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实习护生不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冯丽群 张劲 +2 位作者 冯军 袁金蓉 刘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38-2840,共3页
[目的]研究实习护生的适应状况,提高实习效果。[方法]以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临床实习期护生进行适应状况调查。[结果]护生在生理功能方面,不适应反应早期、中期、末期均低于初期;在自我概念方面,不适应反应初期、早期、中... [目的]研究实习护生的适应状况,提高实习效果。[方法]以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临床实习期护生进行适应状况调查。[结果]护生在生理功能方面,不适应反应早期、中期、末期均低于初期;在自我概念方面,不适应反应初期、早期、中期均低于末期,在角色功能方面不适应反应依次为中期、早期、初期、末期;在互相依赖方面不适应反应依次为末期、早期、中期、初期。[结论]护理教育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临床实习期应根据不同期的适应状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及引导,促进护生更顺利地适应毕业实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护生 罗伊适应模式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 被引量:91
2
作者 滕皋军 +11 位作者 曹家伟 丁鹏绪 段峰 高飞 李雷 李肖 罗剑钧 罗薛峰 孙军辉 熊斌 赵剑波 周坦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94-2699,共6页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的技术,也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等待肝移植...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的技术,也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的桥接治疗手段。本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CI)关于门静脉高压TIPS治疗的推荐意见,由我国30多位TIPS领域的专家(包括放射介入科、肝胆外科、肝病科及消化科)使用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搜索提供的研究证据和国内相关专家共识及高质量临床研究编写而成,为门静脉高压TIPS治疗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其唯一目的是提高我国TIPS临床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总论与肾移植 被引量:7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郭晖 +14 位作者 刘磊 彭风华 吴珊 马俊杰 陈文芳 黄刚 官阳 李敛 韩永 郑瑾 苏华 文吉秋 曾彩虹 王慧萍 马麟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41,共14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病理学诊断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病理学诊断的基本规...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病理学诊断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病理学诊断的基本规范;从尸体供肾病理学评估、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肾活检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肾活检电镜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肾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器官移植 肾移植 尸体供肾 活组织检查 电子显微镜 扩大标准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抑制因子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戴燚 殷涛 +2 位作者 李浩 郭张强 王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661-664,673,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3、TIMP-1和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3、TIMP-1和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的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MMP-3的数值(154±111)ng/ml高于正常组(124±103)ng/ml,而TIMP-1的数值(134±116)μg/L低于正常组(146±130)μg/L,血清OPN数值(57±19)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0)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MMP-3与MMP-3/TIMP-1比值和血清OPN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TIMP-1和Ward's区骨密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和血清OPN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性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和OPN具有关联性,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骨桥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33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曾艳 韩红 +2 位作者 严毅进 陈慧 蔡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3例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3例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Durie-Salmon(DS)分期中Ⅲ期患者占72.7%,修改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Ⅲ期患者占34.8%,47.8%患者存在高危遗传学异常。②化疗患者总体缓解率(ORR)为63.7%,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6.1%,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为18.2%,部分缓解率(PR)为39.4%,15.2%患者达到微小缓解(MR),临床获益率78.9%。R-ISS分期Ⅲ期患者ORR较低。③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11个月,中位达PR时间为2个月。单因素分析中,染色体核型异常、R-ISS分期Ⅲ期具有独立预后意义。④最常见不良反应是乏力、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老年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有效率较高,且总体耐受性良好。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在这一患者群体中染色体核型异常、R-ISS分期Ⅲ期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维生素C 骨髓瘤 多发性 复发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关怀步骤在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莉 周文娟 李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5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探讨4×4关怀步骤在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华生关怀要素,制定对病人的人性关怀举措,改进服务流程,制作4×4关怀步骤,每1个步骤再细分为4个小步骤,按"三定"即定人、定时、定方法在试点病... [目的]探讨4×4关怀步骤在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华生关怀要素,制定对病人的人性关怀举措,改进服务流程,制作4×4关怀步骤,每1个步骤再细分为4个小步骤,按"三定"即定人、定时、定方法在试点病房实施。非试点病房按护理常规工作。每月对在两类病房住院的病人发放关怀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各40份,连续2个月,比较两类病房病人对病房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的病人对关怀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人文关怀护理病房(P<0.05)。[结论]采用4×4关怀步骤,按"三定"即定人、定时、定方法实施,增进了护患交流,能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管理 人文关怀 关怀步骤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Infliximab靶向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兰萍 陈志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5期1218-1219,共2页
关键词 INFLIXIMAB 克罗恩病 精心护理 靶向治疗 节段性分布 肉芽肿性 病因不明 右侧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病房护士胜任力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熊莉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9期2324-2325,共2页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护士胜任力特征,为干部病房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选拔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干部病房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护士各15人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果]干部病房护理人员的胜任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及...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护士胜任力特征,为干部病房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选拔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干部病房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护士各15人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果]干部病房护理人员的胜任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及技能、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外在形象、细致耐心、细节服务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以及成就动机方面。应用胜任力特征可对干部病房护士的素质进行测评,并对工作胜任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干部病房护士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结论]干部病房护士胜任力特征的应用,对提高干部保健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为政治性很强的干部保健工作提供高品质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护理人员 干部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爱桃 姚尚龙 +2 位作者 杜晓冰 王丹 董海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0例,年龄36~65岁,体重45~75kg,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镇痛分为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C组),...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0例,年龄36~65岁,体重45~75kg,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镇痛分为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预防性镇痛组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酮铬酸氨丁三醇60mg入壶静滴,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术后30min(T_1)、1h(T_2)、4h(T_3)和24h(T_4)时疼痛VAS评分。在T_0、T_4时测量患者血浆T_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水平。结果 T_1~T_4时C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T_0时和A组(P<0.05);T_4时C组T_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明显低于T_0时和A组(P<0.05),两组CD4^+/CD8^+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时C组IL^(-1)β和IL-6水平明显高于T_0时和A组,T_4时A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T_0时和C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能够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减轻手术及麻醉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预防性镇痛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效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检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发纲 张平 傅哲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眼检光学相干层析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成像方法 ,本文阐述了OCT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建立了一种相干成像实验装置 ,用该实验装置得到了纵向分辨率为 10 μm的实验结果 ,最后 。
关键词 眼检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医学成像 纵向分辨率 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与小儿外科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鑫 谭李红 +6 位作者 舒强 陈方 高亚 文建国 崔华雷 李索林 汤绍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5-318,共4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学已经进入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小儿外科临床医生如何理解精准医学并在实践中应用精准医学理念开展工作,本刊特邀请部分小儿外科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就精准医学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发表笔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学已经进入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小儿外科临床医生如何理解精准医学并在实践中应用精准医学理念开展工作,本刊特邀请部分小儿外科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就精准医学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发表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领域 小儿外科 医学理念 临床医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指南(2020版) 被引量:5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 李索林 +2 位作者 李龙 汤绍涛 李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13,64,共9页
自1993年Tulman等[1]首先报道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后,该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外形美观、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被认为是治疗小儿脾相关血液病的标准术式[2-4]。并随着手术器械的研发... 自1993年Tulman等[1]首先报道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后,该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外形美观、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被认为是治疗小儿脾相关血液病的标准术式[2-4]。并随着手术器械的研发、镜下操作技巧的提高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科的应用得以逐步扩展[5]。为提高和普及小儿LS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的同道们经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国小儿外科多中心临床经验,制定了本操作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术 小儿外科学 中华医学会 手术经验 脾脏外科 操作指南 腹腔镜技术 标准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