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龄老人自发性肌肉内血肿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姜辉
刘丽梅
-
机构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干部一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621-622,共2页
-
文摘
患者1,男性,9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余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从2012年5月开始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后因肺部感染,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呼吸衰竭,于5月12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至5月22日,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而停用泰能。患者在2012年6月1日出现血压下降,最低88/55mmHg(1mmHg=0.133kPa)。同时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从2012年5月30日的83g/L降至2012年6月1日的65g/L,而血小板、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均正常。患者无咯血、便血等症状,间断给予输血治疗,从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5日共输注红细胞1200ml。至2012年6月5日,血红蛋白77g/L。2012年6月5日发现患者右大腿肿胀明显。右大腿彩超报告:右大腿皮肤及皮下组织水肿增厚。右大腿前侧肌肉组织内可见数处长梭形不均质回声包块,边界欠清,部分区域呈无回声,包块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包块最大前后径3.5cm。在该处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8ml。考虑右大腿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停用氯吡格雷(波立维,clopidogrel),并给予止血治疗。右大腿肿胀逐渐消退。
-
关键词
肌肉内出血
血肿
老年人
-
分类号
R442.7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网膜卒中1例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彪
龙跃平
-
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419-420,共2页
-
文摘
腹部网膜卒中是腹腔内网膜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从而导致的急腹症,是外科急腹症中的罕见疾病,笔者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突发右上腹疼痛1 d,加重8 h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90mm Hg,体重80 kg。腹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右上腹为重,伴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阴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较弱。辅助检查:腹部CT示右上腹巨大包块(图1);血常规示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横结肠肝区部分大网膜聚集在右上腹,十二指肠降部和横结肠系膜后方有一大小约10 cm×10 cm×5 cm血肿,肝下及陶氏腔有积血(图2)。继续探查见胆囊壁正常,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考虑血肿较大,遂中转开腹。吸出积血约1000 mL,打开网膜上血肿壁,清除血凝块约1000 mL,用无损伤血管线缝扎出血血管。彻底止血后,将大网膜填塞其中,放置两根引流管,右结肠旁沟放置引流管。
-
关键词
急腹症
网膜卒中
出血
-
分类号
R6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1例青年直肠癌患者的危机干预
- 3
-
-
作者
张茹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区胃肠外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
文摘
癌症患者承受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抑郁、恐惧、焦虑的心理,严重者会产生厌世情绪,加之性格改变,常感到忧伤、孤独、绝望和无助,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杀倾向和行为[1]。危机干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唤醒个体自身潜能来重建或恢复一种心理平衡状态,从而使个体获得新的技能及生活方式,减少创伤带来的危害,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2]。本文危机个体为青年患者,在面对患直肠癌的危机状态下,无法正视患病事实,心理不能接受手术及术后留有造瘘口的事实,产生了心理危机和强烈的自杀想法。经过危机干预后,患者最终完成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
关键词
青年
直肠癌
创伤后
危机干预
-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