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状纵磁触头结构参数对电弧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宁 周万迪 +4 位作者 陈立学 袁召 兰昕宇 尤彭昊 何俊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真空灭弧室触头的结构参数对其燃弧过程电弧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两种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触头开槽数、开距和铁磁结构对电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触头开槽对加快电弧扩散、改善开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开槽数的增... 真空灭弧室触头的结构参数对其燃弧过程电弧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两种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触头开槽数、开距和铁磁结构对电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触头开槽对加快电弧扩散、改善开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开槽数的增加会使得电弧形态更加稳定,但同时过多的开槽数会使得纵向磁场强度幅值过大,不利于电弧快速扩散;开距对阴极斑点的运动有两种相反的影响,适当的开距可以改善电弧形态;添加铁磁材料可以使触头阴极斑点分布更加均匀,且能使触头边缘更稳定地燃烧,提高触头表面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结构 铁磁材料 电弧特性 阴极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伟 胡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针对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构建和实施了一种全新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以教师实验教学系统和学生实验预约派位系统为核心,依托教师评分系统和学生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基础平台,通过改革... 针对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构建和实施了一种全新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以教师实验教学系统和学生实验预约派位系统为核心,依托教师评分系统和学生电子实验报告系统基础平台,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切实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实验预约派位 创新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教学法和评价量表在电机与电气控制实验课程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玮 尹仕 +2 位作者 邓春花 杨风开 肖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1,共5页
基于该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缺点和培养宽口径电气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并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的需要,开设了一个以传统继电接触式电气控制为核心的少学时“电机与电气控制”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实验教学中基于三明治教学法和评价... 基于该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缺点和培养宽口径电气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并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的需要,开设了一个以传统继电接触式电气控制为核心的少学时“电机与电气控制”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实验教学中基于三明治教学法和评价量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该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有限学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规电气控制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内容,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该教学模式在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中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控制 三明治教学法 评价量表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学玲 姚鸿泰 +3 位作者 张蓉 夏冬辉 王学华 尹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168,173,共6页
设计了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模式,学生设计并研制一台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高性能指标要求的电力电子变换电源。课程从主电路拓扑的原理分析、参数设计,到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模块化、积木式”的调试,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 设计了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模式,学生设计并研制一台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高性能指标要求的电力电子变换电源。课程从主电路拓扑的原理分析、参数设计,到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模块化、积木式”的调试,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电源产品的全周期研发,包括设计、调试、分析优化等。该模式将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分解到各个阶段的任务中,培养学生系统整合、学以致用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电路 项目驱动 模块化设计 积木式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强化混合采样的两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生存 罗毅 +3 位作者 易煊承 吴亚宁 李丁 雷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受制于样本固有的不平衡性,基于数据挖掘的暂态稳定预测方法不易用于工程实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界强化混合采样的两阶段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在第1阶段,利用预训练的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确定边界和非边界样本集,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受制于样本固有的不平衡性,基于数据挖掘的暂态稳定预测方法不易用于工程实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界强化混合采样的两阶段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在第1阶段,利用预训练的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确定边界和非边界样本集,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合成边界集失稳样本,并对非边界集稳定样本进行欠采样,以实现边界强化;在第2阶段,利用混合采样后的重构样本集再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更好地挖掘失稳样本的隐含特征,并采用改进后的焦点损失函数加强模型对边界集样本的学习能力。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与南方某省级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有效降低了对失稳样本的漏判率,提高了整体预测精度,在样本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强化 混合采样 暂态稳定 不平衡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输电网与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联合规划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秋实 施通勤 +4 位作者 井浩然 姚伟 莫石 赵红生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7,共10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容量配置及其在电网中的位置接入问题,提出了输电网和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方案。首先,考虑了各类抽水蓄能的运行和库容约束、火电机组的出力和爬坡约束以及输电网的传输能力,以分...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容量配置及其在电网中的位置接入问题,提出了输电网和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方案。首先,考虑了各类抽水蓄能的运行和库容约束、火电机组的出力和爬坡约束以及输电网的传输能力,以分布式新能源的经济消纳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和输电网间的联合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凸松弛方法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两阶段优化方法求解得到了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与输电网的联合规划方案。最后,采用两个标准测试系统对比验证了所提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相较于定速抽水蓄能的规划方案,能更好地与其他灵活性资源相协调以消纳风光可再生能源,总体上可降低约20%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变速抽水蓄能 输电网 联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R传感器阵列与数值积分的电流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伟欣 李开成 +2 位作者 陈浩 肖贤贵 陈西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1,共8页
为满足智能电网对先进传感技术和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电流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TMR传感器阵列和Newton-Cotes数值求积算法的电流测量方法。通过建立复杂干扰磁场环境的仿真模型,验证了不同状况下求积算法的准确性;设计了电流传感器... 为满足智能电网对先进传感技术和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电流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TMR传感器阵列和Newton-Cotes数值求积算法的电流测量方法。通过建立复杂干扰磁场环境的仿真模型,验证了不同状况下求积算法的准确性;设计了电流传感器的系统结构和硬件电路;制作了测量装置样机,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案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外磁场干扰能力,在无聚磁环的情况下,0~16 A电流测量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直流0.31%和工频交流1.00%,在电流导线位置和传感器姿态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量 隧道磁阻效应 传感器阵列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场协调控制架构及算法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佶 邓钰婷 +2 位作者 耿子越 吕文茜 苗世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框架的性能,探讨新型控制框架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接下来,综述风电集群协调控制实现算法,包括模糊算法、一致性算法、模型预测控制、交替方向乘子法、人工智能算法、群智能算法等,讨论不同算法的适用场景;最后,展望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跨学科融合的实现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协调控制 控制框架 算法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辐射强度与温度下硅光伏电池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邱纯 蔡涛 +3 位作者 段善旭 代倩 申彦波 陈正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6-1632,共7页
以硅光伏电池的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并引入半经验参数,推导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辐射强度与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该方法仅使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气参数便可计算任意状况下的I-V特性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I-V... 以硅光伏电池的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并引入半经验参数,推导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辐射强度与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该方法仅使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气参数便可计算任意状况下的I-V特性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I-V曲线的预测误差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小于2%,其他工作状况下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伏电池 数学模型 参数提取 数值迭代 I-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流计量标准装置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士焱 丁欣颖 +1 位作者 刘晓军 蔡东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99-1505,共7页
强直流电流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论述了强直流计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重点对校验方法及电流变比准确度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旨在建立强直流电流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即实验室参考标准(0.000 5级)、现场传递标... 强直流电流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论述了强直流计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重点对校验方法及电流变比准确度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旨在建立强直流电流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即实验室参考标准(0.000 5级)、现场传递标准(0.02级)、现场工作标准(0.05级)装置及其量值测试、评定与溯源方法,该方法含盖自校、互校及与其他国内标准比对的全过程,为直流能耗准确计量、节能减排提供科学的强直流计量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调制器 计量标准 校验方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表征的磷酸铁锂电池SOH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尚 侯成伟 +3 位作者 汤舜 曹元成 欧阳钟文 王振兴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6-1932,共7页
随着磷酸铁锂(LFP)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废旧LFP的回收与再生工作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电池的健康状态(SOH)评估是再生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供一种快捷的商用LFP电池SOH评估方法,采用了恒流充放电测试、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磁性表征研究... 随着磷酸铁锂(LFP)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废旧LFP的回收与再生工作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电池的健康状态(SOH)评估是再生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供一种快捷的商用LFP电池SOH评估方法,采用了恒流充放电测试、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磁性表征研究了循环1次、500次、1000次和3000次的商业LFP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上述电池的SOH分别为100%、90%、37%和30%,根据磁性表征结果评估上述电池的SOH误差不超过7%。通过磁性表征参数得到电池内部物质比例,将本源物质与活性锂损失、SOH关联起来,为未来开发基于磁性表征的原位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磁性表征 SOH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与MOGWO的真空灭弧室结构优化设计
12
作者 丁璨 王周琳 +2 位作者 袁召 刘学良 白耀龙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7,共10页
灭弧室作为真空断路器的核心,其电场分布与内部结构设计紧密相关。文中首先研究均压屏蔽罩、悬浮屏蔽罩结构、屏蔽罩与触头的间距以及触头形状变化对灭弧室电场分布的影响,发现场强在悬浮屏蔽罩端部、触头端部及悬浮屏蔽罩与触头之间的... 灭弧室作为真空断路器的核心,其电场分布与内部结构设计紧密相关。文中首先研究均压屏蔽罩、悬浮屏蔽罩结构、屏蔽罩与触头的间距以及触头形状变化对灭弧室电场分布的影响,发现场强在悬浮屏蔽罩端部、触头端部及悬浮屏蔽罩与触头之间的区域出现集中现象。为进一步改善灭弧室电场分布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与灰狼算法(MOGWO)相结合的方法对灭弧室重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以悬浮屏蔽罩的斜坡上方长度L_(1)、端部卷边半径R、卷边角度θ、屏蔽罩与触头表面距离L_(2)和触头端部曲率半径r为输入,电场强度最大值、动静触头两侧子区域电场均匀度分别为输出的ELM模型,通过MOGWO算法对真空灭弧室进行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的结构参数L_(1)为79.9 mm、R为3.5 mm、θ为220.0°、L_(2)为11.13 mm和r为3.0 mm时,灭弧室电场分布情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电场分布 MOGWO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英健 吴尚 +4 位作者 曹元成 杜宝帅 王振兴 欧阳钟文 汤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8-1927,共10页
随着电动汽车、移动通讯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废旧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含有Co、Li、石墨等高价值资源,其回收利用对于资源的再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火法和湿法回收工艺尽管有效,但往往... 随着电动汽车、移动通讯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废旧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含有Co、Li、石墨等高价值资源,其回收利用对于资源的再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火法和湿法回收工艺尽管有效,但往往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回收流程长的问题。磁场分选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分离方法,通过利用材料间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常与其他回收工艺融合使用,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磁场分选技术在废旧锂电池回收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发展的高梯度磁选、涡流分选、湿式磁选等磁场分选方法在回收工艺中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并总结各技术在材料分离、金属杂质去除中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磁场分离技术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磁场强度不足、设备集成度不高、适应性差等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推动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的绿色化、闭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正负极材料 磁分选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斥力机构结构应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哲晓 袁召 +2 位作者 陈立学 徐明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92-2699,共8页
电磁斥力机构以其极高的驱动速度良好满足高压直流断路器对机械开关及其操动装置的快速性要求,同时其巨大的驱动力对传动系统带来强烈的机械冲击。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斥力机构结构强度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建立... 电磁斥力机构以其极高的驱动速度良好满足高压直流断路器对机械开关及其操动装置的快速性要求,同时其巨大的驱动力对传动系统带来强烈的机械冲击。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斥力机构结构强度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建立耦合电路、磁场和结构力场的斥力机构数值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销钉、连杆和斥力盘均存在应力振荡现象,其中斥力盘倒角和销钉是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然后,基于仿真模型,发现增大斥力盘厚度、倒角半径、圆台及连杆半径等参数可提高系统刚度和振动频率,降低斥力盘的振动幅值,减小各部件应力振荡周期及峰值;最后,在40.5k V机械开关中开展了结构参数优化前后的运动特性对比试验,优化后的传动系统及斥力盘的振动周期与幅值更小,动作延迟显著降低,验证了结构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所获得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结构参数影响规律可用于指导机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机械开关 电磁斥力机构 弹性变形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相关度和深度学习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 被引量:41
15
作者 殷浩然 苗世洪 +2 位作者 郭舒毓 韩佶 王子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6,共9页
针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特征信息不明显,且现有选线方法易受故障条件和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基于S变换相关度和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具有强抗噪声能力和高泛化水平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首先,利用S变换获取零序电流时频信... 针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特征信息不明显,且现有选线方法易受故障条件和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基于S变换相关度和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具有强抗噪声能力和高泛化水平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首先,利用S变换获取零序电流时频信息,基于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全频段信息计算线路故障信息相关度;其次,为提高故障特征的可辨识度和抗干扰性,提出一种S变换相关度图形(SCF)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含SCF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S-CNN),并利用Simulink仿真模型生成的故障数据对其结构参数和超参数进行分步训练;最后,通过S-CNN提取配电网故障零序电流深层特征,实现故障选线,并测试了S-CNN在配电网不同运行状况和故障条件下的选线效果。仿真结果和实际配电网故障数据测试表明:在强噪声干扰场景中,基于S-CNN的故障选线模型在不同故障位置、故障相角、过渡电阻条件下可实现高正确率选线,且在各线路零序电流采样不同步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选线 深度学习 S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HVDC的海上风电柔直系统频率波动抑制技术 被引量:23
16
作者 宋伟宏 杨林刚 +2 位作者 林磊 王霄鹤 周才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60-2768,共9页
海上风电柔直系统发生故障等暂态过程时,系统频率波动会影响健全风电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将引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为此,分析了海上风电系统交流电压频率动态与电压d轴、q轴分量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频率波动抑制方案,在换流站控制器中引... 海上风电柔直系统发生故障等暂态过程时,系统频率波动会影响健全风电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将引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为此,分析了海上风电系统交流电压频率动态与电压d轴、q轴分量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频率波动抑制方案,在换流站控制器中引入频率环对系统母线电压的频率波动进行控制。考虑到风电系统不同位置频率动态的差异性,提出一种海上风电系统频率协同优化控制方案,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输出能力对风机汇集点处的频率波动问题进行进一步优化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MMC-HVDC)送出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故障与运行工况突变的情况下,频率协同优化控制方案可将风电系统母线电压与风机汇集点处电压的频率波动抑制到无控制时的30%以下。所提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风电柔直系统暂态情况下的频率波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交流故障 暂态特性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E的电力系统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韩佶 董毅峰 +2 位作者 苗世洪 刘彦良 刘子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7-1865,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TE的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该方法支持2种及2种以上仿真步长。提出了主同步时刻、子同步时刻和非同步时刻等概念以描述不同时刻的求解过程。在非同步时刻,通过大步长和... 针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TE的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该方法支持2种及2种以上仿真步长。提出了主同步时刻、子同步时刻和非同步时刻等概念以描述不同时刻的求解过程。在非同步时刻,通过大步长和中步长子网戴维南电势插值结果计算连接线电流,完成小步长子网的计算;在子同步时刻,利用大步长子网戴维南电势插值结果计算连接线电流,并综合考虑中步长内连接线电流的累积效应,完成中步长和小步长子网的计算;在主同步时刻,通过各子网戴维南等值计算连接线电流,并综合考虑大步长内连接线电流的累积效应,得到全网络的仿真结果。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所划分子网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仿真步长,能在基本不损失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仿真效率,对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速率 并行 电磁暂态仿真 同步 M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0
18
作者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53-2361,共9页
直流电网在高压柔性输电、新能源接入、轨道牵引以及未来城市配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直流断路器作为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是直流电网可靠、安全供电的重要保证。与交流开断相比,直流开断的要求更高,直流断路器技术尚不成熟。尽... 直流电网在高压柔性输电、新能源接入、轨道牵引以及未来城市配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直流断路器作为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是直流电网可靠、安全供电的重要保证。与交流开断相比,直流开断的要求更高,直流断路器技术尚不成熟。尽管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围绕高压直流断路器做了大量的研究,仍有部分关键技术有待攻克。该文分析了直流电网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技术要求,分别从拓扑方案优化、高比能ZnO、隔离供能、快速机械开关、电磁兼容设计、等效试验、快速故障检测、配置方案等方面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相关关键技术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尚待攻克的关键技术进行归纳。从满足工程应用的角度看,进一步优化拓扑结构、解决隔离变压器的绝缘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提高快速机械开关操作寿命、建立直流断路器试验标准等将是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关键技术 拓扑 隔离供能 快速机械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模糊贴近度及逆向云组合权重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栗磊 王子欣 +2 位作者 梁亚波 赫嘉楠 苗世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7-220,共4页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其健康状态评估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首先考虑变压器状态评价过程中不同指标赋权的模糊性影响,提出逆向云组合权重法,实现指标权重的模糊动态描述;其次,基于云模型运算得到...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其健康状态评估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首先考虑变压器状态评价过程中不同指标赋权的模糊性影响,提出逆向云组合权重法,实现指标权重的模糊动态描述;其次,基于云模型运算得到变压器状态赋权综合云模型,并通过指标近似法构建变压器各状态等级对应的云模型,实现指标信息与评价过程不确定性结合;最后,利用模糊贴近度算法计算变压器状态与各状态等级贴近度,构建基于逆向云组合权重及模糊贴近度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模型,实现变压器状态评估。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逆向云 模糊贴近度 状态评估 变压器 组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气特性的空调负荷建模及集群控制策略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志伟 苗世洪 +3 位作者 杨炜晨 张世旭 梁志峰 汪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4,192,共8页
为充分发挥温控负荷的调控潜力,以空调负荷为例,对空调负荷建模及集群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热力学模型与电气模型两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空调负荷模型;其次考虑空调的启停次数以及使用寿命等实际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温度优先序列... 为充分发挥温控负荷的调控潜力,以空调负荷为例,对空调负荷建模及集群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热力学模型与电气模型两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空调负荷模型;其次考虑空调的启停次数以及使用寿命等实际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温度优先序列的空调负荷集群群内控制策略;最后分析了负荷电压变化对集群响应功率的影响,基于频率下垂控制,提出了一种考虑功率响应偏差、电压约束以及集群等效荷电状态的空调负荷集群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空调负荷集群控制策略能够平抑微电网功率波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启停次数,减小对空调使用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温度优先序列 功率波动平抑 频率控制 直接负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