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准确测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其标定效果检验
1
作者
徐黄飞
余洋
+4 位作者
胡东明
刘艳中
扬朝晖
周嘉健
曾慧明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3,共9页
雷达反射率因子测量准确性与多个关键因素相关,其中雷达发射功率是波动最大的关键因素,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精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通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稳定性。优秀的天气雷达系统,具备关键性能参数的机...
雷达反射率因子测量准确性与多个关键因素相关,其中雷达发射功率是波动最大的关键因素,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精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通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稳定性。优秀的天气雷达系统,具备关键性能参数的机内监测、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等功能。文章统计分析了广东12部组网双极化天气雷达(CINRAD/SA-D)2020—2024年的数据,检验了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的有效性;通过关键因素的对比及稳定性分析,验证组网雷达离线标定的必要性。分析发现雷达冷机启动后采集的第1个体扫数据易出现数据质量问题,在雷达保障和资料应用时需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建议相控阵雷达参考借鉴此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标定的机制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RAD/SA-D雷达
雷达气象方程
反射率因子标定
发射功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偏振天气雷达新体扫模式试验评估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晶
姚文
+6 位作者
孙召平
崔福涛
原久淞
吴杨
孙永联
李洋
杨红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15,共15页
针对体扫模式VCP21D在5°仰角以下垂直方向上采样较少及附近有探测空隙的问题,借鉴WSR-88D的体扫模式,建立VCP12D、VCP212D、VCP215D、VCP35D 4种新体扫模式,并利用营口双偏振天气雷达进行业务试验,结果表明:4种新体扫模式灵敏度和...
针对体扫模式VCP21D在5°仰角以下垂直方向上采样较少及附近有探测空隙的问题,借鉴WSR-88D的体扫模式,建立VCP12D、VCP212D、VCP215D、VCP35D 4种新体扫模式,并利用营口双偏振天气雷达进行业务试验,结果表明:4种新体扫模式灵敏度和数据质量与现在业务模式VCP21D基本一致,地物抑制能力相当,满足业务运行指标,可以在业务中应用。强对流探测模式VCP12D和VCP212D较VCP11D增加了低层的垂直分辨率,可以获得距离雷达100 km之外更为详细的探测数据,同时扫描时间从5 min缩短到4 min,对于发展较快的强对流风暴探测效果更好。非强对流降水模式VCP215D较VCP21D增加6层探测仰角,可以获得更为连续的垂直探测产品,可以更为完整和精细地表现回波结构特征和风暴顶高度,探测时间与VCP21D相当,优越性明显。晴空模式VCP35D较VCP31D探测到的数据范围略小,但时空分辨率更高,探测优越性明显。新体扫模式提升了最大不模糊速度,VCP12D、VCP212D、VCP215D高层(10°以上)提升到33.36 m·s^(-1),VCP212D、VCP215D低层(0.5°~1.3°)提升到28.47 m·s^(-1),VCP35D整层提升到26.38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
体扫模式(VCP)
灵敏度
垂直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准确测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其标定效果检验
1
作者
徐黄飞
余洋
胡东明
刘艳中
扬朝晖
周嘉健
曾慧明
机构
广东省气象数据中心
华云敏
视
达
雷达
(
北京
)
有限公司
广东省阳江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3,共9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20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90)
+1 种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B1515310001)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4J058)共同资助。
文摘
雷达反射率因子测量准确性与多个关键因素相关,其中雷达发射功率是波动最大的关键因素,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精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通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影响反射率因子测量稳定性。优秀的天气雷达系统,具备关键性能参数的机内监测、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等功能。文章统计分析了广东12部组网双极化天气雷达(CINRAD/SA-D)2020—2024年的数据,检验了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和自动校正的有效性;通过关键因素的对比及稳定性分析,验证组网雷达离线标定的必要性。分析发现雷达冷机启动后采集的第1个体扫数据易出现数据质量问题,在雷达保障和资料应用时需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建议相控阵雷达参考借鉴此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标定的机制和流程。
关键词
CINRAD/SA-D雷达
雷达气象方程
反射率因子标定
发射功率
动态范围
Keywords
CINRAD/SA-D radar
weather radar equation
reflectivity factor calib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dynamic range
分类号
P4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偏振天气雷达新体扫模式试验评估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晶
姚文
孙召平
崔福涛
原久淞
吴杨
孙永联
李洋
杨红强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
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
华云敏
视
达
雷达
(
北京
)
有限公司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15,共15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东北冷涡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项目(2023SYIAEKFMS0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YKLH-17)
+3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0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23Z019)
辽宁省气象局人才计划项目(RC202405)
营口市气象局科研课题(202302)共同资助。
文摘
针对体扫模式VCP21D在5°仰角以下垂直方向上采样较少及附近有探测空隙的问题,借鉴WSR-88D的体扫模式,建立VCP12D、VCP212D、VCP215D、VCP35D 4种新体扫模式,并利用营口双偏振天气雷达进行业务试验,结果表明:4种新体扫模式灵敏度和数据质量与现在业务模式VCP21D基本一致,地物抑制能力相当,满足业务运行指标,可以在业务中应用。强对流探测模式VCP12D和VCP212D较VCP11D增加了低层的垂直分辨率,可以获得距离雷达100 km之外更为详细的探测数据,同时扫描时间从5 min缩短到4 min,对于发展较快的强对流风暴探测效果更好。非强对流降水模式VCP215D较VCP21D增加6层探测仰角,可以获得更为连续的垂直探测产品,可以更为完整和精细地表现回波结构特征和风暴顶高度,探测时间与VCP21D相当,优越性明显。晴空模式VCP35D较VCP31D探测到的数据范围略小,但时空分辨率更高,探测优越性明显。新体扫模式提升了最大不模糊速度,VCP12D、VCP212D、VCP215D高层(10°以上)提升到33.36 m·s^(-1),VCP212D、VCP215D低层(0.5°~1.3°)提升到28.47 m·s^(-1),VCP35D整层提升到26.38 m·s^(-1)。
关键词
双偏振
体扫模式(VCP)
灵敏度
垂直探测
Keywords
dual-polarization
volume coverage pattern(VCP)
sensitivity
vertical detection
分类号
P4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响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准确测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其标定效果检验
徐黄飞
余洋
胡东明
刘艳中
扬朝晖
周嘉健
曾慧明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偏振天气雷达新体扫模式试验评估分析
张晶
姚文
孙召平
崔福涛
原久淞
吴杨
孙永联
李洋
杨红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