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何首乌促进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泽群 吴琼 +1 位作者 徐继敏 何光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0-192,I0001,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何首乌在B16黑素瘤细胞中促进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多巴氧化法及NaOH裂解法测定何首乌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何首乌作用前后酪氨酸酶、小眼相关转... 目的研究中药何首乌在B16黑素瘤细胞中促进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多巴氧化法及NaOH裂解法测定何首乌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何首乌作用前后酪氨酸酶、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结果随何首乌加药浓度的增大,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能力明显增强;何首乌可明显促进酪氨酸酶和MITF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但对TRP-1、TRP-2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结论何首乌在体外能显著刺激B16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上述变化可能是通过促进酪氨酸酶和MITF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以及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酪氨酸酶 小眼相关转录因子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广东 刘云 +1 位作者 翟龙霞 吴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1-195,共5页
以菜籽油为原料,运用Mg/Al复合固体作为碱性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采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五个因子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利用SAS8.1中的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建立并分析了五... 以菜籽油为原料,运用Mg/Al复合固体作为碱性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采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五个因子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利用SAS8.1中的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建立并分析了五个因子对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拟合情况良好;五个因子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催化剂用量>醇油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用量为6%,醇油比5︰1,反应时间8 h,搅拌强度500 r/min,生物柴油的得率可达90%,其指标基本达到美国的ASTM标准和德国的DINE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江贵长 郑启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5-138,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TEM 等分析手段对衍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TEM 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的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nm;研究了该衍生物的抗癌机理,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 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TEM 等分析手段对衍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TEM 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的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nm;研究了该衍生物的抗癌机理,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衍生物对人体的骨癌等癌细胞均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其抑制能力与衍生物的浓度和光照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 水溶性 抗癌活性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甘氨酸衍生物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江贵长 郑启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4-26,30,共4页
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甘氨酸衍生物,该衍生物极易溶于水、DMSO、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TEM等分析手段对衍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TEM分析表明,它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 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甘氨酸衍生物,该衍生物极易溶于水、DMSO、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TEM等分析手段对衍生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TEM分析表明,它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8nm。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衍生物对人体的骨癌等癌细胞均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其抑制能力与衍生物的浓度和光照强度有关。研究了该衍生物的抗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甘氨酸衍生物 水溶性 抗癌活性 衍生物 甘氨酸 富勒烯 TEM分析 制备 抗癌机理 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磨擦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 (质量分数为 0 5 % )的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磨斑表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磨痕浅 ,磨斑小。随着富勒烯三元共聚物含量的增加 ,摩擦系数从基础液 (质量分数为 2 %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 5 %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锌 )的 0 2 3 3快速下降到最小值0 0 61 5 ,承载能力从基础液的 1 3 5N上升至最大值 49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纳米微球 合成 磨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5-28,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合成 润滑性能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7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 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 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 三元共聚物 合成 摩擦学性能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启动子转化策略用于分离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
8
作者 吴旭乾 何光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56-58,61,共4页
通过研究外源uidA基因在体内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利用PCR、GUS组织化学检测等技术,从以tritordeum为受体、经无启动子uidA转化策略得到的转基因供试材料中成功筛选出了外源uidA基因在花药原基特异表达的单株。结果表明,花药原基特异表达... 通过研究外源uidA基因在体内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利用PCR、GUS组织化学检测等技术,从以tritordeum为受体、经无启动子uidA转化策略得到的转基因供试材料中成功筛选出了外源uidA基因在花药原基特异表达的单株。结果表明,花药原基特异表达单株的内源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已被外源uidA片段标定,为启动子的分离克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ORDEUM 启动子 花药原基 U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宣 刘斌 宋世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9-432,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病,通过观察AngⅡAT1受体阻滞剂Losarta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以及对培养的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降低冠...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病,通过观察AngⅡAT1受体阻滞剂Losarta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以及对培养的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