时,由于结构面的存在会产生波速下降和振幅衰减等现象。各种结构面条件下的应力波传播规律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主要针对结构面模型的建立、波传播规律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综述了微裂隙、宏观节理等复杂结构面条件下弹性波传播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结构面 应力波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震动对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林 林从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9-1501,共3页
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并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提出了已有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证明,所得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爆破震动波传播过程的衰减、频谱结构及相位差等... 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并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提出了已有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证明,所得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爆破震动波传播过程的衰减、频谱结构及相位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在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与拟静力法相比更具理论基础,其结果也更接近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震动 边坡动力稳定分析 拟静力法 时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饱和细砂渐进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军程 郭莹 +1 位作者 贾金青 涂兵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3-1350,共8页
基于亚像素角点检测的数字图像测量系统能够记录三轴试样表面方块角点的位移,从而获得试样表面每一时刻的局部应变及应变场。分析了试样不同位置的局部径向应变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化,获得了以不同初始成样含水率制备的松砂和密砂试样在不... 基于亚像素角点检测的数字图像测量系统能够记录三轴试样表面方块角点的位移,从而获得试样表面每一时刻的局部应变及应变场。分析了试样不同位置的局部径向应变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化,获得了以不同初始成样含水率制备的松砂和密砂试样在不同特征时刻的应力与应变的特征值。通过轴向应变场的变化分析了从应变局部化出现到剪切带发育、形成的这一完整的渐进破坏过程,总结了剪切带形成时的局部最大轴向应变特征值,并定性地分析了剪切带内、外土体在渐进破坏过程中不同的轴向应变增长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变场中试样应变局部化明显,并可以依此确定应变局部化的出现、剪切带的形成;对于密砂及初始含水率为0%制备的松砂试样,应力在应变局部化出现之初即达到峰值,剪切带形成时应力已经开始下降,进入应变软化阶段;以初始含水率为6%和12%制备的松砂试样在达到应力峰值时剪切带已经形成;剪切带内土体的局部轴向应变增长幅度比剪切带外的土体大得多。试样整体轴向应变的增大主要是由剪切带内土体剪切破坏产生的较大轴向应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测量 渐进破坏 应变局部化 剪切带 初始成样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力学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涂兵雄 贾金青 +2 位作者 俞缙 蔡燕燕 刘士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46-153,共8页
在岩质深基坑及超深基坑中,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简便,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工程,采用FLA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锚杆预应力对基坑力学行为的... 在岩质深基坑及超深基坑中,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简便,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工程,采用FLA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锚杆预应力对基坑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的预应力较小时,预应力越大,基坑侧壁的水平变形和地表的竖向沉降越小;预应力较大时,预应力的继续增加已不能进一步降低水平变形和减小竖向沉降;锚杆的预应力能有效减小岩土体内的最大剪切应变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基坑剪切滑移破坏的发生;锚杆预应力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值。本文关于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设计方案及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深基坑 数值模拟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原位二扩四CD工法软弱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参数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林从谋 张在晨 +2 位作者 郑强 郑宏利 李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32,共9页
以国内罕见的大帽山原位2扩4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CD工法下不同围岩的地表下沉、拱顶沉降、洞周收敛等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建立隧道扩建施工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CD工法开挖时软弱围岩的稳定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同现场量测值... 以国内罕见的大帽山原位2扩4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CD工法下不同围岩的地表下沉、拱顶沉降、洞周收敛等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建立隧道扩建施工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CD工法开挖时软弱围岩的稳定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同现场量测值进行对比,其结果在数值和变形规律上基本吻合,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锚杆支护参数的优化建议。相较于常规隧道,小净距隧道原位2扩4围岩变形特性如下:①软弱围岩洞口段地表沉降曲线两头小、中间大,并在既有隧道正上方出现一个微小的沉降槽;地表的总位移量主要是由于上半断面的开挖引起。②周边收敛变形和拱顶下沉有振荡特征,洞壁围岩并不是一直朝净空移动。隧道拱顶处围岩最终累积下沉量为5.72mm,仰拱主要表现为向上的隆起。③隧道原位扩挖导致既有隧道横断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拱脚、拱腰、拱顶等部位的最终沉降不等且依次减小,左侧的变形相对右侧较大,整个断面呈现明显的偏压状态。研究结果对日益增多的隧道扩建施工时围岩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隧道原位扩建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厂房爆破开挖对混凝土吊车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积弘 林从谋 +1 位作者 赵锦桥 毕卫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爆破荷载对锚固梁作用的研究是水电工程防灾减灾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泰安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爆破开挖工程,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简化模型,把三维问题转换成二维平面问题,对爆破作用下的锚固梁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模拟,得到速度场和应力分布... 爆破荷载对锚固梁作用的研究是水电工程防灾减灾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泰安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爆破开挖工程,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简化模型,把三维问题转换成二维平面问题,对爆破作用下的锚固梁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模拟,得到速度场和应力分布场,指出了工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用工程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吊车梁 防灾减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边坡动力稳定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林 林从谋 +1 位作者 徐超 陈良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提出了土质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再用改进的JC法求出土坡最小稳定性系数和最小可靠度指标。实践证明,本方法是一种准确、... 考虑爆破地震的时程效应,采用拟静力化的惯性力法,利用改进了的条分法来计算主动土压力,提出了土质边坡在爆破过程中的动力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再用改进的JC法求出土坡最小稳定性系数和最小可靠度指标。实践证明,本方法是一种准确、实用的土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动力稳定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中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金青 高军程 +3 位作者 涂兵雄 张磊 王海涛 高仁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04-310,共7页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在软岩基坑中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造价低的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针对压力型预应力锚杆在城市基坑项目中具有可拔除、节省土地资源的优势,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项目,研发了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深基...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在软岩基坑中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造价低的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针对压力型预应力锚杆在城市基坑项目中具有可拔除、节省土地资源的优势,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项目,研发了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深基坑离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开展了应用压力型锚杆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作用于深基坑的离心模型试验,并采用FLAC程度建立了数值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对基坑的变形、水平土压力、锚杆形式对锚杆预应力设计值的影响及其对滑移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自由段长度导致压力型锚杆比拉力型锚杆要求具有更大的预应力设计值;压力型预应力锚杆离心模型与拉力型锚杆的FLAC数值模型都得到位置类似的直线型滑移带,二者进行了相互验证并说明压力型锚杆与拉力型锚杆这两种锚杆受力形式上的不同并没有对基坑的破坏机理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 离心模型试验 压力型锚杆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地基中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燕燕 吴文兵 +2 位作者 戚志博 郑春婷 俞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9-796,共8页
为研究成层地基中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采用Voigt模型来考虑桩侧土对桩的作用,根据桩侧土的成层性,将桩土系统从下至上划分为若干层,对每层桩土系统建立控制方程。运用阻抗函数递推方法求得了频域内桩顶位移响应的解析解,进... 为研究成层地基中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采用Voigt模型来考虑桩侧土对桩的作用,根据桩侧土的成层性,将桩土系统从下至上划分为若干层,对每层桩土系统建立控制方程。运用阻抗函数递推方法求得了频域内桩顶位移响应的解析解,进而利用Fourier逆变换和卷积定理求得了静荷载作用下考虑时间效应的单桩桩顶沉降半解析解。运用该解析解讨论了两层和三层桩侧土工况时桩土参数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桩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沉降 时间效应 成层地基 静荷载 Voigt模型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现场监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缙 陈国平 +2 位作者 姜天鹤 罗杰 于航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47-451,共5页
当工程遇到岩层埋藏较浅且高差不一、基坑挖土较深,基坑底的被动土较浅情况时,一般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不能满足位移、抗倾覆等要求。支腿式地下连续墙可较好解决此类问题,同时作为二墙合一,即承重与围护的永久结构,可大大增强建筑物的... 当工程遇到岩层埋藏较浅且高差不一、基坑挖土较深,基坑底的被动土较浅情况时,一般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不能满足位移、抗倾覆等要求。支腿式地下连续墙可较好解决此类问题,同时作为二墙合一,即承重与围护的永久结构,可大大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和防渗效果。依托浙江黄龙饭店改扩建工程基坑围护工程,依据连续墙墙体水平位移、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水平支撑轴力和坑外地下水位等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支腿式地下连续墙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腿式地下连续墙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