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科技大学Φ0.5m马赫6 Ludwieg管风洞设计与流场初步校测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冉冉 张成键 +4 位作者 李创创 徐冰慧 许多龙 袁先旭 吴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8,85,共11页
高超声速风洞是研究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建设和运行成本偏高,不利于深入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部分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本文以低成本研究型高超声速风洞设计为目标,基于Ludwieg管设计原理,开... 高超声速风洞是研究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建设和运行成本偏高,不利于深入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部分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本文以低成本研究型高超声速风洞设计为目标,基于Ludwieg管设计原理,开展了Φ0.5 m口径马赫数6高超声速Ludwieg管的气动设计。首先采用数值手段对储气段、快开阀以及Laval喷管设计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采用弯曲储气段的Ludwieg管风洞非定常启动过程,之后使用皮托耙和皮托管等对风洞实验段的自由来流进行了初步校测。结果表明,采用快开阀主控的Ludwieg管高超声速风洞可以获得良好的流动品质,弯曲储气段虽然会影响膨胀波系的传播强度,但对其传播速度以及风洞的流场品质影响不大;风洞初步校测的数据显示,该风洞的来流马赫数分布品质优良,且来流压力脉动幅值低于德国与美国同类管风洞。该研究为设计低成本、大口径、研究型高超声速风洞提供了参考,可服务于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关键气动问题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Ludwieg管 风洞设计 风洞调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伟 曹润青 +2 位作者 胡嘉纯 代胡亮 王琳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74,共62页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型的流固耦合力学行为,已成为结构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普遍性范例.在建立动力学方程、明确稳定性机理和分析非线性振动规律之后,近年来人们极其关注输流管道的大变形/大位移动力学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细长输流管道非线性振动,特别是其弯曲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输流管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分类,简要分析了一些常用假设的合理性.其次,重点介绍了泰勒展开近似模型、几何精确理论模型、绝对节点坐标描述计算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及相关的其他建模与求解方法.然后,针对两端支撑管道和悬臂管道两类有本质区别的动力学系统,回顾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机理与演化规律,重点介绍了悬臂管道从小变形假设到大变形响应的一些新近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提高输流管稳定性、抑制输流管非线性振动和利用输流管大变形响应的主要方法.最后,对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值得关注的几个基础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流固耦合 大变形动力学 几何精确模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P91钢高温低周疲劳行为与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腾飞 李东铭 +3 位作者 陈子光 郁汶山 阚前华 张旭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0-1173,共14页
P91钢因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关键结构部件.然而,其循环软化行为和疲劳裂纹的萌生行为尚未得到全面理解,限制了材料的可靠性设计与寿命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机制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系统考虑了背应力演化、马... P91钢因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关键结构部件.然而,其循环软化行为和疲劳裂纹的萌生行为尚未得到全面理解,限制了材料的可靠性设计与寿命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机制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系统考虑了背应力演化、马氏体板条粗化和位错滑移/攀移机制,并对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模拟结果成功再现了P91钢在高温循环过程中的实验现象,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表明,P91钢在高温下的循环软化行为主要源于马氏体板条粗化和位错密度下降等微观结构的恢复过程,而疲劳裂纹则倾向于在晶界或三晶交汇区域优先萌生.通过累积塑性滑移和累积能量耗散的两种疲劳指标因子(fatigue indicator parameters,FIPs)进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结果显示,两种FIPs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其预测数据点全部分布在二倍误差带内.在高应变幅值条件下,基于累积能量耗散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更高,凸显其在高温疲劳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深入揭示P91钢的循环塑性行为及疲劳裂纹萌生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高温材料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方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钢 晶体塑性理论 循环软化 马氏体板条粗化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焦激光差分干涉(FLDI)技术的高超声速风洞来流扰动特征实验研究
4
作者 黄荧璟 张一童 +4 位作者 柳婉婷 罗凯 王业军 汪球 赵伟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6-1076,共11页
风洞来流扰动是影响边界层转捩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搭建并标定了一套对密度扰动敏感的非介入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量系统(focused las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FLDI),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8 A风洞开展了风洞来流扰动环... 风洞来流扰动是影响边界层转捩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搭建并标定了一套对密度扰动敏感的非介入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量系统(focused las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FLDI),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8 A风洞开展了风洞来流扰动环境特征的实验研究.实验选取不同马赫数以及不同单位雷诺数的来流条件,通过FLDI的密度脉动测量,得到了较大尺寸激波风洞中自由来流扰动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马赫数下,随着单位雷诺数的增加,密度脉动幅值逐渐上升,但归一化幅值逐渐下降;在同一单位雷诺数下,马赫数高的状态自由流滚降斜率更加平缓,这表明更多能量保留在更高频段.随着单位雷诺数的升高,密度脉动的归一化均方根值降低,该特征与典型的高超声速噪声风洞的皮托总压扰动水平随雷诺数变化的趋势相同.此外,短时功率谱密度(PSD)分析显示,随着单位雷诺数增加,自由流干扰环境的间歇性降低.本研究为高超声速风洞边界层转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来流扰动 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 非接触式测量 高超声速风洞 激光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燃尽率变化的燃煤锅炉辐射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子贤 常珂 +2 位作者 陈文娟 罗自学 程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针对燃烧模拟中颗粒辐射特性精确度不高、燃煤锅炉辐射特性计算十分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单颗粒煤粉燃尽模型,该模型拟合了多煤种随燃尽率变化的密度比和直径比.以焦作煤为例,利用Mie理论计算了煤颗粒的吸收、散射效率,进一步考虑... 针对燃烧模拟中颗粒辐射特性精确度不高、燃煤锅炉辐射特性计算十分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单颗粒煤粉燃尽模型,该模型拟合了多煤种随燃尽率变化的密度比和直径比.以焦作煤为例,利用Mie理论计算了煤颗粒的吸收、散射效率,进一步考虑煤粉粒子群计算了吸收、散射系数.以此为基础,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将模拟中颗粒发射率和散射因子分别修正为多项式模型和线性模型,与现场检测结果比较验证,研究了随燃尽率变化的燃煤锅炉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各煤种燃尽过程中密度变化较大,完全燃尽时粒径缩小至50%~70%.颗粒发射率在燃尽前中期从0.897开始略微上升,末期急剧下降.上述修正后与现场断面温度检测的误差从6.07%下降至2.96%,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尽率 单颗粒煤粉燃烧 自定义函数 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中/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李龙丰 郭威 +2 位作者 赵觅 吕书林 吴树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7,共15页
核能的发展对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意义重大,现代核反应堆对核用材料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亟需开发具备低活化特性的新型结构材料。中/高熵合金因其低活化、高强度、良好延展性、抗辐照与耐腐蚀等特性,成为有力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围绕具... 核能的发展对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意义重大,现代核反应堆对核用材料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亟需开发具备低活化特性的新型结构材料。中/高熵合金因其低活化、高强度、良好延展性、抗辐照与耐腐蚀等特性,成为有力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围绕具有低活化特性的中/高熵合金,针对合金成分设计与相组成、力学性能与辐照性能开展综述,对低活化中/高熵合金体系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总结与展望,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为低活化中/高熵合金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中/高熵合金 成分设计 力学性能 辐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自适应变口径排气型气囊缓冲特性研究
7
作者 高春鹏 姚裕 +2 位作者 吴仲达 习赵军 李毅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针对传统排气式气囊缓冲性能受限及主动控制技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材料调控的变口径多孔排气气囊,提升其缓冲性能与适应性。构建单孔、双孔及三孔排气结构仿真模型,采用显式瞬态算法求解气囊跌落冲击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并... 针对传统排气式气囊缓冲性能受限及主动控制技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材料调控的变口径多孔排气气囊,提升其缓冲性能与适应性。构建单孔、双孔及三孔排气结构仿真模型,采用显式瞬态算法求解气囊跌落冲击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变口径的三层参数可降低排气孔撑开时的撕裂风险,负载平台最大加速度较优化前降至14.9g,双孔与三孔气囊的峰值加速度较单孔设计分别降低32.2%和40.3%。三层变口径织物通过材料强度梯度变化实现应力分级承载,应力集中于第三层外围以及排气孔上端区域。研究结果揭示了变口径多孔结构对不同载重空投任务的适应性,为空投装备缓冲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与排气孔自适应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多孔 重装空投 变口径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的倒圆角对其固化变形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8
作者 王岩 黄永勇 李毅超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74,124,共11页
为了解决U形或L形长梁件因固化变形带来的结构装配困难与承载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套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了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的结构形状与铺层角度对其固化变形的影响。通过与... 为了解决U形或L形长梁件因固化变形带来的结构装配困难与承载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套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了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的结构形状与铺层角度对其固化变形的影响。通过与三种非对称铺层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的固化变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仿真模型的最大计算误差为11%。基于该模型研究了铺层角度为[0/0/45/-45]_(S)、[0/90/45/-45]_(S)、[90/90/45/-45]_(S)的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在不同倒圆角半径下的固化残余应力场与固化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倒圆角半径与铺层角度会显著影响构件的固化变形与残余应力。随着圆角半径的增加,三种铺层试样的固化残余应力与固化变形量均呈下降趋势。在圆角半径相同的情况下,[0/90/45/-45]_(S)试样的固化变形量与固化残余应力均为三种铺层设计中的最小值。这些结果表明,适当增大L形长梁件的倒圆角并进行合理均匀的铺层角度设计,有助于降低L形复合材料长梁件的固化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固化变形 有限元仿真 倒圆角 铺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激励作用下内衬与壳体的结构-声压耦合
9
作者 王浩煜 李子朔 +2 位作者 万丽芬 熊永亮 郜冶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4-713,共10页
固体发动机在燃烧末期频繁出现的燃烧及弹道不稳定现象影响了其飞行稳定性。为探究结构振动与声场相互作用对这一现象的影响,将发动机燃烧室简化为内衬橡胶的钢管结构,并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橡胶... 固体发动机在燃烧末期频繁出现的燃烧及弹道不稳定现象影响了其飞行稳定性。为探究结构振动与声场相互作用对这一现象的影响,将发动机燃烧室简化为内衬橡胶的钢管结构,并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橡胶厚度、管长、管径条件下施加声激励时的声压与加速度振荡特性,模拟探讨了橡胶厚度变化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厚度的减小,结构固有频率逐渐降低,并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接近声腔低阶模态,引发结构-声场的相互作用;同时,结构对声场的调制作用减弱,使声场振荡主频更加集中,振幅增大;而声场对结构的影响增强,使外壳加速度振荡幅值增加,内部结构振动减弱。此外,系统质量与阻尼的减少会进一步强化声场对结构振动的作用,使结构响应更加显著。尽管研究未直接涉及燃烧不稳定性,但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结构特性变化会影响声场能量分布,从而可对燃烧室的动态行为产生潜在影响,可为燃烧不稳定性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不稳定 声不稳定性 振动-声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力学专题序
10
作者 赖姜 李锐 +1 位作者 代胡亮 朱红钧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802,共2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其核心突破源于数据科学、计算力学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在大数据技术与高性能计算的驱动下,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不仅重构了结构力学分析的技术路径,更在跨尺度建模、实时... 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其核心突破源于数据科学、计算力学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在大数据技术与高性能计算的驱动下,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不仅重构了结构力学分析的技术路径,更在跨尺度建模、实时响应预测等关键领域实现范式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力学 数据科学 智能算法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高超飞行器头部构型多目标智能优化研究
11
作者 欧朝 梁海龙 +2 位作者 龙垚松 肖涵山 唐志共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08,共9页
针对类AHW高超飞行器的典型头部布局,建立了头部参数化模型,通过试验设计创建样本点,并利用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技术和欧拉方程求解方法快速获取样本布局的气动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精度的Kriging代理预测模型。选取升阻比和容积率作... 针对类AHW高超飞行器的典型头部布局,建立了头部参数化模型,通过试验设计创建样本点,并利用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技术和欧拉方程求解方法快速获取样本布局的气动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精度的Kriging代理预测模型。选取升阻比和容积率作为优化目标,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飞行器头部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建模与求解,获得了多目标的Pareto解集。通过对比分析2种智能优化算法的效果,提出了算法改进措施。本文中构建的飞行器头部优化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飞行器部件设计,还可用于整体布局优化,为飞行器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布局 Kriging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吸能器抑制柱体结构驰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2
作者 代胡亮 邢浩然 +3 位作者 何毅翔 陆子 张岚斌 王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4,共9页
针对柱体驰振抑制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吸能器(nonlinear targeted energy transfer,NTET)的振动调控策略,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了非线性吸能器对驰振抑制的影响规律。采用准稳态理论描述流体力,基于能量法建立了柱体驰振与NTET耦合的动力学理... 针对柱体驰振抑制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吸能器(nonlinear targeted energy transfer,NTET)的振动调控策略,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了非线性吸能器对驰振抑制的影响规律。采用准稳态理论描述流体力,基于能量法建立了柱体驰振与NTET耦合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线性动力学分析表明,增大NTET的弹簧预拉力会增加耦合阻尼比和耦合频率,导致柱体发生驰振的起振风速减小。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发现,驰振响应抑制效果受NTET线性和非线性刚度的共同影响。存在最优线性刚度,使得振动幅值抑制效果最佳;NTET非线性刚度越大,驰振抑制效果越好;NTET弹簧预拉力越小、弹簧刚度越大,柱体振幅越低。该研究可为工程中柱体结构驰振调控策略的有效设计提供有用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振 非线性吸能器 振动抑制 非线性刚度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声学声比拟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徐辰 毛义军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9-1662,共14页
目前,声比拟理论是流动声学领域中理论价值最重要、工程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流动声学研究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来临之际,本文以声比拟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为主线,围绕声比拟理论的三大核心问题(声源、声学变量和波动算子)对... 目前,声比拟理论是流动声学领域中理论价值最重要、工程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流动声学研究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来临之际,本文以声比拟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为主线,围绕声比拟理论的三大核心问题(声源、声学变量和波动算子)对已有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面向我国重大需求和立足人工智能时代两个方面对声比拟理论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声比拟理论的分析和总结,为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能为一些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声学 流动噪声 气动声学 水动力噪声 声比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6061-TC4异种合金超声辅助电阻点焊模拟
14
作者 何英俊 何默涵 +3 位作者 何洪亦 王金香 黄可怡 王元勋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6,共9页
针对6061铝合金及TC4钛合金超声辅助电阻点焊过程,考虑超声振动对材料屈服强度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直接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热—电—力结构耦合分析超声辅助电阻点焊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演变过程.模拟分析表明,焊接界... 针对6061铝合金及TC4钛合金超声辅助电阻点焊过程,考虑超声振动对材料屈服强度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直接耦合有限元模型,基于热—电—力结构耦合分析超声辅助电阻点焊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演变过程.模拟分析表明,焊接界面处TC4未熔化,接头为熔融6061铝合金在TC4钛合金表面铺展润湿形成;焊接过程中所需热量主要来源于Al-Ti界面,而AA6061-TC4板内部产热分布不均匀,TC4显著高于AA6061,且AA6061板内高温区分布在靠近TC4接触面一侧;接头处焊接残余应力沿钛合金热影响区边缘呈环状集中分布.与金相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熔核形貌及尺寸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还原AA6061-TC4异种合金超声辅助电阻点焊过程的温度场及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电阻点焊 异种合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凹结构隔振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杨雪 邹文涛 +3 位作者 刘泉源 姚明格 胡洪平 胡元太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6-1404,共9页
针对电子设备对隔振结构的轻量化、小空间、小振幅要求,本文聚焦于对底座低频振动进行隔离。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声子晶体结构,阐明了结构参数对其低频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引入交叉支撑构型,提出了一种内凹交叉支撑板模型,揭示了几... 针对电子设备对隔振结构的轻量化、小空间、小振幅要求,本文聚焦于对底座低频振动进行隔离。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声子晶体结构,阐明了结构参数对其低频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引入交叉支撑构型,提出了一种内凹交叉支撑板模型,揭示了几何参数对其频响特性的影响机制。经几何参数优化与实验验证,该隔振结构模型在低宽频段具有优异的振动衰减特性: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在100~500 Hz频段内,衰减率大于70%;在35~80、500~2000 Hz频段内,衰减率大于40%;3倍标准差置信度下隔振结构工作位移小于3 mm。因此适用于低频随机振动的隔离。该模型还具备质量轻、体积小、承载力大、通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隔振 声子晶体 负泊松比 内凹结构 交叉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iny-YOLOv3网络的航天电子焊点缺陷主动红外检测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韩航迪 徐亦睿 +2 位作者 孙博 何春华 廖广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49,共8页
针对航天电子焊点缺陷采用人工检测效率低下、准确率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iny-YOLOv3网络的焊点缺陷主动红外检测方法。通过引入MobileNet模型增强Tiny-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提升模型高级语义特征提取能力,进而提高焊点红外图... 针对航天电子焊点缺陷采用人工检测效率低下、准确率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iny-YOLOv3网络的焊点缺陷主动红外检测方法。通过引入MobileNet模型增强Tiny-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提升模型高级语义特征提取能力,进而提高焊点红外图像缺陷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搭建焊点红外图像拍摄平台,构建焊点缺陷样本数据集,将改进后模型与YOLOv3、Tiny-YOLOv3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单张图片平均检测时间为0.062 5 s,在保持了Tiny-YOLOv3网络速度前提下,平均检测精度均值较YOLOv3和改进前分别提升52.19%、22.62%,达到82%,同时,孔洞、凹陷、缺口3种缺陷间检测精度差降至5%以内,充分展示了该方法在航天电子焊点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 红外图像 缺陷检测 Mobil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罩多层材料过滤施工扬尘机理的研究
17
作者 赵焕娟 赵润涵 +3 位作者 马亮 庞磊 黄志安 何秋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29-4336,共8页
尘肺病是所有职业病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一种职业病,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作为预防尘肺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口罩的过滤机理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口罩的多层材料对施工扬尘的过滤机理,研究首先基于51单片机进行了模拟呼吸试验,... 尘肺病是所有职业病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一种职业病,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作为预防尘肺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口罩的过滤机理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口罩的多层材料对施工扬尘的过滤机理,研究首先基于51单片机进行了模拟呼吸试验,并将其与建筑工人真实佩戴口罩的场景作对比,验证其可靠性。其次,利用研制的模拟呼吸装置收集了在施工扬尘环境中不同佩戴时间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最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收集到的口罩样本进行微观层面污染物的观察,并计算了口罩污染率。研究显示:一次性使用口罩在佩戴8 h后污染率明显上升,因此一次性使用口罩最长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 h。鼻翼处内层的污染率高达0.212%,脸颊处内层的污染率高达0.216%,下颌处内层的污染率高达0.174%。在口罩同一部位,对比不同层的污染率发现,口罩内层的污染率最高,其次是口罩外层,最低的是口罩中层。口罩内层污染率最高的原因有3条:(1)模拟呼吸装置与真实人脸的边界条件差距较大,施工扬尘会从通风管和口罩接触的空隙钻进来。(2)国内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大多是参照国外设计资料生产,不符合中国人的面部特征,很多施工扬尘直接通过口罩侧边进入了口罩内部。(3)施工扬尘的粒径集中于2~4μm,在口罩外层就被拦截。研究结果对施工扬尘的环境中一次性使用口罩的多层材料选用具有参考意义。同时,研制的模拟呼吸装置为今后实验室研究尘肺病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一次性使用口罩 过滤效率 施工扬尘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撞击柔性基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勇琪 彭泽瑞 周新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9-1539,共11页
液滴撞击固体基底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在多数液滴撞击场景中,固体基底可以近似地视为理想刚性基底.然而在一些场景中,具有较小杨氏模量或者几何结构为薄壁或细长类的固体基底在受到液滴撞击后会产生明显的变形... 液滴撞击固体基底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在多数液滴撞击场景中,固体基底可以近似地视为理想刚性基底.然而在一些场景中,具有较小杨氏模量或者几何结构为薄壁或细长类的固体基底在受到液滴撞击后会产生明显的变形,而固体基底的形变反过来又会影响液滴的动力学行为.相比于刚性基底情况,液滴与柔性基底的耦合作用可能会引发新的动力学现象和机制.因此,柔性基底液滴撞击动力学的研究很有意义,也成为一些学者当前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根据几何结构的特点,柔性基底可以分为柔性体、柔性面和柔性杆3种类型.文章据此分类介绍与这3类柔性基底相关的液滴撞击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柔性基底的可变形性是导致其液滴动力学与刚性基底液滴动力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现有的研究表明,基底柔性对液滴撞击的接触时间、最大铺展因子、气泡捕获、回弹和溅射等方面均存在着影响,其中关于接触时间及溅射方面的结论可能为制造防水、抗冰和防溅射材料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柔性基底 流固耦合 基底形变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精度分析模型不可分层级的多保真度近似建模方法研究
19
作者 程萌 周奇 +2 位作者 魏骁 王健 陈伟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6,共15页
[目的]鉴于多保真度代理模型能够有效降低产品设计中的建模成本,为放宽多保真度近似建模技术对于分析模型层级关系的预设条件,拓展其实际工程应用场景,针对低精度分析模型不可分层级情形,提出基于方差量化的多保真度近似建模方法。[方法... [目的]鉴于多保真度代理模型能够有效降低产品设计中的建模成本,为放宽多保真度近似建模技术对于分析模型层级关系的预设条件,拓展其实际工程应用场景,针对低精度分析模型不可分层级情形,提出基于方差量化的多保真度近似建模方法。[方法]基于各组不可分层级低精度数据,分别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根据其预测方差值量化每组低精度数据的不确定性,并对每组低精度数据进行评估加权以组合构建趋势函数,同时引入改进层次Kriging模型来融合高/低精度数据,使得趋势函数的修正系数能够根据设计空间形貌特征变化进行取值。通过典型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同时使用该方法开展MI50超材料隔振器的性能预报。[结果]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比同类方法提高85%以上;隔振器的性能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相比同类方法提高60%以上。[结论]所提方法在放宽低精度分析模型之间层级要求的同时,能够充分挖掘低精度数据的有用信息,实现高精度分析模型和不可分层级低精度分析模型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结构分析 多保真度代理模型 KRIGING模型 超材料隔振器 性能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固化仿真模型构建的喷管扩张段结构参数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玉荣 梁纪秋 +4 位作者 祝珊 武丹 李仁府 郝磊 李毅超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1,共11页
多层异质复合材料扩张段的铺层设计与固化制度是决定该产品结构可靠性的关键。针对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喷管扩张段固化成型过程中易出现结构界面不稳定,甚至层间开裂等问题,建立了一套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固化仿真模型,并通过与异质复合材料... 多层异质复合材料扩张段的铺层设计与固化制度是决定该产品结构可靠性的关键。针对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喷管扩张段固化成型过程中易出现结构界面不稳定,甚至层间开裂等问题,建立了一套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固化仿真模型,并通过与异质复合材料平板件的固化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某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在不同结构参数设计下的温度场、固化度场与内应力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种类与铺层角度会显著影响扩张段的内应力变化,随着最外侧碳纤维环氧树脂层的铺层角度由沿轴向的0°变化到沿环向的90°,该层的内应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中间层和底层未受外层铺层角度的影响,内应力与固化温度变化一致。扩张段的外轮廓平滑度会显著影响外层内应力的变化,细微的弯折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该处的内应力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复合材料 发动机喷管 扩张段 固化成型 内应力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