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沿涛 许瑞安 崔秀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2-705,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严重致病因子之一,属于DNA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增殖能力和典型的病毒感染过程。具有抗HBV作用的天然药物作用机制往往与核苷类药物不同,抑制HBV增殖的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HBV转录过程中的启动子及其与...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严重致病因子之一,属于DNA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增殖能力和典型的病毒感染过程。具有抗HBV作用的天然药物作用机制往往与核苷类药物不同,抑制HBV增殖的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HBV转录过程中的启动子及其与HBV启动子结合的肝细胞核因子、HBV成熟组装过程中的热激同源蛋白70和α葡糖苷酶以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激酶ATM等。本文介绍了HBV的生物学特征和HBV感染过程,并且以天然药物抑制HBV增殖的不同靶点为阐述依据,介绍相关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天然产物 肝细胞核因子类 HSP70热激蛋白质类 α葡糖苷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分子结构与潜在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国兴 潘峰 +3 位作者 王庆波 温春光 吴雅清 许瑞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9,共8页
纳豆激酶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而著称。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聚焦于纳豆激酶研究,其开发利用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许多问题与不足也随之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对纳豆激酶的开发利用大多局限于溶栓活性的利用与开发,低估了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因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而著称。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聚焦于纳豆激酶研究,其开发利用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许多问题与不足也随之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对纳豆激酶的开发利用大多局限于溶栓活性的利用与开发,低估了纳豆激酶应有的整体价值;其次是针对该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过于传统,尚未形成组学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探索思维。因此,需要利用更为开阔的研究思路和开发手段来实现纳豆激酶开发利用的最大化。作者从纳豆激酶分子水平和家族分类层次上系统地阐述该酶分子特征,同时对纳豆激酶家族蛋白酶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纳豆激酶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保守区域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 Peptidase-S8-subtilian-subset蛋白酶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清瑶 饶华春 +1 位作者 刁勇 杨会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2-67,共6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结果准确而在SNP检测领域显示了巨大应用潜力,并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系统的对AS-PCR技术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通过与其他检测平台联合,AS-PCR可促进SNP检测技术由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进程,为诸多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玉香 吴雅清 许瑞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26-428,431,共4页
有机酸提取对于研究和利用有机酸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机酸的提取技术,系统介绍了不同技术在有机酸提取方面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关键词 有机酸 提取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小球藻中脂类物质的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肖艳 牛荣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GC-MS方法对小球藻中脂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9种成分,其中十六烷酸最高,占24.88%。EPA含量为18.45%。抗菌活性实验显示,脂肪酸甲酯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而且EPA甲酯的抑菌效果... 采用GC-MS方法对小球藻中脂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9种成分,其中十六烷酸最高,占24.88%。EPA含量为18.45%。抗菌活性实验显示,脂肪酸甲酯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而且EPA甲酯的抑菌效果要好于粗脂甲酯和PUFA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小球藻 脂肪酸甲酯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莲果实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玉香 徐先祥 +2 位作者 陈剑雄 陈静 郑晨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97-398,402,共3页
目的:研究七叶莲果实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疼痛模型、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疼痛模型评价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七叶莲果实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二甲苯所致的... 目的:研究七叶莲果实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疼痛模型、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疼痛模型评价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七叶莲果实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七叶莲果实水提物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果实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Rep78/68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占申标 吕颖慧 李招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9,共6页
Rep78/68是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非结构蛋白。主要参与了AAV DNA定点整合到人类19号染色体,抑制病毒的生物活性,如腺病毒、类猿病毒SV40等,调节AAV DNA的复制和转录等。重点阐述了定点整合的作用机制,Rep78/AA... Rep78/68是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非结构蛋白。主要参与了AAV DNA定点整合到人类19号染色体,抑制病毒的生物活性,如腺病毒、类猿病毒SV40等,调节AAV DNA的复制和转录等。重点阐述了定点整合的作用机制,Rep78/AAV ITR/ICP8复合物的形成机制以及Rep68蛋白的寡聚化特性,Rep78蛋白对p53核输出的限制,AAV Rep78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E1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使Rep78和ITR DNA的结合,Rep7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这些作用的详细机制仍需完善和充实,对Rep78/68蛋白的相关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rAAV基因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V Rep78 Rep68 P53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下制备B_2O_3/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室温磷光的影响
8
作者 庄贞静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61-1665,共5页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溶剂制备的B2O3/SiO2纳米复合材料室温磷光光谱,并结合FTIR及XRD的表征结果,研究溶剂对该材料磷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用何种溶剂制备B2O3/SiO2室温磷光材料,均存在两个磷光发射峰,一个是位于520-540nm之间,该发...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溶剂制备的B2O3/SiO2纳米复合材料室温磷光光谱,并结合FTIR及XRD的表征结果,研究溶剂对该材料磷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用何种溶剂制备B2O3/SiO2室温磷光材料,均存在两个磷光发射峰,一个是位于520-540nm之间,该发光可能是与氧化硼有关的二氧化硅杂质缺陷发光,另一个位于470-780nm处,该磷光峰推测是二氧化硅的结构缺陷发光。但是在制备过程中溶剂将影响氧化硼在二氧化硅结构中的掺杂,进而影响其发光中心的相对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 二氧化硅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的有效掺杂及其在TNP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姜晓兰 庄贞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01-1408,共8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半胱氨酸盐酸盐为氮、硫共掺杂剂,分别采用热解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两种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N,S-CDs),并比较了用这两种方法制备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与水热法制备的碳量子点... 以葡萄糖为碳源,半胱氨酸盐酸盐为氮、硫共掺杂剂,分别采用热解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两种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N,S-CDs),并比较了用这两种方法制备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与水热法制备的碳量子点(H-CDs)相比,由热解法制备的碳量子点(T-CDs)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更长的荧光发射波长,对TNP的响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因此,基于T-CDs构建TNP的荧光传感体系,该方法对TNP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M,检出限为18.85 nM。此外,将该荧光探针用于水样中TNP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7.82%~114.50%,表明该探针可用于实际水样品中TNP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共掺杂碳量子点 掺杂效率 荧光猝灭 2 4 6-三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 被引量:9
10
作者 涂永元 黄玉香 邱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47,共5页
目的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方法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对照品、市售檀香样品、Tenax-TA管收集到的檀香燃烧烟气化学成分,并结合保留指数和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定性,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有量。结果识... 目的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方法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对照品、市售檀香样品、Tenax-TA管收集到的檀香燃烧烟气化学成分,并结合保留指数和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定性,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有量。结果识别出檀香对照品成分27种、市售样品成分24种、烟气成分37种,主要组成为酚类、醇类、萜类等,共有成分含有量较多的为α-檀香醇、β-檀香醇,其次为反式-α-香柠檬醇、(Z)-表-β-檀香醇;在燃香烟气实验中,酚类是檀香燃烧后增量最多的烟气成分,总相对含有量25.50%是燃烧前检出的4.5倍。结论该方法快速便捷,操作简便,可用于檀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 白檀香 燃香 烟气 挥发性成分 热脱附-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糖开关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莹喆 曹苑青 +1 位作者 肖玲慧 李招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6,共6页
核糖开关是能对细胞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改变自身的构象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基于核糖开关调控方式简洁,无需蛋白质参与,响应迅速,且自身片段小,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改造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体现出诸多应用优... 核糖开关是能对细胞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改变自身的构象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基于核糖开关调控方式简洁,无需蛋白质参与,响应迅速,且自身片段小,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改造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体现出诸多应用优势。对核糖开关的结构,调节机理以及这种新型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在基因治疗、抗生素新靶点的开发、病毒疫苗的安全控制、新型核糖选择器和生物体内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为启示我国核糖开关的新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开关 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开关的结构和配体结合规律
12
作者 熊莹喆 肖玲慧 李招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核糖开关是一种RNA固有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近年来,核糖开关的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核糖开关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和调控机制,它是如何识别目的配体,又怎样与目的配体紧密结合,全面了解这些... 核糖开关是一种RNA固有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近年来,核糖开关的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核糖开关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和调控机制,它是如何识别目的配体,又怎样与目的配体紧密结合,全面了解这些机制将为探索新型核糖开关,设计人工高效核糖开关提供重要思路。本文对核糖开关结构特征和调节机制、适体筛选、配体结合规律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开关 结构 功能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