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通信抗干扰性能优化
1
作者 李亚鹏 马骏宇 +1 位作者 李强 葛晓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9,共15页
面向高功率全频段干扰场景,可通过部署可重构智能表面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为了最大化合法信号的信干噪比,综合考虑发射功率、可重构智能表面反射相移等多重约束,构建发射波束成形矢量和可重构智能表面反射系数矩阵的联合优化问题... 面向高功率全频段干扰场景,可通过部署可重构智能表面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为了最大化合法信号的信干噪比,综合考虑发射功率、可重构智能表面反射相移等多重约束,构建发射波束成形矢量和可重构智能表面反射系数矩阵的联合优化问题。具体地,在视距通信链路不被阻塞的情况下,针对优化问题高维变量间的复杂耦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迭代的优化方案,即将原始高维度、多变量、强耦合的非凸分式规划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进而利用多维复二次变化、半正定松弛等方法,将各非凸子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凸优化问题,从而进行有效求解。大量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案能够显著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抗干扰性能,并在不同系统参数与网络节点位置分布下均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抗干扰通信 交替优化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通信中的码本攻击和伪装方法
2
作者 李润宇 彭薇 周健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4-1872,共9页
智能反射表面(IR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无线信道,在提升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然而,无线通信系统引入IRS进行安全辅助的同时,也引入了与IRS自身相关的安全问题。如果IRS的实时码本遭到恶意用户窃取,恶意用户可以推测出... 智能反射表面(IR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无线信道,在提升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然而,无线通信系统引入IRS进行安全辅助的同时,也引入了与IRS自身相关的安全问题。如果IRS的实时码本遭到恶意用户窃取,恶意用户可以推测出基站(BS)至IRS的波束方向,从而对其他合法接入的用户实施高效而隐蔽的窃听。该文首先提出根据窃取到的实时码本推测BS-IRS波束方向的方法。随后,针对这种码本攻击提出码本伪装方法,即部分IRS单元仅有相位,但并不辐射能量,属于未被激活的状态,其余IRS单元正常工作,属于激活态。伪装后的码本可以误导窃听者对BS-IRS信道的波束方向作出误判。为了确定伪装码本的拓扑结构和相位配置,该文采用了分割排序算法(DaS)和禁忌搜索算法(TS),使得伪装码本的保密速率最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码本伪装方法能有效误导恶意用户,使其在窃听方向上的信号增益近似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码本伪装 分割排序 启发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林 秦臻 邹韬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通过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E专业课程体系及典型课程的分析与研究,并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知伊利诺伊大学EE专业课程设置宽口径、重基础,分层递进。ECE190和ECE210两门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知识体系,建立了知识的... 通过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EE专业课程体系及典型课程的分析与研究,并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知伊利诺伊大学EE专业课程设置宽口径、重基础,分层递进。ECE190和ECE210两门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知识体系,建立了知识的横向联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独具特色的专业导论课,使学生在一年级后就能对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并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监督场景下多视角信息交互的图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悦天 傅司超 +3 位作者 彭勤牧 邹斌 荆晓远 尤新革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98-5115,共18页
在当前数据来源多样化且人工标记难度大的现实生活中,半监督场景下多视角数据的分类算法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多视角分类算法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图神经网络算法大多是在分... 在当前数据来源多样化且人工标记难度大的现实生活中,半监督场景下多视角数据的分类算法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多视角分类算法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图神经网络算法大多是在分类阶段进行多视角互补信息的融合,反而忽略了训练阶段同一样本不同视角间互补信息的交互.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半监督场景下多视角信息交互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MIGCN(multi-view interaction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该方法通过在不同视角上训练的图卷积层之间引入Transformer Encoder模块,使得同一样本在训练阶段都可以通过注意力机制自适应的在不同视角间获取互补性信息,进而加强自身的训练;除此之外,还通过引入一致性约束损失让不同视角最终特征表达的相似关系尽可能一样,促使图卷积神经网络在分类阶段更加合理的利用多视角特征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信息,进一步提升多视角融合特征的鲁棒性.最后,在多个真实世界多视角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于基于图的半监督多视角分类模型,MIGCN可以更好地学习到多视角数据的本质特征,进而提升半监督多视角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多视角学习 图神经网络 信息交互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务差异化传输需求下的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松萍 高德荃 +3 位作者 赵子岩 林彧茜 广泽晶 张大卫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190,共8页
电力通信网负责传递控制指令、收集状态数据,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多约束条件下的智能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消息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路由算法... 电力通信网负责传递控制指令、收集状态数据,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多约束条件下的智能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消息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路由算法。通过Tensor flow框架实现,在Open AI Gym构建的模拟环境进行验证。算法在超过8 000次的训练迭代后呈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表现出了较传统最短路径和负载均衡算法更优越的路由选择能力。同时,在新拓扑图的泛化测试和链路故障模拟实验中,也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路由优化 消息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之上:AI时代艺术创新教育再出发
6
作者 蔡新元 韩梦露 张健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文立足于“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政策导向,探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艺术教育所引发的系统性变革。首先探讨人工智能由工具向共创主体的转变,及其对创作权力结构与艺术本体逻辑的重塑,呈现从个体创作到多元协同的创作范式演进;其次... 本文立足于“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政策导向,探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艺术教育所引发的系统性变革。首先探讨人工智能由工具向共创主体的转变,及其对创作权力结构与艺术本体逻辑的重塑,呈现从个体创作到多元协同的创作范式演进;其次分析AI如何重构教学结构与能力体系,推动艺术教育从线性传授走向跨学科融合与复合能力培育;最后揭示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在教育动能、产业潜能、传播效能等方面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赋能,推动文化资源在教育、产业与社会之间实现高效联动与深层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教育 文化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跳频数据链空域自适应滤波干扰抑制仿真
7
作者 刘宏波 王杨锦 梁嘉棋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数据链系统容易受到不同干扰样式的电磁干扰,严重影响数据链系统的正常工作,针对高速跳频数据链受到的强电磁干扰问题,研究基于天线阵列的干扰抑制技术,采用子带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将宽带信号分解为多个窄带信号进行...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数据链系统容易受到不同干扰样式的电磁干扰,严重影响数据链系统的正常工作,针对高速跳频数据链受到的强电磁干扰问题,研究基于天线阵列的干扰抑制技术,采用子带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将宽带信号分解为多个窄带信号进行处理,推导了阵列输出信干噪比和阵列增益方向等计算公式,仿真分析了宽带噪声干扰下的天线阵列增益,结果表明子带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提高了干扰方向的零陷精度,改善了阵列天线接收时存在的零陷偏移和畸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自适应滤波 数据链 干扰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自动驾驶场景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磊 陈艳菲 +2 位作者 李海鸣 石教兴 安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针对自动驾驶场景遮挡目标和小目标检测困难问题,提出了FAN-YOLOv8n自动驾驶检测算法。设计了特征感受野融合模块(EFFVM),增强模型主干部分对局部特征的提取,提高模型对遮挡目标的检测能力;在模型头部增加了更浅特征层P2的检测头,提高... 针对自动驾驶场景遮挡目标和小目标检测困难问题,提出了FAN-YOLOv8n自动驾驶检测算法。设计了特征感受野融合模块(EFFVM),增强模型主干部分对局部特征的提取,提高模型对遮挡目标的检测能力;在模型头部增加了更浅特征层P2的检测头,提高模型对于小目标的检测效果;在模型颈部设计了特征指导模块(FGM)来融合浅层和深层的特征信息,使得两层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特征交互,让模型更关注细粒特征。提出了特征层融合模块(FLFM),融合多尺度特征层并进行特征增强,使模型能够自适应不同尺度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SODA10M数据集和部分BDD100K数据集上,改进模型的mAP0.5对比原始YOLOv8n模型提升了7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适用于实际自动驾驶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YOLOv8n 小目标 遮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码与奇偶校验码的级联编码:面向5G及未来移动通信的编码方案 被引量:9
9
作者 江涛 王涛 +1 位作者 屈代明 王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3-468,共6页
基于信道极化定理而提出的极化码是目前唯一被严格理论证明可以达到香农容量限的编码,并被接受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短码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本文首先给出极化码的编码和译码原理,然后提出一种极化码与奇偶校验码级联的设计方案... 基于信道极化定理而提出的极化码是目前唯一被严格理论证明可以达到香农容量限的编码,并被接受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短码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本文首先给出极化码的编码和译码原理,然后提出一种极化码与奇偶校验码级联的设计方案,发送端编码器采用奇偶校验码作为外码,极化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编码结构。接收端译码器采用基于奇偶校验辅助的连续消除列表译码算法。相比于极化码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级联方案,本文提出的级联设计方案具有更加优良的纠错性能,且没有提升编、译码的复杂度,有能力满足5G移动通信控制信道对纠错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奇偶校验码 级联码 连续消除列表译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
10
作者 朱轩 阮江军 +3 位作者 吴灏 史朝鹏 何方敏 孟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1263,共13页
面向高动态变化、时频混叠、未知干扰等因素,本文提出一种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提升雷达系统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首先,基于电磁干扰信号建模仿真构建时频图像数据集,并利用自适应对比度与边缘增强网络(Adapt... 面向高动态变化、时频混叠、未知干扰等因素,本文提出一种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提升雷达系统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首先,基于电磁干扰信号建模仿真构建时频图像数据集,并利用自适应对比度与边缘增强网络(Adaptive Contrast and Edge Enhancement Network,ACEENet)进行预处理,强化边缘细节并抑制噪声;然后,利用所提降参增强网络(Parameter Reduction Enhancement Network,PRENet)、嵌入三重注意力机制的Slim-Neck(Slim-Neck with Triplet Attention Mechanism,Slim-Neck-TAM)与组合损失函数改进YOLOv8n目标检测算法,构建高精度电磁干扰视觉检测网络(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Visual Detection Network,EIVDNet),实现干扰信号的模式识别与定位;最终,基于位置信息与参数估计原理实现干扰信号关键参数粗估计,并通过XGBoost回归算法修正后获得精确估计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电磁干扰信号检测精度与速度能够达到99.30%和82.75帧/秒,且参数估计总误差为1.01%,在低信噪比/干噪比与未知干扰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感知性能,有助于提高雷达认知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电磁干扰检测 YOLOv8 EIVDNet 参数估计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振动序列共性特征的电抗器故障诊断
11
作者 付铭 朱明 +3 位作者 梅杰 张静 肖黎 张宗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7,共10页
针对当前特征选择算法只适用于单元振动序列的限制,提出了结合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algorithm,SVM-RFE)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多元振动序列特征选择算法... 针对当前特征选择算法只适用于单元振动序列的限制,提出了结合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algorithm,SVM-RFE)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多元振动序列特征选择算法SVM-RFE-GA。以某22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机械故障模拟平台,设置了5种不同设备状态,在其表面24个采样位置采集不同设备状态的多元振动序列。实验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出发构建特征池,利用SVM-RFE对单元振动序列中各个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初步筛选,并记录每个位置的最高故障诊断准确率。再对初步筛选出的特征利用GA算法进一步优化选择,选出多元振动序列中具有最高准确率且数量最少的特征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选出多元振动序列的共性特征组合,同时该组合可以确保电抗器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且特征数目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故障诊断 特征选择 递归特征消除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OTN网络性能劣化预测
12
作者 陈丽萍 廖亮 +3 位作者 张鹏 朱德瀚 彭智聪 周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
【目的】文章旨在解决光传送网(OTN)网络性能劣化(即误码)预测难题。OTN误码类性能值依赖于OTN帧开销中的比特交叉奇偶校验(BIP)字节检测,并由网络管控系统周期性统计计算得出。在OTN网络正常运行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误码类性能值保持为零... 【目的】文章旨在解决光传送网(OTN)网络性能劣化(即误码)预测难题。OTN误码类性能值依赖于OTN帧开销中的比特交叉奇偶校验(BIP)字节检测,并由网络管控系统周期性统计计算得出。在OTN网络正常运行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误码类性能值保持为零,这无疑为传统方法及最新人工智能(AI)技术预测OTN误码相关性能带来了挑战。【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OTN光层与电层之间对应关系进行误码概率预测的方法。首先,借助深度学习技术预测光信道误码率(BER)的变化趋势;随后,基于预测的光信道BER,运用文章所提机器学习模型进一步预测OTN误码概率。【结果】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超过90%。【结论】文章所提方案达到了工程化应用的要求,为OTN网络性能劣化预测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并为OTN网络预测性维护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送网 帧误码概率预测 光信道误码率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其弱监督场景下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
13
作者 郑文捷 傅司超 +5 位作者 陈嘉真 彭勤牧 涂益群 邹斌 荆晓远 尤新革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7-948,共22页
近年来,小样本图异常检测在各个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旨在在少量有标记训练节点(支持集)的引导下去检测出大量无标记测试节点(查询集)中的异常行为。然而,现有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算法通常假设其可以从具有大量有标记节点的训... 近年来,小样本图异常检测在各个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旨在在少量有标记训练节点(支持集)的引导下去检测出大量无标记测试节点(查询集)中的异常行为。然而,现有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算法通常假设其可以从具有大量有标记节点的训练任务(元训练任务)中学习,从而有效地推广到具有少量标记节点的测试任务(元测试任务),这一假设并不符合真实世界的应用条件。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小样本图异常检测训练的元训练任务通常只包含极其有限的有标记节点,其标签占比通常不超过0.1%,甚至更低。由于元训练和元测试任务之间存在的巨大任务差异,现有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算法很容易出现模型的过拟合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算法仅利用节点间的一阶邻域(局部结构信息)来学习节点的低维特征嵌入,反而忽略了节点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全局结构信息),进而导致学习到的低维特征嵌入的不准确性和失真问题。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极其弱监督场景下的小样本图异常检测算法——EWSFSGAD。具体来说,该方法首先提出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图神经网络框架——GLN(Global and Local Network),其能够同时有效地利用节点间的全局和局部结构信息,并进一步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节点间的信息交互,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节点鲁棒的低维特征嵌入;该方法还引入了图对比学习中的自监督重建损失,使得节点原始视图与其增强视图之间低维特征嵌入的互信息尽可能一致,为EWS-FSGAD模型的优化提供更多有效的自监督信息,进而提升模型的泛化性;为了提升模型在真实场景中小样本图异常检测任务的快速适应性,该方法引入跨网络元学习训练机制,从多个辅助网络学习可迁移元知识,为模型提供良好的参数初始化,从而能够通过在仅有很少甚至一个标记节点的目标网络上进行微调并有效泛化。在三个真实世界的数据集(Flickr、PubMed、Yelp)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的图异常检测算法。特别是在PubMed数据集上,AUC-PR提升了28.8%~35.4%。这些实验结果强有力地证明了在极其有限标记的元训练任务引导下,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更好地学习到异常节点本质特征,从而提升小样本图异常检测任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异常检测 小样本学习 极其弱监督 图神经网络 图对比学习 长距离依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随机提前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黎 朱光喜 刘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4,共3页
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和等待时间的随机提前检测算法。这种算法根据平均队列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数据包的丢弃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基于平均队列长度的RED算法相比较,在大的数据业务负荷条件下可... 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和等待时间的随机提前检测算法。这种算法根据平均队列长度和等待时间计算数据包的丢弃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基于平均队列长度的RED算法相比较,在大的数据业务负荷条件下可以获得相对更大的吞吐量、更低的丢包率以及较低的时延抖动,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拥塞控制 随机提前检测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卓恶意软件对抗样本攻击技术综述
15
作者 李珩 吴棒 +3 位作者 龚柱 高翠莹 袁巍 罗夏朴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3-2712,共30页
面对Android恶意软件带来的严重的安全风险,如何有效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已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Android对抗样本技术的出现,现有的恶意软件检测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Android恶意软件对抗样本攻击通过对恶意... 面对Android恶意软件带来的严重的安全风险,如何有效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已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Android对抗样本技术的出现,现有的恶意软件检测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Android恶意软件对抗样本攻击通过对恶意软件的源码或特征进行扰动,使其在保持原始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绕过恶意软件检测模型.尽管目前已有大量针对恶意软件的对抗样本攻击研究,但是现阶段仍缺乏针对Android系统对抗样本攻击的完备性综述,且并未研究Android系统中对抗样本设计的独特要求,因此首先介绍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的基本概念;然后从不同角度对现有的Android对抗样本技术进行分类,梳理Android对抗样本技术的发展脉络;随后综述近年来的Android对抗样本技术,介绍不同类别的代表性工作并分析其优缺点;之后,分类介绍常用的安卓对抗样本攻击所使用的代码扰动手段并分析其应用场景;最后讨论Android恶意软件对抗样本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该新兴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卓恶意软件检测 对抗样本攻击 AI安全 软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脉内自适应凹陷LFM波形设计方法
16
作者 史朝鹏 吴灏 +4 位作者 王万田 朱轩 张嘉毫 孟进 李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1126,共12页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是一种基于欠采样原理的有源相干干扰技术。传统抗ISRJ的波形优化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损害传统波形性能等缺陷。基于此,提出一种抗ISRJ的脉内自适应凹陷波形设计方法...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是一种基于欠采样原理的有源相干干扰技术。传统抗ISRJ的波形优化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损害传统波形性能等缺陷。基于此,提出一种抗ISRJ的脉内自适应凹陷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干扰时域采样不连续特性,对原始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波形的时域包络进行凹陷设计。随后,对设计的凹陷位置进行脉内自适应时移寻优,最终得到具有抗ISRJ效果的波形。所提方法无需复杂的迭代优化,在不损失原始LFM性能的同时,能有效利用回波脉压峰值的差异性对ISRJ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干扰抑制性能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波形设计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跳频多址通信多级迭代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传清 胡修林 张蕴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提出了多级迭代干扰消除快跳频多址多用户检测算法。首先使用传统检测器检测,对只有一个最大行的用户做出正确译码,对相应时频矩阵元素进行信干噪声功率比估计,确定干扰消除迭代权值,然后,对干扰元素做加权运算,逐渐消除干扰,直到所有... 提出了多级迭代干扰消除快跳频多址多用户检测算法。首先使用传统检测器检测,对只有一个最大行的用户做出正确译码,对相应时频矩阵元素进行信干噪声功率比估计,确定干扰消除迭代权值,然后,对干扰元素做加权运算,逐渐消除干扰,直到所有用户译码完成。该算法消除了迭代中权值估计带来的误差,计算量同用户数成线性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级迭代干扰消除算法性能优于文献中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特别是在用户数较多时性能有较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跳频多址通信 干扰消除 多级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重引力搜索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协作通信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平 袁瑛 周潘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94,100,共9页
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重引力搜索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通信算法。将主用户队列平均时延、主用户队列稳定性、次用户平均发送能耗考虑为约束条件,建模次用户数据速率关于传输带宽与传输时长为最大化优化问... 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重引力搜索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通信算法。将主用户队列平均时延、主用户队列稳定性、次用户平均发送能耗考虑为约束条件,建模次用户数据速率关于传输带宽与传输时长为最大化优化问题。将重引力搜索算法与遗传算法融合,实现高性能的优化算法,对认知无线电协作通信问题进行优化。在重引力搜索的每次迭代中,对每个粒子进行遗传算子的处理,保留重引力搜索健壮性高以及易于实现的优点,同时增强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的结果显示,该算法提高了认知无线电的频带利用率,并且提高了次用户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人工智能 频谱效率 重引力搜索 遗传算法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保护前缀不足的OFDM通信系统的频域均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少平 姚天任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31-33,共3页
当循环保护前缀(CP)长度小于信道冲激响应长度时,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的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接收信号存在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频域单抽头均衡器不再适用。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方法是对接收信号先进行时... 当循环保护前缀(CP)长度小于信道冲激响应长度时,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的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接收信号存在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频域单抽头均衡器不再适用。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方法是对接收信号先进行时域均衡,减少信道的有效冲激响应长度和恢复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但时域均衡器结构复杂,且其收敛性不能保证。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频域均衡器,用来解决循环保护前缀不足的OFDM通信系统的频域均衡问题。频域均衡器的设计利用了OFDM系统的空闲子载波信息。该均衡器具有稀疏矩阵结构,因此计算量小。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它能有效消除由于循环前缀不足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从而较好地恢复传输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循环保护前缀不足 频域均衡器 空闲子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与信息安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帆 王长强 刘玉 《信息网络安全》 2004年第3期56-59,共4页
DNA计算和量子计算是当今两个热门的非传统计算研究领域,DNA计算提供分子级的并行处理能力,引入了崭新的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对传统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并显现出在密码学、隐写术等领域中独特的应用前景。究竟DNA计算技术将对信息安... DNA计算和量子计算是当今两个热门的非传统计算研究领域,DNA计算提供分子级的并行处理能力,引入了崭新的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对传统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并显现出在密码学、隐写术等领域中独特的应用前景。究竟DNA计算技术将对信息安全领域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将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计算 密码学 信息安全 哈密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