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甘草酸钾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金清 董军芳 李夏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67,173,共4页
实验考察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甘草酸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草酸钾在该体系的分配系数K和收率均随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pH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在w(乙醇)=35 1%,w(硫酸铵)=17 7%,pH=6 0左右时,分... 实验考察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甘草酸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草酸钾在该体系的分配系数K和收率均随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pH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且在w(乙醇)=35 1%,w(硫酸铵)=17 7%,pH=6 0左右时,分配系数K可达13 7,收率η可达96 3%。这将为甘草酸钾的提取分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萃取 甘草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5-167,149,共4页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实验考察了pH、温度、聚乙二醇加入量、L-组氨酸初始浓度、硫酸钠及L-赖氨酸的存在对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分配系数K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实验考察了pH、温度、聚乙二醇加入量、L-组氨酸初始浓度、硫酸钠及L-赖氨酸的存在对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分配系数K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L-组氨酸初始浓度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不明显;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萃取率η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L-组氨酸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同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L-组氨酸 聚乙二醇 萃取率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及多元物系传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维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在筛板塔中对甲醇 乙醇 水三元物系进行精馏传质过程实验 ,考虑浓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对各组分在塔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能正确反映各组分在塔中浓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浓度 多元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实验与模拟计算
4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60,共4页
对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进入闪蒸罐中的细小呈针形的出口管口结构有利于料液雾化,使气、液相尽快趋于平衡。对于体系宽沸程以及液相非理想性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计算迭代次序和相应... 对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体系闪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进入闪蒸罐中的细小呈针形的出口管口结构有利于料液雾化,使气、液相尽快趋于平衡。对于体系宽沸程以及液相非理想性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计算迭代次序和相应的迭代公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8.5%。模拟计算显示使原料液中二甲醚较少损失、二氧化碳尽可能多地逸出的适宜闪蒸操作压力不大于0.3 MPa、闪蒸温度在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闪蒸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微构建与Bottom-up构建思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鹏 刘源岗 叶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24-127,共4页
天然组织结构是由高度复杂化的组织微结构体组成,现今组织工程学的巨大挑战就是在体外重现这些微结构体的结构和功能。微构建技术为组织构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微工程化水凝胶技术作了相关的介绍,举例阐述了其中的微流体技术和微孔技... 天然组织结构是由高度复杂化的组织微结构体组成,现今组织工程学的巨大挑战就是在体外重现这些微结构体的结构和功能。微构建技术为组织构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微工程化水凝胶技术作了相关的介绍,举例阐述了其中的微流体技术和微孔技术在形成细胞集落、促进细胞-细胞与细胞-细胞外基质间作用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制备水凝胶微结构的新技术,利用微囊化细胞与生物凝胶材料进行体外组织工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载细胞微凝胶 自下而上途径 微囊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桔梗中3种桔梗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静 肖美添 +1 位作者 汤须崇 黄雅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D3、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激光闪射检测器(HPLC-ELSD)法,Hypersil C18柱(5μm,4.6 mm×150 m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113℃,载气(N... 目的建立测定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D3、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激光闪射检测器(HPLC-ELSD)法,Hypersil C18柱(5μm,4.6 mm×150 m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113℃,载气(N2)流速3.0 L/min。结果桔梗皂苷D、D3、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78~275.6μg/mL(r=0.999 5)、8.40~168.0μg/mL(r=0.999 7)、12.02~240.4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n=5)为98.3%、99.4%和101.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桔梗皂苷D、D3、E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桔梗皂苷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9
7
作者 乔爱敏 李乐 刘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306-1311,共6页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成为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个新靶点。本文重点阐述AGEs...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成为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个新靶点。本文重点阐述AGEs-RAGE系统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并探讨中药干预AGEs-RAGE系统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s-RAGE系统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废液亚磷酸盐的电解转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崔磊 王维德 +2 位作者 倪海霞 赵鹏 王昌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通过电化学合成(电解)方法将化学镀镍过程中产生的亚磷酸盐转化为次磷酸盐的研究,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和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预测上述转化的可能性。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室亚磷酸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转化为... 本文通过电化学合成(电解)方法将化学镀镍过程中产生的亚磷酸盐转化为次磷酸盐的研究,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和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预测上述转化的可能性。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室亚磷酸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转化为次磷酸盐,但是转化率低,还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文章对造成转化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还表明,增大硫酸浓度和提高电解温度能使转化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亚磷酸盐 次磷酸盐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离子交换材料吸附L-精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韩媛媛 王士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30min ,三者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17、137和 91g/kg ;考察了 pH值、氯化钠和氯化铵浓度对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 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 pH均在 7~ 8之间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存在均导致三者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率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型离子交换树脂 羧酸 离子交换剂 氯化铵 吸附 氯化钠 强酸 L-精氨酸 适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精馏塔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4-1189,共6页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used for purifying dimethyl ether(DME),when one-step synthesis of DME from syngas is adopted.Experimental flow of distillation for DME refining was built and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under...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used for purifying dimethyl ether(DME),when one-step synthesis of DME from syngas is adopted.Experimental flow of distillation for DME refining was built and the results were measured under operation conditions.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research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equilibrium stage theory.The cyclical nested-iteration method in sequential convergence wa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model equations,since the liquid phase was non-ideal and the components had a big difference in boiling point 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model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laboratory data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distillate DME product with concentration no less than 99%(mole),the follow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recommended.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s at operating pressure 1.0 MPa,and the feed mass flow rate of less than 8.65 mol·m-2·s-1 is desirable.The distillation mixture is fed into the middle of the packing section and the reflux ratio is rigorously controlled in a certain range according to the DME concentration in feed.It is necessary to keep CO2 concentration in feed as low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improve DME purity and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一种分离流程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媛媛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953,共5页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在进行了二甲醚吸收和精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用水吸收一步反应冷凝后气相产物中的二甲醚的分离工艺流程:反应冷凝液相与吸收后的液体混合后进入二甲醚精馏塔,二甲醚产品从精馏塔侧线引出,塔底...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在进行了二甲醚吸收和精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用水吸收一步反应冷凝后气相产物中的二甲醚的分离工艺流程:反应冷凝液相与吸收后的液体混合后进入二甲醚精馏塔,二甲醚产品从精馏塔侧线引出,塔底甲醇和水去甲醇精馏塔。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二甲醚分离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一步法 二甲醚 分离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2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精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3 位作者 甘林火 王士斌 韩媛媛 刘才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4-518,共5页
实验考察了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对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影响 ,并测定了 2 5℃时 73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温度变化对吸附率影响较小 ;pH值增大 ,吸附率下降 ;溶液中氯化铵或氯化... 实验考察了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对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影响 ,并测定了 2 5℃时 73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温度变化对吸附率影响较小 ;pH值增大 ,吸附率下降 ;溶液中氯化铵或氯化钠浓度增大 ,吸附率迅速下降 ,且当氯化铵或氯化钠物质的量浓度达到1.0mol·L-1时 ,L -精氨酸难于被吸附 ;2 5℃时 ,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 117g·kg-1树脂。根据实验结果开发了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 -精氨酸的工艺 ,提取率达到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离子交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蓠藻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美添 叶静 汤须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1-243,共3页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燕麦膳食纤维为阳性对照,测定江蓠藻膳食纤维100、200、400mg/(kgbw·d)剂量灌胃给药高脂血症模型小鼠,4周后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燕麦膳食纤维为阳性对照,测定江蓠藻膳食纤维100、200、400mg/(kgbw·d)剂量灌胃给药高脂血症模型小鼠,4周后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C含量。江蓠藻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降低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藻 膳食纤维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精氨酸 被引量:5
14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1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06-1008,共3页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beffer extra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condition of pH=5~7, D2EHPA 0.2~0.4 mol/L, NH 4Cl<0.2 mol/L and low temperature.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L-Arg depends on the saturation extrac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L-精氨酸 二(乙基己基)磷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OT反胶束对L-胱氨酸的萃取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翁连进 王士斌 李夏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4,共3页
实验考察了气溶胶OT (AOT即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浓度、盐酸浓度、L 胱氨酸浓度、无机盐浓度及温度对AOT反胶束萃取L 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AOT浓度增大萃取分配系数增大 ;水相中盐酸浓度增大、无机盐浓度增大、胱氨酸初始... 实验考察了气溶胶OT (AOT即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浓度、盐酸浓度、L 胱氨酸浓度、无机盐浓度及温度对AOT反胶束萃取L 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AOT浓度增大萃取分配系数增大 ;水相中盐酸浓度增大、无机盐浓度增大、胱氨酸初始浓度增大均使萃取分配系数降低 ;萃取温度升高使萃取的分配系数减小 ,说明AOT反胶束萃取胱氨酸是一个放热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OT AOT 反胶束 胱氨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刘青 邓爱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7,共5页
采用单因子静态实验,考察了温度、NaOH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新工艺的影响,并测定了25℃下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NaOH与亮氨酸适宜的摩尔比1:1~1.3:... 采用单因子静态实验,考察了温度、NaOH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新工艺的影响,并测定了25℃下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NaOH与亮氨酸适宜的摩尔比1:1~1.3:1;L-亮氨酸浓度应控制在0.3 mol/L以下;适宜的树脂用量应满足树脂中钙与溶液中亮氨酸的摩尔比1:2;交换平衡时间为15 min。根据最佳工艺条件设计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流程。采用小鼠对L-亮氨酸螯合钙和葡萄糖酸钙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L-亮氨酸钙的生物利用度比葡萄糖酸钙要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葡萄糖酸钙的175.3%,并具有缓释、药效时间长、不需要消耗胃酸等特点;L-亮氨酸螯合钙能显著性增加大鼠股骨重量,饲料中添加兼有促进小鼠体重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螯合钙 离子交换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建辉 翁连进 +2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杨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测定25℃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和L-精氨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 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由Freund lich方程求得其... 测定25℃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和L-精氨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 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由Freund lich方程求得其平衡吸附量为142.32 g/L;吸附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适宜在小于5.4时吸附;NH4+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率明显下降,当NH4+浓度达到1.0 mol/L时吸附率仅为42.32%;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率略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蓠藻膳食纤维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静 肖美添 +1 位作者 刘青 肖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江蓠藻膳食纤维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膳食纤维组(400mg/kg体重)及江蓠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mg/kg体重)。在给药的同时,除空白对照组... 目的:研究江蓠藻膳食纤维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膳食纤维组(400mg/kg体重)及江蓠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mg/kg体重)。在给药的同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颈背皮下注射10%D-半乳糖0.25mL,连续给药40d后,测定迟发性变态反应(DTH),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胸腺、脾脏系数,血清及脾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江蓠藻膳食纤维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激活小鼠血清及脾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结论:江蓠藻膳食纤维可增强衰老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藻膳食纤维 衰老小鼠 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建勋 胡淼 +3 位作者 韩媛媛 李艳辉 周引穗 陆治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测量了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分解过程以及碳二烃形成过程,考察了重要可控宏观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放电条件下,对甲烷分解是有效的。为了得到较高的碳二烃收率,甲烷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 测量了甲烷在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甲烷分解过程以及碳二烃形成过程,考察了重要可控宏观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放电条件下,对甲烷分解是有效的。为了得到较高的碳二烃收率,甲烷的分解和碳二烃的形成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条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电流密度与可加工进料量的最佳组合数据,为直流放电反应器放大设计以及在此条件下原料的适宜流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碳二烃 等离子体 分解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光谱法在天然气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建勋 韩媛媛 +3 位作者 周引穗 高爱华 胡淼 陆治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了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反应器内的成分。方法 用一种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在等离子体中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过程。结果 反应生成的碳二烃量越多,其对应的特征谱线强度越大,以此来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光...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了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反应器内的成分。方法 用一种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在等离子体中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过程。结果 反应生成的碳二烃量越多,其对应的特征谱线强度越大,以此来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光电技术来代替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结论 为新方法、新工艺、新思路的实现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光谱法 天然气转化 光电光谱 碳二烃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