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甘草酸钾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金清 董军芳 李夏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67,173,共4页
实验考察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甘草酸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草酸钾在该体系的分配系数K和收率均随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pH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在w(乙醇)=35 1%,w(硫酸铵)=17 7%,pH=6 0左右时,分... 实验考察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甘草酸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草酸钾在该体系的分配系数K和收率均随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pH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在w(乙醇)=35 1%,w(硫酸铵)=17 7%,pH=6 0左右时,分配系数K可达13 7,收率η可达96 3%。这将为甘草酸钾的提取分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萃取 甘草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及多元物系传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维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在筛板塔中对甲醇 乙醇 水三元物系进行精馏传质过程实验 ,考虑浓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对各组分在塔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能正确反映各组分在塔中浓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浓度 多元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实验与模拟计算
3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60,共4页
对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进入闪蒸罐中的细小呈针形的出口管口结构有利于料液雾化,使气、液相尽快趋于平衡。对于体系宽沸程以及液相非理想性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计算迭代次序和相应... 对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进入闪蒸罐中的细小呈针形的出口管口结构有利于料液雾化,使气、液相尽快趋于平衡。对于体系宽沸程以及液相非理想性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计算迭代次序和相应的迭代公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8.5%。模拟计算显示使原料液中二甲醚较少损失、二氧化碳尽可能多地逸出的适宜闪蒸操作压力不大于0.3 MPa、闪蒸温度在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闪蒸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废液亚磷酸盐的电解转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磊 王维德 +2 位作者 倪海霞 赵鹏 王昌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通过电化学合成(电解)方法将化学镀镍过程中产生的亚磷酸盐转化为次磷酸盐的研究,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和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预测上述转化的可能性。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室亚磷酸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转化为... 本文通过电化学合成(电解)方法将化学镀镍过程中产生的亚磷酸盐转化为次磷酸盐的研究,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和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预测上述转化的可能性。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室亚磷酸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转化为次磷酸盐,但是转化率低,还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文章对造成转化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还表明,增大硫酸浓度和提高电解温度能使转化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亚磷酸盐 次磷酸盐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精氨酸 被引量:5
5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1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06-1008,共3页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beffer extra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condition of pH=5~7, D2EHPA 0.2~0.4 mol/L, NH 4Cl<0.2 mol/L and low temperature.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L-Arg depends on the saturation extrac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L-精氨酸 二(乙基己基)磷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精馏塔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4-1189,共6页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used for purifying dimethyl ether(DME),when one-step synthesis of DME from syngas is adopted.Experimental flow of distillation for DME refining was built and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under...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used for purifying dimethyl ether(DME),when one-step synthesis of DME from syngas is adopted.Experimental flow of distillation for DME refining was built and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under operation conditions.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research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equilibrium stage theory.The cyclical nested-iteration method in sequential convergence wa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model equations,since the liquid phase was non-ideal and the components had a big difference in boiling point 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model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laboratory data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distillate DME product with concentration no less than 99%(mole),the follow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recommended.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at operating pressure 1.0 MPa,and the feed mass flow rate of less than 8.65 mol·m-2·s-1 is desirable.The distillation mixture is fed into the middle of the packing section and the reflux ratio is rigorously controlled in a certain range according to the DME concentration in feed.It is necessary to keep CO2 concentration in feed as low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improve DME purity and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一种分离流程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953,共5页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在进行了二甲醚吸收和精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用水吸收一步反应冷凝后气相产物中的二甲醚的分离工艺流程:反应冷凝液相与吸收后的液体混合后进入二甲醚精馏塔,二甲醚产品从精馏塔侧线引出,塔底...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在进行了二甲醚吸收和精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用水吸收一步反应冷凝后气相产物中的二甲醚的分离工艺流程:反应冷凝液相与吸收后的液体混合后进入二甲醚精馏塔,二甲醚产品从精馏塔侧线引出,塔底甲醇和水去甲醇精馏塔。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二甲醚分离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一步法 二甲醚 分离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OT反胶束对L-胱氨酸的萃取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翁连进 王士斌 李夏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4,共3页
实验考察了气溶胶OT (AOT即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浓度、盐酸浓度、L 胱氨酸浓度、无机盐浓度及温度对AOT反胶束萃取L 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AOT浓度增大萃取分配系数增大 ;水相中盐酸浓度增大、无机盐浓度增大、胱氨酸初始... 实验考察了气溶胶OT (AOT即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浓度、盐酸浓度、L 胱氨酸浓度、无机盐浓度及温度对AOT反胶束萃取L 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AOT浓度增大萃取分配系数增大 ;水相中盐酸浓度增大、无机盐浓度增大、胱氨酸初始浓度增大均使萃取分配系数降低 ;萃取温度升高使萃取的分配系数减小 ,说明AOT反胶束萃取胱氨酸是一个放热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OT AOT 反胶束 胱氨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建辉 翁连进 +2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杨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测定25℃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和L-精氨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 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由Freund lich方程求得其... 测定25℃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和L-精氨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 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由Freund lich方程求得其平衡吸附量为142.32 g/L;吸附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适宜在小于5.4时吸附;NH4+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率明显下降,当NH4+浓度达到1.0 mol/L时吸附率仅为42.32%;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率略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建勋 胡淼 +3 位作者 韩媛媛 李艳辉 周引穗 陆治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测量了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分解过程以及碳二烃形成过程,考察了重要可控宏观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放电条件下,对甲烷分解是有效的。为了得到较高的碳二烃收率,甲烷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 测量了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分解过程以及碳二烃形成过程,考察了重要可控宏观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放电条件下,对甲烷分解是有效的。为了得到较高的碳二烃收率,甲烷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成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条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电流密度与可加工进料量的最佳组合数据,为直流放电反应器放大设计以及在此条件下原料的适宜流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碳二烃 等离子体 分解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光谱法在天然气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建勋 韩媛媛 +3 位作者 周引穗 高爱华 胡淼 陆治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了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反应器内的成分。方法 用一种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在等离子体中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过程。结果 反应生成的碳二烃量越多,其对应的特征谱线强度越大,以此来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光...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了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反应器内的成分。方法 用一种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在等离子体中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过程。结果 反应生成的碳二烃量越多,其对应的特征谱线强度越大,以此来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光电技术来代替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结论 为新方法、新工艺、新思路的实现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光谱法 天然气转化 光电光谱 碳二烃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料热状况对精馏能耗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颖芬 王维德 +1 位作者 晋正茂 赵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0-12,共3页
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并结合理论分析开展进料热状况对精馏能耗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当进料流量和组成、产品流量、塔板数和板效率.回流比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进料热状况的改变,塔的分离能力和塔内气体和液体流量也随之改变.冷液... 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并结合理论分析开展进料热状况对精馏能耗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当进料流量和组成、产品流量、塔板数和板效率.回流比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进料热状况的改变,塔的分离能力和塔内气体和液体流量也随之改变.冷液进料时,塔的分离能力较高,但是能耗较大.随着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减小,塔的分离能力下降,但是能耗也随着减小.在能够满足分离要求的前提下,使进料处在较小q值的热状况,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节能 Q值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维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传质界面积,当物系为正物系时,对板式塔有较小较稳定的汽泡,对填料塔和湿壁塔,有较稳定的液膜,结果使二者均有较大的传质界面积,传质效果较好;负物系的情况相反。当液体混合物的平均表面张力较小时,... 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传质界面积,当物系为正物系时,对板式塔有较小较稳定的汽泡,对填料塔和湿壁塔,有较稳定的液膜,结果使二者均有较大的传质界面积,传质效果较好;负物系的情况相反。当液体混合物的平均表面张力较小时,也有利于形成较小较稳定的汽泡,从而有利于传质。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的影响机理相当复杂,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待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传质过程 板式塔 汽泡 填料塔 湿壁塔 液膜 传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产物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建勋 胡淼 +2 位作者 李艳辉 韩媛媛 陆治国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2,共3页
测量了甲烷及其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产物的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的分解过程及碳二烃的形成过程,考察了甲烷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产物H及CH自由基。实验结果表明,在甲烷等离子体空间内存在着未分解的甲烷、H和CH自由基及生成的碳二... 测量了甲烷及其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产物的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的分解过程及碳二烃的形成过程,考察了甲烷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产物H及CH自由基。实验结果表明,在甲烷等离子体空间内存在着未分解的甲烷、H和CH自由基及生成的碳二烃。这些物质的成分比例在放电的不同时间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甲烷分解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电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维德 崔磊 +1 位作者 林德茂 赵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介绍了无机电化学合成工艺,对近年来无机电化学合成新材料、水处理剂、无机化工原料等的研究进 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电化学 合成 无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Ⅰ型)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林金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3,共6页
用数学模型化方法研究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传热性能。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稳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到稳态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速度、温度分布图以及集热效率与空气流量、入口空... 用数学模型化方法研究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传热性能。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稳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到稳态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速度、温度分布图以及集热效率与空气流量、入口空气温度、入射太阳辐照度和表面盖板透过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I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效率随空气流量和表面盖板透过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入口空气温度和入射太阳辐照度的增大而减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集热器 数学模型 热量传递 集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well-Stefan方程及其在多元相间传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维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2,共5页
多元物系传质过程与二元物系传质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组分间的交互作用 ,多元物系传质各组分传质效率不相等 ,其分布范围可在 -∞至 +∞之间 ,某些组分可能产生逆向传质、渗透传质、传质障碍等传质奇异现象 ,这些现象用传统的二元... 多元物系传质过程与二元物系传质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组分间的交互作用 ,多元物系传质各组分传质效率不相等 ,其分布范围可在 -∞至 +∞之间 ,某些组分可能产生逆向传质、渗透传质、传质障碍等传质奇异现象 ,这些现象用传统的二元物系传质规律无法作出解释 ,必须用Maxwell Stefan方程进行描述。该文综述了Maxwell Stefan方程的由来、求解方法及其在多元相间传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STEFAN方程 多元物系 传质过程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氧器甩负荷过程的动态压力降 被引量:3
18
作者 翁荣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56,共5页
本文从热平衡和流动过程出发,考虑了金属蓄热,贮水箱水量可变及下降管有传热时甩负荷过程的统一数学模型和动态压力降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锅炉 动态 压力降 除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引起倾斜密闭容器内半透过性流体自然对流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3-689,共7页
用实验和数值两种方法研究了倾斜密闭容器中半透过性流体在辐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及其对传热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方向交替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稳态下的等温... 用实验和数值两种方法研究了倾斜密闭容器中半透过性流体在辐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及其对传热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方向交替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稳态下的等温线和流线图.结果表明,流体的自然对流和传热受光学厚度和容器倾斜角度的影响.还建立了实验装置,测量了稳态下的温度分布.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辐射 自然对流 热传递 数学模型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成型技术在我国氮肥工业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华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2-57,共6页
本文介绍各种粉煤成型技术的出现背景、制作工艺、成型原理、影响型煤质量主因、优缺点及它们在我国氮肥工业中的应用和进展状况。
关键词 粉煤 成型 氮肥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