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亭挤压造粒机组工艺优化
1
作者 柳宏伟 董国亮 +7 位作者 温彦博 王强华 徐庆 王兴盛 李旭升 巩洁平 赵斌 刘梦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60,共9页
回顾了国外和国内挤出机发展过程,介绍了挤出造粒机组的重要组成元件以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国产聚丙烯挤出造粒机组进行考察、技术交流、试车过程中工艺技术分析,阐述了华亭挤出造粒机组切粒水开车筛网、离心干燥器大块捕集器、切粒水管... 回顾了国外和国内挤出机发展过程,介绍了挤出造粒机组的重要组成元件以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国产聚丙烯挤出造粒机组进行考察、技术交流、试车过程中工艺技术分析,阐述了华亭挤出造粒机组切粒水开车筛网、离心干燥器大块捕集器、切粒水管线、主电机空载联锁和“三同时”设定值在制造、设计和试车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进刀刀压和切粒机转速、熔融指数和筒体温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同行业装置建设、试车和运行经验,对切粒水开车筛网优化设计观察粒型管线、离心干燥器大块捕集器料门与筛网之间间隙优化改造挡板、切粒水管线优化改造破真空支路管线、主电机空载联锁优化空载联锁触发时间、“三同时”中优化开车阀接收到切直通信号延迟时间,使用软件对进刀刀压和切粒机转速、熔融指数和筒体温度进行拟合,将拟合数据应用于挤出机实际运行。通过上述工艺优化国产大型挤出造粒机组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目标,生产的聚丙烯粒型规则,结果说明了上述工艺优化的实施较为理想地解决了华亭挤出机在制造、安装和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产挤出造粒机组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造粒 挤出 筛网 大块捕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玉亮 徐元强 +1 位作者 李俊 李守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3,79,共5页
为有效防治华亭煤矿冲击地压,系统分析了矿井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建立了以微震法为主,声发射、电磁辐射及钻屑检测为辅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和预警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工作面布置、煤柱宽度、采放比、推进速度,改善了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煤... 为有效防治华亭煤矿冲击地压,系统分析了矿井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建立了以微震法为主,声发射、电磁辐射及钻屑检测为辅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和预警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工作面布置、煤柱宽度、采放比、推进速度,改善了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煤层注水、顶底板深孔爆破、煤体卸压爆破及大直径钻孔等措施,实施主动解危。同时加强巷道支护和个体防护等强化防范措施,使冲击地压对矿井生产的影响时间由每年36 d减少到6 d,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卸压爆破 煤层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矿强矿压动力灾害防治技术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峰 齐俊德 丁自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3,共5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导致强矿压动力灾害的发生。以华煤集团华亭煤矿250102综放工作面及其回采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SOS微震监测系统拾取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微震(声发射)信号,获取强矿压动力灾害前兆信息特征规律,分析3... 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导致强矿压动力灾害的发生。以华煤集团华亭煤矿250102综放工作面及其回采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SOS微震监测系统拾取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微震(声发射)信号,获取强矿压动力灾害前兆信息特征规律,分析3种不同危险等级(R,O,Y)强矿压的分布规律且判定其危险区域。综合现场开采特征,确定工作面开切眼至400 m范围为危险区域,此期间20 m煤柱侧强矿压显现尤为严重。最终确定了采用"超前顶板深孔爆破+帮侧煤体卸压爆破+顶板煤层注水"相结合的解危措施来减轻和消除强矿压动力灾害现象,保障井下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矿压 动力灾害 微震监测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采动过程顶煤变形与支护
4
作者 董昊福 李超 +4 位作者 张玮 殷凌霄 刘扬 王凤超 钮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07-7114,共8页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采动过程顶煤区域的变形与支护问题,以东峡煤矿项目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根据该项目综放工作面具体煤层特性,分析综放工作面支架的架型、支护强度等参数,同时结合现场监测资料,验证液压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是否满足...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采动过程顶煤区域的变形与支护问题,以东峡煤矿项目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根据该项目综放工作面具体煤层特性,分析综放工作面支架的架型、支护强度等参数,同时结合现场监测资料,验证液压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是否满足工作面现场要求。采用离散元软件模拟分析方法对东峡煤矿项目综放工作面采动过程顶煤变形和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随着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上覆基本顶发生周期性垮落,平均周期来压步距在20 m左右。此外,液压支护对于综放工作面的支护效果并未随着推进长度的增加而发生较大变化。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可知,选用的液压支架能满足项目综放工作面支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层特性 支护参数 数值模拟 顶煤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寨煤矿大倾角切巷综掘技术工艺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张斌斌 王峰 何双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机组稳定性是制约煤矿综掘技术应用于大倾角巷道掘进的关键难题,围绕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寨煤矿3506工作面特厚煤层大倾角切巷掘进工程实际,分析了大倾角切巷掘进存在的问题,采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开... 机组稳定性是制约煤矿综掘技术应用于大倾角巷道掘进的关键难题,围绕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寨煤矿3506工作面特厚煤层大倾角切巷掘进工程实际,分析了大倾角切巷掘进存在的问题,采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掘进装备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大倾角切巷的“底座油缸推移式”综掘施工技术,并验证了支顶装置的承载及变形特征满足综掘机组稳定要求,形成了以“小坡度缓坡变线大坡度”坡度调整、支顶维稳装置优化、掘进钻孔解危卸压为核心的大倾角特厚煤层切巷掘进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特厚煤层大倾角切巷安全高效掘进施工。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综合机械化掘进相较炮掘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切巷 自移式综掘机 采掘接续 巷道掘进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端头悬空顶煤水力破煤弱化技术
6
作者 董昊福 张玮 +5 位作者 孙广军 付慧见 龙昭熹 刘扬 刘冬亮 朱晓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2,共8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的悬空顶煤长度过大、难以及时垮落的问题,基于高压水射流破煤造穴方法,提出了一种大倾角厚煤层端头顶煤水力破煤弱化技术。以东峡煤矿31123−1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端头悬空顶煤力学模型,基于线性叠加... 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的悬空顶煤长度过大、难以及时垮落的问题,基于高压水射流破煤造穴方法,提出了一种大倾角厚煤层端头顶煤水力破煤弱化技术。以东峡煤矿31123−1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端头悬空顶煤力学模型,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推导了弯矩与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悬空顶煤挠度方程,发现悬空顶煤自由端挠度最大,固定端因弯矩峰值产生最大拉应力,确定固定端处为水力弱化优选区域;揭示了高压水射流通过冲击破煤造穴、诱导裂隙扩展,切断顶煤与煤柱力学联系的弱化机制,并提出了钻孔定位→高压射流破煤→旋转造穴的标准化工序。运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应用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用该技术前后端头顶煤区域应力分布演化规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端头悬空顶煤垮落效果。结果表明:水力破煤弱化后,工作面煤柱内垂直应力和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29.6%和17.4%,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降低了35.8%和37.8%,悬空顶煤长度由10 m减小至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大倾角厚煤层 顶煤弱化 端头悬空顶煤 顶煤垮落 水力破煤造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受拉破坏能量演化规律与失稳灾变特征
7
作者 徐世龙 孙文洋 +6 位作者 刘君奇 龙昭熹 汪官腾 薛兴卓 刘扬 尚少康 钮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研究煤炭开采过程诱发的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开展了原煤试样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受拉破坏过程中煤体的能量演化规律,对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煤体受拉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能够判识煤体破坏的... 为研究煤炭开采过程诱发的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开展了原煤试样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受拉破坏过程中煤体的能量演化规律,对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煤体受拉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能够判识煤体破坏的临界点、失稳点、破坏点;受拉损伤破坏各阶段,煤体的能量演化特征差异显著,在弹性变形阶段,输入能主要转化为弹性能,耗散能保持稳定,而在失稳破坏阶段,耗弹比呈跳跃式增长;能量释放速率与能量耗散速率在煤体受拉过程的临界点、失稳点、破坏点处均具有异常响应特征,且特征点的出现均有显著的前兆信息。煤岩失稳破坏的本质是能量积聚与耗散的结果,煤体能量指标能够揭示试样损伤破坏过程中能量演化的异常特征,进而判识煤体发生灾变的前兆信息,有利于超前预警,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拉伸破坏 能量演化 灾变特征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开采技术在华亭矿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宁 童义学 冯晓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介绍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短工作面放顶煤技术的应用经验,详细说明了合理地配套选型设备,并介绍设备的应用效果,提出进一步发挥综采设备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短壁开采 综采设备 高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占领 刘志文 +2 位作者 赵华山 李永元 程利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控制技术难题,以砚北煤矿二水平回风大巷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注浆加固与高预应力支护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制定了煤层大巷修复加固具... 针对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控制技术难题,以砚北煤矿二水平回风大巷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注浆加固与高预应力支护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制定了煤层大巷修复加固具体实施方案,并确定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开展了井下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加固后35 d左右巷道变形趋于稳定,两帮最大位移量63.5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79.8 mm;注浆后水泥浆液与巷帮煤体裂隙及破碎区充分胶结,围岩裂隙明显减少,钻孔成型效果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及全断面注浆加固后,在巷道围岩内形成锚注加固体,提高了巷道围岩稳定性与抗变形能力以及浅部锚杆(索)锚固基础力学性能,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动压巷道 注浆加固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孤岛煤柱水力扩孔防冲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金红 秦子晗 +6 位作者 金建成 邵常雄 高健勋 李永元 张暤 王大龙 李高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砚北煤矿2502采区大巷保护煤柱两侧采空,为孤岛煤柱,应力集中程度高,由于煤层较厚,传统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取得较好的防冲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煤层水力扩孔卸压的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射流破煤和扩孔的卸压机理,水力扩孔通过... 砚北煤矿2502采区大巷保护煤柱两侧采空,为孤岛煤柱,应力集中程度高,由于煤层较厚,传统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取得较好的防冲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煤层水力扩孔卸压的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射流破煤和扩孔的卸压机理,水力扩孔通过增加钻孔孔径扩大了单孔的卸压范围;确定了砚北煤矿特厚煤层水力扩孔的主要技术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钻孔内分段扩孔的卸压模式;开发了相应的配套设备,采用双层高压钻杆实现煤体的“钻-割”一体化卸压,提高了卸压效率。通过砚北煤矿现场试验表明,煤层水力扩孔在水压40 MPa和高压喷嘴作用下,扩孔半径能够达到0.35~0.5 m,钻屑量在扩孔区域明显降低,表明水力扩孔能够显著降低煤体内应力集中,达到冲击地压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水力扩孔 射流压力 双层钻杆 卸压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L-YOLO模型的综放工作面混矸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福奇 王志峰 +4 位作者 金建成 井庆贺 王耀辉 王大龙 汪义龙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137,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综放工作面混矸率检测方法在井下低照度、高粉尘、煤矸堆叠等复杂条件下存在煤矸识别精度低、分割效果差、模型参数量和运算量大、未实现混矸率的实时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SL-YOLO模型的混矸率检测方法。GS...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综放工作面混矸率检测方法在井下低照度、高粉尘、煤矸堆叠等复杂条件下存在煤矸识别精度低、分割效果差、模型参数量和运算量大、未实现混矸率的实时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SL-YOLO模型的混矸率检测方法。GSL-YOLO模型在YOLOv8-seg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改进:在主干网络中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GAM),通过减少信息弥散和放大全局交互表示提高模型特征提取能力;选用具有高效局部聚合网络的空间金字塔池化(SPPELAN)模块,提升模型处理不同尺寸目标时的检测性能;采用轻量级非对称多级压缩检测头(LADH),降低模型的训练难度,同时提高推理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别分割掩码的混矸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煤流图像处理结果中的分割掩码信息,计算其中矸石的像素面积与总像素面积的比值,作为瞬时混矸率。实验结果表明:(1)GSL-YOLO模型的m AP@0.5∶0.95达96.1%,比YOLOv8-seg模型提高了0.8%。(2)GSL-YOLO模型的参数量为2.9×10^(6)个,浮点运算次数为11.4×10^(9),模型权重为6.0MiB,比YOLOv8-seg模型分别降低了12.1%,5.8%,11.8%,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3)GSL-YOLO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帧率为12帧/s,基本满足实时检测要求。(4)与YOLO系列模型相比,GSL-YOLO模型分割效果最好,检测精度最高,参数量和运算量较少,综合性能最佳。(5)基于截取的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上煤流视频中的3帧图像,计算了瞬时混矸率,结果表明,提出的混矸率计算方法基本实现了综放工作面混矸率的实时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放煤 煤矸识别 混矸率检测 YOLOv8-seg 图像分割 全局注意力机制 非对称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用 王红伟 +5 位作者 吴学松 田程鹏 关荣福 聂云枭 范志伟 曹沛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8,共13页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及应力分布演化特征,阐明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扰动下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特征及围岩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定义了斜交工作面覆岩内场和外场,揭示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过遗留区段煤柱覆岩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诱发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导致覆岩大尺度空间垮落,扰动区内顶板结构渐次演化,形成“低位倒台阶组合悬臂梁+高位大结构砌体梁”组合结构。②在工作面距区段煤柱15 m时,区段煤柱最大垂直应力达到46.7 MPa,较下分层未开采时增大了9.9%,煤柱形变现象较为明显;工作面位于区段煤柱正下方时,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区域呈近似“月牙状”分布。③随着下分层综放工作面与上覆遗留区段煤柱斜交位置变化,外场覆岩破断形态呈近似对称梯形,结构动态失稳导致内场垮落形态呈“非对称双拱”、“对称双拱”、“单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对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分层综放开采 遗留区段煤柱 斜交工作面 覆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装置工艺优化
13
作者 董国亮 柳宏伟 +5 位作者 温彦博 杨云斌 董永忠 李旭升 王吉平 沈有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7,共9页
为了顺利完成首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工业示范装置投料试车。通过对采用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中石化甲醇制烯烃SMTO技术、神华集团甲醇制烯烃SHMTO技术和甲醇制丙烯MTP技术的同类型企业考察和技术交流,经过与FMTP工艺技术... 为了顺利完成首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工业示范装置投料试车。通过对采用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中石化甲醇制烯烃SMTO技术、神华集团甲醇制烯烃SHMTO技术和甲醇制丙烯MTP技术的同类型企业考察和技术交流,经过与FMTP工艺技术对比分析,发现原FMTP装置催化剂回收系统、三器之间催化剂循环管道、洗涤水换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反应器测量仪表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根据同行业装置建设和运行经验,废催化剂回收系统设计改造锁斗回收系统,催化剂循环管线优化改造为提升管加法兰管帽,洗涤水换热器优化改造二甲苯清洗系统,余热回收设备优化改造蒸汽自动吹灰系统,反应器测量仪表优化改造反吹系统。经过上述工艺优化,催化剂回收系统解析气中可燃气含量显著降低,且避免催化剂粘黏结块;三器之间催化剂循环管线优化设计提升管、提升管顶部设计缓冲管加管帽,在装置运行期间三器之间的催化剂流通顺畅,反应器待生催化剂循环量、待生管温度、待生管密度、待生管压力指标接近或达到设计指标;启动二甲苯清洗系统对堵塞的换热器进行化学冲洗,换热器清洗效果明显;自动蒸汽吹灰系统投运后,余热回收系统效率显著提高;反应器仪表反吹风优化为工艺气后避免惰性组分对分离工艺影响。FMTP装置在四次试车过程中上述系统运行平稳,为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甲醇 烯烃 流化床甲醇制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预测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分析研究
14
作者 周翔 马利宁 +7 位作者 马新根 郝强 贾海钰 刘辉 白文兴 张宏智 李圣江 杨起凡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4,共9页
为有效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煤矿事故隐患信息并进行预测,基于某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预处理文本进行研究,利用链路预测方法来探寻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的关联规则,提出1种RA与RWR相结合的局部随机游走指标进行研究。研究... 为有效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煤矿事故隐患信息并进行预测,基于某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预处理文本进行研究,利用链路预测方法来探寻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的关联规则,提出1种RA与RWR相结合的局部随机游走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指标在较高的移除比例范围内拥有优于局部相似性方法的精度,且其计算效率明显优于全局随机游走指标;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关系,验证了改进的链路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并成功预测出部分未来存在但当前未产生的节点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1种新的方法和工具,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隐患排查 数据挖掘 链路预测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融合算法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研究
15
作者 李靖 李泽荃 +1 位作者 石福泰 郝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7-1016,共10页
针对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基于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集,通过分析隐患描述文本数据的特征及隐含信息,结合事故隐患传播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事故隐患描述文本的知识实体标注类型并使用Brat工具进行标注,构建用于知识实体... 针对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基于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集,通过分析隐患描述文本数据的特征及隐含信息,结合事故隐患传播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事故隐患描述文本的知识实体标注类型并使用Brat工具进行标注,构建用于知识实体抽取模型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模型,并引入基于牛顿冷却定律的概率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引入概率融合算法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在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任务中表现最佳,其精度、召回率与F1值分别提升了8.93%、5.28%、7.51%,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隐患 知识实体抽取 K折交叉验证 概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发酵制生物氢和甲烷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苏现波 陈鑫 +1 位作者 夏大平 司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9-185,共7页
为查明煤发酵制生物氢和甲烷,以及连续发酵产氢产甲烷的最佳产气条件,以河南省鹤壁四矿的瘦煤为发酵底物,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产氢培养基和产甲烷培养基富集地层水中的混合菌群,并以其为接种物,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生物氢气和生物甲烷的... 为查明煤发酵制生物氢和甲烷,以及连续发酵产氢产甲烷的最佳产气条件,以河南省鹤壁四矿的瘦煤为发酵底物,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产氢培养基和产甲烷培养基富集地层水中的混合菌群,并以其为接种物,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生物氢气和生物甲烷的生成量,并利用发酵产氢后的废料为基底,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研究了生物甲烷的生成量。实验结果表明:①发酵产氢最适宜的初始pH值在6.0左右;②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二钠可显著提高氢气产率,当EDTA二钠浓度为2.0g/L时,氢气产率达到最大值;③产甲烷发酵时,将白腐菌液和富集培养后的地层水菌液同时作为接种物时的甲烷产率最高;④向产氢后的废料中补加碱液以及新鲜地层水,均可实现废料再生甲烷,且直接补碱液时的甲烷产率更高;⑤相比于单独发酵产甲烷工艺,连续产氢产甲烷工艺可获得更高的甲烷浓度和甲烷产率。该成果为微生物采煤技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煤 厌氧发酵 氢气 甲烷 EDTA二钠 接种物 产气率 连续发酵 微生物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特厚易燃煤层倾斜分层走向长壁综采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贠东风 刘柱 +3 位作者 程文东 范振东 苏普正 王东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了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解决东峡煤矿同类型赋存煤层的开采技术难题,对其37220工作面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通过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对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三机"设备选型与配套... 为了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解决东峡煤矿同类型赋存煤层的开采技术难题,对其37220工作面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通过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对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三机"设备选型与配套、矿山压力与顶煤运移规律、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与支架稳定性、回采工艺、安全保障技术等进行研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异面空间布置,简化了回采工艺,并提高了支护系统稳定性,基于异面空间布置并采用不同架型的支架能满足工作面生产需要,以"一通三防"为主的安全保障技术有效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面单产最高达105 kt/月,煤炭采出率89.7%,掘进率25 m/万t,吨煤成本较水平分段放顶煤降低120.95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倾斜分层 走向长壁 易燃煤层 综放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割煤技术在防治冲击地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窦林名 杨增强 +2 位作者 丁小敏 薛建秋 张军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20,共5页
针对采掘时期冲击地压显现频发的特点,采用高压射流割煤技术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结合实际条件,采用FLAC2D软件模拟了9组正交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采取孔间距2 m、孔径300 mm的施工方案对煤体能起到较好的卸压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射... 针对采掘时期冲击地压显现频发的特点,采用高压射流割煤技术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结合实际条件,采用FLAC2D软件模拟了9组正交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采取孔间距2 m、孔径300 mm的施工方案对煤体能起到较好的卸压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射流冲孔后的电磁辐射值平均在20mV左右,远小于冲孔前的电磁辐射值;SOS微震监测情况也反映出冲孔期间日总能量普遍偏小,无大能量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射流 微震监测 电磁辐射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支架侧护板载荷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贠东风 刘柱 +5 位作者 程文东 范振东 王东方 苏普正 孟晓军 张袁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49,共5页
为评价东峡煤矿大倾角厚煤层37220-2综放工作面支架侧护板的适应性,通过对侧护板载荷进行现场监测,得到侧护板载荷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时,支架侧护板载荷通常在200 k N以下,工作面来压期间侧护板载荷高达1 000 k N... 为评价东峡煤矿大倾角厚煤层37220-2综放工作面支架侧护板的适应性,通过对侧护板载荷进行现场监测,得到侧护板载荷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时,支架侧护板载荷通常在200 k N以下,工作面来压期间侧护板载荷高达1 000 k N。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液压支架侧护板不仅起到密闭防止架间漏矸的作用,而能起到调架和防止支架下滑和倾倒的作用;37220-2工作面综放支架侧护板采用100 mm大缸径侧护千斤顶基本能有效地发挥调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厚煤层 综放支架 侧护板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新动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锦龙 刘春艳 杨晓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8,共9页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紧随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开始涉入一些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地下水、极地和高原冰雪、海洋和湖泊沉积等非常规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水源示踪、地下水测年、气候变化、岩石暴露年龄、岩石剥...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紧随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开始涉入一些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地下水、极地和高原冰雪、海洋和湖泊沉积等非常规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水源示踪、地下水测年、气候变化、岩石暴露年龄、岩石剥蚀速率等问题。这些新动向值得国内同行及早予以关注,同时应及时跟进和发展,以尽快与国际同一研究领域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 冰雪 地下水 气候变化 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