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机制下乡镇劳动密集型政绩的生产——基于荷县“办点”工作的分析
1
作者 侯冬意 狄金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基于政府间的信号机制,下级政府需要通过打造政绩信号的方式证明自身能力。在晋升锦标赛体制下,打造政绩即“办点”,是下级政府向上级发送信号的重要途径,因此其有动力投入更大规模的预算外资源。针对既有的“资金密集型政绩”概念,研... 基于政府间的信号机制,下级政府需要通过打造政绩信号的方式证明自身能力。在晋升锦标赛体制下,打造政绩即“办点”,是下级政府向上级发送信号的重要途径,因此其有动力投入更大规模的预算外资源。针对既有的“资金密集型政绩”概念,研究提出“劳动密集型政绩”概念,旨在描述基层政府通过动员基层干部加大劳动投入的方式实现预算约束的软化,从而应对日渐硬化的财政约束,维持乃至于扩大投入的资源规模。从微观层面来看,分类考核、“拉练”考核、“条对块”考核等具体考核方式对劳动密集型政绩的产生存在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乡镇越倾向于打造劳动密集型政绩;相较于上级“块块”政府主导的综合考核,基层政府在面对“条条”部门主导的专项考核时更容易打造劳动密集型政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机制 乡镇 劳动密集型政绩 软预算约束 “办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嵌入:新时期乡村监督体系的组织运行机制——基于鄂东南S镇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实践考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6,共1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试图通过推动监督体制改革来强化行政权力的合规性运行,进而降低基层治理场域中可能产生的治理风险。本文基于鄂东南S镇纪检监察机构的改革实践,分析了乡村监督体系进行自我重... 当前,我国正处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试图通过推动监督体制改革来强化行政权力的合规性运行,进而降低基层治理场域中可能产生的治理风险。本文基于鄂东南S镇纪检监察机构的改革实践,分析了乡村监督体系进行自我重构的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同时依靠重点同步、过程同步、目标同步的方式完成了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再嵌入。进一步的考察表明,乡村监督体系的运行逻辑经历了从依附性嵌入到功能性嵌入的总体性变化。借助条块关系的重新调整,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得以通过具有总领性的问责权介入乡村治理事务的全过程,形成了制度纠偏和提升治理效能的绩效增量,最终改变了以往组织悬浮的合法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下乡 功能性嵌入 纪检监察机构 问责总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回情感:国家治理的情感脉络及其当下进路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昊 李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6,共6页
在现代科层制面临转型困境的制度背景下,如何将情感带回到国家治理之中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研究的重要理论关切。在西方国家治理的演进历程中,情感在不同治理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差异化的历史表达,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遭遇到理性化... 在现代科层制面临转型困境的制度背景下,如何将情感带回到国家治理之中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研究的重要理论关切。在西方国家治理的演进历程中,情感在不同治理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差异化的历史表达,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遭遇到理性化进程的冲击。相较而言,中国国家治理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情感特征。传统古代社会以个人性情为起点推导出依“伦”而治的政教礼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立起一整套包括技术、策略和共同信念的情感传统,在走出全能主义体制后又蜕变为维持基层权力运作的人情资源,这三者共同形塑了当下情感秩序的基本逻辑,同时蕴含着由“情感”及“治理”的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情感治理 现代科层制 治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上借力”:基层政策执行中的策略选择——以某城管中队的占道整治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鹏程 吴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81,共17页
已有研究表明,基层治理主体常常会根据需要采取各类策略性行为来应对上级,但这类研究较多聚焦下级对上级的消极应对,而忽略了下级对上级的积极借力。事实上,下级在政策实践中并非总是被动的承受。当条件允许时,下级会策略性地“向上借... 已有研究表明,基层治理主体常常会根据需要采取各类策略性行为来应对上级,但这类研究较多聚焦下级对上级的消极应对,而忽略了下级对上级的积极借力。事实上,下级在政策实践中并非总是被动的承受。当条件允许时,下级会策略性地“向上借力”。研究发现,在政策执行压力大、执行难度高、执行意愿强的情境条件下,基层执行者如果能够发现并把握住“政策机会”,便可以“借力”上级来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难题,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据此,本文提出“向上借力”的分析性概念,将基层政策执行中容易为学界所忽视的“借势”“借力”等经验性表述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从而拓宽基层政策执行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力 政策执行 基层治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就业率的产生过程及其逻辑--以某地方高校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谢俊 狄金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6,共10页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研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一所地方高校就业率的产生过程。研究发现,在就业竞争日...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研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一所地方高校就业率的产生过程。研究发现,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慢就业”现象的广泛存在容易导致高校实施的促就业措施“遇冷”,从而增加了高校提高就业率的难度;就业信息统计的弹性,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扮演了“双刃剑”的角色。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增进高校就业工作灵活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可能因环境的变化而衍生出“数字就业”的乱象。由于治理资源与治理负荷的结构性矛盾,高校就业工作的核查机制还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就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有鉴于此,应该完善以就业率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多元性;完善就业工作管理的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应对复杂就业环境的组织弹性;构建基于院校、专业差异的就业率分类监测制度;加大资源投入、解决治理资源与治理负荷不匹配的矛盾。同时,将“三全育人”贯穿高校就业工作的全过程,提高毕业生应对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委托代理 高校就业率 慢就业 目标责任制 数字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性依附:青年职业农民自我发展的实践困境及其策略建构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昊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4,14,共8页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青年职业农民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最为显著的乡村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鄂东北S县青年职业农民的调查,分析了青年职业农民自我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实践困境,重点探讨了这一群体应对困境的能动策略。研究发现:青年...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青年职业农民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最为显著的乡村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鄂东北S县青年职业农民的调查,分析了青年职业农民自我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实践困境,重点探讨了这一群体应对困境的能动策略。研究发现:青年职业农民的生存境遇受到政府扶持“帮能”不“帮弱”、关系用工日益异化和后致性竞争加剧带来的个体能力困境三重因素的影响。作为应对方式,青年职业农民积极建构出依附政府部门、专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公共组织的“组织性依附”行动策略,获得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雇工、技术和价值认同,在绕开村庄社会的基础上促进了个体的自我发展。关注青年职业农民的发展状况,重新厘清这一群体与乡村组织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职业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土嵌入 青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业一体”:另一种农民城市化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敖雅萱 陈颀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53,共28页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流动群体如何融入城市并实现身份转换是一个焦点议题。本文发现,除了“关系—聚居”和“个体—家庭”拆分两种主导模式外,还存在“家业一体”的农民进城模式,即借用非正式就业的方式在城市获得稳定生计,实现在城市...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流动群体如何融入城市并实现身份转换是一个焦点议题。本文发现,除了“关系—聚居”和“个体—家庭”拆分两种主导模式外,还存在“家业一体”的农民进城模式,即借用非正式就业的方式在城市获得稳定生计,实现在城市共居一地和家庭发展的目标。本文通过研究W市N社区44个家庭案例发现,家庭劳动力、居住地的空间资源和家庭关系网络均有助于“业”的建立,而“家业一体”的优势条件也嵌入家庭为了下一代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代际接力和下一代成为市民。本文提出,“家业一体”内含的代际接力和伦理实践是农民城市化的一般行动机制,凸显了完整家庭的价值基础以及在城市空间的实践意义,由此构成另一种农民城市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业一体 农民城市化 代际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