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丽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82-85,共4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运用动机教育,结合阅读课教学和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过渡到“过程教学法”来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探索 过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边界三阶论:文化领导权之三重异化防范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惠珍 杨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和稳固是一个动态过程,单纯用强制性国家机器泛化政治社会只会促使"反霸权边界"(CHB)生成,导致领导权异化和位移。当"执政党——强制性国家机器——市民社会机构——个人"链条得到良性衔接时,文化... 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和稳固是一个动态过程,单纯用强制性国家机器泛化政治社会只会促使"反霸权边界"(CHB)生成,导致领导权异化和位移。当"执政党——强制性国家机器——市民社会机构——个人"链条得到良性衔接时,文化领导权得到阶段性巩固,但仍然需要"防御型理性边界"(PRB)的双向规范,防止领导权的二次异化。在国际政治文化交往中,主权国家需要强化"反吞噬二重边界"(ADBs),在大众赞同与良性政治社会建设的双重保护下避免文化领导权的三重异化。从CHB到PRB再到ADBs构成了本文独创的弹性边界三阶论(EB123),是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创新性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领导权 反霸权边界 防御型理性边界 反吞噬二重边界 弹性边界三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代化模式”及其官制“舆情”走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卓南生 杜海怀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4期14-21,共8页
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 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修宪路线。回顾半个世纪前日本当局主导"明治维新百年祭"的背景与论争,以及当时佐藤内阁对"反战阵营"采取的长期分化策略发现,今日"日本近代化模式成功论"的死灰复燃事出有因。日本政府有通过鼓吹"日本近代化模式"的成功来侧面肯定日本近代史,包括其侵略亚洲的轨迹的用心。日本某些学界人士对"ABCD包围圈论""近代超克论"在内的战前理论的重新包装与提倡、再生产、甚至于"出口转内销"的现象,揭露了"亚细亚主义"的真相与遗毒,昭示任何源自东京的"亚细亚主义"其本质都离不开"日本乃亚洲盟主"的结论框架。只要日本人不放弃二战前的史观,日本与亚洲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的差距与其说在缩小,不如说正在日益扩大。当前日本政府存在低调中不低调的政治日程与"舆情"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国论二分 近代化模式 修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冠词省略的现状及其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小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2-28,共7页
本文采用网络语料库NY Times、BYU-BNC、COCA调查英语冠词省略状况。结果显示不定冠词的省略可发生于不可数名词之前。定冠词的省略出现在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前、介词短语中名词前、乐器名词前以及一些固定词组中。英美两国英语都有... 本文采用网络语料库NY Times、BYU-BNC、COCA调查英语冠词省略状况。结果显示不定冠词的省略可发生于不可数名词之前。定冠词的省略出现在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前、介词短语中名词前、乐器名词前以及一些固定词组中。英美两国英语都有冠词的省略,大多数省略的用法发生在口语中,也出现在书面语里。冠词省略现象成因的探讨表明英语冠词在一些场合的消失源自多种动因,包括语言表层结构变化、语言经济原则、关联性和效益原则以及认知化等。社会和语言在发展,新的用法有生存的条件,且显现出发展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冠词 定冠词 冠词省略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日本汉文训读法翻译中国诗歌的局限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海怀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37-440,共4页
汉文训读法是汉诗日译的主要形式。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汉诗集,包括初中、高中的《国语》课本中所选用的汉诗,都是以汉文训读法的翻译形式出现。但是,训读法在汉字的配读、句法结构的转换、诗歌意象的再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汉文训读法 汉字配读 句法结构转换 诗歌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儒学日本中世沉落端委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铁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4,共4页
大陆儒学在日本中世时期成为贵族阶级的消闲文化与风雅附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律令制国家建设告停,使得儒学在日本政治功利作用不再。另一方面,由于用意于宣扬日本国威的《日本书纪》未能在海外一炮打响,从而削弱了日本贵族阶级曾以儒... 大陆儒学在日本中世时期成为贵族阶级的消闲文化与风雅附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律令制国家建设告停,使得儒学在日本政治功利作用不再。另一方面,由于用意于宣扬日本国威的《日本书纪》未能在海外一炮打响,从而削弱了日本贵族阶级曾以儒学为邦家经纬的信心与信念,致使大陆儒学在日本长期冷落,直到江户时期才又风生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儒学 中世时期 日本 律令制 《日本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语口语中的语音变体之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司福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口语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变体 ,美国口语在连读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变体风格特点。由于美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国力的强大 ,其英语风格也影响着世界英语发展的趋势。对其语音变体的认识不容忽视。本文就美国口语中出现的语音变体特点进行举... 口语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变体 ,美国口语在连读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变体风格特点。由于美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国力的强大 ,其英语风格也影响着世界英语发展的趋势。对其语音变体的认识不容忽视。本文就美国口语中出现的语音变体特点进行举例分析 ,发现语音的变化发展对语词的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同时 ,了解和认识这种语音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语口语 语音变体 特点 惯用词 英语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冠词的翻译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小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探讨了英语冠词的语义、用法和翻译 ,说明英语冠词的意义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所限定的名词的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英语冠词要不要翻译以及如何翻译 ,要看所限定的名词而定 。
关键词 英语冠词 翻译 词义 抽象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日常用语中的科技术语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丽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0-42,56,共4页
本文从 3个方面阐述了科技术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日常英语 ,这不仅丰富了英语日常用语 ,而且促进了英语词汇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术语 英语词汇 日常用语 丰富 促进 广泛 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籍(日本传)对音译法探析
10
作者 王铁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16-119,共4页
见诸汉籍(日本传)的对音译法最早出现在《二十五史》中的魏、晋史籍。这种甚为古朴的翻译笔法看似自然与必然,其实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对音译法在唐、宋史籍的淡出,不仅意味着史笔对日本相关译名认识的有所修正,而且也表明某种文化观... 见诸汉籍(日本传)的对音译法最早出现在《二十五史》中的魏、晋史籍。这种甚为古朴的翻译笔法看似自然与必然,其实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对音译法在唐、宋史籍的淡出,不仅意味着史笔对日本相关译名认识的有所修正,而且也表明某种文化观念的悄然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音译法 晋史简 正史(日本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史籍日本撰录音释法探流
11
作者 王铁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汉籍日本撰录的汉字音释法滥觞于魏、晋史简而止于唐、宋史笔。见于中国古代史籍的汉字音释法与日本的和音汉字表记法如出一辙,亦与汉代经文翻译的音译手法颇为相近。细加探究,它与二者不无渊源。
关键词 汉字音释法 和音汉字表记法 经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仁献书说辨疑
12
作者 王铁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颇受质疑的王仁献书说绝非子虚乌有,《古事记》有关王仁带来《千字文》一卷的述笔和《日本书纪》明记的应神天皇十六年的年号并不足以挑战和动摇王仁献书说的历史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王仁的负笈东渡只是具有某种文化的象征意义而已,... 颇受质疑的王仁献书说绝非子虚乌有,《古事记》有关王仁带来《千字文》一卷的述笔和《日本书纪》明记的应神天皇十六年的年号并不足以挑战和动摇王仁献书说的历史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王仁的负笈东渡只是具有某种文化的象征意义而已,远谈不上发汉籍东传之先声,事实上早在王仁之前,汉籍和汉字就已传入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献书 汉籍东传 《千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日常用语中的科技术语
13
作者 魏丽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30,35,共4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术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日常英语 ,这不仅丰富了英语用语 。
关键词 英语 科技术语 词汇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镇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鉴于任何作品都是为其既定的目标读者而创作的,而且作品的语言适合其当初目标读者的文字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本文认为,翻译中为了避免出现译作与其目标读者之间的语言时代隔离现象,译者应一如原作者那样,服从多数目标读者的语言使... 鉴于任何作品都是为其既定的目标读者而创作的,而且作品的语言适合其当初目标读者的文字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本文认为,翻译中为了避免出现译作与其目标读者之间的语言时代隔离现象,译者应一如原作者那样,服从多数目标读者的语言使用偏好,来用现代语言来翻译,才能使译作既可以体现原作当初的语言时代特征,又可以在文体上取得与原作文体大致相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读者 语言偏好 现代语言 翻译 当代性 文体 交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镇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从文体学、功能语言学、和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 ,论证了既然原作语言的时代风格适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 ,那么译作语言的时代风格也必须符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这就是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观。否则 ,如果以文言译文言 ,那么原... 本文从文体学、功能语言学、和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 ,论证了既然原作语言的时代风格适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 ,那么译作语言的时代风格也必须符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这就是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观。否则 ,如果以文言译文言 ,那么原作语言的时代风格便不能在译作中得到适当的体现 ,而且名著的重译现象和严复的三难说也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 ,翻译中只有采取语言的时空变换 ,以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为优先 ,才能有益于翻译实践 ,也才能正确地处理古代作品翻译中所出现的语言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实践 功能语言学 时代风格 语言选择 译作 原作 译文 古代作品 文体学 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批评家的T.S.艾略特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阳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艾略特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是一位很有重要影响的批评家。他对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创新与奠基的作用。但由于艾略特的批评不仅涉及文学 ,还包括文化的各个范畴 ,他的批评也因此缺乏系统性。在对他《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的传... 艾略特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是一位很有重要影响的批评家。他对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创新与奠基的作用。但由于艾略特的批评不仅涉及文学 ,还包括文化的各个范畴 ,他的批评也因此缺乏系统性。在对他《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的传统观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 ,联系当前的“全球化”讨论 ,揭示艾略特的批评观在当前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批评 传统 全球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悲剧还是社会悲剧——论希斯克利夫复仇悲剧产生的根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杏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98,共2页
本文简析了《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充满苦难的成长历程,以揭示其复仇悲剧产生的根源。文章将其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弃儿出生、寄人篱下、凯瑟琳的背叛,从历史、社会及人物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报复是他对自己命运的的一... 本文简析了《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充满苦难的成长历程,以揭示其复仇悲剧产生的根源。文章将其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弃儿出生、寄人篱下、凯瑟琳的背叛,从历史、社会及人物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报复是他对自己命运的的一种抗争,对不公正社会的一种报复,但是他在报复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 复仇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