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奇慧 李浒 +7 位作者 刘平 朱正峰 王旭 袁文林 刘静宇 冒海燕 王擎 刘木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约有1/1000的新生儿患有语前聋。GJB2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Cx26,是最常见的NSHI致病基因,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 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约有1/1000的新生儿患有语前聋。GJB2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Cx26,是最常见的NSHI致病基因,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在本研究中,收集了江苏省一个复杂的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对所有已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NSHI致病基因,选用其侧翼的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发现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13S175连锁。对GJB2基因进行整个编码区域的测序,发现235碱基处发生了碱基C的纯合缺失,这一突变可能是该家系中绝大多数患者致病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突变 连锁分析 β-2型间隙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中国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家系中的SCN4A基因的T704M突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翔 卜碧涛 +4 位作者 姚淇 邱昕 刘静宇 王擎 刘木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3-926,共4页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PP)是以反复发作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我们对一个来自湖北省的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应用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证实致病基因可能同SCN4A连锁。对...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PP)是以反复发作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我们对一个来自湖北省的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应用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证实致病基因可能同SCN4A连锁。对SCN4A基因全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在一个致病突变热点存在碱基替换C2111T。该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Thr704Met,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证明该突变只存在于该家系患者,不存在于家系中健康人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对照中,Thr704Met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 突变 连锁分析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旭 王涛 +2 位作者 袁明雄 刘木根 王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8-393,共6页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现已发现15个癫痫的致病基因。其中大部分编码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CNQ2和KCNQ3,钠离子通道SCN1A、SCN2A和SCN1B,氯离子通道CLCN2,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CHRNA4、CHRNB2、GABRG...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现已发现15个癫痫的致病基因。其中大部分编码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CNQ2和KCNQ3,钠离子通道SCN1A、SCN2A和SCN1B,氯离子通道CLCN2,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CHRNA4、CHRNB2、GABRG2和GABRA1。非离子通道基因也能导致癫痫,这些基因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MASS1/VLGR1、GM3合成酶和其他一些尚不知道蛋白质功能的基因,如LGI1、NHLRC1和EFHC1。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使基因诊断成为可能,而且会带动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遗传性疾病 致病基因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21A基因p.Arg954Trp突变引起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被引量:2
4
作者 陆秀兰 徐承启 +1 位作者 张明昌 黄渝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在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中定位相关致病基因并克隆该基因。方法对1个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3代共16人)通过血液基因组提取和微卫星连锁分析寻找基因突变所在区域,计算有利连锁优势比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odds of linkage... 目的在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中定位相关致病基因并克隆该基因。方法对1个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3代共16人)通过血液基因组提取和微卫星连锁分析寻找基因突变所在区域,计算有利连锁优势比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odds of linkage,LOD),并对该区域内的可能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选和突变验证。结果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发现位于12p11-12p12区域的D12S85和D12S345区域显示与该家系疾病紧密连锁,LOD值为2.4。对家系KIF21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的突变检测分析显示21号外显子存在c.2680C>T(p.Arg954Trp)的碱基改变。结论 KIF21A基因c.2680C>T(p.Arg954Trp)突变是导致该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KIF21A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靶向小分子干扰RNA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浩 凃欣 +3 位作者 余南才 刘倩 易艳东 马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设计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人直肠...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设计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并转染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培养48—96h后,收集细胞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Myc基因mRNA水平变化,骶temblot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转染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Gensil—c—Myc-14的c-Myc基因mRN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表明实验组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增殖速率。结论: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存在RNA干扰的机制,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的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调节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干扰RNA 人直肠癌 C-MY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转化医学应用
6
作者 凃欣 王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2007年,已有22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超过40个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这极大地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遗传学...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2007年,已有22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超过40个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这极大地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并为未来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转化医学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圆圆 凃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24-26,共3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遗传易感性是引起CA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现CAD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其功能及在...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遗传易感性是引起CA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现CAD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其功能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揭示CAD发病机制、特定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疾病 家族聚集性 易感基因 病理生理 连锁分析 易感位点 遗传倾向 发病机制 候选基因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孟云辉 吴艳霞 +1 位作者 凃欣 凃晋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心肌、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同时以同源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心肌、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同时以同源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灌胃给药8周后,用16导生理记录系统记录血压,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心肌、脑组织中AngII、ET含量。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血压升高,且血浆、心肌组织中AngII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中ET含量升高。镇肝熄风汤可降低SHR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gII、脑组织中ET含量。结论:镇肝熄风汤可减少缩血管物质(AngII、ET)的释放,对心、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