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应用于探测的可预测电流模式FSBB电路
1
作者 李智铮 黄宇超 +3 位作者 童乔凌 闵闫 李启东 马力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499,共6页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对负载波动与输出电压变化的闭环传递函数进行有效地设计。因此,提出了一种在不加前馈控制的情况下,基于预测电流模式控制四开关Buck-Boost(four-switch Buck-Boost,FSBB)变换器补偿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法能提升负载动态响应,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电流模式控制 FSBB 快速负载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再审视——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波 周一航 周浪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2,共9页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主动延迟就业的“慢就业”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依据时间社会学的视角对“慢就业”的问题化机制进行了考察。在既定的社会时间结构中,就业关联了个体生命历程规定的“时宜”、家庭生命周期顺承的“时期”、学校就...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主动延迟就业的“慢就业”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依据时间社会学的视角对“慢就业”的问题化机制进行了考察。在既定的社会时间结构中,就业关联了个体生命历程规定的“时宜”、家庭生命周期顺承的“时期”、学校就业工作安排的“时段”、社会稳定发展要求的“时局”。“慢就业”被问题化的机制,在于时间脱嵌下的去同步化,诱发了家庭、学校、就业市场层面的多重困境,由此带来干预模式的“加速策略”。而部分毕业生主体视角下时间权力的回归及对时间意义的重构则解构了既定的时间安排,短期内的“慢就业”更多地被视为高质量就业需求下的自我沉淀,是以时间换取发展空间的策略。为此,从政策层面应当建立包容、多元的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应当着力于为处于“慢就业”状态中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问题化 时间社会学 包容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精确的(AgPd)_(27)团簇用于硝酸盐电还原制氨:一种配体诱导策略来调控金属核 被引量:1
3
作者 秦露冰 孙芳 +5 位作者 李美银 范浩 王立开 唐青 王春栋 唐正华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反应(eNO_(3)^(–)RR)合成氨是一种可持续的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钯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剂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调控其组成和构型以提高催化性能并实现深入的机理理解仍然很有挑战。通...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反应(eNO_(3)^(–)RR)合成氨是一种可持续的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钯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剂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调控其组成和构型以提高催化性能并实现深入的机理理解仍然很有挑战。通过使用不同供/吸电子官能团的两个配体,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两个原子精确的(AgPd)27双金属团簇,即Ag_(18)Pd_(9)(C_(8)H_(4)F)_(24)(简称Ag_(18)Pd_(9))和Ag_(22)Pd_(5)(C_(9)H_(10)O_(2))_(26)(简称Ag_(22)Pd_(5))。两个团簇的金属核具有明显不同组成和构型,其中Ag_(18)Pd_(9)为中间层是9个Pd原子的“三明治”型金属核结构,Ag_(22)Pd_(5)为M_(13)构型组成的棒状金属核结构,而5个钯原子位于M_(13)构型的顶点和中心位置。出乎意料的是,Ag_(22)Pd_(5)表现出明显优于Ag_(18)Pd_(9)的eNO_(3)^(−)RR性能。具体表现来说,Ag_(22)Pd_(5)在−0.6 V时NH_(3)的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4.42%和1.41 mmol·h^(−1)·mg^(−1),但Ag_(18)Pd_(9)的NH_(3)的最高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只有在−0.5 V时的43.86%和0.41 mmol·h^(−1)·mg^(−1)。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ATR-SEIRAS)测试提供了反应中间体的实验证据,从而揭示了反应途径,也表明Ag_(22)Pd_(5)比Ag_(18)Pd_(9)具有更强的NO_(3)–吸附和NH_(3)脱附能力。理论计算表明,配体脱落的团簇可以暴露AgPd双金属位点,Ag-Pd位点为协同催化活性位点,不同构型的AgPd活性位点有显著差异,其中Ag_(22)Pd_(5)中的活性位点更有利于NO_(3)^(−)吸附和NH_(3)脱附,从而加速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 原子精确双金属团簇 Ag_(18)Pd_(9)(C_(8)H_(4)F)_(24) Ag_(22)Pd_(5)(C_(9)H_(10)O_(2))_(26) 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_(2)O_(3)-YF_(3)对无压烧结氮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贺逸轩 汪小红 +1 位作者 吕文中 姜海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0,共8页
基于无压烧结条件下制备兼具高热导率及高弯曲强度AlN陶瓷的需求,采用新型二元烧结添加剂Sm_(2)O_(3)与YF_(3),通过无压烧结制备了含有Sm_(2)O_(3)(添加含量为0.3~6.5 wt%)的AlN陶瓷,并比较了两步烧结法与传统工艺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无压烧结条件下制备兼具高热导率及高弯曲强度AlN陶瓷的需求,采用新型二元烧结添加剂Sm_(2)O_(3)与YF_(3),通过无压烧结制备了含有Sm_(2)O_(3)(添加含量为0.3~6.5 wt%)的AlN陶瓷,并比较了两步烧结法与传统工艺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AlN陶瓷中的第二相为SmAlO_(3),两步烧结的添加6.5 wt%Sm_(2)O_(3)-1 wt%YF_(3)的AIN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其热导率为176.9 W·m^(-1)·K^(-1),弯曲强度为368.6 MPa。Sm_(2)O_(3)的引入会与AlN中的Al_(2)O_(3)反应产生液相,促进AlN的致密化、抑制晶粒生长并起到除氧作用。相较于传统的烧结方法,两步烧结法不仅减少了陶瓷中的第二相的含量,还促进第二相向三叉晶界分布,进而显著提高了热导率;与此同时第二相分布的变化还可调控AlN陶瓷的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Sm_(2)O_(3) YF_(3) 无压烧结 热导率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门直流互感器感应调制纹波传递特性研究
5
作者 黄漫吉 冯卓明 +2 位作者 杨孝慧 易鑫春 赵建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4,共6页
仪器校准、直流配网电流监测等应用场景对于磁通门直流互感器(DCCT)的精度要求极高,输出信号中的纹波需尽可能小,其中感应调制纹波是此类互感器的主要输出纹波,有必要对系统中感应调制纹波的传递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抑制方法... 仪器校准、直流配网电流监测等应用场景对于磁通门直流互感器(DCCT)的精度要求极高,输出信号中的纹波需尽可能小,其中感应调制纹波是此类互感器的主要输出纹波,有必要对系统中感应调制纹波的传递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抑制方法。因此,针对磁通门DCCT的典型结构,提出了一种感应调制纹波传递模型,分析了感应调制纹波的耦合与传导机理,基于系统磁路特性推导出感应调制纹波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提取了影响感应调制纹波抑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为磁通门DCCT闭环反馈结构的系统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传递模型指导设计后,互感器样机基频输出纹波衰减了53.4 dB,符合理论模型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调制纹波 纹波抑制 磁通门 直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外护层破损演进与护层环流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博 郭卫 +4 位作者 及洪泉 李华春 齐伟强 门业堃 余芳芳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9,40,共9页
高压电缆外护层是电缆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护层破损渐进演变严重后会导致线路故障。为实现对电缆外护层破损演进的精确监测,基于护层环流理论,构建了交叉互联电缆外护层破损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外护层破损演进与护层环流的... 高压电缆外护层是电缆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护层破损渐进演变严重后会导致线路故障。为实现对电缆外护层破损演进的精确监测,基于护层环流理论,构建了交叉互联电缆外护层破损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外护层破损演进与护层环流的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监测电缆各护层回路对应的首末端护层环流幅值比可有效反映外护层破损程度与破损位置,从而实现对外护层破损故障更加及时的发现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护层环流 外护层破损 故障演进 电缆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芯片封装的混合接口互连和协议设计
7
作者 郑攀 蔡雯雯 +2 位作者 崔洋 邹维 张力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4-1151,1159,共9页
电感耦合互连(ICI)技术在三维(3D)芯片堆叠中面临功耗大、频率低和引线复杂等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ICI技术和芯片边缘连接(CEC)工艺的混合接口互连架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CEC的芯片通信协议,大幅减少引线键合数量的同时... 电感耦合互连(ICI)技术在三维(3D)芯片堆叠中面临功耗大、频率低和引线复杂等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ICI技术和芯片边缘连接(CEC)工艺的混合接口互连架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CEC的芯片通信协议,大幅减少引线键合数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多层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进一步设计了无引线芯片自识别(Auto-ID)和功率调节电路,通过ICI链式协议动态分配层级ID,消除了多层芯片寻址对物理引线的依赖,同时将电路功率调整到最低适应水平。采用180nm CMOS工艺制备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4层芯片堆叠的情况下,设计的混合架构较传统ICI方案的传输功率和传输延迟分别降低了35.20%和3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封装 电感耦合互连 芯片边缘互连 芯片堆叠 片间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硒化钨界面态调控的类脑人工突触创新实验设计
8
作者 王海珍 任俊文 李德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4,共9页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机面临高能耗和低计算效率的挑战,无法满足当前更高效、快速的应用需求。类似于人脑的神经形态计算体系因其可实现“运算-存储”一体化,是实现大规模高密度并行...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机面临高能耗和低计算效率的挑战,无法满足当前更高效、快速的应用需求。类似于人脑的神经形态计算体系因其可实现“运算-存储”一体化,是实现大规模高密度并行运算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基于忆阻器原理模拟生物突触功能的类脑人工突触器件可以为类脑计算提供硬件支持。近年来,二维材料逐渐被用作类脑人工突触的候选材料,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与层数相关的带隙特征、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栅压调控的光电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对生物突触可塑性功能的模拟。因此,该文设计了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体管的类脑人工突触创新实验。基于二硒化钨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处理二氧化硅/硅衬底表面引入界面态用以制备类脑人工突触晶体管器件。通过调控栅压极性,实现器件高低阻态转换,并且通过调节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来调控生物突触可塑性功能。该实验囊括了器件制备及表征和测试等手段,并且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二硒化钨 界面态 类脑人工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电子鼻采样电路设计与检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乐 李龙 +2 位作者 段秋阳 李华曜 刘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3,126,共7页
电子鼻融合了气体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电路和模式识别算法,可实现对不同气体的识别与分类。在电子鼻的研发过程和实际应用中,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数据采集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对目标气体的识别准确率。文中以高精度、宽量程采样为目标... 电子鼻融合了气体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电路和模式识别算法,可实现对不同气体的识别与分类。在电子鼻的研发过程和实际应用中,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数据采集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对目标气体的识别准确率。文中以高精度、宽量程采样为目标,设计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阻信号的采样电路,结合自动化配气系统提高信号采样稳定性。进一步通过上位机软件设计,研制出可测试多种气体的电子鼻检测系统。对乙醇、甲苯和甲醛3种气体的测试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地实现传感器电阻值信号采样,阻值范围在10 kΩ~100 MΩ,采样误差低于0.31%。结合良好的气体分类效果,展现出电子鼻应用于多组分气体检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电阻 采样电路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汉字输入法的BERT与BLCG的长文本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文涛 雷雨琦 +1 位作者 李星月 郑天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6-202,共7页
现有的中文长文本分类模型中,没有考虑汉字读音、笔画等特征信息,因此不能充分表示中文语义;同时,长文本中常常包含大量与目标主题无关的信息,甚至部分文本与其他主题相关,导致模型误判。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汉字输入法的BERT(BERT fuse... 现有的中文长文本分类模型中,没有考虑汉字读音、笔画等特征信息,因此不能充分表示中文语义;同时,长文本中常常包含大量与目标主题无关的信息,甚至部分文本与其他主题相关,导致模型误判。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汉字输入法的BERT(BERT fused Chinese input methods,CIMBERT)、带有门控机制的长短期记忆卷积网络(BiLSTM fused CNN with gating mechanism,BLCG)相结合的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使用BERT模型进行文本的向量表示,在BERT模型的输入向量中,采用了拼音和五笔两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法,增强了汉字的语义信息。建立了BLCG模型进行文本特征提取,该模型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行全局特征提取、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并通过门控机制(gating mechanism)动态融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解决了部分文本与目标主题无关导致模型误判的问题。在THUCNews数据集与Sogou语料库上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其准确率为97.63%、95.43%,F1-score为97.68%、95.49%,优于其他文本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文本分类 BERT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蜂窝芯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宽带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磊 郑磊 +1 位作者 潘文辉 王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多层蜂窝结构因其优异的吸波性能和高强度结构近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多层蜂窝界面处电磁不连续以及浸渍工艺自身精度低等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宽频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轻质三层梯度蜂窝结构。中层渐变壁厚蜂窝极大... 多层蜂窝结构因其优异的吸波性能和高强度结构近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多层蜂窝界面处电磁不连续以及浸渍工艺自身精度低等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宽频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轻质三层梯度蜂窝结构。中层渐变壁厚蜂窝极大地减少了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反射,该结构在2.92 GHz~18 GHz内实现反射损耗低于-10 dB,-10 dB相对吸波带宽为144%,且密度仅为0.292 g/cm^(3)。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均匀壁厚蜂窝结构与渐变壁厚蜂窝结构的复合设计可以实现界面的电磁连续性,有效改善了阻抗匹配,并提升了电磁波损耗能力,实现了宽频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型吸波材料 三层梯度蜂窝 3D打印 宽频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猩猩算法优化光伏MPPT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宛阳 朱立颖 +2 位作者 张明 张文佳 童乔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2,共7页
研究了黑猩猩算法对光伏最大功率追踪的优化,提出相应模型和方法。分析了月球科研站的光伏条件,建立了光伏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光伏电池组、DC/DC变换器、最大功率追踪模糊逻辑控制器。模型根据电池组的非对称特性,设置控制器隶属度... 研究了黑猩猩算法对光伏最大功率追踪的优化,提出相应模型和方法。分析了月球科研站的光伏条件,建立了光伏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光伏电池组、DC/DC变换器、最大功率追踪模糊逻辑控制器。模型根据电池组的非对称特性,设置控制器隶属度函数实现最大功率追踪。通过黑猩猩算法对最大功率追踪性能进行优化,提出适合评估最大功率追踪速度和精度的适应度函数建立方法以及隶属度函数参数迭代优化方法。根据运行结果优化控制设置,并与传统扰动观察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优化模型和方法,光伏系统可以实现更快的功率追踪速度和更准确的最大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猩猩算法 最大功率追踪 模糊逻辑 光伏系统 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检测的磁通门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瑞泽 冯卓明 +2 位作者 王永康 黄漫吉 杨孝慧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2,共5页
传统的自激式磁通门电流传感器通常基于平均电流法测量电流,结构复杂且测量带宽和响应时间均受滤波器截止频率的限制。文中基于占空比采样的数字检测法设计了一款面向复杂漏电流测量的传感器,使用单片机直接测量激磁信号占空比,并通过... 传统的自激式磁通门电流传感器通常基于平均电流法测量电流,结构复杂且测量带宽和响应时间均受滤波器截止频率的限制。文中基于占空比采样的数字检测法设计了一款面向复杂漏电流测量的传感器,使用单片机直接测量激磁信号占空比,并通过数字算法完成信号的解调与处理。文中的传感器采用开环设计,节省了滤波电路与AD转换器,降低了成本。实验表明:该传感器的带宽和响应时间性能均优于基于平均电流法的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电流传感器 数字法 低频开环应用 占空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无线电方案无线无源SAW温度阅读器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其豪 曹俊豪 +1 位作者 张光祖 罗为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前谐振型声表面波(SAW)阅读器射频电路大多采取分立器件设计,针对系统整体工作频段受限,硬件设计繁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方案。软件无线电系统主体由ZYNQ和AD9361组成,射频收发端口添加LNA、PA进行信号功率放大,使用射... 目前谐振型声表面波(SAW)阅读器射频电路大多采取分立器件设计,针对系统整体工作频段受限,硬件设计繁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方案。软件无线电系统主体由ZYNQ和AD9361组成,射频收发端口添加LNA、PA进行信号功率放大,使用射频开关隔离收发。通过发射步进频率5 kHz、带宽1 MHz扫频信号,并对回波进行频谱分析求取最大值,最终得到谐振频率。针对SAW传感器回波持续时间较短而导致FFT计算分辨率的不足,使用重复采集增加数据长度,将阅读器的分辨率提高到468.75 Hz。实验结果表明,该阅读器能够正确探测传感器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SAW谐振器 AD9361 软件无线电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检测的VOC泄漏区域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承霖 陈海永 +5 位作者 岳学智 李华曜 邓立齐 郭东歌 王海超 刘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2-930,共9页
为了解决红外气体成像仪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泄漏识别中存在的误识别率高、漏检率高、算法执行效率低以及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特征增强的VOC泄漏区识别方法。采用视频序列投影变化率统计的方法确定视频稳定性... 为了解决红外气体成像仪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泄漏识别中存在的误识别率高、漏检率高、算法执行效率低以及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特征增强的VOC泄漏区识别方法。采用视频序列投影变化率统计的方法确定视频稳定性判定阈值,提取稳定状态下运动背景和运动前景;采用优化线性拉伸的方法对运动前景进行特征增强和异常值过滤;将运动前景与原始帧进行图像融合,并利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VOC泄漏区域识别;通过模型预训练和迁移学习的方法,以烟雾数据集和少量VOC泄漏数据集进行了识别模型训练,并将模型迁移至RK3588S嵌入式开发板上进行了执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交并比为0.5的情况下,平均精度均值为0.88;交并比在0.5~0.95范围内,平均精度均值为0.51,单帧平均识别时间为49 ms,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能够满足实时监测需求。本文中的算法能够保持稳定的模型性能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为VOC泄漏识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泄漏区域识别 目标检测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 红外气体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构建及项目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琪 付嘉炜 何毓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搭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平台包括基于Coppelia Sim的智能驾驶虚拟仿真系统和基于英伟达Jetson Nano嵌入式小车的交通沙盘实物系统。基于该平台设计的实验方案,涉及了深度学习主要知识点,实现了智能驾驶若干子场景,... 搭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平台包括基于Coppelia Sim的智能驾驶虚拟仿真系统和基于英伟达Jetson Nano嵌入式小车的交通沙盘实物系统。基于该平台设计的实验方案,涉及了深度学习主要知识点,实现了智能驾驶若干子场景,采用了边缘人工智能常用方案“云端训练+边缘推断”。基于上述虚拟仿真系统,建模并训练实现了深度强化学习Q值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多种类别神经网络。实物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基于上述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车道保持、交通标志牌识别、语音控制等智能驾驶场景。学生可利用该平台自主搭建需要的场景,接入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实现其他智能驾驶功能,并完成深度学习相关算法的测试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深度学习 虚拟仿真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膦氧化物钝化的热蒸发像素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念 罗家俊 +3 位作者 杜培培 刘征征 杜鹃 唐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热蒸发法是实现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商业化显示应用的可靠技术。然而,热蒸发沉积的钙钛矿薄膜的PLQY经常较低,并且钝化手段不如溶液法丰富。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原位共蒸技术将钝化剂引入钙钛矿层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钝化真空沉积钙钛矿中... 热蒸发法是实现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商业化显示应用的可靠技术。然而,热蒸发沉积的钙钛矿薄膜的PLQY经常较低,并且钝化手段不如溶液法丰富。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原位共蒸技术将钝化剂引入钙钛矿层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钝化真空沉积钙钛矿中的缺陷,增强辐射复合,并提高钙钛矿的PLQY。氧膦基团与不饱和位点形成配位络合,钝化了钙钛矿的晶界缺陷,并抑制了带尾态缺陷。基于最佳比例的钙钛矿薄膜所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最大6.3%的EQE,最大亮度为35642 cd/m^(2)。更进一步地,基于全真空的器件制备工艺,获得了最大EQE为5.0%的312 ppi高分辨率PeLEDs。总之,本文为热蒸发PeLEDs的缺陷钝化提供了有用的指导,证明热蒸发PeLEDs在效率和亮度提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具备商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热蒸发 缺陷钝化 像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肺癌筛查的呼出气检测电子鼻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周佳骏 李华曜 +6 位作者 向润 田博 王乐 李龙 吴蓉 李强 刘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7-1284,共8页
人体呼出气包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电子鼻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算法结合,可实现气味的识别与分类。针对肺癌患者诊治端口前移需求,开展呼出气检测电子鼻系统的... 人体呼出气包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电子鼻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算法结合,可实现气味的识别与分类。针对肺癌患者诊治端口前移需求,开展呼出气检测电子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基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优化电路与气路设计,构建便携式电子鼻系统样机,对129例临床呼出气样本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健康对照(51例)与肺部疾病患者(78例)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子鼻对肺部疾病患者的识别准确率达89.1%(敏感性83.3%,特异性98.0%),展现出应用于肺癌早期筛查的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便捷的肺部疾病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呼出气检测 机器学习 统计分析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收灵敏度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阅读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鸿辉 曹俊豪 +3 位作者 童阿健 何天宜 龚智融 罗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4-859,共6页
目前国内外对声表面波(SAW)传感器阅读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对阅读器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阅读器的性能因受到隔离度、时序控制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性能无法完全发挥,这严重制约了系统的远距离读取能力。因此,... 目前国内外对声表面波(SAW)传感器阅读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对阅读器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阅读器的性能因受到隔离度、时序控制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性能无法完全发挥,这严重制约了系统的远距离读取能力。因此,通过对影响SAW无线传输系统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SAW特有的指数衰减式回波信号与系统噪声进行分析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实现了一种具有高接收灵敏度、高集成化的SAW阅读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SAW阅读器系统的有线接收灵敏度可达到-110 dBm,且能在2 m距离内实现解调精度为±0.5℃的无线探测,表明其具备远距离、高精度读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SAW) 阅读器 接收灵敏度 软件无线电 无线无源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物在尿素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霞 吴瑛 +1 位作者 袁牧锋 王春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4,共10页
尿素氧化反应(UOR)在缓解现代氢能源制备和废水处理等压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引入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有助于降低电化学能耗。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物因能克服MOFs原有导电性及稳定性差的固有缺陷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 尿素氧化反应(UOR)在缓解现代氢能源制备和废水处理等压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引入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有助于降低电化学能耗。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物因能克服MOFs原有导电性及稳定性差的固有缺陷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剂。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基于MOFs衍生物的设计和构建的相关研究:(i)基于镍基/非镍基的UOR的机理分析;(ii)概括了利用结构调控、形貌控制、界面工程和缺陷工程的手段提高电子电导率的策略,同时概括了材料物理特性改变与催化活性的相关性;(iii) MOFs衍生物基于UOR的应用研究。最后,对UOR的后期研究挑战和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衍生物 尿素氧化反应 结构调控 形貌控制 界面工程 缺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