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 被引量:168
1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1 位作者 刘飞 徐鹏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4,共4页
常规的扰动观察法具有算法简洁、跟踪效率高的特点,在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常规扰动观察法由于采用固定的扰动步长,难于同时获得较高的响应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固定电压启动的变步长扰动... 常规的扰动观察法具有算法简洁、跟踪效率高的特点,在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常规扰动观察法由于采用固定的扰动步长,难于同时获得较高的响应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固定电压启动的变步长扰动观察算法,并与常规的扰动观察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扰动观察法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模组特性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20
2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康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以考虑了反向雪崩击穿的光伏电池元的双二极管电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阴影效应分析的光伏模组的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光伏模组在局部阴影条件下I-V和P-V特性及输出能力的变化,提出了增强光伏模组抗阴影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光伏模组 光伏电池元 局部阴影 I-V特性 P-V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单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二次功率扰动的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康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建立了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二次功率扰动对光伏阵列输出能力的影响,从提高光伏阵列的利用率角度给出了一种能有效抑制二次功率扰动的功率解耦电容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 二次功率扰动 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康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7-1111,共5页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在阴影和失配条件下的能效,保护光伏模组,提出一种基于并联直流模块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并与已有的串联直流模块和旁路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估了3种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在阴影和失配条件下的能效,保护光伏模组,提出一种基于并联直流模块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并与已有的串联直流模块和旁路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估了3种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直流模块 局部阴影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建伟 杨永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7,共3页
在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建立了非线性仿射模型,且推导出了非线性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了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并对其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系统在工作点大范围内... 在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建立了非线性仿射模型,且推导出了非线性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了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并对其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系统在工作点大范围内变化时的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稳定运行在目标工作点,对电源电压的变化和负载突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非线性控制 BOOST 反馈线性化 负载突变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房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钟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31-5032,共2页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烘烤房的温度按照烤烟工艺进行严格的监控。传统烘烤过程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烘烤经验控制,存在操作误差大、反应不灵敏、预期结果滞后的不足。结合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光伏系统供电...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烘烤房的温度按照烤烟工艺进行严格的监控。传统烘烤过程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烘烤经验控制,存在操作误差大、反应不灵敏、预期结果滞后的不足。结合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光伏系统供电的烘烤系统,该系统与电网并联,可以单独给住宅供电,烤烟季节给烤烟房供电,并能实现烤烟房的温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逆变器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最优控制及其在Buck变换器上的应用
7
作者 钟建伟 郎建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4-185,196,共3页
针对工作点变化范围较大的特殊领域,基于Buck控制器的系统难以实现全局稳定,在Buck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在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的系统稳定,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静... 针对工作点变化范围较大的特殊领域,基于Buck控制器的系统难以实现全局稳定,在Buck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在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的系统稳定,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对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非线性 状态反馈 精确线化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