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 |
魏丽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6 |
10
|
|
2
|
弹性边界三阶论:文化领导权之三重异化防范 |
叶惠珍
杨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日本近代化模式”及其官制“舆情”走向 |
卓南生
杜海怀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8 |
2
|
|
4
|
英语冠词省略的现状及其成因 |
黄小萍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8
|
|
5
|
浅议日本汉文训读法翻译中国诗歌的局限性 |
杜海怀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6
|
大陆儒学日本中世沉落端委考 |
王铁钧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美语口语中的语音变体之特点 |
司福成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2
|
|
8
|
英语冠词的翻译 |
黄小萍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2
|
|
9
|
论英语日常用语中的科技术语 |
魏丽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0
|
汉籍(日本传)对音译法探析 |
王铁钧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0 |
|
11
|
魏、晋史籍日本撰录音释法探流 |
王铁钧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王仁献书说辨疑 |
王铁钧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3
|
论英语日常用语中的科技术语 |
魏丽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4
|
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 |
刘镇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2
|
|
15
|
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 |
刘镇清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 |
3
|
|
16
|
作为批评家的T.S.艾略特 |
曾阳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7
|
人性悲剧还是社会悲剧——论希斯克利夫复仇悲剧产生的根源 |
杏缸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