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参数对超声辐照下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项飞翔 吕清 +4 位作者 谢明星 周翔 张艳容 张丽 王新房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条件下超声造影剂对正常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用于诊断的超声辐照含全氟显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频率2MHz,设置不同的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条件下超声造影剂对正常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用于诊断的超声辐照含全氟显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频率2MHz,设置不同的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致孔隙"作用。结果: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MI的升高,微泡浓度的增加,"声致孔隙"作用均有增加。结论:用于诊断的超声结合全氟显可诱导HL-7702细胞悬液发生"声致孔隙"作用,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细胞 细胞膜通透性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M型超声心动图的潜力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新房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M型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心律失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静 王新房 +3 位作者 吕清 谢明星 贺林 王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立体超声心动图技术(Stereo Echo)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ereo Echo技术观察1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缺损形态、大小、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等。结果: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实时三维超声图像。St... 目的:评价立体超声心动图技术(Stereo Echo)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ereo Echo技术观察1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缺损形态、大小、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等。结果: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实时三维超声图像。Stereo Echo模式能准确测定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普通三维显示模式和Stereo Echo测量的房间隔缺损直径未见明显差异[(2.89±0.73)cmvs(2.85±0.72)cm,P>0.05],二者间测值显著相关(r=0.96,P<0.05)。Stereo Echo上缺损断面显示清晰、立体,与毗邻结构的前后层次关系明显。普通显示模式和Stereo Echo对冠状静脉窦的显示率分别为93.3%(10/12),100%(12/12);对上、下腔静脉的平均成像时间分别为(11.03±3.76)svs(10.33±3.59)s(P>0.05)。结论:Stereo Echo能有效改善三维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准确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快速识别房间隔周邻结构,为外科微创或介入房间隔封堵术的安全、高效的进行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林 王新房 +3 位作者 吕清 谢明星 王静 张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对6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行全程术中监测,成像模式包括"4DRealTime"和"FullVolume"。结果立体三维超声... 目的探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对6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行全程术中监测,成像模式包括"4DRealTime"和"FullVolume"。结果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心内鞘管的位置及走行,逼真显示封堵器展开、释放过程及释放后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对引导封堵器和改进封堵效果有很大帮助。结论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较传统二维及实时三维方法能更清晰、直观显示封堵过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脏间隔缺损 心房的 介入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瓣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O.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玲利 王新房 +4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杨亚利 王静 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观评价3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2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QTVI技术以收缩期左室心尖部与心底部侧壁间隔位移差(SD1-s)的差值来计算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STI技术以左室心尖部旋转值减去基底部旋转值来定义左室扭转峰值(Ptw)。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8.43±2.27vs12.33±3.29)及扭转峰值Ptw(6.56±2.19vs14.44±1.55)均显著减低。TMI与Ptw显著正相关。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及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高帧频的QTVI技术为简便、客观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斑点追踪成像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