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张盐水/羟乙基淀粉复苏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对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良成 袁世荧 +2 位作者 周琳瑛 王宏梗 曾邦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0-591,共2页
关键词 休克/创伤失血性 高张溶液 ICAM-1 中性粒细胞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张溶液复苏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对肺组织I-κB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良成 王宏梗 +2 位作者 周琳瑛 袁世荧 曾邦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张溶液复苏大鼠THS对肺组织I-κBα水平及该作用对减轻急性肺损伤的意义。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创伤失血性休克(Sham)组、大容量等张乳酸钠林格氏液+6%羟乙基淀粉液(RLH)复苏组和小容量高张(7·5%氯化钠)液+6%羟乙基淀粉溶... 目的探讨高张溶液复苏大鼠THS对肺组织I-κBα水平及该作用对减轻急性肺损伤的意义。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创伤失血性休克(Sham)组、大容量等张乳酸钠林格氏液+6%羟乙基淀粉液(RLH)复苏组和小容量高张(7·5%氯化钠)液+6%羟乙基淀粉溶液(HTH)复苏组。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I-κBα蛋白含量;以RT-PCR检测ICAM-1mRNA表达水平;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MPO活性;光镜下评估肺炎症损伤程度;以干/湿重比代表肺组织水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肺组织I-κBα含量RLH组明显降低(P<0·01),HTH组轻微降低且明显高于RLH组(P<0·01);而ICAM-1mRNA表达水平RLH组明显增高,HTH组仅轻度增高,低于RLH组(P<0·05);RLH组MPO活性和炎症损伤评分也均明显高于HTH和Sham两组(P<0·01),HTH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水含量在RLH组也有所增高。结论HTH可明显抑制大鼠THS复苏后肺组织I-κBα的降低,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HS后ICAM-1表达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在肺部大量聚集、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创伤失血性 高渗溶液 ICAM-1 Ⅰ-κBα 急性肺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张溶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血中性粒细胞CD11b和肺组织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良成 周琳瑛 +2 位作者 袁世荧 曾邦雄 王宏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高张溶液 失血性休克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利 杨艳 姚尚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假手术组(CS组)、正常I/R组(CI/R组)、正...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假手术组(CS组)、正常I/R组(CI/R组)、正常I/R+NAC组(CN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I/R组(DI/R组)、糖尿病I/R+NAC组(DN组),每组12只,共72只。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IS/AAR)、HIF-1α和HO-1mRNA表达。结果:CS组检测不到HIF-1α和HO-1mRNA表达,DS组检测到少量HIF-1α和HO-1mRNA表达;DI/R组HIF-1α和HO-1mRNA表达低于CI/R组(P<0.05),IS/AAR大于CI/R组(P<0.05);DN组HIF-1α和HO-1mRNA表达高于DI/R组,但低于CN组(P<0.05);IS/AAR小于DI/R组,但大于CN组(P<0.05)。结论:NAC可部分恢复糖尿病大鼠心肌I/R后HIF-1α和HO-1mRNA表达,减小心梗面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乙酰半胱氨酸 糖尿病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红素加氧酶-1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素D1对中性粒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燕 姚尚龙 +3 位作者 舒化青 郭丽娜 伍晓莹 王雅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保护素D1(Protectin D1,PD1)对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中性粒细胞(PMNs)之间黏附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黏附性检测实验分为五组:P2,P20,P200、LPS和对照组(C组)。除C组外,各组HUVECs均用1μg/mlLPS作用6h后,P2、P20... 目的探讨保护素D1(Protectin D1,PD1)对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中性粒细胞(PMNs)之间黏附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黏附性检测实验分为五组:P2,P20,P200、LPS和对照组(C组)。除C组外,各组HUVECs均用1μg/mlLPS作用6h后,P2、P20、P200分别加入经2、20、200ng PD1预处理的BCECF-AM标记的PMNs,C组和LPS组加入未经PD1处理的BCECF-AM标记的PMNs,作用30min后,用荧光显微镜对黏附在HUVECs上BCECF-AM标记的PMNs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s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LF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P2、P20、P200和LPS组的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C组(P<0.05),P2、P20和P200组的PMNs与HUVECs之间黏附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黏附率越低。P2、P20、P200和LPS组表面抗人LFA-1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P<0.05),P20和P200组明显低于LPS组(P<0.05)。不同浓度的PD1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LFA-1的表达浓度,越高表达越低,而对ICAM-1的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1可降低PMNs与HUVECs之间黏附率,可能是与降低PMNs表面LFA-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素D1 中性粒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X3CR1对炎性痛小鼠痛阈的影响
6
作者 王爱桃 姚尚龙 +2 位作者 武庆平 徐建军 任志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CX3CR1后炎性痛小鼠的痛阈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体重30~4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沉默CX3CR1组(S组)和阴性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右侧跖底皮下注射完全氟氏佐剂50μl的方法制备小鼠炎性痛模型... 目的探讨沉默CX3CR1后炎性痛小鼠的痛阈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体重30~4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沉默CX3CR1组(S组)和阴性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右侧跖底皮下注射完全氟氏佐剂50μl的方法制备小鼠炎性痛模型。S组于造模后12h鞘内注射PEI/CX3CR1-siRNA,C组鞘内注射PEI/NC-siRNA。分别于造模前(基础值)、造模后1、3、5和7d时测定右侧机械缩足阈值(MW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和跖底厚度;造模后7d处死小鼠观察脊髓fractalkine及其CX3CR1的表达以及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在造模后1d起右侧MWT、TWL升高,右侧跖底厚度降低,造模后7dCX3CR1的表达降低,IL-1β、TNF-α含量减少(P<0.05)。结论 fractalkine/CX3CR1和炎性疼痛关系密切,沉默CX3CR1基因可以有效缓解炎性痛小鼠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CX3C趋化因子受体1 炎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